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8)

- 1 -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18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数学(理)试卷(8)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全集U R ,集合     1 1 , 2 0A x x B x x x       ,则  UA C B  ( ) A. 1 0x x   B. 1 2x x  C. 0 1x x  D. 0 1x x  2.已知 i 为虚数单位,复数 3 2 2 iz i   ,则以下为真命题的是( ) A. z 的共轭复数为 7 4 5 5 i B. z 的虚部为 8 5 C. 3z  D.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3.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 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 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 5 尺,一头粗,一 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4 斤;在细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2 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 少斤? ”设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则金箠的重量为( ) A.15 斤 B.14 斤 C.13 斤 D.12 斤 4.与双曲线 2 2 12 x y  的渐近线平行,且距离为 6 的直线方程为( ) A. 2 6 0x y   B. 2 2 6 0x y   C. 2 6 0x y   D. 2 2 6 0x y   5.若  f x 为偶函数,且在 0, 2      上满足任意 1 2x x ,    1 2 1 2 0f x f x x x   ,则  f x 可以为( ) A. 5cos 2y x      B.  siny x  C. tany x  D. 21 2cos 2y x 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 7t  时,输出的 S 值为( ) - 2 - A. 3 2  B.0 C. 3 2 D. 3 7.“中国梦”的英文翻译为“ China Dream ”,其中 China 又可以简写为 CN ,从“ CN Dream ” 中取 6 个不同的字母排成一排,含有“ ea ” 字母组合(顺序不变)的不同排列共有( ) A.360 种 B.480 种 C.600 种 D.720 种 8.  42 3 1x x 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为( ) A. 4 B. 8 C. 12 D. 16 9.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   210, , 12X N P X m   ,  8 10P X n   ,则 2 1 m n  的最 小值为( ) A. 3 4 2 B. 6 2 2 C.8 2 2 D. 6 4 2 10.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和虚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 该几何休的表面积为( ) A. 20 5 B. 24 5 C.  20 5 1   D.  24 5 1   11.已知抛物线  2 2 0y px p 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l ,过点 F 的直线交拋物线于 ,A B 两点, - 3 - 过点 A 作准线 l 的垂线,垂足为 E ,当 A 点坐标为  03, y 时, AEF 为正三角形,则此时 OAB 的面积为( ) A. 4 3 3 B. 3 C. 2 3 3 D. 3 3 12.已知函数     1 ln 1 , 1 2 1, 1x x x f x x       ,则方程      32 04f f x f x      的实根个数为( ) A.6 B.5 C.4 D.3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函数   21 tan 32 2f x x x         在区间 3 ,13      上是单调函数,其中 是直线 l 的 倾斜角,则 的所可能取值范围为 . 14.若 ABC 的三内角 , ,A B C 满足: sin :sin :sin 2:3:3A B C  ,则以 2B 为一内角且其对边长为 2 2 的三角形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 15.已知实数 ,x y 满足 0 2 2 x y y x y         ,且  1, 1m ax   ,  1,n y a  ,若 m n  ,则实数 a 的 最大值是 . 16. 已 知 函 数         22 , , 1 ln 1f x kx x g x x h x x x      , 若 当  1,x e 时 , 不 等 式 组        2 f x g x f x x h x     恒成立,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 nb 是首项为 1 的等差数列,数列 na 满足 1 3 1 0n na a    ,且 3 2 11 , 1b a a 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令 n n nc a b  ,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T . 