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专题06记叙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1 专题 06 记叙文阅读 ★知识划重点★ 语文记叙文的考查题型一般有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等等,下面简单谈一下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 (1)简答题。如,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 样。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答题格式:A+B+C 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 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 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 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 (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如: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 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件、 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 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温馨提示:最常见的线索: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怀念之情;人物的感 情(认识)变化;代表作者感情的实物。 四、为文章拟标题 常见题型: (1)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2)简答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 怎样的标题最合适? 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五、品味题目 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上;D.设置悬念上。 (2)记叙文题目的“好处”答题思路一般是: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3)题目含义一般有两层: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是作者的感情或观点。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 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六、分析人称的作用(好处) 常见题型: 本文用第几人称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方法: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七、辨识记叙顺序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2)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作用)? 2 方法:顺序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的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八、分析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要求分析文章语言的表现特色。 方法: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 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温馨提示: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地,如果是口语,就是通俗易懂;是书面语的,就严谨典雅;是文学 性语言的,就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充满感情色彩。 九、辨识写作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 (1)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语言辛辣幽 默。 (2)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3)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4)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思想感情等。 (6)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主要的人、物或事。 (8)文章开篇的常用写作手法:A.兴。先言他物,再言此物。B.引用。如名句、箴言。C.倒叙。D.开门 见山。 十、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加点词语的意思(含义)是什么?在句(段、文)中作用是什么? 方法:联系词语本意,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格式:“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作用。 十一、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考生分析指定的句子(划线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方法: (1)内容上。首段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字面义和象征义。 (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明。 (2)结构上。 ①文章开头:A.开篇点题,渲染气氛。B.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C.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②文章中间:A.承接上文;B.处于段末起总结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C.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埋设伏笔等作用。 ③文章结尾:A.画龙点睛,篇末点题;B.