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 ‎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 ‎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发现函数的性质;‎ ‎2.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 1.设置情境 在2.2.1的例6中,考古学家利用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对于每一个C14含量P,通过关系式,都有唯一确定的年代与之对应.同理,对于每一个对数式中的,任取一个正的实数值,均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所以的函数.‎ ‎2.探索新知 ‎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0且≠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第 9 页 (共 9页)‎ ‎ ‎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提问:(1).在函数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0且≠1.‎ ‎(2).为什么对数函数(>0且≠1)的定义域是(0,+∞).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加理解对数函数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 答:①根据对数与指数式的关系,知可化为,由指数的概念,要使有意义,必须规定>0且≠1.‎ ‎②因为可化为,不管取什么值,由指数函数的性质,>0,所以.‎ 例题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0且≠1)‎ 分析:由对数函数的定义知:>0;>0,解出不等式就可求出定义域.‎ 解:(1)因为>0,即≠0,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2)因为>0,即<4,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下面我们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先完成P81表2-3,并根据此表用描点法或用电脑画出函数 再利用电脑软件画出 ‎ ‎ ‎ ‎1‎ ‎2‎ ‎4‎ ‎6‎ ‎8‎ ‎12‎ ‎16‎ ‎-1‎ ‎0‎ ‎1‎ ‎2‎ ‎2.58‎ ‎3‎ ‎3.58‎ ‎4‎ y ‎ ‎ 第 9 页 (共 9页)‎ ‎ ‎ ‎     0              x ‎                ‎ ‎ 注意到:,若点的图象上,则点的图象上. 由于()与()关于轴对称,因此,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画出的图象 .‎ ‎ 先由学生自己画出的图象,再由电脑软件画出与的图象.‎ 探究:选取底数>0,且≠1)的若干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特征吗?‎ ‎.作法:用多媒体再画出,,和 ‎0‎ 提问:通过函数的图象,你能说出底数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性质又如何?‎ 第 9 页 (共 9页)‎ ‎ ‎ 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函数的性质. (投影)‎ 图象的特征 函数的性质 ‎(1)图象都在轴的右边 ‎(1)定义域是(0,+∞)‎ ‎(2)函数图象都经过(1,0)点 ‎(2)1的对数是0‎ ‎(3)从左往右看,当>1时,图象逐渐上升,当0<<1时,图象逐渐下降 .‎ ‎(3)当>1时,是增函数,当 ‎0<<1时,是减函数.‎ ‎(4)当>1时,函数图象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都大于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小于0. 当0<<1时,图象正好相反,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都小于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大于0 .‎ ‎(4)当>1时 ‎ >1,则>0‎ ‎ 0<<1,<0‎ 当0<<1时 ‎ >1,则<0‎ ‎ 0<<1,<0‎ 由上述表格可知,对数函数的性质如下(先由学生仿造指数函数性质完成,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1‎ ‎0<<1‎ 图 象 性 质 ‎(1)定义域(0,+∞);‎ ‎(2)值域R;‎ ‎(3)过点(1,0),即当=1,=0;‎ ‎(4)在(0,+∞)上是增函数 在(0,+∞)是上减函数 例题训练:‎ ‎ 1.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1) ‎ ‎(2)‎ ‎(3) (>0,且≠1)‎ 分析: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 第 9 页 (共 9页)‎ ‎ ‎ ‎(1)解法1:用图形计算器或多媒体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在图象上,横坐标为3、4的点在横坐标为8.5的点的下方:‎ 所以,‎ 解法2:由函数+上是单调增函数,且3.4<8.5,所以.‎ 解法3:直接用计算器计算得:,‎ ‎(2)第(2)小题类似 ‎(3)注:底数是常数,但要分类讨论的范围,再由函数单调性判断大小.‎ 解法1:当>1时,在(0,+∞)上是增函数,且5.1<5.9.‎ 所以,‎ 当1时,在(0,+∞)上是减函数,且5.1<5.9.‎ 所以,‎ 解法2:转化为指数函数,再由指数函数的单调判断大小不一,‎ 令 令 则 当>1时,在R上是增函数,且5.1<5.9‎ 所以,<,即<‎ 当0<<1时,在R上是减函数,且5.1>5.9‎ 所以,<,即>‎ 说明:先画图象,由数形结合方法解答 课堂练习:P85  练习  第2,3题 补充练习 ‎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 ‎2.求函数的值域.‎ ‎3.已知<<0,按大小顺序排列m, n, 0, 1‎ 第 9 页 (共 9页)‎ ‎ ‎ ‎4.已知0<<1, b>1, ab>1. 比较 归纳小结:‎ ② 对数函数的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 ‎②对数函数的性质,列表展现.‎ 对数函数(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与技能 ‎(2)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函数图象,体会两种函数的单调性差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指数函数与指数; ‎ ‎(2)进一步领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内在联系 难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学法与教具:‎ 学法:通过图象,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1)函数的概念 ‎(2)用列表描点法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点中画出 第 9 页 (共 9页)‎ ‎ ‎ 的函数图象.`‎ ‎2.讲授新知 ‎…‎ ‎-3‎ ‎-2‎ ‎-1‎ ‎0‎ ‎1‎ ‎2‎ ‎3‎ ‎…‎ ‎…‎ ‎1‎ ‎2‎ ‎4‎ ‎8‎ ‎…‎ ‎…‎ ‎-3‎ ‎-2‎ ‎-1‎ ‎0‎ ‎1‎ ‎2‎ ‎3‎ ‎…‎ ‎…‎ ‎1‎ ‎2‎ ‎4‎ ‎8‎ ‎…‎ 图象如下:‎ ‎ ‎ y ‎ ‎ ‎0‎ x 探究:在指数函数中,为自变量,为因变量,如果把当成自变量,当成因变量,那么是的函数吗?如果是,那么对应关系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与交流,得出结论.‎ 第 9 页 (共 9页)‎ ‎ ‎ 在指数函数中,是自变量, 是的函数(),而且其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过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作轴的平行线,与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由指数式与对数式关系,,即对于每一个,在关系式的作用之下,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和它对应,所以,可以把作为自变量,作为的函数,我们说.‎ 从我们的列表中知道,是同一个函数图象.‎ ‎3.引出反函数的概念(只让学生理解,加宽学生视野)‎ 当一个函数是一一映射时,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的函数自变量,而把这个函数的自变量作为新的函数的因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函数为反函数.‎ 由反函数的概念可知,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如的反函数,但习惯上,通常以表示自变量,表示函数,对调中的,这样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以后,我们所说的反函数是对调后的函数,如的反函数是.‎ 同理,>1)的反函数是>0且.‎ 课堂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 (2)‎ 归纳小结: 1.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 2.你怎样理解反函数?‎ 课后思考:(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 我们知道>0与对数函数>0且 第 9 页 (共 9页)‎ ‎ ‎ 互为反函数,探索下列问题.‎ ‎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的图象,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有什么样的对称性吗?‎ ‎ 2.取图象上的几个点,写出它们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并判断它们 是否在的图象上吗?为什么?‎ ‎ 3.由上述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此结论对于>0成立吗?‎ 第 9 页 (共 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