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滨州市2019级高二2020-2021学年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材料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其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项排除。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项排除。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项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 2.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通过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来实现对各地的监察,这样有助于巩固对新版图的控制,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材料中涉及的是对地方的管理,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西周并不是皇权政治,排除C;D描述的是禅让制,这一制度在夏朝建立之时就已经被废除,排除。 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 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改革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予盾,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A;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B错误;秦汉时明,相权极重对皇帝的权力具有制约的作用,C错误。故选D。 4. 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 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 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 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 5. “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百官犯错误,台谏可以给予批评弹劾。”这项制度 A. 强化了官员参政议政职能 B. 体现了权力的相对制约 C. 导致了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制约了皇帝最终决策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强调了宋代台谏制度对于宋代政治体制产生的积极作用,其“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百官犯错误,台谏可以给予批评弹劾”,说明 台谏制度有效的实现了对权力的制约,对宋代政治的长治久安大有裨益,B正确;台谏制度和官员的参政议政职能无关,排除A;台谏制度本身属于监察制度,其不能直接导致宰相权力下降,排除C;台谏制度是建立在君主专制基础之上的,服务于皇权,其不能制约皇帝的决策权,排除D。 6.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 主张废除宰相制 B. 倡导无为而治 C 倾向于限制君权 D. 反对王位世袭 【答案】C 【解析】 【详解】皇权专制下,继承者一旦能力不足,容易导致统治危机,因此黄宗羲认为宰相制度的存在能够补救这一漏洞,说明黄宗羲认为宰相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换而言之,其主张通过宰相制度来限制君权,C正确;A与黄宗羲的主张相反,排除;黄宗羲是儒家学者,不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黄宗羲认为皇帝的继承者一旦能力不足,依赖宰相补救,说明其不反对王位世袭,排除D。 7.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公民必须要去参加大会,否则会受到处罚。这就说明在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有些公民不积极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公民的态度;D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 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先进性”。 8. 有学者指出,在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下,雅典公民往往会突然间集体丧失理智,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人开始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该学者旨在强调 A. 雅典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 B. 间接民主缺乏对集体决策的约束 C. 民主制度保障了决策的合理 D. 议政方式助长了公民非理性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受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雅典公民往往会突然间集体丧失理智,做出非理性表决,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排除B;材料反映受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雅典公民往往做出非理性表决,决策不合理,排除C。 9.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 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 ;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 1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宣布的目的是 A. 消灭法国的家族势力 B. 为了恢复等级制度 C. 保障平民掌握政权 D. 防止复辟,巩固共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材料“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辟,保证了共和派的执政,有利于巩固共和制,故D正确;宪法这一条条文并非消灭法国的家族势力,而是防止专制势力的复辟,故A错误;材料只是说限制了原来统治过法国的家族当选为总统,不是为了恢复等级制度,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保障平民掌握政权,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主要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 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 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 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针对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所规划的政体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议会的地位,故B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有效防范”。 点睛:对材料“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分析;从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12.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战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说明 A.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 C. 党内的错误被完全纠正 D. 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得面貌焕然一新,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但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故B项正确。1934年“左倾”思想导致反围剿失败,说明此时党内的错误没有被完全纠正,故CD两项错误。 13.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再声称实行“宪政”,但与各党派平等协商有先决条件,即“国民政府法统不致紊乱,根本大法不容变更,政府基础不容动摇,军令政令必须统一”。其条件的实质是( ) A. 欺骗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 B.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 C. 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 D. 诱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文中的“法统”“大法”“政府基础”“军令、政令”不变更,其实质显然是要维护其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所以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统治的实质 14. 《商君书·说民》: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据此可以看出商鞅变法 A. 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进步意义 B.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C. 激化阶级矛盾,导致政局动荡 D. 其法治理念值得我们今天沿袭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商鞅主张严刑峻法,使人人畏惧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故B正确;商鞅提出“刑无等级”的主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进步意义,而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A;在商鞅所处的时代刑罚过于严酷,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但政局动荡无法体现,排除C;“沿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15.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A.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 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 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 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在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使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分析解答。 16. 汉武帝命地方长官每年选举孝子廉吏,以为进仕之路,后来改为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孝廉不分;由于出现了请托舞弊的情况,之后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这些做法 A. 有利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B. 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 C. 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 D. 标志科举选官维形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可知,该选举制度给予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平等的参加国家官僚选举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举公平,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地区协调。故答案为A项。BC项,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兴起于隋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7. 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土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 A. 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 B. 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C. 