总结全文(上文),深化中心;C.照应开头(文题),首尾呼应;D.独 立成段时,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3)表达效果: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写作手法:常有开篇点题、埋设伏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作铺垫、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 象征等。 十二、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概括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 方法:从两个方面入手: 3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表情、肖像等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抓住细节描 写。 温馨提示:还可以在与其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把握人物的特点,从侧面描写入手。 ★练习划重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念出了那张纸片 佚名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参与课题研究,每个人都要提交想法。我们的负责人 是个地理老师,她让我们在纸条上写自己好奇的问题。 高一的我叛逆自负,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无聊,也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厉害,相当痛恨应试教育,觉得 学校这种地方,实在承载不了我的才华。所以,就像是恶作剧一样,我写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积木搭得 这么好,学校却不开积木课”。我胡乱地写完,把纸条交上去,然后微眯着眼睛,不再理会教室里的一切。 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可我永远忘不了她读到我的纸条时眼睛里忽然泛出的光,然后,她说话了:“谁 是李云飏?举个手好吗?”我睁眼,举手。“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棒。”她微笑着,认真地说。 那天课上过了四个选题,我的建议是其中之一,名字定为“论学校开展积木课的可行性探究”。我就 开始弄这个开玩笑一样的课题了。政治老师上课还点过我的名,说不行就算了,别搞了。我不服了。我找 数据,研究乐高,写论文。地理老师不知道上哪里找的那么多资料,她每次单独找我都会给我好几个方向, 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她熬夜弄的。 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感动,甚至有些震撼——她一定看到了我的所有叛逆和傲气,甚至所有孤独?或许 那天她拿起那张纸条,看到我微眯眼睛的那一刻,就看透了我的诸多本质——我高一时一天说话不超过五 句,一个朋友也没有。 最后答辩前,我拿出一张纸片,上面是一些字,我看着她,说想把这些念出来。上面是我对教育制度 的质疑。她沉默了很久,说:“你想清楚了,这些评委不一定会喜欢。” 那天答辩是我第一次上台,一开始脚就狂抖,还剩一分钟时,我还有三页结论没讲,可我却做了个自 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我放下话筒,走上前三步,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张纸片。之后的五分钟,到现在为止, 都是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我认为最辉煌的时刻,我无数次梦见那一幕。 我把那段话念了出来。 那张纸片我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我写过,“为什么我们只能去相信而不能去思考”“你可以阻止我 笑,但你不能阻止我想象”……很二,但气势恢宏。我清晰地记得,评委老师们很意外,但听得很专注, 年级里前排几个打瞌睡的兄弟都把背挺直了。 班主任第二天早自习进教室时笑眯眯地对我讲:“李云飏,你出名了。好几个老师都在向我打听你, 说很喜欢你。”可我越想越觉得愧疚,这份论文地理老师耗费的心血比我多,尤其是结论——那最后被我 完全略过的、只字未提的地方。那里她研究了很久,并且三番五次地嘱咐过我,怎么尽量严谨,怎么得体 表述,甚至答辩时怎么打动评委。本来起初就是个野路子的选题,完成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天我低着头,跟她说了许多愧疚的话,她打断我:“你把想说的话当着全年级说出来的时候,开心 吗?”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她微笑:“开心就好,你很棒!” 说完,她依然微笑着。看着她,我突然流泪了。 这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流泪。我是个成绩不好的顽劣学生,而这时有个老师站出来,告诉我,我很棒。 4 告诉我大学是个能充分发挥一个人才华的地方,如果我确实喜欢这种感觉,一定要去经历大学。 我捡起了从没及格过的功课,从个差生开始起步,拼搏了三年,最后,终于进了一个自己向往的一本 院校。我很庆幸我当时的选择,选择不再顽劣而开始拼搏;更庆幸有那个老师教会了我做出这个选择。 (文章有删改) 1.文中“我”回忆了上高中时的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简要分析。 3.写地理老师时,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4.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5.你赞同文中的“我”在全年级的课题答辩会上念出那张纸片上内容的举动吗?为什么?请 说说你的理 由。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 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 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 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 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 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 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 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 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 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 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 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 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 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 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 “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 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有删改) 6.