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2.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与此指导思想相一致的是( )‎ A. 休养生息 B. 重农抑商 C. 闭关锁国 D. 精耕细作 3. 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4.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据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 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 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C. 坚持维护国家安全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5. ‎《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我国西南地区 ‎ 省份 ‎ 地点 ‎ 铁器物种类 ‎ 四川 ‎ 绵阳 ‎ 斧、锸、锛 ‎ 四川 ‎ 荥经 ‎ 铁锄、曲炳刀、削刀 ‎ 重庆 ‎ 巫山 ‎ 铁犁铧、长釺形器、铁削 ‎ 重庆 ‎ 涪陵 ‎ 铁斧、铁锯、刻刀 ‎ 重庆 ‎ 云阳 ‎ 铁削、铁锄 ‎ A. 牛耕技术已普遍使用 B. 铁农具开始使用 C. 曲辕犁技术相当完善 D. 铁农具得到推广 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曲辕犁的推广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高转筒车的出现 7.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1.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2. 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 )‎ A. 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 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 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 D. 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 3.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4.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5.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6. 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 A.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D. 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7.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 A. 商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中叶以后 1. ‎“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  )‎ A. 白银大量使用 B. 贸易繁盛 C. 工商业繁荣 D. 交子的使用 2. 请将下列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图片按照先后出现的历史顺序排列() ‎ ‎ ①定窑孩儿枕            ②水排          ③司母戊鼎                ④素纱褝衣 A. ②③④① B. ③①②④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④①‎ 3. ‎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由此引发的殖民战争是( )‎ A. 英西战争 B. 英荷战争 C. 英法战争 D. 英葡战争 4. 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的事迹,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他是( )‎ A. 迪亚士 B. 麦哲伦 C. 达·伽马 D. 哥伦布 5.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它,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在这一口号推动下.欧洲出现了(  )‎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文艺复兴 D. 法国大革命 6. ‎1846年英国政府废除了《谷物法》,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保护政策,1849年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允许本国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使用别国船只。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倡导自由贸易 B. 垄断了世界航运 C. 鼓励海外殖民 D. 放弃了重商主义 1. 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西班牙、荷兰、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荷兰、德国、法国 3. 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 B. 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 C. 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 D. 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 4.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请判断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 新航路开辟时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5. 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 ‎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结构的变化 B. 农业生产的衰退 C. 对外贸易的发展 D. 税收政策的调整 2.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B. 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 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3. 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 B. 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 C.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D. 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 4. ‎1992 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 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 A. 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 B. 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 C. 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D. 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5.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 动力问题 B. 资金问题 C. 市场问题 D. 劳动力问题 6.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7.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 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 A.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1.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A. 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 B. 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 C.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D.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3. 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铁塔的总重量约7000吨,由18038个精密度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诗人保罗·韦莱纳竟说它“简直像个长脖子妖妇”,破坏了整个巴黎的艺术形象。下列对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工业革命成就   ②反映了建筑材料重大变革 ‎③赢得了国人一致认同   ④印证了工业化多元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4. 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 材料一昼出耘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滯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 ‎   图一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图二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材料二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的增加了西方世界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的两项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这两项成果分别得益于哪种动力装置的发明?‎ ‎ ‎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 ‎ ‎【答案】‎ ‎1. B 2. B 3. D 4. D 5. D 6. A 7. C 8. B 9. B 10. C 11. C 12. D 13. B 14. D 15. D 16. C 17. B 18. B 19. A 20. A 21. B 22. B 23. C 24. B 25. B 26. A 27. D 28. D 29. D 30. A 31. C 32. C 33. D 34. D 35. B ‎ ‎36. (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个体农耕;稳定性;分散性;脆弱性;落后性;封闭性。‎ ‎(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3)示例1:同意。理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等;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君主专制强化;轻视技术等。示例2: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  ‎ ‎37. (1)图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图一:蒸汽机图二:内燃机。 (2)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