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 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宋朝时录取名额护大了十余情,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录取人数大量增加会导致封建官僚数量庞大,造成冗官、冗费的状况,从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危机,故答案为B项。A项录取人数增加不代表会促进参与考试人数的增加,排除;C项录取人数增加与科举制度的完善没有关联,排除;D项录取人数的增加与官员素质的降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点睛】科举制创立、完善过程:创立: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发展:3.贞观时(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4.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18.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 19.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现代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这种文官制度 A. 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 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 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 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并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所以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也没有关系,所以C项错误。 20.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A. 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 B. 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 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 D. 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清政府既照顾到新学堂毕业生,又对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清政府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不能体现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1.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入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不同点是 A.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来源 C. 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D. 打破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符合题意;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都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B排除;两种制度都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C排除;两种制度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D排除。故选A。 22. 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 A. 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 B.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 C. 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 D. 创立于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原则,其理由是利用这种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正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故选A;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是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资产阶级的治国理念,排除B;“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符合思想自由原则,排除C;高度评价科举制不是基于出现于隋唐时代,排除D。 23.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4. 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 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 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 C. 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 D 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乡约是利用理学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一变化是皇权借助乡约向基层社会扩张够正确选项为A;官方推行乡约,宣讲圣谕虽然反映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加强,但据此认为,国家权力全 面深入到基层社会,则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过度解释,排除B;南宋后期,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排除C;材料所示变化实际上是儒学士人自发的社会教化被官方化,成为宣扬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儒学本身也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以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于促进儒学的传播,排除D。 25.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6. 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独立的法学派,即“罗马法学派”,16世纪时,法国的罗马法研究居全欧洲最前列。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材料表明 A. 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B. 学者的研究带动了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 C. 罗马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 D. 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制建设莫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在14---16世纪的欧洲,法国、荷兰、德国各国学者都对罗马法进行了研究,这说明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正确;各国学者对罗马法的研究,只能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不是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B错误;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思想解放推动的,不是由罗马法推动的,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荷兰、德国各国学者都对罗马法进行了研究,没有强调罗马法对欧洲近代法制建设的影响,D错误。 【点睛】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 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 27. 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据此可以推知 A. 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B. 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 C. 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 D. 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统计表时间“1475—1600年”的变化,可以看出左图的新教大学1519年宗教改革后实线的世俗专业修读迅速增加,而虚线的神学专业则迅速降低;右图的天主教大学从整体上世俗专业修读也远高于虚线的神学专业,由此可知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故D项正确;材料只有德国变化,无法体现是否最显著,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与学生的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只涉及学生选择专业,无法得出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故C项排除。 【点睛】“1475—1600年”是关键时间信息。 28.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形成了日趋完备法律体系 B. 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C.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 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情况,故B项错误。 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故C项错误。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实现党当时的任务,故D项正确。 2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A 【解析】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选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排除B;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排除C;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是在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D。 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该记忆的东西要记准记牢。 30. 下表反映了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 时间 法律 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 合计 第五届人大(1978年3月—1983年6月) 41 19 60 第六届人大(1983年6月—1988年4月) 47 16 63 第七届人大(1988年4月—1993年3月) 60 27 87 第八届人大1993年3月—1908年3月) 85 32 117 第九届人大(1998年3月—2003年3月) 20 12 32 总计 253 106 359 A. 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 B. 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 C. 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健全完善 D. 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完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法律文件越来越多,体现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C正确;法律法规贯彻已经落实到位,A错误;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较为完善,B错误;D是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5分,34题10分,共55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善的官僚制度,为中华帝国的数千年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组织基础。中国式官僚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皇权与官僚权力共存并用,当代学术界称之为“君主官僚制”。