请分析文章以“不老的额头”为题目的作用。 7.结合语境,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8.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9.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哪些细节最让 你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告母书 李 真 5 亲爱的老妈: 见信安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有些话我只能以这种稍显“愚笨”的方式来 跟您说说。 对不起,妈!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都说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为考大学、上研究生就能让您离幸 福更近,可事实证明我的努力给这个家带来的只有磨难和绝望。 我们家从来过得都不宽裕,如今因为我更是雪上加霜。四岁的侄子问他爷爷,为什么我们家的房子这 么破?我们都知道原因却又不知如何回答。这三年来,若不是大家的救济和你们的坚持,我早已挥别了这 个世界。时至今日,我觉得自己欠这个家和您一个交代。小时候哥他们“欺负”我的事仍历历在目,揍我 是家常便饭,还常把我当店小二。很多时候您不但不帮我,还会嗔怪我爱哭,碰不得。若那时有人说我是 充话费送的,我会毫不犹豫地相信。可如今的你们却是我最大的依靠。 生病之初,大哥说一定要救我,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的积蓄,为我背负一身债,供我做骨髓移植,甚 至怕嫂子反对而提出了离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见我的声音;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 了,把钱留给我治病;怕你们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啊! 从化疗到移植,再到感染和排异,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管竭尽全 力,依旧还是徘徊在生死边缘。这一病,不仅让我们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负债累累,而且让我们的精神 不断地游走在绝望与崩溃的边缘,身心俱疲。 最近半年里几次三番的病危抢救,每一次我都觉得好累,累到不想坚持,只想解脱!那次昏迷,我真 有种从未有过的舒适。可是突然间的意识又告诉我,这份舒适很可能换来的是你们永恒的痛。我可以坦然 地接受病魔带来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却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头痛哭后那无助而又无神的眼眸,那真 是比用刀碎心头肉还要难受啊! 生病的这三年里,您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为此所吃的苦,受的委屈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每天医院、租房至少六趟行走却从不喊累;每天擦洗、消毒东西恨不能抠掉一层;我上学您陪我到学校; 我住院您等我回家;爷爷过世,我们都没能回去相送…… 因为身体虚弱,您每天会给我擦拭身体和泡脚。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 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不敢想象在我面前佯装乐观坚强的您,在背后又难过成什么模 样!在我病重、在我们走投无路、绝望至极之时,您只是握着我的手浑身颤抖不止,泣不成声,却依旧不 忍开口说出“带我回家”几个字,只是委婉地问我有没有想见的人。 我知道,您已穷尽了毕生力气却始终换不回我一世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却换来一波又一波的绝望; 您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 我曾跟您说,爸妈不哭,咱们笑着回家;也曾告诉自己要笑着活下去。可是生活的玩笑这次开得太大 了,大到像泰山压顶,大到只能任凭天意。 您总说只要人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我们努力,想要的以后都会有;现在吃点苦以后就可以多 享福……每次想起这些话都让我倍感骄傲,您虽然没学历,却比谁都活得有文化。 您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勤劳自立,待人宽容;您身材瘦小,力量柔弱,却扛起了重如泰山的生活;您 温柔善良,被生活蹂躏却从不抱怨和失了希望;您品行质朴却又韧如蒲条……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 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有渴求却从不贪心;简单朴素却又带给我披荆 斩棘的勇气;就是这样的您,让我无从放弃自己…… 妈,我能在这跟您做些约定吗?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关于我,咱们努力就好, 我不会遗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责;要乐观坚强地去享受生活,不纠结沉溺于过往。 生活各有际遇,命运也自有其轨迹。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种自然法 则而已。愿您能收住泪水,笑看过往!因为我只是换个方式守在您身旁。 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 6 爱您的不孝小儿子敬上 10.细读全文,从母亲爱儿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11.文章标题为《告母书》,作者却花了不少篇幅叙述母亲以外其他家人对“我”的关爱,请简要概括。 12.