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郴州市2020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6页,有三道大题,共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墨子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安定富足 C.男耕女织 D.技术领先 2.2017年7月,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遗址首次发现了民居建筑,部分出土器物有制作者留下的戳印,均带有“咸”字。类似的戳印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陶俑上也有发现,这是秦代工商管理制度“物勒其名”的反映。这一制度 A.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 B.有助于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管理 C.旨在利用都城的影响力 D.反映了秦朝政府对工商业的压制 3.下表是根据《新唐书食货志》《宋史食货志》《明实录》《中国矿物志》等编制,据此可知冶铁业 A.生产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B.官营体制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C.一定程度反映古代手工业发展 D.民营体制受官营体制沉重打压 4.清前期,东北华北市场售出粮食、枣、瓜子等农产品,换取江浙市场的布、茶,纸和闽广市场的糖、陶瓷器皿、纸等手工业品;江浙市场售出棉花、丝等来换取闽广市场上的木材、染料、铁。这反映了当时 A.农产品与手工业品进行交换 B.江浙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粮产区 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5.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6.1757年,乾隆帝降旨限定广州一口同外国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举措 A.禁绝了一切中外贸易往来 B.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避免了外国殖民者的侵扰 D.保障了造船业领先地位 7.下表反映了意大利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冲击 C.政治分裂的阻碍 D.罗马教廷的束缚 8.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9.“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1819年去世一位伟人讣告中的一句话。这位伟人是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法拉第 D.爱迪生 10.19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相对工资基本上没有变化,但饮茶取代喝啤酒成为英国劳动者主要的消遣方式,茶叶消费成为家庭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恩格斯甚至说“只有穷得一无所有的地方,才看不到茶的影子”。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城市化的水平显著提高 B.工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C.与东方的贸易规模扩大 D.社会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11.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死亡率由14.6%o上升到27.2%o,利物浦由21%o上升到34.8%0。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12.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 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 B.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 C.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 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 1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C.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4.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1873年唐廷枢上任,在短短三年间,招徕商股、整章建制、购买洋船、开拓海内外航线,使招商局的航运事业蒸蒸日上,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表明洋务企业 A.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B.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求索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5.右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6.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D.社会生产力倒退 17.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18.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1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电报电信业 B.航空运输 C.航海运输 D.铁路运输 20.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B.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21.下表反映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单位:%) 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C.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22.1933年,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罗斯福新政这一措施 A.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刺激了农产品的出口 D.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 23.“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但是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苏维埃政府这些做法 A.开启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B.实践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有利于苏俄经济恢复发展 D.促进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24.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 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 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5.右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题目是《自筑壁垒》,漫画中特朗普用“关税”砖头和“贸易战”水泥慢慢砌成了一口井,却不知不觉将自己困在了这个壁垒中。这反映了特朗普的做法 A.美化了大国责任的形象 B.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 C.凸显中美核心利益之争 D.意在谋求美国总统连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5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7分) 26.(18分)中国古代商业在不断突破限制与束缚的过程中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绸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赋税由实物改为交银,概行于天下。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今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摘编自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十大商帮文化特征比较 ——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国十大商帮》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在市场、货币方面有所突破的主要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商帮文化的特征对现代企业建设的现实意义。(4分) 27.(17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的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经历了艰苦的探索。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周尚文《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 到20世纪中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最终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和“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中国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有何重大举措?(4分) (4)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3分) 三、探究题(15分) 28.“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指出“二战”后构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经济支柱。(3分) (2)概述“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当前经济全球化有何突出特点?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