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必修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历史必修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课的类型:新授课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识记: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况。‎ ‎ 理解: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序曲。‎ ‎ 运用: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情况;探究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 ‎(二)过程与方法:‎ ‎①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作出科学评价。 ‎ ‎②引导学生将新文化运动和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得出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并从整体上梳理出近代先进的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②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了解与分析,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2)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板书设计:‎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 背景(原因)——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 二、 兴起 ‎1、标志 2、思想理论 3、代表人物 4、宣传阵地 5、活动阵地 三、 内容 ‎1、前期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2、后期内容: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 意义 1、 冲击、解放 2、弘扬、推动 3、宣传、动员 ‎ ‎4、思想武器 5、普及文化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探索行动及其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设问: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中国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以此导入新课。‎ ‎2、解释标题:什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3、关于“《新青年》的新觉醒”一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其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 ‎②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46的学习思考:为什么说复古尊孔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为下面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突破重点做铺垫。‎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同时多媒体展示:《青年杂志》图片、有关人物图片及生平资料)。(其中教师采用讲述法重点介绍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如陈独秀。)‎ ‎②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及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总结:“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 ‎4、关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一目,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是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所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2)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①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分析归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倡科学和民主?他们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教师可先设问,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入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文学革命”的主要代表及其作品(同时多媒体展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论》。)学生阅读后教师分析指出:胡适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主要是文学内容和文体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号召建立新文学。‎ ‎(3)最后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以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他们的价值,以此引入下一目内容。‎ ‎5、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目:‎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利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它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议教师在此处可补充有关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首先,它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全肯定的情况;其次,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再次,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2)在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现今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可作为研究课题)‎ ‎6、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一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 ‎(1)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的条件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一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二是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注意梁启超、朱执信、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③分析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时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人只是初步接触,所以宣传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理解也十分有限,甚至缺乏准确和客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2)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的背景。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方面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方面则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②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以及其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引导中国人走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可由学生主讲,教师则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视频剪辑等辅助。‎ ‎③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首先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反帝反 封建斗争的发展;其次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并有一批知识分子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转变成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此同时,在思想上发生转变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之间的桥梁。而他们的积极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 ‎7、本课小结:‎ ‎①《青年杂志》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③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课堂练习:‎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2.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 ( D )‎ ‎ 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封建 ‎3.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D )‎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4.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C )‎ A.让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任教 B.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争鸣 ‎5.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 C )‎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6.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 A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 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 课后作业:‎ 完成书后题和《历史质量监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