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20讲)
高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 20 讲)
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专题讲座
一、 二次曲线系
(一)共焦点圆锥曲线系
1t
y
tc
x 2
2
2
当 t>0 时,表示共焦点(±c,0)的椭圆系;
当-c2
0,但要改变共焦点的二次曲线系方
程中相应的符号。
与椭圆 1b
y
a
x
2
2
2
2
共焦点的二次曲线系方程也可以设为
1
kb
y
ka
x
2
2
2
2
(0k≠b2,k 为参数)。
(二)具有相同离心率的圆锥曲线系
[例 3]已知椭圆的离心率是
2
1 ,焦点在 x轴上,且被直线 2x2
1y 截得的弦长为 53 ,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
4
3
2
11e1a
b 2
2
,又其焦点在 x 轴上,
设椭圆方程为 .03
y
4
x 22
即 .012y4x3 22
将 2x2
1y 代入,整理得
.034x2x2
由韦达定理可知:x1+x2=-2,x1x2=4-3
由弦长公式,有
21
2
21
2
21
2 xx4xxk1xxk153
= 34422
11 2
2
= 335
解得 4 。
故所求椭圆方程为 43
y
4
x 22
,即 .112
y
16
x 22
说明 应用具有相同离心率的圆锥曲线系方程时,同样要注意其焦点所在的坐标轴及圆
锥曲线的类型。
(三)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
0b
y
a
x
2
2
2
2
显然,它们的公共渐近线为 .0b
y
a
x
2
2
2
2
[例 4]求与双曲线 14
y
16
x 22
共渐近线且与直线 x-y-1=0 相切的双曲线方程。
解:设此双曲线方程为 ,164
y
16
x 22
由方程组
01yx
y4x 22
消去 x 得 3y2-2y+( -1)=0。
由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知
.3
4,0)1(344 得
将
3
4 代入方程组得
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3x2-12y2=4。
二、 求轨迹的几种方法
求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中主要类型题之一,求轨迹的方法通常有:定义法、参数法、
交轨法、转化法、待定系数法。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一)定义法
利用圆和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依据已知条件,直接定出轨迹方程的方法叫
做定义法。
[例 1]过原点 O 的一条直线交圆 x2+(y-1)2=1 于点 Q,在直线 OQ 上取一点 P,使点 P
到直线 y=2 的距离等于|PQ|,当直线 PQ 绕点 O 旋转时,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所示,设动点 P 的坐标为(x,y),作 PD 垂直于直线 y=2,
垂足为 D。
(1)当点 P 不在 y 轴上时,
PQPD
PDARt ≌ PQARt
从而∠1=∠2。
又 PD∥OA,∴∠1=∠3。从而∠2=∠3。
∴|OP|=|OA|=2。
这时,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y2=4(x≠0)。
(2)当点 P 在 y 轴上时,
∵点 Q 与 D 重合于点 A,∴y 轴上任一点 P 都满足|PD|=|PQ|。这时,点 P 的轨迹方
程为 x=0。
于是由(1),(2)可知,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y2=4(x≠0)或 x=0。
(二)参数法
[例 2] 已知∠MON=120°,长为 32 的线段 AB 的两段 A,B 分别在 OM,ON 上滑动,
求 AB 中点 P 的轨迹方程。
分析 中点 P 依赖于 A,B 两点,设 A,B 的横坐标为参数,利用|AB|= 消去参数,
便可得到 P 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所示,以 O 为原点,∠MON 的平分线为 x 轴的正方向,则射线 ON,OM 的
方程分别为 )0x(x3y)0x(x3y 和 。
设 0x,0xx3,xA),x3,x(B,y,xP 212211 ,则
21
21
xx2
3y
2
xxx
,32AB
,32xx3xx 2
21
2
1
即(x1-x2)2+3(x1+x2)2=12
把式①②代入式③中,得
,12x23y
3
2 2
2
即 .19
yx
2
2
解方程组
19
yx
x3y
2
2
故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
