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点3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试题解读与变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考点3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试题解读与变式

考点 3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考纲要求】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命题规律】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知识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选择、填空、解答题都有可能进行考查.预计 2018 年的高考对本知识的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仍然是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解决线线问题. 【典型高考试题变式】 (一)常规方法求解线面角 例 1.【2017 全国 2 卷(理)】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 P ABCD , PAD△ 是以 AD 为斜边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 //BC AD ,CD AD , 2 2PC AD DC CB   , E 为 PD 的中点. (1)证明: //CE 平面 PAB ; (2)求直线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A B C D P E 【解析】(1)如图所示,设 PA 中点为 F ,联结 EF , FB . 因为 E , F 分别为 PD , PA 中点,所以 //EF AD且 1= 2EF AD , 又因为 //BC AD , 1 2BC AD ,所以 //EF BC 且 =EF BC , 即四边形 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CE BF , 因此 //CE 平面 PAB . MH 是 MQ 在平面 PBC 上的射影,所以 QMH 是直线CE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 设 1CD  .在 PCD△ 中,由 2PC  , 1CD  , 2PD  得 2CE  , 在 PBN△ 中,由 1PN BN  , 3PB  得 1 4QH  , 在 Rt MQH△ 中, 1 4QH  , 2MQ  ,所以 2sin 8QMH  , 所以直线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2 8 . 【方法技巧归纳】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在于找到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找射影的关 键在于找到平面的垂线段,得到垂足,连接斜足和垂足就是射影. 【变式 1】【改编例题的问法,求解线面角的其他形式】【2014 四川卷(理)】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点 O 为线段 BD 的中点. 设点 P 在线段 1CC 上,直线 OP 与平面 1A BD 所成的角为 ,则 sin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13       B. 6 ,13       C. 6 2 2,3 3       D. 2 2 ,13     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 1 1 1 1 1 1 3 12, 3, 1 ,2 2 2AC AC AO OC OC       ,所以 1 1 1 1 3 3 2 1 2 22 2cos ,sin3 3 32 2 AOC AOC         , 1 1 3 1 3 3 62 2cos ,sin3 332 2 AOC AOC          . 又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小于等于 90 ,而 1AOC 为钝角,所以 sin 的范围为 6 ,13       ,选 B. 【变式 2】【改变例题的条件和方法,利用等体积法求解线面角的问题】【2018 届湖南师范大 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圆锥的高 2PD  ,底面⊙ O 的直径 2AB  , C 是 圆上一点,且 30CAB   , D 为 AC 的中点,则直线OC 和平面 P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__________. 【答案】 7 3 (二)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线面角 例 2.【2017 北京卷(理)】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正方形,平面 PAD  平面 ABCD ,点 M 在线段 PB 上, //PD 平面 MAC , 6PA PD  , 4AB  . (1)求证: M 为 PB 的中点; (2)求二面角 B PD A  的大小; (3)求直线 MC 与平面 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1)设 ,AC BD 交点为 E ,联结 ME . 因为 PD∥平面 MAC ,平面 MAC  平面 PBD ME ,所以 PD ME∥ . 因为 ABCD 是正方形,所以 E 为 BD 的中点,所以 M 为 PB 的中点. (2)取 AD 的中点O ,联结OP ,OE . 因为 PA PD ,所以OP AD . 又因为平面 PAD  平面 ABCD ,且OP  平面 PAD ,所以OP 平面 ABCD . 因为OE  平面 ABCD ,所以OP OE . 因为 ABCD 是正方形,所以OE AD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 (0,0, 2)P , (2,0,0)D , ( 2,4,0)B  , (4, 4,0)BD   , (2,0, 2)PD   . 设平面 BDP 的法向量为 ( , , )x y zn ,则 0 0 BD PD        n n ,即 4 4 0 2 2 0 x y x z     . 令 1x  ,则 1y  , 2z  .于是 (1,1, 2)n . 平面 PAD 的法向量为 (0,1,0)p ,所以 1cos , | || | 2  < > n pn p n p . 由题知二面角 B PD A  为锐角,所以它的大小为 3  . 