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5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第十章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学案
第十章 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 第一节算法、复数 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算法流程图与基本算法语句; 2.复数. 突破点(一) 算法流程图与基本算法语句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算法 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具有确定性、有限性等特点. 2.流程图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流程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内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图框种类有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分别用圆角矩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表示. 3.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定义 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有两种结构形式:当型循环(图①)和直到型循环(图②) 结构形式 4.基本算法语句 伪代码: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 (1)赋值语句:用符号←表示,如“x←y”表示将y的值赋给x,其中x是一个变量,y是一个与x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 (2)输入、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Read a,b”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b; 输出语句:“Print x”表示输出运算结果x.(支持多个输入和输出,但是中间要用逗号隔开) (3)条件语句 (4)循环语句 对应当型循环 对应直到型循环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的算法流程图只有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选择支路较多,容易出现错误.解决此类问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弄清变量的初始值; 第二步:按照流程图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对每一个语句、每一个判断框进行读取,在读取判断框时,应注意判断后的结论分别对应着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按照对应的结果继续往下读取; 第三步:输出结果. [例1] (1)定义运算a⊗b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输出的S值,则⊗的值为________. (2)(2017·江苏高考)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的值为,则输出y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1)由算法流程图可知,S= 因为2cos=1,2tan=2,1<2,所以⊗=2×(1+1)=4. (2)由流程图可知其功能是运算分段函数y=所以当输入的x的值为时,y=2+log2=2-4=-2. [答案] (1)4 (2) -2 [方法技巧] 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运算方法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解决此类问题,只需分清运算步骤,赋值量及其范围进行逐步运算即可. (2)选择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选择结构的功能,然后根据“Y”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 (3)对选择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循环结构 考法(一) 由流程图求输出结果 [例2] (1)如图所示,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 (2)(2018·苏州高三暑假测试)运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则输出的结果S是________. [解析] (1)第一次循环:n=2<8,S=,n=4; 第二次循环:n=4<8,S=+,n=6; 第三次循环:n=6<8,S=++,n=8; 第四次循环:n=8<8不成立,输出S=++=. (2)S=2,i=1,进入循环,S=,i=2,进入循环,S=-1,i=3,进入循环,S=2,i=4,进入循环,…,S=,i=35,输出S. [答案] (1) (2) [方法技巧] 循环结构流程图求输出结果的注意事项 解决此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列举法,即依次执行循环体中的每一步,直到循环终止,但在执行循环体的过程中: 第一,要明确是当型循环结构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根据各自特点执行循环体; 第二,要明确流程图中的累加变量,明确每一次执行循环体前和执行循环体后,变量的值发生的变化; 第三,要明确循环终止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要终止执行循环体. 考法(二) 完善流程图 [例3] (2018·苏州模拟)按如下算法流程图,若输出结果为273,则判断框内循环变量i 应补充的条件为________. [解析] 由算法流程图可知:第一次循环,S=0+31=3,i=3;第二次循环,S=3+33=30,i=5;第三次循环,S=30+35=273,i=7.