3x(19
yx
2
2 。
①
②
2
3x0x 得注意
(三)交轨法
当动点 P 是两条动直线(或动曲线)的交点时,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可选择适当的
参数,表示这两条动直线(或动曲线)的方程,从而解方程组消去参数,便得动点 P 的轨
迹方程。
[例 3]如图 8—24 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矩形 OABC 的边长|OA|=a,|OC|=b,
点 D 在 AO 的延长线上,且|DO|=a,设 M,N 分别是 OC,BC 边上的动点,且 0NC
BN
MC
OM ,
求直线 DM 与 AN 的交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点 A,D 的坐标分别为(a,0),(-a,0)。
设 )at0(tBN ,则点 N 的坐标为(a-t,b)。
NC
BN
MC
OM ,
.BC
BN
OC
OM
从而 .a
btOCBC
BNOM
a
bt,0M的坐标为点 。
直线 DM 的方程为 1bt
ay
a
x
直线 AN 的方程为
t
ax
b
y
设动点 P 的 坐 标 为 (x,y) , 则 从 式 ① ② 中 消 去 参 数 t ,得 P 的 轨 迹 方 程 为
).0y,0x(1b
y
a
x
2
2
2
2
(四)代入法
对于已知曲线 C:F(x,y)=0 上的各点 M,按照某种法则,同一平面上的点 P 与它对应,
当点 M 在曲线 C 上移动时,点 P 的轨迹是曲线 *C ,则称 为 C 的伴随曲线。求伴随曲线
的方程一般用代入法。其步骤如下:设点 P,M 的坐标分别为(x,y),(x1,y1),则 F(x1,y1)=0。
由点 M 与点 P 的关系,求得 x1=f(x,y),y1=g(x,y),然后用代入法,即可得到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F(f(x,y,),g(x,y))=0。
[例 4] 从原点 O 作圆(x-2)2+y2=4 的动弦 OP,把 OP 延长到 M,使 PM2
1OP ,求
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设点 M,P 的坐标分别为(x,y),(x1,y1),则
4y2x 2
1
2
1
①
②
.2
1
PM
OP
,PM2
1OP
从而 .
2
11
y2
1
y,
2
11
x2
1
x 11
即
3
yy
3
xx
1
1
把式②③代入式①中,得
,43
y23
x 22
于是,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36y6x 22
(五)待定系数法
当曲线的议程的类型已知时,求这曲线方程的具体表达式,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 5] 求以直线 0y5x4 和 040y5x4 为渐近线,焦点在直线 04y 上且
焦距是 414 的双曲线方程。
解 如图所示,解方程组
040y5x4
0y5x4
得
4y
5x
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5,-4)。
又双曲线的中心为 O’(5,-4)。
由已知条件可设这双曲线的方程为
)0b,ba(1b
4y
a
5x
2
2
2
2
为 0b
4y
a
5x
即: 0)4y(a)5x(b
结合已知渐近线方程
5
4
a
b
从而可设 ).0k(k4b,k5a
412c,414c2 。
.2k,414k41bac 2222
于是 a=10,b=8。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164
4y
100
5x 22
三、求最值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涉及代数、三角、几何诸方面的知识,问题复杂,解法灵活。现把
这类问题的解法总结如下:
(一)利用综合几何法求最值
利用平面几何中的极值定理求解最值问题的方法叫做综合几何法。这种解法如果运用
得当,往往显得非常简捷、明快。
[例 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B 是 y 轴正方向上给定的两点,试在 x
轴正方向上求一点 C,使∠ACB 取得最大值。
解:如图所示,过 A,B 两点作圆与 x 轴正方向相切于点 C。设 C’是 x 轴正方向上异于
点 C 的任一点,连结 BC,AC,BC’,AC’,则由平面几何知识,易得∠ACB>∠AC’B,从
而点 C 即为所求。
设 aOA,bOB ,则由切割线定理,得
abOAOBOC 2 ,
abOC 。
即所求的点 C 的坐标为 0,ab 。
(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例 2]过点 B(0,-b)作椭圆 )0ba(1b
y
a
x
2
2
2
2
的
弦,求这些弦长的最大值。
解:如图所示,设点 M(x,y) 是 椭 圆 上 任 一 点 , 则
1b
y
a
x
2
2
2
2
,
即
).