【方法技巧归纳】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 (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 补角). (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 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变式 1】【改变例题的条件,求解线面角的正弦值】【20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 量考评试卷】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侧面 1 1ABB A 为矩形, 2AB  , 1 2 2AA  , D 是 1AA 的中点, BD 与 1AB 交于点O ,且CO  平面 1 1ABB A . (1)证明:平面 1AB C  平面 BCD; (2)若OC OA , 1AB C 的重心为 G ,求直线 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证明 1AB CO , 1AB BD ,推出 1AB  平面 BCD ,然后 证明平面 1AB C  平面 BCD.(2)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 1OB , OC 所在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出平面 ABC 的法向量,设直线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解直线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即 可. 试题解析:(1)∵ 1 1ABB A 为矩形, 2AB  , 1 2 2AA  , D 是 1AA 的中点, ∴ 90BAD   , 1 90ABB   , 1 2 2BB  , 1 1 22AD AA  , 从而 2tan 2 ADABD AB    , 1 1 2tan 2 ABAB B BB    , ∵ 0 ABD  , 1 2AB B   ,∴ 1ABD AB B   , ∴ 1 1 1 2AB B BAB ABD BAB         , ∴ 2AOB   ,从而 1AB BD , ∵CO  平面 1 1ABB A , 1AB  平面 1 1ABB A , ∴ 1AB CO , ∵ BD CO O  ,∴ 1AB  平面 BCD, ∵ 1AB  平面 1AB C , ∴平面 1AB C  平面 BCD. (2)如图,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 1OB , OC 所在直线为 x , y , z 轴建立如 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在矩形 1 1ABB A 中,由于 1/ /AD BB ,所以 AOD 和 1B OB 相似, 从而 1 1 2OB BBOB OA OD AD    , 又 2 2 1 1 1 1 2 3AB AA A B   , 2 2 6BD AD AB   , ∴ 2 6 3OB  , 6 3OD  , 2 3 3OA  , 1 4 3 3OB  , ∴ 2 30, ,03A      , 2 6 ,0,03B      , 2 30,0, 3C       , 1 4 30, ,03B       , 6 ,0,03D       , ∵G 为 1AB C 的重心,∴ 2 3 2 30, ,9 9G       , 6 2 3 2 3, ,3 9 9GD         , 设平面 ABC 的法向量为  , ,n x y z , 2 6 2 3, ,03 3AB        , 2 3 2 30, ,3 3AC        , 由 0,{ 0, n AB n AC       可得 2 6 2 3 0,3 3{ 2 3 2 3 0,3 3 x y y z      整理得 2 0,{ 0, x y y z      令 1y  ,则 1z   , 2 2x  ,∴ 2 ,1, 12n        , 设直线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则 6 2 3 2 3 2, , ,1, 13 9 9 2 3 65sin cos , 6526 10 27 2 GD nGD n GD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直线 GD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65 65 . 【变式 2】【改编例题条件和问题,求解线面角的正弦值】【2018 届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 TOP20 九月联考】如图所示,在已知三棱柱 中, , , , 平面 平面 ,点 在线段 上,点 是线段 的中点. (1)试确定点 的位置,使得 平面 ; (2)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断定理可得点 为线段 上靠近点 的三等分点;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可得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 的正弦值是 . 试题解析: (2)不妨设 ,由(1)知 , 又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故 , ,以 为坐标原点, , , 分别为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 , , ∴ 为正三角形, , ∴ , , ,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则由 , 可得 令 ,则 , ∵ ,且 ,故 ,故 , 故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数学思想】 1.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当然包括解题) 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 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以上三种思想方 法都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种变换方法、分析法、反证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 等都是转化的手段。所以说,转化与化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 2. 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非等价转化又分为强化转化和弱化转化 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过程中的前因后果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保证转化的结 果仍为原问题所需要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则是充分的或必要的,这样的转化能给人带 来思维的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非等价变形要对所得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改. 非等价转化(强化转化和弱化转化)在思维上带有跳跃性,是难点,在压轴题的解答中常常 用到,一定要特别重视! 3.