结合语境,从下面的试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从修辞 的角度加以赏析。) ②就是这样的您,知道我们缺少很多,需要的更多,却也更知道什么对您自己才最重要。(联系全文,说说 加点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 刘 真 亦师亦父的严教授去了。他到我梦里来过,渊博严格,目光清澈,一如从前。 十七年前,我到美国留学。面临的现实与理想中的美国梦大相径庭,我像只迷失的土拨鼠一样惆怅。 所幸,与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在异乡不期而遇,让那段时光变得温暖、生动、有滋有味。 留学之初,由于学业繁重,疲于应付,选课时就想偷懒,挑一门“中国文学”,窃以为中文到底是母 语,拿个“A”应该不难。 授课老师是位清癯的华人长者,银灰短发,清澈的目光透着世事洞明的智慧。 他开门见山:“我是严光裕,诸位选这门课无非两种,或是有情怀,或是想轻松拿学分。”到底是老 江湖,一句话就说到我心里去了。 “这门课要想拿‘A’,无他,热情而已!”这简单的开场白,直到今天仍犹弦在耳。 严教授常在课堂上突然提问,题目习钻,要求严格。我在他门下如履薄冰,不敢稍有懈怠。 后来我才知道,他原是江南水乡诗礼传家的公子。我见过他年少时的照片,一个翩翩美少年,长衫芒 鞋,目光清澈。他志学之年随家人移居他乡,后远渡重洋,教书育人,著文立说,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 同窗们公认严教授有三绝:一绝,学识渊博,经史子集、汉唐名家,莎士比亚、左拉歌德,杂书小说、野 叟村言,他都广泛涉猎,授课时旁征博引,精彩纷呈;二绝,英文功力深厚,书写精巧优雅,口语流利地 道;三绝,板书漂亮,规整道劲,堪比书上的印刷体。 可在我心中,严教授还有第四绝——他亲手烙的葱油饼,且位居四绝榜首。 严教授的葱油饼丝丝缕缕、层层叠叠,咸香、鲜香、齿颊留香,令人一见亲切、再见倾心,留待以后 的如寄浮生里慢慢回味。 初次去严教授家吃葱油饼,缘于一节电影欣赏课。 中国文学课照例有电影欣赏。记得那次观看的电影,讲述的是几个少年离开家乡去城市游历,在流离 中成长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我隐约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感交集。突然,我最先被严教授问到电影观感。 “他们是要回去的,我也必定要回去的。他们迷惘的青春无处安放,我……”离乡的孤独、学业的忧烦、 前途的不确定竟让我一时语塞。我颓然坐下。下课后,我想说点什么,严教授摆摆手:“晚上去家里吃饭 吧。” 满桌的菜肴,盖不住葱油饼的香气。微黄的外皮泛着油光,薄得透明,可以看见里面镶嵌的老绿的葱 花。 “我最拿手的就是葱油饼,”严教授说,“当年离开江南后,一家人失了生计。我父亲就靠一间葱油饼 铺子,养活三代人。我十多岁时一放学就到店里帮忙,是家传的手艺。”或许是因为记起那段艰难却快乐 的时光,他的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 “葱油饼也是我最心爱的美食,”我深有共鸣,“小时候物资匮乏,难得吃一顿母亲烙的葱油饼,嘴巴 能香好几天。” 7 “那就常来吧。”他清澈的目光满是温暖。 从此,严教授的葱油饼香味深深印在我的唇齿间、心坎上。慢慢地,我觉得日子并不难熬,反而每一 天都生出些欢喜来。 相聚的日子总是仓促。来年夏天,我接到另一所大学的入学通知,必须很快去报到。 “这样快?”严教授很意外。 “是学生签证的问题,”我像做错事一样,嗫嚅着,“不得不转学,没想到这么紧迫。” 临行前,严教授把结业成绩递到我手中,一个亮丽的“A”:“你有文学天分,又刻苦,虽不从事这行, 也别轻易放弃对中国文学的热爱。人在海外,这就是你和祖国血脉相连的脐带。”他清澈的目光中装满了 殷切的叮嘱。 到纽约后,学习、毕业、找工作、女儿出生,人生大事接踵而至,很长一段时间,和严教授只能电邮 往来。 直到七年前,我和妻子从纽约去看严教授。他的头发已经全白,目光依旧清澈。见到我们,他喜悦得 像个孩子。他问我的近况,问孩子可好。殷切地叮嘱千万不要放松孩子的中文教育,我告诉他,女儿在家 里全用中文对话,且认识几千个汉字,他显得很欣慰。 他一定要亲自下厨烙葱油饼。和面时,妻于凑过去请教,说尝试过许多次,烙出来的葱油饼总差点味, 不知诀窍何在。他颇自得地笑起来,耐心向她传授烙饼的窍门,怎样制作油面,怎样三翻六转,指画口授, 不厌其详。眼前场景,让我恍惚又回到中国文学课堂上,那清癯而渊博的长者,对他的学生真诚地说:“无 他,热情而已!” 他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对葱油饼如是,对学问如是,对门人弟子如是,对祖国故里亦如是。 2013 年,从祖国北京传来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 翌日,它就变成严教授的电邮签名档。耄耋之年的他阅尽沧桑,却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其中一定有些什么 深深触动他的灵魂。 来年,那个上午,狂风裹挟着冷冷的雨珠子敲打窗棂,乱人心魄。忽然接到师母来电,说严教授于七 天前仙逝,遵奉遗嘱,未惊动亲友,骨灰撒入太平洋,一切妥帖,不必挂念。 放下电话,我呆坐半晌,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往事像电影一般,舒缓而沉重地从心底浮现。那个目光清澈的翩翩少年,从唐诗里的江南走来,走进 锦瑟青春,走进经史子集,走进美国的校园,走进莎翁的宇宙,走进白发如雪,走进深不可测的太平洋。 前尘种种,清晰如昨,好像从未离开过。 我如此想他。 (选自《光明日报》原作有删改) 13.文中写到葱油饼具体做法的时间和事件是( ) A.十七年前,电影欣赏课后去严教授家 B.七年前,“我”和妻子从纽约去看严教授 C.十六年前,“我”因为转学与严教授告别 D.2013 年,“我”从北京去纽约看望严教授 14.严教授课堂上提问刁钻,这与他的热情并非格格不入。请对此简要分析。 15.严教授清澈的目光有丰富的内涵。下列选项中,文章未直接表现的一项是( ) A.世事洞明的智慧 B.仁厚慈爱的温暖 C.郑重殷切的叮嘱 D.阅尽沧桑的回味 16.葱油饼再美味,毕竟是家常食品,在“我”心中却“位居四绝榜首”;一部刻印粗拙的《山海经》,在 鲁迅笔下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请结合本文和《阿长与<山海经>》,分别阐述这饼、这书变得如此特别 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8 另一种父爱 ①帕克生长在一个医生世家,父亲是一位声誉卓著的心脏外科专家。受家庭影响,帕克从小耳闻目睹 的都是父亲和同事们救死扶伤的故事,这一切让他感动和着迷。所以他立下志向,日后也要成为一名优秀 的医生。 ②长大后,帕克如愿地考上医学院。毕业时,帕克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大型的公立医院所聘,而 那家医院也是他父亲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 ③去医院报到那天,帕克兴奋地跑去见父亲。