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2017-0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2017-02)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2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30个题均为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心理活动,过程a 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消化酶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3、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 ‎ 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 C.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减少 ‎ 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6、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肝胎干细胞可来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 ‎ B.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 C.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D.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7、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下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8、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段时间,‎ 这种做法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9、下图左侧为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向左弯曲 ‎10、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12、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 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 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13、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000个 ‎14、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15、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按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lOm×1O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试验后的第一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医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达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16、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值K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7、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1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19、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 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 ‎ 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 ‎20、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0%‎ ‎54%‎ ‎58%‎ aa ‎20%‎ ‎24%‎ ‎28%‎ 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注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21、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 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22、南方某稻田生态系统,近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泥鳅等动物几乎绝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B.稻田中各种生物的分布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C.保护稻田中的青蛙等有益动物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D.稻田中的全部生物以及各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 ‎ ‎23、下列关于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物量是指在某一调查时期内有机物的生产量 B.顶级群落中所有生物的生物量之和为零,且保持不变 C.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有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 D.降低同化量与摄食量的比值,可加快圈养动物的生长 ‎ ‎24、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的—个重要因索,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C.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出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级营养级 ‎26、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指标 物种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s﹣1 )‎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m﹣2•s﹣1 )‎ ‎1425‎ ‎1425‎ ‎1255‎ ‎976‎ ‎~— _‎ ‎924‎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右面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27、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 昆虫 摄食量 昆虫 粪便量 昆虫呼吸 ‎ 消耗量 昆虫储存在 ‎ 有机物中的能暈 能量(kJ)‎ ‎410‎ ‎210‎ ‎130‎ ‎70‎ 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 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 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 ‎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 ‎28、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 ‎29.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 ‎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二、解答题(4个解答题,每空2分,每题10分,共40分) ‎ ‎31.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__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_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 ‎ ‎______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递增殖、致病。 ‎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 ‎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质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32.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_________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 ‎ 33.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 ‎34.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可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 ‎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_____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锐减。 ‎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 ‎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2月)‎ 生物(答案)‎ ‎—、选择题 ‎1—5 DDDCB 6—10 BBADB 11—15 BBDCA 16—20 DAABB 21—25 CDCBD 26—30 DCCDB 二、简答题 ‎31、‎ ‎【答案】(1O分)(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T细胞 特异性 ‎ ‎(2)记忆细胞、效应T ‎(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及过程,以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过程等知识。(1)吞噬细抱处理埃博拉病毒,可暴露埃博拉病毒的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而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把向感染、破坏吞噬细抱等,使埃博拉病毒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不能暴露,导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 细胞,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被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对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给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体内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同时,接受杭原刺激的T细胞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社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用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技木得到杂交瘤细胞,可用于生产单克降抗体。‎ ‎32、‎ ‎【答案】(每空2分)(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 ‎(2)活动能力 ‎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选择及能量流动特点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1)种群的年龄组成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将三个阶段中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数目相加,可知为400,即个体数比例为1: 1:1,年龄组成为稳定型。(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两大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3、(1)2.2头•km﹣2 2头•km﹣2 ‎ ‎(2)增加 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 ‎ ‎(3)大于 ‎【答案】(1)2.2头•km﹣2 2头•km﹣2 (每空2分,共4分)‎ ‎(2)增加 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 (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解短思路】(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50/250=2.2(头/km2);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题干给出“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1000头”,故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50/250=2.2(头/km2‎ ‎)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当丙种动物数量增加时,对乙种动物捕食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乙种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后,对甲种植物的捕食量减少,所以,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丙种动物处于乙种动物的下一个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因此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34.‎ ‎【答案】(每空2分)(1)24λa 生物多样性 ‎ ‎(2)捕食 ‎ ‎(3)负反馈调节 ‎ ‎(4)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1)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呈“J”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a年为24λa 只;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由图示可推知,狐狸与袋鼠的总监关系为捕食。(3)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逐渐恢复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反馈调节。(4)引入粘液瘤病毒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在d年后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欧洲土堆粘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