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23-1 成比例线段 第1课时
1 23.1 成比例线段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2.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3.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线段的比的概念,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教学难点】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图上对应的线 段的长度不同.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线段的比 【类型一】 求线段的比 已知线段 AB=2.5m,线段 CD=400cm,求线段 AB 与 CD 的比. 解析:要求 AB 和 CD 的比,只需要根据线段的比的定义计算即可,但注意要将 AB 和 CD 的单 位统一. 解:∵AB=2.5m=250cm, ∴ AB CD = 250 400 = 5 8 . 方法总结:求线段的比时,首先要检查单位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应先统一单位,再求比. 【类型二】 比例尺 在比例尺为 1:50 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3cm,则甲、乙两地的实 际距离是 m. 解析: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可求解. 2 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xcm,则有 1:50 000=3:x,解得 x=150 000. 150 000cm= 1500m.故答案为 1500. 方法总结: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实际尺寸的单位要进行恰当的转化. 探究点二:成比例线段 【类型一】 判断线段成比例 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3cm,4cm,5cm,6cm B.4cm,8cm,3cm,5cm C.5cm,15cm,2cm,6cm D.8cm,4cm,1cm,3cm 解析:将每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相等的四 条线段成比例.四个选项中,只有 C 项排列后有 2 5 = 6 15 .故选 C. 方法总结: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 (1)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看是否相 等做出判断; (2)把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好,计算前后两个数的积与中间两个数的积,看是否相 等作出判断. 【类型二】 由线段成比例求线段的长 已知:四条线段 a、b、c、d,其中 a=3cm,b=8cm,c=6cm. (1)若 a、b、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 d 的长度; (2)若 b、a、c、d是成比例线段,求线段 d 的长度. 解析:紧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利用比例式构造方程并求解. 解:(1)由 a、b、c、d 是成比例线段,得 a b = c d ,即 3 8 = 6 d ,解得 d=16. 故线段 d 的长度为 16cm; (2)由 b、a、c、d是成比例线段,得 b a = c d ,即 8 3 = 6 d ,解得 d= 9 4 . 故线段 d 的长度为 9 4 cm. 方法总结:利用比例线段关系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根据线段的关系写出比例式,并把它 作为相等关系构造关于要求线段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 已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 1cm, 2cm,2cm,请你再给出一条线段,使得它的长与前面三 条线段的长能够组成一个比例式. 解析:因为本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是求 1, 2,2 的第四比例项,因此所添加的线段长可能是 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也可能不是前三个数的第四比例项,因此应进行分类讨论. 解:若 x:1= 2:2,则 x= 2 2 ;若 1:x= 2:2,则 x= 2;若 1: 2=x:2,则 x= 2; 若 1: 2=2:x,则 x=2 2. 所以所添加的线段的长有三种可能,可以是 2 2 cm, 2cm,或 2 2cm. 方法总结:若使四个数成比例,则应满足其中两个数的比等于另外两个数的比,也可转 3 化为其中两个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 三、板书设计 成 比 例 线 段 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 段 AB,CD 的长度分别是 m,n,那么 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 即 AB:CD=m:n,或写成 AB CD = m n 成比例线段:四条线段 a,b,c,d,如果 a与 b的比 等于 c 与 d 的比,即 a b = c d ,那么这 四条线段 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 四、教学反思 从丰富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和概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适时 引入新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