18.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同时也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城市实行网格化管理,该市妇联在网格 1 与网格 2 两个区域内随机抽取 12 个刚满 8 个月的 婴儿的体重信息,休重分布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中位:斤,2 斤  1 千克).体重不超过 9.8 kg 的为合格. - 4 - (1)从网格 1 与网格 2 分别随机抽取 2 个婴儿,求网格 1 至少一个 婴儿体重合格且网格 2 至少一个婴儿体重合格的概率; (2)妇联从网格 1 内 8 个婴儿中随机抽取 4 个进行抽检,若至少 2 个 婴儿合格,则抽检通 过,若至少 3 个合格,则抽检为良好.求网格 1 在抽检通过的条件下,获得抽检为良好的概率; (3)若从网格 1 与网格 2 内 12 个婴儿中随机抽取 2 个,用 X 表示网格 2 内婴儿的个数,求 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19. 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为菱形,且 120 , 2 / /ABC AB BE DF    , ,且 3BE DF  , DF  平面 ABCD . (1)求证:平面 ABE  平面 ABCD ; (2)求平面 AEF 与平面 ABE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弦值. 20.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3 2 , ,4 aM b     为焦点是 1 ,02      的抛物线上一 点,H 为直线 y a  上任一点, ,A B 分别为椭圆 C 的上,下顶点,且 , ,A B H 三点的连线可以 构成三角形.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直线 ,HA HB 与椭圆 C 的另一交点分别交于点 ,D E ,求证:直线 DE 过定点. 21. 已知函数   ln , xef x a x ax a Rx      . (1)当 0a  时,讨论  f x 的单调性; (2)设      g x f x xf x 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    2 12 x xg x e a x     在 1,2 上有解,求 a 的取值范围. - 5 -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sin 2 24       ,现以极点 O 为原点,极轴为 x 轴 的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曲线 1C 的参数方程为 1 2cos 2 2sin x y          ( 为参数). (1)求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 (2)若曲线 2C 为曲线 1C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曲线,点 ,A B 分别为曲线 1C 、曲线 2C 上的动点, 点 P 坐标为  2,2 ,求 AP BP 的最小值.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 1 2 ,f x x x m m R      . (1)若 5m  ,求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 (2)若对于任意 x R ,不等式   2f x  恒成立,求 m 的取值范围. - 6 - 试卷答案(8) 一、选择题 1-5: ADABB 6-10: DCCDD 11、12:AC 二、填空题 13. 3, ,6 2 2 4             14. 81 16  15. 1 2 16. 2,2e  三、解答题 17. (1)∵ 1 3 1 0n na a    ,∴ 1 3 1n na a   ,∴ 1 1 132 2n na a       , ∴ 1 2na    是首项为 3 2 ,公比为 3 的等比数列, ∴ 11 3 32 2 n na    ,即 3 1 2 n na  . (2)由(1)知, 2 3 2 3 11 1 32b a      ,∴ 3 3nb n n    ,则 3 2 2 n n n nc   , ∴    2 11 1 3 2 3 32 4 n n n nT n         , 令 21 3 2 3 3n nS n       ,① 2 3 13 1 3 2 3 3n nS n        ,② ①  ②得 1 2 1 1 13 3 1 32 3 3 3 3 3 32 2 2 n n n n n nS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 3 3 4 n n nS    .∴    12 1 3 3 2 1 8 n n n n nT      . 18.(1)由茎叶图知,网格 1 内体重合格的婴儿数为 4,网格 2 内体重合格的婴儿数为 2,则 所求概率 2 2 4 2 2 2 8 4 551 1 84 C CP C C            . (2)设事件 A 表示“2 个合格,2 个不合格”;事件 B 表示“3 个合格,1 个不合格”; 事 件C 表示“4 个全合格”;事件 D 表示“抽检通过”;事件 E 表示“抽检良好”. ∴         2 2 3 1 4 4 4 4 4 4 4 4 4 8 8 8 53 70 C C C C CP D P A P B P C C C C        ,       3 1 4 4 4 4 4 4 8 8 17 70 C C CP E P B P C C C      ,则所求概率     17 53 P DP P E   . (3)由题意知,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 - 7 - ∴   2 8 2 12 140 33 CP X C    ,   1 1 4 8 2 12 161 33 C CP X C    ,   2 4 2 12 12 11 CP X C    , ∴ X 的分布列为 ∴   14 16 1 20 1 233 33 11 3E X        . 