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宿迁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

宿迁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 一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计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 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表明韩非子认为人类社会是 A.静止的 B.循环的 C.发展的 D.退化的 ‎2.公元前70年,汉宣帝因郡国地震下罪己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毁坏宗庙,朕甚惧焉。”这反映出 A.“天人感应”思想 B.“无为而治”思想 C.“三纲五常”思想 D.“依法治国”思想 ‎3.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这反映“心学”的认知论途径是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 C.实事求是 D.辩证思考 ‎4.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钱谦益说:“(李)卓吾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而掊抨击道学,抉摘情伪,……胥天下之为伪学者,莫不胆张心动。”材料中的“书”可能是 A.《焚书》 B.《明夷待访录》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读通鉴论》‎ ‎5.1889年,奕劻上奏道:“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可见,洋布战胜土布的主要原因是 A.洋布引领时尚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物美价廉 D.洋布外观漂亮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6.据史料统计,1872-1895年间,商办企业仅有69家,资本总额为8534288元;但1896-1911年间,商办企业就达到330家,资本总额为73120529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的刺激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 C.洋务运动的诱导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7.老徽章是一种实物史料,它既具有形象直观性,又能比较真实地 反映历史。右图是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嘉声染织厂颁发的徽章,‎ 它见证了当时我国 A.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开展“大跃进”运动 ‎ D.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100年中国看上海,30年发展看浦东”。下列关于浦东开发和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B.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C.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是在“南方谈话”后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9.下表反映了1980年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其中1990—1995年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年份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4546.5‎ ‎9016‎ ‎18641.8‎ ‎60793.7‎ ‎99214.6‎ ‎383054.8‎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10.公元前6世纪,有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可知,该哲学家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A.开始探讨人与自然关系 B.认为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 C.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D.提出“美德即知识”主张 ‎11.曼内蒂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学者,他以夸张而华美的古典修辞学风格,以《圣经· 旧约全书》中的内容为依据而宣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这表明曼内蒂 A.肯定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B.认为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 C.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D.借助旧文化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 ‎12.他认为“古巴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古巴的前方就是托勒密地图之中描绘的黄金海角。在加勒比海的深处一定有一条通往西印度的海峡。”这位航海家是 ‎13.1516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一世签订《波伦亚条约》。根据条约,法国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最高教职,有权向教会征税。1539年,弗朗索瓦一世下令国家文件统一由法文书写而不得用中世纪以来教士所用的拉丁文字。这些措施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彻底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C.使法国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D.有利于法国封建王权的加强 ‎14.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并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的蓝图。这表明了二者都 A.反对在法国实行君主制 B.利用外来文化改造法国社会 C.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 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15.1602年,在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该国的阿姆斯特丹。材料所反映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葡萄牙  ‎ C. 荷兰    D. 英国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16.右图为1858年修建的英国伦敦标志性建筑—— ‎ 大本钟。与此同时,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 ‎ 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 道多设有标准钟,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加强。这在 本质反映了 A.近代英国社会生活节奏放缓 ‎ B.时间观念消除了阶级间隔阂 C.当时伦敦城市建筑追求时尚 ‎ D.工业化推动了时间的标准化 ‎17.车轮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但早期的车轮多是木制的,没有车胎。直到1888年,现在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才由英国人邓禄普用于自行车轮胎。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才首先将充气轮胎应用于汽车。当时能大规模生产橡胶轮胎的是 A.纺织工业 B.化学工业 C.电力工业 D.钢铁工业 ‎18.富豪的闪亮生活,以及飙升的股价为这个时代定下了基调。它给人这样的印象,快速致富是20世纪20年代另一个激动人心的特征,一向辛勤诚实的美国中产阶级突然沉迷于这祥的想法:只要投资一点点,他们也可以成为大富翁,投机也将佛罗里达州的地价提升到难以置信的高度。材料表明 A.资本投机潜伏着经济风险 B.民众实际消费力显著提高 C.美国经济将持续繁荣稳定 D.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消除 ‎19.20世纪30年代初,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这表明新政 A.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B.以社会保障为核心 C.有利于缓和美国社会矛盾 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20.‎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出现了二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这种经济现象主要得益于 A.放弃了国家干预 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坚持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 ‎21.《俄罗斯通史》记载:“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这反映出当时苏俄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D.发展家庭农场 ‎22.斯大林时期,许多农庄出售农产品所得远不及成本。1952年,牛肉收购价格为成本的6%,猪肉为5%,牛奶为22%,谷物为12%。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提高粮食产量 B.农产品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3.“人们在执行一个有很高职位的人的建议时过于起劲,以致把一个新开展起来的改进措施搞了过头。有些干部想迎合我。说的粗一点,他们好像一群马屁精。他们不首先为农民作好适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玉米”。做出这番辩解的苏联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赫鲁晓夫 ‎ C. 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4. 2019年12月5日,某国际金融组织决定,将对中国保持在每年10至1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规模,将聚焦市场与财政改革、绿色增长和包容性增长3大支柱领域,并帮助中国提高国际发展合作的标准和质量。该国际组织是 A. 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结论。下表的各项叙述,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 结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 C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 是发达国家间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D 欧盟的成立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6.2014年7月,世贸组织驳回了美国与中国有关贸易争端的上诉请求,确认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5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违反世贸规则。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严重侵犯了相关成员国的国家主权 C.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2分,共48分。‎ ‎27.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他做了30年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影响于全国。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委托丁忧在乡的张謇以“总理通州一带商务事宜”名义,筹建大生纱厂。本着“设厂自救”的强烈信念,张謇突破重重困难,才使大生纱厂于1899年开工。……南通关庄土布因质地厚实作为衣料深受处于寒冷地区的东北人民的欢迎得以在东北畅销,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为关庄土布的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17年后,因为“欧战方酣,舶来货乏,营布销路大畅”。‎ ‎——李宜群《从一份息摺看大生纱厂1922年前经营状况》‎ 材料二 1922年,中国经济形势突变。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水灾不断导致棉花连年欠收,东北市场出现严重萎缩,大生公司投资战线过长,管理落后……多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大生资本集团陷入困境。‎ ‎——张绪武《大生纱厂见证近代中国社会历程》‎ 材料三 1903年,张謇在自己的家乡通州创办了师范学校,接着又兴办了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并相继兴办了一批中学和小学。1904年起,公共植物园、新育婴堂、南通博物苑、图书馆和公园相继落成。