b
y1(ax 2
2
22
从而
22 byxBM
).byb(
c
a
c
by
b
c
bby2yb
yaa
222
2
3
2
2
22
2
22
2
于是,(1)若 2
3
2
3
c
by,b2a,bc
b 则当即 时,|BM|取得最大值
c
a 2
;( 2)若 bc
b
2
3
,
即 b2a ,则当 y=b 时,|BM|取得最大值
b2c
a
c
bbb
c 222
2
3
2
2
。
(三)利用判别式法求最值
[例 3] 过点 A(1,4)作一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为正,且其和为最小,求这直线
的方程。
解 设所求的直线为 )0b,0a(1b
y
a
x ,则 1b
4
a
1 ,从而 4b,4b
ba 。
,b3bs4b
,4b
b3bb4b
bbas
2
2
即 0s4b)s3(b2 。
∵b 是实数,∴ ,0s16s3 2
即 01s9s 。
∵由 b>4,可知 s>1,∴s≥9。
当 s=9 时,易得 b=6,a=3。即当 a=3,b=6 时,s 有最小值 9。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16
y
3
x ,即
2x+y-6=0。
(四)利用不等式法求最值
例 3 中, 5)4b(4b
4b4b
bbas
04b,4b .44b4b
42)4b(4b
4
s.954s 取最小时, 4b
4b
4
,解得 6b 。(以下略)
(五)利用三角求最值
例 2 中,设椭圆上任一点 a,asinb,acosaM 为参数。
则|BM| 22 basinb0acosa
22
42
22
2
22
222222
ba
a
ab
basinab
baasinb2asinab
0ab,0ba 22
当 0
ab
b1 22
2
即 b2a 时
取 22
2
ab
basin
得
c
a
ba
aBM
2
22
4
最大
当 1ab
b
22
2
即 b2ab 时
取 1asin 得 b2BM 最大
例 3 中,设直线倾斜角的补角为 (如图),横纵截距分别为 a、b 由锐角三角函数,则
tancot45batan14b
cot41a
9tancot425
2tan,4tan 2 (正值已舍去)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1x(24y
解题方法总结:
(1)恰当选择坐标系,以简化计算。
(2)重视圆锥曲线的定义,曲线的几何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定义是运用数形结合思
想方法解题的重要依据,定义解题可简化运算,提高速度。
(3)三种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揭示了圆锥曲线都是“一个动点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
线的距离之比为一个常数”的动点轨迹这一本质属性,因此,在三种圆锥曲线的计算和证明
中,当题中涉及到离心率、定点、定直线时,要不失时机地运用统一定义解题。
(4)要判断动点的轨迹,往往需要先求出它的轨迹方程,然后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
再确定是何种曲线。求轨迹方程的主要方法见前一章总结。在求轨迹方程时要注意根据数形
结合,检验轨迹的完备性和纯粹性。
(5)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要注意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的应用。
(6)求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一方面注意定义和有关性质的运用,另一方面可考虑
转化为一定的函数关系。然后运用函数求最值的各种方法求解,这里在特别注意代数、三角、
平面几何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
(7)求解有些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常常要引入适当的辅助参数。因此,适当地选择参
数,设而不求,可化难为易,减小计算量。
高考试题选析
(2000 年全国)如图,已知梯形 ABCD 中,|AB|=2|CD|,点 E 分有向
线段 AC 所成的比为 ,双曲线过 C、D、E 三点,且以 A、B 为焦点。
当
4
3
3
2 时,求双曲线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解法 1 如图所示,以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轴,直线 AB 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则 CD⊥y 轴。因为双曲线经过点 C、D,且以 A、B 为焦点,由双曲线的对称性性 C、D 关
于 y 轴对称。
依题意,记 ,y,xE,h,2
cC),0,c(A 00
其中 AB2
1c 为双曲线的半焦距,h 是梯形
的高。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
1
hy,12
c2
1
2
cc
x 00 。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1b
y
a
x
2
2
2
2
,则离心率
a
ce 。
由点 C、E 在双曲线上,将点 C、E 的坐标和
a
ce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1
b
h
4
e
2
22
, ①
.1b
h
11
2
4
e
2
2222
②
由①式得 14
e
b
h 2
2
2
③
将③式代入②式,整理得 21)44(4
e2
,
故
2e
31 2 。由题设
4
3
3
2 得,
4
3
2e
313
2
2 。解得 10e7 。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10,7[ 。
解法 2:如图,过 C、E 分别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F 和 G,设 CD=c,则 AB=2c,
.2
c3AF,2
cFB
∵点 C 在双曲线上,∴CA-CB=2a,
即 .a2CFc4
1CFc4
9 2222
解得 22 a4ca2
bCF 。
其中,a,b 为双曲线的实、虚半轴的长。
在 Rt△AFC 中,由勾股定理,得
AGE.ace2
1AC ∽ AFC
1AF
AG
CF
EG
AC
AE ,
ace2
1
1AE
,
c2
3
1AG,a4ca2
b
1EG 22
。
在 Rt△EGB 中,由勾股定理,得
2
22
2
22
c2
3
1c2a4ca4
b
1EB
又 a2EAEB ,
2
22
2
22
c2
3
1c2a4ca4
b
1
.a2ace2
1
1
两边同除以 a,并注意到 b2=c2-a2,
解得
1
21e2 。
以下同解法 1。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解法 2 抓住了问题的特征,没有建立坐标
系,而应用了双曲线的几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