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 |北京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 |北京版 (1)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3.利用“一图二式”、“一图四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 【教学重点】:  1. 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 2.由“一图”列出“二式”,并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出“二式”。‎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星星、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习铺垫 ‎ ‎ 1.开火车。(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 2.对口令。(复习6和7的组成)‎ ‎ 【设计意图:采用“开火车”、“对口令”的练习形式复习相关的旧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应用做准备。】‎ ‎ (二)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出示5颗星星)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 齐说:5+1=6。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学生齐说:1+5=6 。 教师谈话:通过上几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的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用智慧星奖励揭示课题,让原本枯燥的新课导入变得趣味横生,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应有的空间。】 ‎ ‎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学生摆小棒(两人面对面地坐)。 学生摆小棒,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思考: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一样?‎ ‎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是面对面坐的,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一样。‎ ‎ (3)学生计算出5+1和1+5的得数并讨论算法。教师配合学生汇报的过程完善板书:5+1=6 1+5=6‎ ‎ (4)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加法算式。 ‎ ‎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调换了位置。  ‎ ‎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设计意图: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不是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教学的简单重复。在又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前面教学环节中所获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积极而主动的“猜问题——想算式——说算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有效形成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圆片(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再从6个小圆片中去掉5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6-5=。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6-1=5 6-5=1‎ ‎ (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6-1=5和6-5=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如6减去1这部分,就得5那部分,6减去5那部分,就得1这部分。) (4)教师小结。‎ ‎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一图二式”,为学习“一图四式”做好铺垫。】‎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填一填”的三组例题。  (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模型),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 教师板书:4+2=6 2+4=6 6-2=4 6-4=2  (2)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与两道减法算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 ‎ 方法一: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 ‎ ‎ 方法二: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 ‎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一图二式”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充分感知“一图四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懂得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4)学习写算式。(教科书第44页练习九的弟7题)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 ‎ 学生练习写算式,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2页的“做一做”。‎ ‎ 2.完成第44页的第6、8、9题。‎ ‎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趣味的游戏、开放的活动和务实的计算中综合练习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了积极地情感体验。】 ‎ ‎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 ‎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说说你的收获。‎ ‎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 【板书设计】:       ‎ ‎6、7的加减法 ‎ ‎ 5+1=6  6-1=5 4+2=6  1+5=6      6-5=1  2+4=6‎ ‎ 6-4=2     6-2=4 ‎ ‎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了6、7的加减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二是根据情境图写出两个加法或两个减法算式。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 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以情境图为媒介,以学具操作为手段,提问题、列算式、说算理。  根据情境图写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学生第一次接触,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这部分的学习应该多给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机会,先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动手操作,再列式计算。但是从学生描述图意、提问题、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能看图说出图的意思,但在表达时语言不够通顺,词不达意。因此语言的训练还是非常艰巨的。通过各自语言的叙述,学生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算式的内在联系。还有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应加强,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整个课堂都变的能动起来。  通过教这一段时间一年级的数学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学而不厌。所以,我想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的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