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主要通过合成为糖原来降低血糖浓度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注意辨析全能性概念中的发育起点和发育终点。‎ ‎【详解】A、胰岛B细胞作为组织细胞,其葡萄糖主要通过氧化分解来消耗,进而降低血糖浓度的,A错误;‎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故也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错误;‎ C、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体现了细胞分化过程,没有显示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细胞膜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边界,植物叶肉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边界都一定是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膜表面的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此外,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包括磷脂双分子层 B. 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 C. 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16 -‎ D. 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图示细胞融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的脂质以磷脂为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和磷脂,它们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P,B正确;‎ C、两种膜的融合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适当提高温度就会加速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3.图示为中科院近来发现的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O2和淋巴因子TNFa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与图中H2O2和淋巴因子相似,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 B. 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正反馈调节 C. 线粒体、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导致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 D. 该过程主要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 16 -‎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抗体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没有在细胞间或细胞内传递信息,故抗体不属于信息分子,A错误;‎ B、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使Bid分解,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使细胞凋亡,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 C、导致细胞凋亡根本原因是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C错误;‎ D、据图示可知,该过程与H2O2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有关,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 故选B。‎ ‎4.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B.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RNA,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 C. 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是独立进化的,与其他物种无关 D. 新型冠状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 16 -‎ ‎2.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由于病毒是胞内寄生物,进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的结构通常为单链,稳定性差,因此更容易发生变异,B错误;‎ C、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不能独立生存,更不能独立进化,故新型冠状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是与其宿主共同进化的,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无染色体结构,并且无有性生殖过程,故该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A。‎ ‎5.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 B. 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 D. 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 ‎【详解】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竞争加剧导致减产,A错误;‎ 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不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不同,故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C正确;‎ - 16 -‎ D、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从而丰富农作物的矿质营养的供应,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6.某男同学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妹妹 ‎-‎ ‎-‎ ‎-‎ ‎-‎ ‎+‎ ‎+‎ ‎-‎ ‎-‎ ‎-‎ ‎(“+”代表患者,“-”代表正常。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该同学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外祖父 C. 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 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男子的父母均不患病,但儿子生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根据该男性患者的家系,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父亲及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因此,该遗传病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由于该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外祖父,B正确;‎ C、由于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正确;‎ D、由于妹妹无该病致病基因,若妹妹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子女不患该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对于此类试题,关键是能利用口诀及相关条件准确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三、非选择题 - 16 -‎ ‎7.为了探究低温对云南小粒咖啡和大粒咖啡两种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人员连续三天对这两种咖啡幼苗进行夜间4℃低温处理,原地恢复4天后,测量两种咖啡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夜间低温处理后的幼苗,其叶片会转黄,由此分析,夜间低温处理能降低植物光合速率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中数据可知,夜间低温处理对__________________咖啡的生长影响较大。‎ ‎(2)某同学认为夜间低温处理会使植物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影响了植物夜间暗反应的进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夜间低温处理后,大粒咖啡难以恢复正常生长,为了验证夜间低温处理没有改变大粒咖啡的遗传物质,可取夜间低温处理的大粒咖啡的种子在_______________(填“正常”或“夜间低温处理”)的环境中种植培养,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夜间低温处理只影响了大粒咖啡的性状,而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 ‎【答案】 (1). 低温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 (2). 大粒 (3). 不正确(或“否”) (4). 夜间,植物缺乏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暗反应几乎无法进行 (5). 正常 (6). 培养得到的成熟植株和在夜间低温处理前的原植株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夜间4℃处理后,大粒咖啡和小粒咖啡光合速率都降低,大粒咖啡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要大于小粒咖啡。可见夜间低温处理对大粒咖啡影响更大。在第4天开始恢复后,光合作用速率均有增高,但小粒咖啡恢复更快,在恢复处理第三天,恢复到低温处理前的光合速率,大粒咖啡的恢复则要慢得多。‎ - 16 -‎ ‎【详解】(1)经夜间低温处理后的幼苗,其叶片会转黄,由此分析,夜间低温处理能降低植物光合速率的原因最可能是低温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由图中数据可知,夜间低温处理大粒咖啡光合速率相对小粒咖啡下降得更多,可见夜间低温对大粒咖啡的生长影响较大。‎ ‎(2)某同学认为夜间低温处理会使植物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影响了植物夜间暗反应的进行,这种说法不正确。夜间,植物缺乏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暗反应几乎无法进行。‎ ‎(3)经夜间低温处理后,大粒咖啡难以恢复正常生长,为了验证夜间低温处理没有改变大粒咖啡的遗传物质,可取夜间低温处理的大粒咖啡的种子在正常的环境中种植培养,若培养得到的成熟植株和在夜间低温处理前的原植株的光合速率几乎相同,则说明夜间低温处理只影响了大粒咖啡的性状,而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因素,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能力及实验分析能力。