在君主官僚制中,官僚体制是依附于皇权统治基础之上的,皇权与官僚权力有着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由于国家治理的规模,皇权的统辖权只能以官僚体制代为行使;官僚体制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发展出一套等级有序、稳定运行的组织机制。这些官僚组织机制常常与皇权利益分离,正是在君主与官僚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的矛盾中,君主专制体制产生了活力。 ——摘编自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 材料二 鉴于政党分赃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 顿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文官考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创造力、协调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 ——摘编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与专制皇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关系:官僚体制依附于皇权(以皇权为中心),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工具;官僚体制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组织机制,与皇权利益也有分离的一面;总之,皇权与官僚权力之间是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 (2)特点:实行常任制,注重保障文官权益;明确规定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注重考核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突出对文官工作能力和效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考察。 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民主进程加快;政府主管社会事务增加,对文官素质要求提高;两党轮流执政导致行政动荡、政府效率低下、腐败盛行问题。 【解析】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中国式官僚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皇权与官僚权力共存并用”“在君主官僚制中,官僚体制是依附于皇权统治基础之上的,皇权与官僚权力有着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可知,官僚体制依附于皇权(以皇权为中心),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工具;根据材料“官僚体制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治理工具的同时,也发展出一套等级有序、稳定运行的组织机制”可知,官僚体制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组织机制,与皇权利益也有分离的一面;根据材料“皇权与官僚权力有着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君主与官僚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的矛盾中,君主专制体制产生了活力”可知,皇权与官僚权力之间是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 (2)特点:根据材料“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可知,实行常任制,注重保障文官权益;根据材料“文官在政治上须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可知,明确规定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根据材料“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可知,注重考核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根据材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创造力、协调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可知,考核内容全面,突出对文官工作能力和效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考察。 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883年可知,当时美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民主进程加快;从行政需求来看,政府主管社会事务增加,对文官素质要求提高;根据材料“鉴于政党分赃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可知,两党轮流执政导致行政动荡、政府效率低下、腐败盛行问题。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时间 名称 备注 1979年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 1981年 《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 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 《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 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 1984年 《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 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 1988年 《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 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 ~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 【答案】(1)举措:实行价格改革;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推行承包责任制。特点:政府主导;渐进性改革;以简政放权,调动医院自主性为主;坚持公有制为基础。 (2)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了思想;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公立医院存在赔本、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解析】 【详解】(1)举措:根据材料“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可知,实行价格改革;根据材料“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可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根据材料“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可知,实行两权分离,推行承包责任制。特点:从改革的主体来看,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政府主导进行的;从改革的进程看,改革从1979年开始,不断修正,呈现出渐进性改革特征;根据材料“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可知,以减轻医院负担,调动医院自主性为主;根据材料“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可知,改革目的是保障民生;根据材料“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可知,坚持公有制为基础。 (2)背景:根据改革开始的时间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了思想;根据材料“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根据材料“《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可知,公立医院存在赔本、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3. 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 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材料三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1)背景: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 历史价值:成文法按律量刑体现了法律的公开透明;它们的法治观念及实践对后世的法制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2)基本特征: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 (3)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入宪法;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主要和社会转型、贵族曲解法律有关。 历史价值:关于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历史价值需要从法律的公开透明、后世的法制产生深远影响、思想史上的遗产等方面进行思考。 (2)特征:根据材料“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可知体现的是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根据材料“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可知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和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根据材料“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可知体现的是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背景:关于近代西方立法的时代背景需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 (3)特征:根据材料“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可知五四宪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特点。成就:结合所学从1982年宪法后我国法制建设成就进行回答即可。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史称“南北榜事件”。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则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 君主专制特征。因为:①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②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③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④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示例2: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①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②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③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④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 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它角度:①“南北榜”制度是科举制一大变革,更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性。②围绕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的一系列事件,印证了古代中国大臣“伴君如伴虎”的感慨。③科举考试的成绩与文化教育水平是相统一的。④北方落榜考生的行为本身反映了他们所受教育的失败。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两个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据材料提到,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找出两个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例如: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阐述: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科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