故判断框内可填i≥7. [答案] i≥7(答案不唯一也可以填i=7) [方法技巧] 解决算法流程图填充问题的思路 (1)要明确算法流程图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2)要识别、执行算法流程图,理解算法流程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 基本算法语句 [例4] (1)按照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运行,则输出k的值是________. (2)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3)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最后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1)第一次循环:x=7,k=1; 第二次循环:x=15,k=2; 第三次循环:x=31,k=3; 终止循环,输出k的值是3. (2)根据循环结构可得,第一次:S=1×3=3,i=3+2=5,由3≤200,则循环; 第二次:S=3×5=15,i=5+2=7,由15≤200,则循环; 第三次:S=15×7=105,i=7+2=9,由105≤200,则循环; 第四次:S=105×9=945,i=9+2=11,由945>200,则循环结束,故此时i=11. (3)这是一个1+2+3+…+10的求和,所以输出的S的值为55. [答案] (1)3 (2)11 (3)55 [方法技巧] 解决伪代码问题的步骤及解题规律 (1)解决伪代码问题有三个步骤: 首先通读全部语句,把它翻译成数学问题;其次领悟该语句的功能;最后根据语句的功能运行程序,解决问题. (2)解题时应注意以下规律: ①赋值语句在给出变量赋值时,先计算赋值号右边的式子,然后赋值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给一个变量多次赋值时,变量的取值只与最后一次赋值有关. ②条件语句必须以If开始,以End If结束,一个If必须和一个End If对应,尤其对条件语句的嵌套问题,应注意每一层结构的完整性,不能漏掉End If.Else后面操作无内容,可以省略. ③循环语句的格式要正确,要保证有结束循环的语句,切忌死循环.三种循环语句停止循环的条件不同,注意它们的区别.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如果输入的x,y∈R,那么输出的S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当满足条件时,由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图略)知,目标函数S=2x+y的最大值为2;当不满足条件时,S的值为1.所以输出的S的最大值为2. 答案:2 2.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输出的x值为________. 解析:执行算法流程图可知,x的值依次为2,3,5,6,7,9,10,11,13,故输出的x值为13. 答案:13 3.(2017·苏锡常镇二模)据记载,在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已经得出了前n个自然数平方和的一般公式.如图是一个求前n个自然数平方和的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S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模拟执行程序,可得,输入x的值为1,S=1,不满足条件S>5,x=2,S=5;不满足条件S>5,x=3,S=14;满足条件S>5,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14. 答案:14 4.(2018·太原模拟)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若输出的S=,则判断框内填入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 解析:由算法流程图可知,k=2,S=0+=,满足循环条件;k=4,S=+=,满足循环条件;k=6,S=+=,满足循环条件;k=8,S=+=,符合题目条件,结束循环,故可填k<8(或k≤7). 答案:k<8(k≤7亦可) 5.运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若输入a,b分别为3,4,则输出m=________. 解析:由已知中的伪代码,可知其功能是计算并输出分段函数m=的值.当a=3,b=4时,满足a≤b.故m=b=4. 答案:4 突破点(二) 复 数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复数的定义及分类 (1)复数的定义: 形如a+bi(a,b∈R)的数叫做复数,其中实部是a,虚部是b. (2)复数的分类: 2.复数的有关概念 复数相等 a+bi=c+di⇔a=c且b=d(a,b,c,d∈R) 共轭复数 a+bi与c+di共轭⇔a=c且b=-d(a,b,c,d∈R) 复数的模 向量的模叫做复数z=a+bi的模,记作|z|或|a+bi|,即|z|=|a+bi|=r=(r≥0,a,b∈R) 3.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平面的概念 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实轴、虚轴 在复平面内,x轴叫做实轴,y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以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复数的几何表示 复数z=a+bi复平面内的点Z(a,b)平面向量 4.复数的运算法则 设z1=a+bi,z2=c+di(a,b,c,d∈R),则: (1)z1+z2=(a+bi)+(c+di)=(a+c)+(b+d)i; (2)z1-z2=(a+bi)-(c+di)=(a-c)+(b-d)i; (3)z1·z2=(a+bi)(c+di)=(ac-bd)+(ad+bc)i; (4)===+i(c+di≠0).