转化与化归的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易解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 (2)直观化原则: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问题; (3)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特殊的问 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便与解决. (4)正难则反原则:若过正面问题难以解决,可考虑问题的反面,从问题的反面寻求突破的 途径; (5)低维度原则:将高维度问题转化成低维度问题. 4.转化与化归的基本类型 (1) 正与反、一般与特殊的转化; (2) 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3) 数与形的转化; (4) 数学各分支之间的转化; (5) 相等与不相等之间的转化; (6) 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化. 5.常见的转化方法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非标准形式的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 (3)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的变换具有灵活性,易于转化;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方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的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一般化方法:若原问题是某个一般化形式问题的特殊形式且有较难解决,可将问题通过 一般化的途径进行转化; (9)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10)补集法:(正难则反)若过正面问题难以解决,可将问题的结果看作集合 A,而把包含 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 U,通过解决全集 U 及补集获得原问题的解决. 立体几何中的转化与化归,主要利用直接转化法或坐标法,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将 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加以解决. 【空间角的范围处理错误注意点】 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各种空间角的给定范围,容易在范围上出现问题. 【典例试题演练】 1.【2017 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如图,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底面 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点 1A 在底面 ABC 上的投影 D 恰为 BC 的中点, 1A A 与 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 45 ,则该三棱柱的体积为( ) A. 1 B. 2 C. 3 D. 10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0 1 1 345 2 32A AD A D AD       ,所以三棱柱的体积为 2 1 33 2 34ABCA D S     ,选 C. 2.【2017 届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考前模拟】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6,点 O 在 BC 上,且 BO=OC,过点 O 的直线 l 与直线 AA1,C1D1 分别交于 M,N 两点,则 MN 与面 ADD1A1 所成角的正 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将平面 1 1C D O 延展与 1AA 交于 M 连结 MO ,并延长与 1 1D C 延长线交于 N ,平面交 AD 于 ED , 1MN C E 可知 1 1C ED 等于 MN 与 1 1ADD A 成角,,由正方体的性质可 知 1 9C E  , 1 1 6 2 9 3sin C ED   ,故选 A . 3.【2017 届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高三 4 月联考】如图,三棱锥 P ABC 中, ABC 为边长 为 3 的等边三角形, D 是线段 AB 的中点, DE PB E  ,且 DE AB , 3 2PA  , 3 3 2PB  ,则 PA 与平面CDE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3 3 B. 2 2 C. 2 D. 3 【答案】A 【解析】由勾股定理 2 2 2PA PB AB PA PB    ,过 P 作 PM AB 于 M , 由{DE AB AB DCEAB DC    平面 ,所以 APM 为 PA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在直角三角形 APB 中, APM PBA   , 3 32tan tan 33 3 2 APM PBA     . 4.【2017 届四川省大教育联盟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将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BD 折成直 二面角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若 E 为线段 BC 的中点,则直线 AE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余弦为 ( ) A. 1 4 B. 6 6 C. 30 6 D. 15 4 【答案】C 5.【2017 届四川省广元市三诊】对于四面体 ,有以下命题:①若 ,则 , , 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②若 , ,则点 在底面 内的 射影是 的内心;③四面体 的四个面中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④若四面体 的 6 条棱长都为 1,则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正确,若 AB AC AD  ,则 , ,AB AC AD 在底面的射影相等,即与底面所成角 相 等 ; ② 不 正 确 , 如 图 , 点 A 在 平 面 BCD 的 射 影 为 点 O , 连 结 ,BO CO , 可 得 ,BO CD CO BD  ,所以点 O 是 BCD 的垂心; ③正确,如图, AB  平面 BCD, 090BCD  ,其中有 4 个直角三角形; ④ 正 确 , 正 四 面 体 的 内 切 球 的 半 径 为 r , 棱 长 为 1 , 高 为 6 3 , 根 据 等 体 积 公 式 1 6 1 43 3 3S S r      ,解得: 6 12r  ,那么内切球的表面积 24 6S r   ,故选 D. 6.