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通用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新人教版

快速对答案提示:点击进入习题12C(A.pì—bì;B.sù—xiù,优—忧;D.幕—慕)D(相传列御寇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456寓言(故事)B动作傲慢7示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发挥各自的才智。比如我们班足球队,正是每个队员齐心合力,密切配合,才战胜了对手,取得了学年冠军。 1(1)浇灌、灌溉从井里取水(2)待,等到(3)讲述(4)使听到(5)应答,回答(6)使唤2B(B项与例句中“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为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D.为代词,指代杞人忧天的人) 3C(有/闻而传之者)4(1)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2)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56不盲目轻信传言(1分),注重验证考察的明君(1分)。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1分);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1分)。 7有病目痛者/息阴下8(1)待,等到(2)讲述(3)想要(4)年9B(都是“又”的意思。A.得到/能够;C.传告,转述/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D.剩下的/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手种下的。11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轻信(1分);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1分)。 1(1)无,没有(2)告知,开导(3)聚积(4)行动,活动(5)为何,为什么(6)纵使,即使(7)伤害(8)四方2C(都是代词,……的人。A.你/比得上;B.告知,开导/知道;D.同“释”,解除、消除/舍弃) 3(1)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2)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3)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45缺乏自然科学常识和起码的经验(1分)。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患和担心(1分)。示例:杞人有忧患意识;能居安思危,面对突发状况时就不会慌乱无章。 6(1)你(2)同“释”,解除、消除(3)解救,解脱(4)更加7至杨文广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8(1)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2)家人于是劝他出去游玩,来缓解他(焦虑)的情绪。 9不是。“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1分)。乙文中的沈屯子在听书后为历史人物杨文广将军被围困而忧虑,这是杞人忧天(1分)。而沈屯子看到尖锐的竹末,怕不小心刺到行人,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算杞人忧天(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  寓言(yù)  凯歌 废寝忘食B.溉汲(ɡài)星宿(sù)雕像杞人优天C.较量(jiào)中伤(zhòng)奈何屈伸呼吸D.崩坠(zhuì)充塞(sè)光耀爱幕虚荣C········pì—bìsù—xiù优—忧幕—慕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指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B.伊索,古希腊作家。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C.《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作品,由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D.《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儒家人物。D相传列御寇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两文的寓意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两个成语。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 墨与砚①最好的朋友往往也会闹点别扭,墨与砚从来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伙伴。可是有一天,黑墨忽然长叹一声,对砚台说:“老兄啊!我不想跟你厮守下去了。就凭我这副乌黑硬朗的身骨,到哪儿不受欢迎?干吗要在你这小天地里转一辈子呢?”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砚台翻了翻眼皮,瞪着黑墨问。③黑墨昂着头,傲慢地答道:“你这点小肚子,岂能容纳我这块大料?你瞧我稍微转动一下身子,就碰到你的腹壁;再一转身,就要顶穿你的肚皮了。要是让我出去,在桌面上或是地面上打转转,保证可以磨出更多的墨汁来。” ④“我劝你别(1)了,”砚台笑了笑对黑墨说,“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一事无成。”⑤“哼!你压制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想压我一辈子吗?”黑墨拉长了他那副黑面孔,(2)地质问砚台。⑥“我这是好心劝你,听不听由你。”⑦“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离开你!”说完,黑墨腾地跳出砚台,在桌面上呼呼啦啦地转动起来,一边转一边高声对砚台说:“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能耐!瞧我转得多灵活,多带劲,简直就像在溜冰场上进行滑冰表演一样!” ⑧黑墨转啊,转啊!转得头昏眼花,猛一跤跌在桌面上,腰也扭了,腿也折了,可是瞧瞧桌面上,却一点墨汁也没有。⑨砚台诚恳地说:“你不听忠告,才吃了这个大亏,你把自己的能耐估计得太高了,其实,离开了水和我,你又有什么作为呢?快回来吧!”⑩黑墨重新跳进砚台,转上几圈,脚下就涌出了香喷喷的墨汁。从此以后,黑墨就安心地在砚台里转磨,再也不想跳出去了。 4.从体裁上看,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2分)5.选出填在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2分)A.(1)胡思乱想 (2)得意扬扬B.(1)好高骛远 (2)气势汹汹C.(1)一意孤行 (2)勃然大怒D.(1)胡作非为 (2)恼羞成怒寓言(故事)B 6.文章第③段使用了______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黑墨的______。(2分)7.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读了本文受到的启发。(3分)动作傲慢示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发挥各自的才智。比如我们班足球队,正是每个队员齐心合力,密切配合,才战胜了对手,取得了学年冠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3)国人道之______(4)闻之于宋君________(5)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6)得一人之使______·浇灌、灌溉从井里取水··待,等到讲述使听到应答,回答使唤···· 2.