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浅谈科学课中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调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浅谈科学课中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调控

小学科学论文之浅谈科学课中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调控 ‎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如同幼苗的生长需要有适宜 的光、热、水、土壤等条件一样,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也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长期潜移默化地培养,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正是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形成最适宜的“ 沃土”。 课堂上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进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正是我们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接下来我结合两个教学案例,粗浅的谈一谈在科学课堂上课堂氛围的营造与调控。案例一:【片段一】叮零零铃声响起,一队整齐的学生队伍悄悄地走进了自然实验室,只听到脚步声和轻微的挪动桌椅的声音。上课开始了,老师问: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学生齐回答:不知道。[每张桌子上一大杯水、盐、放大镜等都静静地放在那儿,学生却视而不见]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观察水,谁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数个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学生端坐如钟,眼光漠然]……【片段二】老师说:下面各组根据自己制定的研究方案取实验材料,学生纷纷上讲台取材料,[这时,突然听到一个女生轻轻地严厉地说:下去谁让你上来拿的。那个男生转身快速回到座位] ……‎ ‎。实验开始,整个教室没有讨论、争论的声音里,只有轻微的实验器具的碰撞声,教室里秩序井然……这时教师表扬道:第三组表现最好。并提问:你们做的这个实验,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结果举手的同学廖廖无几,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它学生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回答问题的同学……案例二【片段一】铃声响起,只听学生在大声的交谈着,教师进教室后,开始分发实验材料,一个学生大声叫到:这是我的!哐啷!一张椅子倒下……实验材料终于分配完毕。开始上课后,仍有几个学生在低声争论着……教室里还是一片吵闹声。老师说: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做实验、玩水、水的多少……教室内顿时声音大作,有学生开始玩起桌子上的各种器材。这时教师开始用严厉的声音整顿课堂秩序,教室里才恢复了平静……【片段二】老师说: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呢?各组开始讨论,教室内声音大作……我们有没有办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教师又说。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在提问了几位学生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时教室里传来了瓶子的声音、争论的声音……也有学生走来走去,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当教师想进入下一个环节时,学生们仍然兴致高昂地做着实验……‎ 上面的两个教学案例一个是我自己遇到的,一个是我在相关资料上看到的。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说,活泼是儿童的天性,教育要以人为本,因而这种生动活泼愉快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一种活泼到了无拘无束的地步就不能称之为活泼而是一种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要保持活泼的民主的课堂气氛就需要每位学生遵守纪律,活泼与纪律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纪律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而【案例一】中的学生却规规矩矩,纪律出其的好,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更谈不上什么积极探索了。因而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让科学课堂成为儿童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创建者、是课堂教学秩序的主动营造者,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教师需具有较高的科学教育素养,掌握和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的调控课堂气氛,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成为具有平等、民主、合作精神的教学园地。那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在课堂上如何营造和调控好课堂氛围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而现代教学观则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案例一】中出现的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和【案例二】中表现出的学生“主宰”课堂都不能体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双主”的教学思想。“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研究、调查、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做出解释和结论,并自己写成研究报告进行交流。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转变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是科学课堂的引导者、指导者。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在这一阶段,学生需掌握基础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尤为重要。其次,科学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正确的理解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知道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适宜的教学环境,就好像万生长靠太阳,如果不能创设和培育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探究活动的效率将大打折扣,因而教师应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上下真功夫。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科学,知道科学课学习的一般程序和要求,能有效使用教师提供的有结构有意义的材料。在科学教学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实验教学、探究性学习,把探究性学习贯穿整个科学教学过程,如果偶尔进行一次探究式学习时学生就异常兴奋,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第三,教师应具有开朗、 热情、和谐的性格,平日里对学生和蔼可亲,关心倍至,应放下“教师的威严”,平易近人,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学生才不会感到紧张、压抑,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如果在一个班中如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凶”‎ ‎,那么在教师上课时,学生会感到压抑,提问时更加紧张,根本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了。另外,学生非常喜欢幽默的教师,教师的幽默,可以化平淡为激情,化沉闷为轻松。第四,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了创造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新颖别致、色彩鲜艳、具有动感的、突出的事物能引起人的高度注意,产生兴趣。因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动脑筋,多运用教具、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手段, 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时,专门安排一课时让学生在网络电脑室,运用互联网探索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科学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灵活运用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当课堂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教师要有应变能力适时调控课堂气氛,防止那种无拘无束的放任式学习课堂的出现,如在组织探究性学习时可采用一人独立思考式,二人秘密商讨式,三人协作探讨式,四人合作探究式等,要求人人动脑个个动手教师要能通过营造和调控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探究式教学质量的提升。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气氛虽是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某种景象,但课堂教学气氛仍映射出素质教育的质量,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真正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实现并发挥其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教学与管理》2003.9 胡永红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