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课件(16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课件(16张ppt)

作品介绍《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万仞()魁父()荷担()孀妻()始龀()智叟()穷匮()一厝()陇断()箕畚()汝()曾不若()诸()亡以应()惩()塞()雍()hèrènKuífǔchènsǒukuìcuòlǒngjīběnrǔcéngyōngzhūsèchéngwúshuāng我会读: 通假字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3、一厝朔东4、无陇断焉5、亡以应“反”通“返”,往返“陇”通“垄”,土丘。“惠”通“慧”,聪明。“厝”通“措”,放置。“亡”通“无”,没有。 1、聚室而谋曰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年且九十4、且焉置土石何5、方七百里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使······聚用箕畚方圆、面积草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我要积累将近况且 我来试试: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译: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渤海边上。。 整体感知《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其发生的原因,请大家想想并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平险” 1、自读课文,回答问题:(1)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2)为什么要“平险”?(3)“平险”是如何进行的?(4)“平险”成功了吗? 2、理清人物愚公、其妻、子孙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遗男和智叟。参加移山的有哪些人?愚公、荷担者三夫、京城氏之遗男。 3、品味对话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妻智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 (1)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有什么不同?其妻献疑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献:提出,不反对笑:讥笑君:是尊称残年:极端鄙视为愚公着想冷言嘲讽阻挡有顾虑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智叟:嘲笑,讥讽 (2)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目光短浅、停滞的观点。愚公:目光长远、发展的观点。 分析讨论愚公的人物形象:(1)正面描写——语言、行动(2)鲜明对比——智叟(3)侧面烘托——山高、路远,操蛇之神惧、帝感其诚1、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2、概括愚公形象的特点。有远大理想,不惧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高瞻远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归纳总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