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复数的有关概念 [例1] (1)设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z=a-(a∈R)是纯虚数,则a的值为________. (2)(2018·无锡期末)已知复数z=,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________. (3)若复数 z满足z(1+i)=2i(i为虚数单位),则|z|=________. [解析] (1)∵z=a-=a-=(a-3)-i为纯虚数,∴a-3=0,即a=3. (2)因为复数z===1+i,所以复数z的共轭复数=1-i. (3)法一:设z=a+bi(a,b∈R),则由z(1+i)=2i,得(a+bi)·(1+i)=2i,所以(a-b)+(a+b)i=2i,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解得a=b=1,所以z=1+i,故|z|==. 法二:由z(1+i)=2i,得z===i-i2=1+i,所以|z|==. [答案] (1)3 (2)1-i (3) [方法技巧] 求解与复数概念相关问题的技巧 复数的分类、复数的相等、复数的模及共轭复数的概念都与复数的实部、虚部有关,所以解答与复数相关概念有关的问题时,需把所给复数化为代数形式,即a+bi(a,b∈R)的形式,再根据题意求解. 复数的几何意义 [例2] (1)(2018·徐州调研)复数z=+3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________象限. (2)(2017·北京高考改编)若复数(1-i)(a+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1)z=+3i=+3i=+3i=2-i+3i=2+2i,故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 (2)因为z=(1-i)(a+i)=a+1+(1-a)i, 所以它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a+1,1-a), 又此点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a<-1. [答案] (1)一 (2)(-∞,-1) 复数的运算 1.在进行复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类比合并同类项,运用法则(实部与实部相加减,虚部与虚部相加减)计算即可. 2.在进行复数的乘法运算时: (1)复数的乘法类似于两个多项式相乘,即把虚数单位i看作字母,然后按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最后只要在所得的结果中把i2换成-1,并且把实部和虚部分别结合即可,但要注意把i的幂写成简单的形式; (2)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法则在复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如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律,这些对复数仍然成立. 3.在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时,关键是分母“实数化”,其一般步骤如下: (1)分子、分母同时乘分母的共轭复数; (2)对分子、分母分别进行乘法运算; (3)整理、化简成实部、虚部分开的标准形式. [例3] (1)(2018·镇江模拟)已知z=(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________. (2)(2018·长沙模拟)已知(a+bi)(1-2i)=5(i为虚数单位,a,b∈R),则a+b的值为________. (3)若复数z满足=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________. [解析] (1)由题意得===i. (2)因为(a+bi)(1-2i)=a+2b+(b-2a)i=5,故解得a=1,b=2,故a+b=3. (3)由已知得=i(1-i)=1+i,则z=1-i. [答案] (1)i (2)3 (3)1-i [易错提醒] 在乘法运算中要注意i的幂的性质: (1)区分(a+bi)2=a2+2abi-b2(a,b∈R)与(a+b)2=a2+2ab+b2(a,b∈R); (2)区分(a+bi)(a-bi)=a2+b2(a,b∈R)与(a+b)(a-b)=a2-b2(a,b∈R).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若z=1+2i,则=________. 解析:因为z=1+2i,则=1-2i,所以z =(1+2i)·(1-2i)=5,则==i. 答案:i 2.(2018·武汉模拟)已知(1+2i)=4+3i(其中i是虚数单位,是z的共轭复数),则z的虚部为________. 解析:因为====2-i,所以z=2+i,则其虚部为1. 答案:1 3.已知z=(m+3)+(m-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即-3<m<1.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3,1). 答案:(-3,1) 4.若复数z=a2-1+(a+1)i(a∈R)是纯虚数,则的虚部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所以a=1,则z=2i,所以===-i,根据虚部的概念,可得的虚部为-. 答案:- 5.如图,若向量对应的复数为z,则z+表示的复数为________. 解析:由题图可得Z(1,-1),即z=1-i,所以z+=1-i+=1-i+ =1-i+=1-i+2+2i=3+i. 答案:3+i 6.设复数a+bi(a,b∈R)的模为,则(a+bi)·(a-bi)=________. 解析:∵|a+bi|==,∴(a+bi)(a-bi)=a2+b2=3. 答案:3 7.已知复数z=,是z的共轭复数,则z·=________. 解析:∵z======-+i, ∴=--i, ∴z·==+=. 答案: 8.已知i是虚数单位,2 018+6=________. 解析:原式=1 009+6=1 009+i6=i1 009+i6=i4×252+1+i4+2=i+i2=-1+i. 答案:-1+i [课时达标检测] 基础送分课时——精练“14小题”,求准求快不深挖 1.(2018·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若输出y的值为,则输入x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此算法程序表示一个分段函数y= 由f(x)=得x=-. 答案:- 2.