19.(1)∵ / / ,BE DF DF  平面 ABCD ,∴ BE  平面 ABCD , 又 BE  平面 ABE ,∴平面 ABE  平面 ABCD . (2)设 AC 与 BD 的交点为 O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则        3,0,0 , 0,1,0 , 0,1, 3 , 0, 1, 3A B E F  , ∴      0, 2,0 , 3,1, 3 , 3,1,0EF AE AB        设平面 AEF 的法向量为  1 1 1 1, ,n x y z ,则 1 1 0 0 EF n AE n          , 即 1 1 1 1 2 0 3 3 0 y x y z      , 令 1 1x  ,则 1 10, 0y z  ,∴  1 1,0,1n  . 设平面 ABE 的法向量为  2 2 2 2, ,n x y z ,则 2 2 0 0 AE n AB n          , 即 2 2 2 2 2 3 3 0 3 0 x y z x y        , 令 2 1x  ,则 2 23, 0y z  ,∴  2 1, 3,0n  . ∴ 1 2 1 2 1 2 1 2cos , 42 2 n nn n n n          ,∴ 1 2 14sin , 4n n   , ∴平面 AEF 与平面 ABE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4 4 . - 8 - 20.(1 由题意知, 2 2 2 2 3 2 2 4 c a ab a b c             ,解得 2 1 3 a b c       , ∴椭圆 C 的方程为 2 2 14 x y  . (2)设点   , 2 0H m m  ,易知    0,1 , 0, 1A B  , ∴直线 HA 的方程为 3 1y xm    ,直线 HB 的方程为 1 1y xm    . 联立 2 2 3 1 14 y xm x y        ,得 2 2 36 241 0x xm m       ,∴ 2 2 2 24 36,36 36D D m mx ym m    , 冋理可得 2 2 2 8 4,4 4E E m mx ym m     , ∴直线 DE 的斜率为 2 12 16 mk m  , ∴直线 DE 的方程为 2 2 2 2 4 12 8 4 16 4 m m my xm m m          ,即 2 12 1 16 2 my xm   , ∴直线 DE 过定点 10, 2     . 21.(1)由题意知,      2 2 1xx x ax e xa xe ef x ax x x        , 令     1xF x ax e x   ,当 0a  时, 0xax e  恒成立, ∴当 1x  时,   0F x  ;当 0 1x  时,   0F x  , ∴函数  f x 在  0,1 上单调递增,在  1, 上单调递减. (2)∵      g x f x xf x  ,∴   ln 2xg x a x e ax a     , 由题意知,存在  0 1,2x  ,使得    0 2 0 0 012 x xg x e a x     成立. 即存在  0 1,2x  ,使得   2 0 0 0ln 1 02 xa x a x a      成立, 令       2 ln 1 , 1,22 xh x a x a x a x       , ∴       11 , 1,2x a xah x a x xx x          . ① 1a  时,  1,2x ,则   0h x  ,∴函数  h x 在 1,2 上单调递减, - 9 - ∴    min 2 ln 2 0h x h a a     成立,解得 0a  ,∴ 0a  ; ②当1 2a  时,令   0h x  ,解得1 x a  ;令   0h x  ,解得 2a x  , ∴函数  h x 在 1,a 上单调递增,在 ,2a 上单调递减, 又   11 2h  ,∴  2 ln 2 0h a a    ,解得 0a  ,∴ a 无解; ③当 2a  时,  1,2x ,则   0h x  ,∴函数  h x 在 1,2 上单调递增, ∴    min 11 02h x h   ,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 a 的取值范围为 ,0 . 22.(1)∵ sin 2 24       ,∴ 2 2cos sin 2 22 2      , 即 cos sin 4     ,∴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4 0x y   ; ∵ 1 2cos 2 2sin x y          ,∴曲线 1C 的普通方程为    2 21 2 4x y    . (2) ∵点 P 在直线 4x y  上,根据对称性, AP 的最小值与 BP 的最小值相等, 曲线 1C 是以  1, 2  为圆心,半径 2r  的圆. ∴    2 2 1min 2 1 2 2 2 3AP PC r        , 则 AP BP 的最小值为 2 3 6  . 23.(1)令   2 1, 1 1 2 3, 1 2 2 1, 2 x x g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当 5m  时,   0f x  等价于 1 2 1 5 x x      或 1 2 3 5 x     或 2 2 1 5 x x     , 解得 2x   或  或 3x  ,∴不等式   0f x  的解集为    , 2 3,    . (2)由题意知, 1 2 2m x x     在 R 上恒成立, 又    1 2 2 1 2 2 1x x x x          , ∴ 1m  ,即 m 的取值范围是  ,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