本题难点在于分析曲线变化,分析低温对不同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另一难点就是实验设计,需要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 ‎8.世界各国领导人确立了2020年“快速通道”目标,旨在加快艾滋病病毒应对,并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如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 ‎(2)Ⅵ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缺少与体液免疫有关的某个过程,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及文字叙述)‎ ‎(3)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试分析其原因:___。‎ ‎(4)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为高发病。某用于治疗冰毒成瘾的药物A结构和冰毒类似,图2是研究人员将不同试剂加入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数量。由图2分析,药物A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HIV的增殖,药物A能________(填“促进”或“阻碍”)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答案】 (1). Ⅶ (2).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3).‎ - 16 -‎ ‎ Ⅲ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Ⅵ,促进其增殖分化 (4).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从而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减弱 (5). 不影响 (6). 阻碍 ‎【解析】‎ ‎【分析】‎ ‎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大量的T淋巴细胞的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诱发多种疾病。‎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3、病毒侵入人体后,先经过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并传递给T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最后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1)由分析可知,在免疫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结合图示可知,G为抗体,则Ⅶ为浆细胞,故Ⅶ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2)Ⅵ是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该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当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Ⅲ),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而图中缺少该过程,故图中缺少的与体液免疫有关的过程为:Ⅲ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Ⅵ,促进其增殖分化。‎ ‎(3)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而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故T细胞数量减少会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减弱,使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 16 -‎ ‎(4)由图形分析可知,药物A组和对照组的HIV的数量接近,说明药物A不影响HIV的增殖,冰毒组HIV的数量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冰毒能促进HIV的增殖。同时用药物A和冰毒的实验组,其HIV的数量也和对照组相近,说明药物A能阻碍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点睛】本题考查针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过程以及艾滋病患者致死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请回答下列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 ‎(1)农田中种植的某农作物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________特征。人们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时会将高度不同的作物进行套种,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此措施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家肥(主要为动物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需通过土壤中的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进行转化后,才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对于以施用农家肥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来说,流入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调整农田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业生产上进行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是一块农田的经营者,请你写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一个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空间 (2). 群落的垂直结构能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 分解者 (4).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农家肥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 (5). 去除杂草、防治害虫、杀灭田鼠 (6). 利用动物信息素吸引一些传粉动物,提高农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吸引鸟类,使其捕食害虫;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种害虫的雌雄交配,使该害虫的繁殖力下降 ‎【解析】‎ ‎【分析】‎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2.群落的空间结构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彼此相互融洽,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空间和资源。‎ ‎3.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 - 16 -‎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 ‎【详解】(1)农田中种植的某农作物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在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时会将高度不同的作物进行套种,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实现了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进而实现了增产。‎ ‎(2)农家肥(主要为动物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需通过土壤中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物进行转化成无机物,这些无机物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据此可知在施用农家肥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来说,流入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农家肥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 ‎(3)农业生产上进行通常采用去除杂草、防治害虫、杀灭田鼠等措施,调整农田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从而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信息传递的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利用动物信息素吸引一些传粉动物,提高农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吸引鸟类,使其捕食害虫;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种害虫的雌雄交配,使该害虫的繁殖力下降。‎ ‎【点睛】能够将信息传递合理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种群和群落的空间特征及其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10.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区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Ⅰ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区段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兔的种群中Ⅱ2区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 - 16 -‎ 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丙组:F1雌×亲代雄;丁组: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Ⅰ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是 (2). Ⅰ区段和Ⅱ2区段 (3). 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与性别无关 (4). 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 (5). Ⅱ2区段 (6). 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 (7). 