经过张謇的努力经营,南通逐渐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小城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新型城市,他本人也因此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朱英《“状元资本家”张謇的商海生涯》‎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大生纱厂筹建和发展的有利因素。(4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1922年后大生纱厂陷入困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4分)‎ ‎⑶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在推动南通近代化方面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张謇作为著名实业家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4分)‎ ‎28.建国后,农业生产责任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 包产到户也许是农村克服困难的有效办法,‎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 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强有力的支撑, 因而在现实实践中无法获得“通行证”。包产到户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影响了国家工业化计划的顺利实施。再加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农村集体化, 认为包产到户会产生资本主义, 导致两极分化,因而对于“单干风”的分田到户并不支持。多种原因的相互交织, 致使包产到户在新中国初期虽然萌芽并得到初步发展, 但是最终没能得到贯彻和实施。‎ ‎——姜建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夭折原因再探》‎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历史选择,该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大集体时期)相比具有较大的进步,在改变农村经济格局的同时,奠定了经济发展和后续改革的基础,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我国农民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简明党史知识》‎ 材料三 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4年中央中央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20世纪六十年代农业集体化的具体组织形式。据材料一,归纳当时未能贯彻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4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步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大集体时期在土地所有制上的共同点。(4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 ‎ ‎⑶据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具备了哪些条件?这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9.20世纪的美国在经济大危机后逐步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其目的和方法常常自相矛盾。他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干预。……他声称“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防止我们的人民之中那些确实有困难的人挨饿受冻”,但又不允许联邦政府直接出面予以救济。……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以至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一纸空文。‎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 ‎ ——《罗斯福选集》 ‎ 材料三  1979年和1980年,美国的物价全面上涨超过了12%,70年代中期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9%,到1980年,仍高达7.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的购买力首次出现了下降。里根总统认为是过度的管制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兴起了一场管制改革运动,旨在放宽或取消部分政府管制的规章条例,改革管制方式,强化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管制体系,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 ‎——吴必康《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保守表现,并分析支配其行为的经济思想。(3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⑵材料二表明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在工业领域“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具体措施。(5分)‎ ‎⑶据材料三,概括当时美国存在的经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管制改革运动的实质。(2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谈谈你的认识。(2分)‎ ‎30.近年来,“反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国际社会呼吁全球治理的新思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和渗透度不断加深,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际经济活动的成本,为各国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近20年来,跨国公司为了争夺全球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资本、技术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实现更进一步。‎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王志彦《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材料二 早期的“反全球化”者大多为发达国家的底层弱势群体,如工会组织、人权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反全球化”在早期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2016 年以来,更多的西方国家主流人群和政治精英加入到“反全球化”阵营中,“反全球化” 逐渐上升为政府主导的政策。从“特朗普现象”到法、德等国选战硝烟弥漫,从反对自由贸易到反移民……“反全球化”明显地体现在一些国家的重大决策中。这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大挑战与打击,增加全球治理“失序”和“碎片化”的风险。‎ ‎——王瑞平《对当前西方“反全球化”浪潮的分析》‎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形势下人类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举世呼唤理性,呼唤全球伦理。但迄今为止,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的西方思想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解决。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在欧洲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无一不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和而不同、天下和平”,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和平,促进融合与交流。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儒家“忠恕”思想,辅之以“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构建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环球新秩序。‎ ‎——周颖南《儒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作用》‎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4分) ‎ ‎⑵据材料二,概括2016年以来“反全球化”浪潮的新变化并指出其危害。(4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⑶据材料三,指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就儒学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谈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4分) ‎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C B D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C D B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D B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2分,共48分。‎ ‎27.⑴有利因素:地方官员的推动;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南通土布在东北畅销;一战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4分)‎ ‎⑵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棉花欠收;东北市场萎缩;投资过度;管理落后。(任3点3分)‎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1分)‎ ‎⑶努力:兴办学校;热心地方公益事业。(2分)‎ 品质:爱国精神、拼搏创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分)‎ ‎28.⑴组织形式:人民公社(1分)原因: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支撑;不利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国家最高领导人不支持。(3分) ‎ ‎⑵作用:改变了农村经济格局;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民脱贫;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任3点3分)‎ 相同点:都以土地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为前提(1分)‎ ‎⑶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生产技术提高;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任2点2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变化: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29.⑴表现:不愿公开干预物价;不许政府直接救济灾民;( 2分)‎ 思想:自由放任(1分)‎ ‎⑵原因: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3分)‎ 措施: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 (2分)‎ ‎⑶问题:经济“滞胀”(1分)实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1分)‎ ‎⑷启示:政府要适时、适度干预经济;发展经济要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经济发展成果要惠及人民大众(任2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0.⑴动因: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3分)‎ 标志: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或WTO成立。(1分)‎ ‎⑵变化: 从底层民众扩展到政府层面。(2分)‎ 危害: 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增加全球治理难度。(2分)‎ ‎⑶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推动欧洲启蒙运动,推动亚洲国家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任3点3分)‎ 文化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13 页 共 13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