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五单元测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五单元测评

第五单元测评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 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 种现象表明近代( ) A.服饰变革冲击等级观念 B.服饰变革始于上海 C.服饰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D.社会风气日益败坏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表明在清末和民国初年的上海,从服饰上已看不出社会等级。因此,A 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A 2.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 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解析材料中并未说明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是对“啤”的起源的分析,不是对啤 酒口味的探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对“啤酒”的接受说明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故 C 项正确;材料中 仅仅是对“啤酒”的认同,不是崇洋媚外,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近代的天津孟氏家庙以中式四合院布局,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 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这体现了( ) A.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崇仰媚外的民众心理 C.中西合璧成为普遍风尚 D.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解析从题干中可看出天津的孟氏家庙采用中式四合院布局和砖木结构建筑,但也采用了意大利 风格的方壁柱和西式铁花栏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择偶观经历了五次重要变化。下列符合 20 世纪 50 年代择偶标准的 是( ) A.穿着打扮排第一 B.家庭人口要简单 C.经济条件必须好 D.首选工人老大哥 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工人的社会地位比较突出。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1959 年《人民日报》某文章说,北京居民的生活“已经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七件事,而是几十 件,几百件事。甚至一些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像呢绒、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现在也成 了他们家庭里不很稀罕的家当了”。这说明( ) A.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居民生活质量大有提升 B.要抵制“大跃进”时期北京出现的浮夸 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D.北京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开始向小康迈进 解析根据材料“1959 年《人民日报》某文章说,北京居民的生活‘已经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 七件事,而是几十件,几百件事。甚至一些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像呢绒、手表、收音机、 缝纫机,现在也成了他们家庭里不很稀罕的家当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民的生活水平 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6.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由材料信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 C 项。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20 世纪初,排除 A 项;铁路在 19 世纪 70 年代才在中国出现, 排除 B 项;军舰是军事专用,不可能用于商业运营,普通人更不可能乘坐,排除 D 项。 答案 C 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 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从图片中可看出上海人们的服饰既有西方传入的西 服革履,也有传统的长袍马褂;交通工具既有新式的黄包车,也有旧式的马车;还有新式的楼房和 电灯等设施,综合以上信息可知 D 项正确。题干中的“年画”属于民间风情画,而“以形写神”属于 传统文人画的特点,故 A 项排除;画中体现了新旧杂陈的特点,不是突出追求时尚的国民意识,故 B 项错误;当时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是火车、汽车,但画中并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8.1881 年 12 月 25 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 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A.电灯 B.火车 C.电报 D.电影 解析由诗中“从此千里争片刻”“声气相通快胜箭”“地角天涯连一线”等句可以推断,此种新事物 是有线电报,故选 C 项。 答案 C 9.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 的是(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解析由图中人物手拿电话进行通讯,可以判断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10.1912 年 6 月 1 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 外货,亦无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解析“革命巨子”是辛亥革命的领袖们,他们“喜用外货”“互相效法”,即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 的变化,故 C 项正确;A、D 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错误;B 项仅提到西装革履的流行,不能全面 反映材料的内容,故 B 项错误。 答案 C 11.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 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报纸宣传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题目材料认为报纸的功效在于“教民智渐开通”,这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认识到报纸的教化 功能。 答案 A 12.电影艺术是 20 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 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并表现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影作品的制作周期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B.高投入、科技含量高的电影都拥有良好口碑 C.现代电影特别注重和观众的现场互动 D.广泛的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电影媒体的特点。电影作品的制作周期一般较长,在时效性方面不占优势,A 项错 误;B 项的说法太绝对化,错误;电影和网络媒体不同,观看电影时基本没有互动,C 项错误;电影种 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 神生活,因此选 D 项。 答案 D 13.每年的 12 月 13 日是我国的国家公祭日,每次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都予以直播报道。这主要 体现了电视的功能是( ) A.娱乐大众 B.传播资讯 C.远程教育 D.艺术鉴赏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都予以直播报道”可知这指的是电视的实况转播,体现了 电视传播新闻资讯的功能,故选 B 项。 答案 B 14.某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 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 合适的是( ) A.流行语言 B.网络普及 C.自驾旅游 D.民航大国 解析交通通讯包含了网络和自驾旅游及民航,故可以增加流行语言的网页,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15.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来的社 会变化不包括( )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媒介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状况,B 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D 两项分 别反映了互联网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替代了其他媒介的说 法不正确,故选 C 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孙中山)剪去一生长成之辫发,先不剃头,又长起上唇之须。往衣服店买得一套最新 日本装穿好……日本自战胜中国后,世人以礼待日人,我扮日人,亦出入相宜也。若无此举,则不 能逃脱数次之危险地位矣。 ——摘编自陆灿《逃亡之孙公》 材料二 12 月 13 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 ——摘编自《大公报》(1911 年 12 月 17 日) 材料三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 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摘编自《经典悦读·志传篇》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袁世凯剪辫子的直接目的,并由此概括近代中国剪辫运动 的基本特征。(8 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辜鸿铭为什么会被称为“狂儒”。(4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心中“无形的”“辫子”难以剪除的政治原因。(8 分) 参考答案(1)直接目的:孙中山出于政治逃亡的需要;袁世凯美化自身形象,制造反对专制、拥护 共和的假象。 基本特征:带有明显的反清政治色彩。 (2)原因:敢于在全新的政治时代仍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敢于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警示国 人,唤醒国人。 (3)原因:辛亥革命不彻底;长期专制制度的影响和束缚;帝国主义的干涉和阻挠;顽固势力的 强大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 1905 年 5 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 240 种,上海出过 119 种。在上海出 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 72 种,外商报纸 34 种,教会报纸 5 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 31 种。 ——据《大公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 年)整理 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 类 别 篇 数 比 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 张) 19 4.2% ——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 <时务报>译稿研究》 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之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 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尤 不可以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其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 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1)概括材料一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6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8 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办报的数量、办报者、办报的主体、报纸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归 纳。第(2)问,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喜康、梁 之议论新颖”“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天足会、禁烟会等”“维 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杂志亦风起云涌”和所学知识概括。 参考答案(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 去。 (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 (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 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