可是,看完帕克的学校成绩和老师的评语之后,一向疼 爱他的父亲却一反常态地说:“你不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医生吗?” ④帕克懵了,过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认真而固执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而 且有信心干好。”父亲的嘴动了动,冷冷地瞥了一眼帕克,那眼神仿佛是很勉强地告诉他——那好,试试 看吧。 ⑤帕克默默转身,他决心要用行动去证明父亲的判断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⑥作为心脏外科权威,帕克的父亲会不时地来住院区病房了解见习医生们的情况。在病人面前,父亲 是一个和蔼又具有幽默感的好医生;在同事面前,父亲又是个严谨有耐心的人。可一轮到帕克,父亲就像 换了个人似的。如果稍有差池,父亲便会毫不留情地一顿斥责,甚至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⑦帕克无声地忍受着,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父亲为什么这么对我?我究竟哪里得罪他了?帕克百思 不得其解,想到后来,他得出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前的那个父亲已不再爱我了。尽管帕克为失去 父爱而委屈和难过,但这一切并不能动摇他当医生的信念。相反,他学会了用加倍的勤奋和努力去自我改 进。 ⑧随着时间流逝,帕克开始独立进行一些心脏外科手术。他总是聚精会神地站在手术台边,竭尽全力 把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那是一种血色的传奇,他甚至可以目睹一个个即将停止跳动 的心脏如何在自己的努力下重新搏动,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 ⑨当然,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帕克比一般人更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意义和责任。他会仔细研究 每个病人的病例,反复推敲每一个手术方案。即使不当班,他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去观摩那些经验丰富的医 生的手术操作。渐渐地,他的技艺日臻娴熟,能够成功地独自负责起一些复杂的心脏手术,并且受到病人 和同事的好评。 ⑩但是,帕克内心并不满意。因为每个在别人看起来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的成功手术,到父亲眼里, 却总会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他也见过父亲给病人做手术,那精湛的技术就像完美的艺术,让人佩服得五 体投地。越是这样,帕克越是渴望能够听到父亲的赞许,哪怕只是一个字。 ⑪在帕克当医生的第四年春天,他刚刚成功地做完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走出手术室,忽然就听到父亲 意外出车祸的消息。他匆忙赶到父亲病床前,守候了整整两个昼夜。 ⑫那是艰难的四十八小时,帕克握着深度昏迷的父亲的手,生怕一松开就再也握不住。 ⑬第三天清晨,父亲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他望着儿子憔悴的脸,慢慢地说:“孩子,其实我一直都非 常爱你,只是换了方式。”帕克一下睁大了眼睛。父亲接着说,“医生是一个要求完美的职业,这是与生 命紧密关联的职业啊。我从开始就知道你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天赋,所以我对你过分的严格,对你从 不客气。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坚强。俗话说百炼成钢,不断地用苛刻来打磨和淬炼,才能成就完美 无缺的钢——我希望你成为那样一块好钢。” ⑭泪水涌出了帕克的眼睛。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不断暗地里抱怨父亲,甚至因为父亲的严厉而有 过一点怨恨,但是现在他明白了,正是父亲的严格和苛责,才有了自己今天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职业的 一片痴爱和执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9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⑬段画线的句子。 俗话说百炼成钢,不断地用苛刻来打磨和淬炼,才能成就完美无缺的钢——我希望你成为那样一块好钢。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帕克立志当一名优秀医生的原因是他从小耳闻目睹的都是父亲和同事们救死扶伤的故事,这一切让他感 动和着迷。 B.文章第④段只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细致地刻画出父亲想要夸奖帕克而欲言又止、故作冷漠 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对帕克不一样的爱。 C.选文第⑭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点明了帕克对父亲的爱的理解。 D.帕克的父亲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技艺精湛,爱孩子、懂得教育孩子的人。 E.帕克一直不断暗地里抱怨父亲,甚至因为父亲的严厉而有过一点怨恨,他始终不明白父亲的严厉和苛责。 20.文章标题“另一种父爱”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昏黄的路灯照着父亲,他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 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围巾,紧紧地缠在父亲头上…… 后来我母亲告诉我说,我父亲听说我病了,就不顾一切地要来看我,买不到座位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站 了二十多个小时赶来。为了省下住宿的钱,在我们学校的墙角下蹲了一夜…… 答案: 1.“我”恶作剧式的选题却得到地理老师的支持,虽然答辩时“我”举动出格,但她仍激励、引导“我”, 使“我”迷途知返,通过努力最终考取理想院校。 2.①关爱、包容,和蔼可亲;②细心、智慧,洞察一切;③认真、用心,善于引导。 3.“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②用语虽平 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4.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拼搏努力的决定。 5.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有勇气。在大庭广众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大家的评判,还有 可能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②有思想。