【2017 届浙江温州中学高三 11 月模拟考】如图四边形 ABCD , 2AB BD DA   , 2BC CD  .现将 ABD 沿 BD 折起,当二面角 A BD C  处于 5[ , ]6 6   过程中,直线 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取值范围是( ) A. 5 2 2[ , ]8 8  B. 2 5 2[ , ]8 8 C. 2[0, ]8 D. 5 2[0, ]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取 BD 中点 E ,连结 AE ,CE ,∴ AEC 即为二面角 A BD C  的 平面角, 而 2 2 2 2 cos 4 2 3 cosAC AE CE AE CE AEC AEC         , 5[ , ]6 6AEC    , ∴ [1, 7]AC  ,∴ 2 2 cos , ( )AB CD AB CD AB BD BC            2 2 2 2 5 12 1 [ , ]2 2 2 2 AB BC AC ACAB BC AB BC            ,设异面直线 AB ,CD 所成的角 为 , ∴ 1 5 5 20 cos 2 82 2     ,故选 D. 7.【2017 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在长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1 3AA  , E 是 1AA 的中点,过 1C 作 1C F  平面 BDE 与平 面 1 1ABB A 交于点 F ,则C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 【答案】 5 6 【解析】连结 AC、BD,交于点 O,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AA1⊥底面 ABCD, ∴BD⊥平面 ACC1A1, 则当 C1F 与 EO 垂直时,C1F⊥平面 BDE, ∵F∈平面 ABB1A1,∴F∈AA1, ∴∠CAF 是 C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在矩形 ACC1A1 中,△C1A1F∽△EAO,则 1 1 1 AC AE A F AO  , ∵A1C1=2AO=√2AB=2, 3 2AE  , ∴ 1 4 3A F  ,∴AF= 5 3 , ∴ 5 53tan 2 6 AFCAF AC     . ∴C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5 6 . 故答案为: 5 6 . 8.【2017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设二面角 的大小为 , 点在平面 内, 点在 上,且 ,则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答案】30° 【解析】如图,作 平面 于点 ,在平面 内过 作 于点 ,连接 ,由三垂线定理得 , 所 以 为 二 面 角 的 平 面 角 , 所 以 , 又 , 所 以 .连接 ,则 为 与平面 的所成角.设 ,则 , , , ,所以 ,所以 . 9.【2017 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 1 月调研考试】在矩形 中, ,现将 沿矩 形的对角线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 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与直线 垂直; 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与直线 垂直; 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与直线 垂直.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② 10.【2018 届南宁市高三毕业班摸底联考】如图,在正方形 中, 分别是 的中 点, 是 的中点.现在沿 及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 三点重合, 重合后的点记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 所在平面;② 所在平面;③ 所在平面;④ 所在平面. 【答案】①③④ 【解析】折之前 ,折之后也垂直,所以 面 ,折之前 均为直角, 折之后三点重合,所以折之后 AH,EH,FH 三条直线两两垂直。所以 所在平面,②对, 同时可知 ,又 所在平面,过 AE 不可能做两个平面与直线 HF 垂直,③错, 如果 ,则有 ,与②中 矛盾,所以④错。若 所在平面,则 与②中 矛盾,所以①也错。选①③④。 11.【2018 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如图,在几何体中,四边形 ABCD 为 菱形,对角线 AC 与 BD 的交点为O ,四边形 DCEF 为梯形, / / ,EF DC FD FB . (Ⅰ)若 2DC EF ,求证: / /OE 平面 ADF ; (Ⅱ)求证:平面 AFC  平面 ABCD ; (Ⅲ)若 2AB FB  , 3AF  , 60BCD   ,求 A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解析】试题分析:(1)取 AD 的中点G ,连接 ,OG FG ,证明OGFE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 /OE FG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 /OE 平面 ADF ;(2)先证明 OC BD , OF BD ,可证明 BD  平面 AFC ,从而可证明平面 AFC  平面 ABCD ;(3)做 FH AC 于 ,H FAH 为 A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根据余弦定理及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 求 A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试题解析:(Ⅰ)证明:取 AD 的中点G ,连接OG , FG . ∵对角线 AC 与 BD 的交点为O , ∴ 1/ / , 2OG DC OG DC , ∵ / / , 2EF DC DC EF ,∴ / / ,OG EF OG EF ,∴OGEF 为平行四边形, ∴ / /OE FG , ∵ FG  平面 ADF , OE  平面 ADF , ∴ / /OE 平面 ADF ; (Ⅱ)证明:∵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OC BD , ∵ FD FB , O 是 BD 的中点, ∴OF BD , ∵OF OC O  , ∴ BD  平面 AFC , ∵ BD  平面 ABCD , ∴平面 AFC  平面 ABCD ; (Ⅲ) 作 FH AC 于 H . ∵平面 AFC  平面 ABCD ,∴ FH  平面 ABCD , ∴ FAH 为 A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 由题意, BCD 为正三角形, 3, 2OA BD AB   , ∵ 2FD FB  , ∴ FBD 为正三角形,∴ 3OF  . AO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3 3 9 1cos 22• 3 • 3 AOF      , ∴ 120AOF   , ∴ 30FAH AOF     , ∴ A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30 . 