(2018·常州模拟)设复数z满足(z+i)(2+i)=5(i为虚数单位),则z=________. 解析:由(z+i)(2+i)=5,得z+i=,即z+i=2-i,所以z=2-2i. 答案: 2-2i 3.(2018·徐州模拟)已知复数z满足z2=-4,若z的虚部大于0,则z=________. 解析:由z2=-4得z=±2i,而z的虚部大于0,所以z=2i. 答案:2i 4.(2018·连云港模拟)运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结果S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算法功能是在累加变量S初值为1的基础上连续加2四次,所以S=9. 答案:9 5.(2018·扬州调研)如图给出的是计算++++…+的一个算法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 解析:因为该循环体需要运行50次,i的初始值是1,间隔是1,所以i=50时不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而i=51时满足判断框内条件,所以判断框内的条件可以填入i>50(或i≥51). 答案:i>50(i≥51亦可) 6.(2018·宿迁期中)若复数z=(i为虚数单位),则z的模为________. 解析:由z=两边同时取模得|z|===. 答案: 7.(2018·盐城模拟)若复数z=(1+mi)(2-i)(i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z=(1+mi)(2-i)=2+m+(2m-1)i是纯虚数,所以2+m=0,所以m=-2. 答案:-2 8.设(1+i)x=1+yi,其中x,y是实数,则|x+yi|=________. 解析:∵(1+i)x=1+yi,∴x+xi=1+yi.又∵x,y∈R,∴x=1,y=1.∴|x+yi|=|1+i|=. 答案: 9.(2016·江苏高考)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由a=1,b=9,知a<b, 所以a=1+4=5,b=9-2=7,a<b. 所以a=5+4=9,b=7-2=5,满足a>b. 所以输出的a=9. 答案:9 10.(2018·南通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若输出的y的值为26,则输入的x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算法功能是求分段函数y=的函数值,因为输出值为26,所以解得x=-4. 答案:-4 11.(2017·镇江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若输出的y值为2,则输入的x值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算法功能是利用条件语句求分段函数y=的函数值.因为输出的y值为2,所以或所以x=±1. 答案:±1 12.(2018·泰州中学高三年级学情调研)根据如图的伪代码,输出的结果T为________. 解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出满足条件的T=1+3+5+7+…+19的值,因为T=1+3+5+7+…+19==100,故输出的T值为100. 答案:100 13.(2018·淮安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算法功能是求积,S=1×2×5×8×11=880. 答案:880 14.(2018·苏州模拟)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输出的x值为________. 解析:a=2,x=4,此时y=16,判断不满足条件,循环;x=5,所以y=32,判断不满足条件,再循环;x=6,所以y=64,再判断满足条件,结束循环,所以此时x=6. 答案:6 第二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 突破点(一) 合情推理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类型 定义 特点 归纳推理 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 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 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演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归纳推理 运用归纳推理时的一般步骤 (1)通过观察特例发现某些相似性(特例的共性或一般规律); (2)把这种相似性推广到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3)对所得出的一般性命题进行检验. 类型(一) 与数字有关的推理 [例1] 给出以下数对序列: (1,1) (1,2)(2,1) (1,3)(2,2)(3,1) (1,4)(2,3)(3,2)(4,1) …… 记第i行的第 j 个数对为aij,如a43=(3,2),则an m=________. [解析] 由前4行的特点,归纳可得:若an m=(a,b),则a=m,b=n-m+1,∴an m=(m,n-m+1). [答案] (m,n-m+1) [易错提醒] 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细心观察,寻求相邻项及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联系相关的知识,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类型(二) 与式子有关的推理 [例2] (2018·常熟中学模拟)已知cos =,cos cos =,cos cos cos =,…. (1)根据以上等式,可猜想出的一般结论是________; (2)若数列{an}中,a1=cos ,a2=cos cos ,a3=cos cos cos ,…的前n项和Sn=,则n=________. [解析] (1)从题中所给的几个等式可知,第n个等式的左边应有n个余弦相乘,且分母均为2n+1,分子分别为π,2π,…,nπ,右边应为,故可以猜想出结论为cos ·cos ·…·cos =(n∈N*). (2)由(1)可知an=,故Sn==1-==,解得n=10. [答案] (1)cos cos ·…·cos =(n∈N*) (2)10 [方法技巧] 与式子有关的推理类型及解法 (1)与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等式的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后可解. (2)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不等式的特点,注意是纵向看,找到规律后可解. 