常染色体 ‎【解析】‎ ‎【分析】‎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 ‎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性体内有2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雄性体内有2条异型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因此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有等位基因;兔在繁殖过程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I区段上,以及X染色体特有区段即Ⅱ2区段上都能发生基因重组。‎ ‎(2)Ⅱ1区段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为限雄遗传,而题意显示,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表现限雄遗传,因此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区段。‎ ‎(3)分析两组实验结果可知:无论用后肢长的个体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 都表现为后肢短,由此说明,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Ⅱ2片段上(或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Ⅱ2片段上)。‎ - 16 -‎ ‎(4) 结合对(2)和(3) 分析,已经排除了基因位于Ⅱ1片段与Ⅱ2片段上的可能性,因此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确定基因是位于I区段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熟知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11.民间传统酒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现进行下述实验分离酒曲中的主要微生物。‎ 实验一:将酒曲制成悬液后,分别取不同稀释度的酒曲悬液接种到GPDA培养基上,经培养后根据每个平板的菌落特征,统计不同微生物的菌落数,发现酒曲中主要有两类微生物,即酵母菌和霉菌。‎ ‎(1)上述操作过程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菌落特征鉴别微生物时,能够观察的菌落特征有_____________。‎ A.形状 B.颜色 C.隆起程度 D.大小 实验二:在液体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而酸性培养基中酵母菌比细菌生长更适宜。下述方案将酵母菌从酒曲中进行了分离。用小刀切开曲块,挖取米粒大小一块投入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然后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两天。‎ ‎(1)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的成分包括黄豆芽、蔗糖、乳酸和水,其中碳源物质主要是___‎ ‎(2)上述实验操作中,需要灭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取浑浊的培养液1mL转接到另一瓶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并培养,如此重复多次。多次转接后,取稀释液用图所示方法接种在蔗糖豆芽汁平板上。‎ ‎(1)图中所用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成分相比,蔗糖豆芽汁平板培养基中少了乳酸,多了琼脂。这种成分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2). ABCD (3). 蔗糖、乳酸(黄豆芽) (4).‎ - 16 -‎ ‎ 小刀、培养液 (5). 平板划线法 (6). 利用酵母菌在酸性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优势,通过多次转接,已筛选出酵母菌,因此不必再用酸性培养液;此时通过平板划线法要分离酵母菌,此操作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因此需加琼脂 ‎【解析】‎ ‎【分析】‎ 纯化菌种时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得到单菌落。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不同菌体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菌落特征包括: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④隆起程度、⑤菌落颜色等。‎ ‎【详解】实验一:‎ ‎(1)根据“将酒曲制成悬液后,分别取不同稀释度的酒曲悬液接种到GPDA培养基上”说明上述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2)不同菌体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故ABCD均符合题意。‎ 实验二:‎ ‎(1)酵母菌属于异养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是有机碳,碳源同时也是酵母菌的能源物质,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的黄豆芽、蔗糖、乳酸和水中能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的有蔗糖、乳酸(黄豆芽)。‎ ‎(2)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小刀、培养液均需要经过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实验三:‎ ‎(1)图中平板上是连续划线,所以使用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2)由于利用酵母菌在酸性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优势,通过多次转接,已筛选出酵母菌,因此不必再用酸性培养液;此时通过平板划线法要分离酵母菌,此操作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因此加琼脂,与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成分相比,蔗糖豆芽汁平板培养基中少了乳酸,多了琼脂。‎ ‎【点睛】本题考查酵母菌的纯化培养实验,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种微生物接种方法的理解以及对菌落特征的识记能力,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 - 16 -‎ ‎12.埃博拉病毒(EBO)呈纤维状,EBO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有5种蛋白棘突(VP系列蛋白和GP蛋白),其中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引起出血热。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或者抗体。如图为制备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埃博拉病毒(EBO)侵入人体时,在细胞中以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相应的DNA并指导蛋白质合成,进行增殖。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疫苗于2017年10月在我国研制成功。以GP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其原因是GP蛋白自身没有感染能力,但保留有________________。‎ ‎(2)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在体外融合时需要诱导,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图中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融合。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体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___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同时为了维持培养液的PH值,需要提供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 ‎(4)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提取。“生物导弹”中,抗体的靶向作用是利用了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 逆转录 (2). 抗原性 (3). 一定流动性 (4). 灭活的病毒 (5).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6). 血清 (7). 95%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 (8). 小鼠腹水或培养液 (9). 特异性 ‎【解析】‎ ‎【分析】‎ 要制备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应该用埃博拉病毒对小鼠进行免疫,然后提取相应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过专一抗体检测获得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详解】(1)埃博拉病毒(EBO)侵入人体时,在细胞中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相应的DNA并指导蛋白质合成,进行增殖。GP蛋白作为疫苗比较安全,是因为GP蛋白自身没有感染能力,但保留有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16 -‎ ‎(2)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体外融合时需要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电激法、聚乙二醇处理、灭活的病毒处理;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可以用电激法、聚乙二醇处理,不能用灭活的病毒处理,故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图中还可用灭活的病毒融合。筛选后的所需细胞群即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3)在体外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同时要提供相应的气体环境即95%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其中氧气用于细胞代谢,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 ‎(4)杂交瘤细胞可以在培养液中培养,也可以在小鼠的腹腔中培养,故可以从培养液或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生物导弹”可以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抗体的靶向作用是利用了其特异性。‎ ‎【点睛】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单克隆抗体的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 16 -‎ ‎ ‎ - 1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