12.【2018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适应性月考】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 PA  平面 ABCD , / /AD BC , 3AB AD AC   , 4PA BC  , M 为线段 AD 上一点, 2MD AM , N 为线段 PC 上一点, 3NC PN . (1)证明: / /MN 平面 PAB ; (2)求直线 PB 与平面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试题分析:证明线面平行有两种思路:第一寻求线线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第二寻求面面平行,进而说明线面平行;本题借助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到线线平行,进而证 明线面平行;第二步求线面角,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借助空间向量, 求法向量,利用公式求角. (Ⅱ)解:如图,取 BC 的中点 E ,连接 AE . 由 AB AC 得 AE BC , 从 而 AE AD , 且 2 2 2 2 52 BCAE AB BE AB         . 以 A 为坐标原点, AE 的方向为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A xyz . 由题意知,  0 0 4P ,, ,  5 2 0B , , ,  0 1 0M ,, ,  5 2 0C ,, , 5 1 34 2N       , , ,  5 2 4PB    , , ,  0 1 0AM  ,, , 5 1 34 2AN        , , . 设  n x y z ,, 为平面 AMN 的一个法向量, 则 · 0{ · 0 n AM n AN     , , 即 0 { 5 1 3 04 2 y x y z     , , 可取 54 0 3n        ,, .于是 · 16 745cos 745 n PB n PB n PB      , , 所以直线 PB 与平面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6 745 745 . 13.【2018 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 9 月调研】如图,在直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底面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90ACB   ,侧棱 1 2AA  ,D、E 分别是 1CC 与 1A B 的中点,点 E 在平 面 ABD 上的射影是 ABD 的重心G (Ⅰ)求 1A B 与平面 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点 1A 到平面 AED 的距离 【解析】试题分析:(Ⅰ)先利用线面角的定义找出线面角,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Ⅱ)先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垂直,再利用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出线面垂直, 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 试题解析:(Ⅰ)连结 BG ,则 BG 是 BE 在 ABD 的射影,即 EBG 是 1A B 与平面 ABD 所 成的角.设 F 为 AB 中点,连结 ,EF FC ,∵ ,D E 分别是 1 1,CC A B 的中点,又 DC  平面 ABC ,则CDEF 为正方形,连接 DE , G 是 ADB 的重心,且G DF ,在直角三角形 EFD 中, 2 21 3EF FG FD FD   , 1EF  3FD  , 1 2 62, 33 ED EG    , 2FC CD  12 2, 2 3, 3AB A B EB    , 6 1 2sin .3 33 EGEBG EB       即 7cos .3EBG   14.【2018 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如图,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1 1 60CA CB AB AA BAA    , , . (Ⅰ)证明: 1AB AC ; (Ⅱ)平面 ABC  平面 1 1AA B B , AB CB ,求直线 1AC 与平面 1 1BB C 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试题分析: (1)利用题意首先证得 1AB OAC 平面 ,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可得直线 1AC 与平面 1 1BB C C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10 5 . 试题解析: (1)证明:如图所示,取 AB 的中点O ,连接 OC , 1OA , 1A B .因为 =CA CB , 所以 OC AB .由于 1AB AA , 1 60BAA   , 故 1AA 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1OA AB . 因为 1OC OA O  ,所以 1AB OAC 平面 . 又 1 1AC OAC 平面 ,故 1AB AC (2)由(1)知OC AB , 1OA AB ,又 1 1ABC AA B B平面 平面 ,交线为 AB , 所以 1 1OC AA B B 平面 ,故 1, ,OA OA OC 两两相互垂直. 以O 为坐标原点, OA 的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 OA 为单位长,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Oxyz .由题设知        11,0,0 , 0, 3,0 , 0,0, 3 , 1,0,0A A C B  , 则  = 1,0 3BC , ,  1 1 1, 3,0BB AA    ,  1 0 3, 3AC   , . 设  , ,n x y z 是平面 1 1BB C C 的法向量, 则 1 0,{ 0, n BC n BB       即 3 0,{ 3 0. x z x y      可取  3,1, 1 ,n   故 1 1 1 10, 5 n ACcosn AC n AC      . 所以 1AC 与平面 1 1BB C 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