下列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宋之丁氏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C.学而时习之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与例句中“之”均为结构助词,的为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为代词,指代杞人忧天的人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B.丁氏/穿井得一人C.有闻/而传之者D.不若/无闻也4.翻译下列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C有/闻而传之者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宋君这个人物形象。(2分)6.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课内重点巩固不盲目轻信传言(1分),注重验证考察的明君(1分)。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1分);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1分)。 课外拓展提升【甲】穿井得一人【乙】桑中生李南顿①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众犬吠声⑥,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⑦,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①南顿:古县名。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豚:小猪。⑤行:不久。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是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⑦翕赫:轰动、惊动。7.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2)国人道之______(3)欲持去______(4)间一岁余____····待,等到讲述想要年 9.下面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视B.后人见桑中复生李将复何及C.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D.以余浆灌溉间一岁余B········得到/能够都是“又”的意思传告,转述/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剩下的/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11.【甲】【乙】两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2分)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手种下的。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轻信(1分);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1分)。 【乙译文】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了。众人随声传闻,李树使瞎了的人能够看见。而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时隔一年,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树有什么神灵呀,它不过是我随手种下的。”于是砍掉了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身亡所寄___________(2)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3)积气耳_______(4)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___(5)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6)只使坠_____________(7)亦不能有所中伤______(8)充塞四虚______·············无,没有告知,开导行动,活动聚积为何,为什么纵使,即使伤害四方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屈伸呼吸   不若无闻也B.因往晓之家喻户晓C.废寝食者有闻而传之者D.其人舍然大喜不舍昼夜C········你/比得上告知,开导/知道都是代词,……的人同“释”,解除、消除/舍弃 3.翻译下面的句子。(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2)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3)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课内重点巩固4.杞人为什么会有“天地崩坠”之忧?这则寓言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2分)5.如果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2分)缺乏自然科学常识和起码的经验(1分)。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患和担心(1分)。示例:杞人有忧患意识;能居安思危,面对突发状况时就不会慌乱无章。 课外拓展提升【甲】杞人忧天【乙】沈屯子多忧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忧益重。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有删减)【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悒:忧郁,愁闷不乐。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若屈伸呼吸____(2)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由得解___________(4)归忧益重______你同“释”,解除、消除解救,解脱更加···· 7.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至杨文广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2)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家人于是劝他出去游玩,来缓解他(焦虑)的情绪。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 9.【乙】文中讲述的沈屯子“多忧”的两件事都是杞人忧天吗?结合【甲】文“杞人忧天”的寓意,阐述你的看法。(3分)不是。“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1分)。乙文中的沈屯子在听书后为历史人物杨文广将军被围困而忧虑,这是杞人忧天(1分)。而沈屯子看到尖锐的竹末,怕不小心刺到行人,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算杞人忧天(1分)。 【乙译文】沈屯子来到集市上,听人说书,听到杨文广被围困在柳州城中,里面缺少粮食,外面的援兵被阻挡时,他紧皱眉头,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从此闷闷不乐以致生病。家人于是劝他出去游玩,来缓解他(焦虑)的情绪。(外出游玩时)他忽然看见有人扛着一捆竹竿去集市上,于是又念叨:“竹竿梢头非常锐利,街上行人一定会有人被竹尖刺伤的。”回到家后,他更忧郁了。世界上多忧虑的人都是像这样的吧。 推荐阅读《吹牛的运动员》/《伊索寓言》《公鸡和宝玉》/《伊索寓言》《三人成虎》/《战国策》《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