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 的 度 量 北京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 的 度 量 北京版

角 的 度 量 ‎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2.体会角的测量单位“度”的重要性。‎ ‎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量角器,一套三角板,10°小角。‎ 学生:量角器,一套三角板,每人一个10°小角。‎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单位 度 1°‎ 工具 量角器 ‎ 方法 点重合 ‎ 线重合 ‎ 读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孩子们请看屏幕。(出示第1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玩过吗?‎ ‎(出示第2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想玩哪个?‎ ‎(出示第3个倾斜度比较大的滑梯)这个呢?玩起来很刺激,但我们也要考虑安全问题,所以像这样的滑梯在生活中是见不到的。‎ ‎2. 这3个滑梯不同在哪呀?‎ 他们有个本质的不同,需要有数学的眼光才能看得出来。‎ ‎3. 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角度不同。滑梯的滑道与地面形成了一个角。(课件抽象出角)‎ 这个角到底多大合适呢?那就需要量角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4.角是我们三年级就认识的老朋友了,回忆一下,对角你有哪些了解?‎ 预设生1:角有钝角,锐角,直角。 ‎ ‎ (课件出示三种角) 师:知道了角的种类,能给这三种角从小到大排排队吗?‎ 预设生2: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 (课件出示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射线有什么特征?(课件演示两边延长)角的大小变了吗?‎ ‎5.“度量”这件事你听说过吗?(没有)换个字你就知道了“测量”。我们测量过什么?(长度)‎ 如果想准确的测量长度,需要什么?‎ 预设生:要用直尺。 师:要有测量的工具。‎ 预设生:从0刻度线开始量,看最后指着几就是几厘米。‎ 师:还要知道计量单位,掌握测量的方法。 板书:单位 工具 方法 这是测量的三要素,那么准确度量角度,同样需要有这三要素。‎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度量单位和量角器 ‎1.认识度量单位 我们先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有人知道吗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可以用一个 符号来表示 “°”。 板书:度 °‎ 那么1度角是怎么山来的呢?请看。(播放微课视频)‎ 现在我们己经知道这个角的大小是——1度?‎ 我们接着往下数,好吗?(2度,3度……10度)‎ 现在这个角多大?(10度)讲道理。因为这个角里包含着10个1度。‎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手指比划出10度大概有多大吗?‎ 手不动,10度的角就在你的桌上,用它比一比,看你比对了没有?‎ 放下角,迅速比出10度大约有多大。‎ 看来现在这个10度角己经不只在屏幕中了,它已经记在我们的心中了。我们接着往下看,现在多大?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可以说它有20个1度,也可以说它有2个10度。‎ ‎20度大家已经知道有多大了,那你能知道60度角有多大吗?谁愿意到屏幕上比划一下。‎ 你们觉得他比的需要调整?大了还是小了?‎ 那咱们接着往下数,好吗?(生不动,课件演示)‎ 接着,现在呢?(出示90度)对,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直角。‎ 这是多少度呢?(出示180度)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评价:你的空间感觉真好!‎ 这里面有180个1度角,这180个1度的角叠加而成,就形成了什么形状?角是有开口的,1度1度的叠加,外面就越来越大,这样就形成了半圆形。‎ ‎2.认识量角器 再把眼睛关注到这些1度角上,(课件演示)请你仔细观察这些1度角的顶点所指的位置,你又发现了什么?‎ 所有的顶点都集中到了中心,这个点我们给它称作“中心点"(课件出小)。‎ 为了方便读数,我们给它加的刻度(课件出示量角器)。‎ 教师明确量角器各部分名称。(课件演示)‎ 介绍中心点,外圈0刻度线,外圈刻度,内圈0刻度线,内圈刻度。‎ 同桌互相指着量角器,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比比谁的反应快。老师说名称,你来指。‎ ‎(二)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1.在纸量角器上描角 刚刚我们一起找到了好多角,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个角吗?‎ 拿出学习单,完成活动一,在这个量角器上找到70°角,并把它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所有同学基本都找到了又角,哪个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指名学生小组汇报(展台)。‎ 生:1从左边找70。角。生2:从右边找70。角。‎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从0刻度线开始找角,也可以从任意一条刻度线开始都能找到70度的角,只不过从0刻度线开始,更方便读数。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从0刻度线开始找角的。(课件演示)‎ ‎2.独立尝试量角,总结量角方法 孩子们,我们已经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画出角,也能读出角了,那怎么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呢?你想不想自己尝试?‎ ‎(课件出示60°角)先观察这是个什么角?估一估大约多少度?‎ 拿出量角器,试着量一量这个角。完成学习单上的活动一。‎ 量完之后,把你的量角器放在角上,不动,老师给你拍照,记录下你的第一次 量角。‎ 刚才在你们量角的过程中,老师抓拍了几张照片,一起看一看。‎ ‎(1)出示正确量法。这是谁量的角?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2)出示中心点没和顶点重合的。‎ 这位同学想从0刻度线开始量角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们在量线段时是从0刻度线开始量的。对他的量法你有什么建议吗?‎ 生:要把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角的顶点要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3)出示0刻度线没重合的 这位同学把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了,你觉得他量的对不对?预设生:不对,角的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 ‎(4)出示量出120°的 这位同学量出120°也挺有道理的,这条边不是正好指着120度吗?‎ 生1: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0刻度线重合,应该从内圈0刻度线开始读数。预设生2:这是一个锐角,不可能是120度。‎ 对比、总结:(师同时出示四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应该怎样量角呢?谁来说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你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很强,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来回顾一下量角方法。‎ ‎(教师微课总结方法。) 板书:点重合 线重合 读度数 三、学以致用,形成技能 现在再来量角,你们都没问题了吧?有信心?‎ ‎1.量出三角尺上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机动题)‎ 学生分组量角,完成学习单上的活动三。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判断。‎ ‎ 你发现了什么?‎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独立量角,遇到困难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拍照。‎ 重点关注:∠1的误差。 ∠2是60度?还是120度?‎ ‎∠3边短,可把边延长,可用尺子比着一条边度数。‎ 四、体会量角的用处,沟通联系 ‎(一)体会量角的用处 ‎1.还记得你们选的那个滑梯吗?经过测量这个角是46度,我也请教了几位工程师,他们告诉我,滑梯的坡度一般在45~56度之间,这样的设计既好玩又安全。‎ ‎2.师:量角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呢?(出示学生放风筝的图)玩过吗?参加过风筝比赛吗?(生有生说,生无教师讲)‎ 师: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怎样才能量出风筝的高度呢?是把风筝线放到地上,(出示两个角度)然后量一量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夹角小风筝飞得就低。这其中的奥秘,随着今后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了。‎ ‎3.(出示椅子图)我们坐的椅子的靠背总是向后倾斜的。用于学习的椅子的靠背后倾斜8度,吃饭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9度,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左右。‎ 发现什么了?向后倾斜度数越大,越舒服。‎ 人最舒服的姿势就是?躺着180度。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 ‎(二)沟通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二年级学过测量长度(课件出示直尺量线段图),今天我们学习了度量角度(课件出示量角器量角图)。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指名生。‎ 师小结:测量长度,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度量角度,有几个1°就是几度。‎ 正像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shù)起源于数(shǔ),量(liàng)起源于量(liáng)。”‎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一节课已经过去了,下课的铃声马上就要想起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