“我”虽然有些偏激武断,叛逆孤傲,但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看法 和认识,不人云亦云。不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做事有些莽撞。冲动随性,不计后果,忽略 了老师为课题论文付出的心血,显出“我”的幼稚不成熟。②思想有些偏激。“我”对教育制 度虽然有 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比较偏激武断,有些以偏概全。 6.①“额头”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②“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 轻的,既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7.记忆档案指保留在记忆中的文件和材料。在句中意思是指多年来,母亲为我们担忧而在额头上刻下的深 深皱纹。表现了母亲为我们、为家庭的辛苦操劳。 8.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掌拍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比作“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 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吟咏着生活的苦乐忧愁。流露出“我”对母亲因为家庭操劳而 渐渐衰老的淡淡的忧伤之情。 9.示例:例句:“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分析:母 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总能马上为我判断病情,而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悄悄”这一细 10 节可以看出母亲不想儿女为自己担忧,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 10.母亲是一位生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勤劳自立、宽容、细心、无私、坚韧、质朴、温柔、善良、睿 智的母亲。 11.①大哥为了救“我”,毫不犹豫地拿出所有积蓄供“我”做骨髓移植;②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到 “我”的声音;③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④怕其他人照顾不好 “我”,大哥毅然辞掉了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⑤在医院“我”昏迷时被抢救,姐姐和母亲抱 头痛哭。(意近即可) 12.(示例)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骨瘦如柴的身体比作艺术品,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在为“我”清洗身体时的小心谨慎。 ②“我”及家人的生命、健康。 13.B 14.严教授提问刁钻,为“我”转变学习态度、获得“A”做铺垫,表现了他对门人弟子的热情;这也展示 了他学问渊博,与他的“三绝”呼应,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学、对学问的热情;这为后文的两次叮嘱、更改 电邮签名做铺垫,表现了他对祖国故里的热情。 15.D 16.本文中葱油饼是“我”小时候物质匮乏时“最心爱的美食”;在“我”留学之初迷惘、孤独时,严教授 的葱油饼让“我”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同时,葱油饼还寄托了同为海外游子的“我”和严教授对亲人、 对故土的眷念。《阿长与<山海经>》中,《山海经》是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时,由粗鄙、没文化,连书名 都说不清的保姆长妈妈为“我”买来的,这本书饱含了长妈妈对“我”质朴的关怀。 17.①开始认为帕克不适合做医生 ②难过,百思不得其解 ③挑出帕克成功手术中的毛病 ④被父亲的苦心 感动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挫折和磨难比作“打 磨和淬炼”,把成才比喻成“好钢”,生动形象地表 现了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苛责在帕克成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父亲对帕克成为一块“好钢”的期望。 19.BE 20.含义:“另一种父爱”指的是父亲对帕克严厉的爱。理解:父爱往往是沉默的、无声的,甚至是严厉略 带苛责的,但是不管父亲以何种形式表达,他们都是深爱子女、为子女考虑的。感悟:所以我们要善于在 生活中发现他们的爱,理解他们的爱,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感恩父爱、回报父亲。 解析: 1.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 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2.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 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 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本题作答时要依据文中的“她”的言行举止和对“我”帮助和影响进 行分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爱学生、和蔼可亲、善于思考、有极强的洞察力、做事认真、充满教育 智慧的好老师。据此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 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 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 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考查描写手法的表达作用。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 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 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中,用“微笑”一词反复来描写地 理老师的神态,既突出表现了她的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又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从而表达了“我”对“她”的感激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11 4.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 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即可得分。本题主要 从老师对“我”的影响和“我”对老师的感激两个方面分析作答。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采用 1 +2 或 1+3 的语言表达形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依据题 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认知和体会来谈理由,语言要通顺,表意要明确,尽量有文采。只 要切合文题要求,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6.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回答此类型题目时,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结构线索,写法、 修辞,主旨以及与主旨的关系,最后分析其效果:新颖含蓄、发人深省、引起兴趣等。本文通过记叙多个 与母亲的额头有关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与感激。第①段写作者小时候,母亲用额头为“我” 诊断疾病;第②段写通过母亲的额头,可以看出她的喜悦与忧伤;第③段写母亲老了,自己生病总是瞒着, 每天通过拍额头来缓解疲劳;第④段写母亲的额头上渐渐长了皱纹;第⑤段写母亲用额头为“我”女儿诊 断病痛。从这里可以看出,题目“不老的额头”,“额头”贯穿全篇,成为线索;从文中“妈,谁说您老 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 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可以看出“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 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7.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解释词语的含义,要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分 析出其所在的语境义。“记忆档案”本义指保留在记忆中的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 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留在额头上的深深皱纹。表现了母亲对家庭的辛苦操劳。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修辞、描写方法、赏析个别字词等角度,联系文章主旨进 行作答。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声音比作生活乐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拍额头的声音就像歌唱 着生活的乐曲。流露出“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 9.本题考查阅读感受的表达。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将自己阅读时最感动的部分写出,再阐述自己感动的 理由即可。注意表述时要写出真实感受,不要出现“假大空”的口号式表述。如,例句“母亲的额头又习 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分析:当我的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的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 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 10.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扣紧文章的叙事部分,抓住描写母亲的关键词语,尤其是文中 的细节描写。文中作者花了较长篇幅写母亲“把我照顾得一丝不苟”,从中可看到母亲的慈爱、温柔、细 心。哪怕是在最绝望的时候,母亲也只是用言语委婉地表达,可见母亲的坚韧、睿智。文中还有直接抒情 的语句,表达对母亲的赞颂,如“您用自己的行动教会我勤劳自立,待人宽容”“您温柔善良”“您品行 质朴却又韧如蒲条”,综合上述内容,提炼出关键词语,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1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按题目要求,要概括的是母亲以外“其他家人对‘我’的关爱”,文中集中写其他 家人的关爱是第 4 段,相关家庭成员有大哥、二嫂、侄女。“大哥说一定要救我,义无反顾地拿出所有的 积蓄,为我背负一身债,供我做骨髓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对而提出了离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听见我 的声音;七岁的侄女哭着说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钱留给我治病;怕你们照顾不好我,大哥毅然辞掉了 工作,专心照顾我直至出院”,结合以上句子,分别概括出他们对“我”的关爱,以“什么人+做什么”的 形式概括即可。 12.考查词句赏析。 ①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答题模式:方法(修辞手法)+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每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体,总 会突然红了双眼,一边忍着泪一边像清洗艺术品般小心翼翼”,把“骨瘦如柴的身体”比作“艺术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为“我”清洗身体时的小心翼翼和对“我”的爱。 ②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时,先要看这个句子出自哪个段落;本句出自文章第 13 自然段,结合下文 “就是这样的您,让我无从放弃自己”,上文第 7 自然段“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病魔带来的一切苦痛,甚至 12 死亡,却真的不敢看您和姐姐抱头痛哭后那无助而又无神的眼眸,那真是比用刀碎心头肉还要难受啊”分 析,再抓住“最重要”一词,可知,一家人的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解释“什么”的指 代义。 13.本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两次写“我”到严教授家里吃葱油饼。第一次是在十七年前电 影欣赏课后,那次严教授介绍了自己家制作葱油饼的历史,但是没有交代葱油饼的具体做法。第二次是在 七年前,“我”和妻子从纽约去看严教授,他向“我”的妻子详细介绍了做葱油饼的窍门。故选 B。 1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题干中提到的两点其实是严教授性格中的两个方面。课堂上提 问刁钻,表现的是严教授作为一名学者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我” 才能转变学习态度,取得优异成绩。而他的热情,在文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问、对中国文学,二 是对来自中国的学子,三是对家乡、对祖国。正是他的热情,使来到异国他乡感到迷惘、惆怅的“我”感 受到父亲般的温暖,与严教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从这两方面分析即可。 15.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细节的能力。对严教授“清澈的目光”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样的描写在文中出现 了多次:第一次是在“我”与严教授初次见面的时候,他的目光“透着世事洞明的智慧”;第二次是在电 影欣赏课后“我”到他家里吃饭时,他的目光“满是温暖”;第三次是在“我”因为转学与严教授告别时, 他的目光“装满了殷切的叮嘱”;第四次是在七年前“我”与妻子从纽约去看望他时,他的目光“依旧清 澈”。从上述内容来看,D 项的“阅尽沧桑的回味”在文中是没有直接表现的。故选 D。 16.本题考查深入分析文章主旨与拓展探究的能力。这道题的题干较长,要求回答的问题较多,审题就显得 尤为重要。它总共要求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结合木文的具体内容“葱油饼也是我最心爱的美食”“小时候 物资匮乏,难得吃一顿母亲烙的葱油饼,嘴巴能香好几天。”“与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在异乡不期而遇, 让那段时光变得温暖、生动、有滋有味。”“他清澈的目光满是温暖”“从此,严教授的葱油饼香味深深 印在我的唇齿间、心坎上。慢慢地,我觉得日子并不难熬,反而每一天都生出些欢喜来”分析为什么家常 食品葱油饼在“我”的心中“位居四绝榜首”,可围绕“我”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作答。二是结合《阿长 与》的具体内容分析为什么一部刻印粗拙的《山海经》成为少年鲁迅“最为心爱的宝书”。“我”对《山 海经》非常渴慕,最后它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可见阿长对“我”的关心。《山海经》 凝聚 了我幼年的梦想,这部书同时也是长妈妈的热心、慈爱的写照。审清要求,各个击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了。 17.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故事情节,合并概括各部分的内 容,然后依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第一空,可依据文章 第 3 段中的“父亲却一反常态地说:‘你不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医生吗?’”来概括填写父亲的态度; 第二空,可依据文章第 7 段“帕克无声地忍受着,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帕克百思不得其解”来概括 填写;第三空,可依据文章第 10 段中的“在别人看起来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的成功手术,到父亲眼里,却 总会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赤概括作答;第四空,可依据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泪水涌出了帕克的眼睛”来 概括填写作答。 18.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 XX 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 点、特征)。语句“俗话说百炼成钢,不断地用苛刻来打磨和淬炼,才能成就完美无缺的钢——我希望你成 为那样一块好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挫折”喻为“打磨和淬炼”,把“精湛的技术”喻为“好 钢”,并用俗语“百炼成钢”,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严格要求,表达了父亲对帕克成为 一块“好钢”的期望,突出了父亲的伟大的爱。据此理解作答。 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从“懵”“回过神”“眼神”等词可以看出第④段还运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 故 B 项不正确;E 项对应的是文章最后一段,由“但是现在他明白了,正是父亲的严格和苛责,才有了自己 今天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职业的一片痴爱和执着”可知,E项中的“一直不断”和“始终不明白”的说 法不符合文意。据此,答案为 B 和 E。 20.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和创意性解读。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 13 题目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 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另一种父爱”指 的是父亲对帕克的严厉和苛责,这种“爱”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关爱。因为这种“爱”更深沉,能让 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尽管有些苛刻,但是这种“爱”更利于人的成长,更伟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生活中的我们,善于发现和捕捉父亲那种更为深沉的爱,理解他们的爱,并要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父亲。据 此来谈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对父爱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