类型(三) 与图形有关的推理 [例3] 某种树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第1年到第5年的分枝数分别为1,1,2,3,5,则预计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2=1+1,3=2+1,5=3+2,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所以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21+34=55. [答案] 55 [方法技巧] 与图形有关的推理的解法 与图形变化相关的归纳推理,解决的关键是抓住相邻图形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特殊图形,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可用赋值检验法验证其真伪性. 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的应用一般分为类比定义、类比性质和类比方法,常用技巧如下: 类比定义 在求解由某种熟悉的定义产生的类比推理型试题时,可以借助原定义来求解 类比性质 从一个特殊式子的性质、一个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提出类比推理型问题,求解时要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思考两者的转化过程是求解的关键 类比方法 有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类比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类比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注意知识的迁移 2.平面中常见的元素与空间中元素的类比: 平面 点 线 圆 三角形 角 面积 周长 … 空间 线 面 球 三棱锥 二面角 体积 表面积 … [例4]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a,CD=b(a>b).若EF∥AB,EF到CD与AB的距离之比为m∶n,则可推算出:EF=.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面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中,分别延长梯形的两腰AD和BC交于O点,设△OAB,△OD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OEF的面积S0与S1,S2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 在平面几何中类比几何性质时,一般是由平面几何中点的性质类比推理线的性质;由平面几何中线段的性质类比推理面积的性质.故由EF=类比到关于△OEF的面积S0与S1,S2的关系是=. [答案] = [方法技巧] 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 (1)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步骤为: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2)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结论等,可以类比到立体几何中,得到类似的结论.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由代数式的乘法法则类比推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①“mn=nm”类比得到“a·b=b·a”; ②“(m+n)t=mt+nt”类比得到“(a+b)·c=a·c+b·c”; ③“(m·n)t=m(n·t)”类比得到“(a·b)·c=a·(b·c)”; ④“t≠0,mt=xt⇒m=x”类比得到“p≠0,a·p=x·p⇒a=x”; ⑤“|m·n|=|m|·|n|”类比得到“|a·b|=|a|·|b|”; ⑥“=”类比得到“=”. 以上的式子中,类比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①② 2.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的内切圆面积为S1,外接圆面积为S2,则=,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ABC的内切球体积为V1,外接球体积为V2,则=________. 解析: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1∶3,故=. 答案: 3.[考点一·类型(一)](2018·海门中学月考) 有一个奇数组成的数阵排列如下: 1 3 7 13 21 … 5 9 15 23 … … 11 17 25 … … … 19 27 … … … … 29 … … … … … … … … … … … 则第30行从左到右第3个数是________. 解析:先求第30行的第1个数,再求第30行的第3个数.观察每一行的第一个数,由归纳推理可得第30行的第1个数是1+4+6+8+10+…+60=-1=929.又第n行从左到右的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2n,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n+2,所以第30行从左到右的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60,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62,故第30行从左到右第3个数是929+60+62 =1 051. 答案:1 051 4.[考点一·类型(二)]设n为正整数,f(n)=1+++…+,计算得f(2)=,f(4)>2,f(8)>,f(16)>3,观察上述结果,可推测一般的结论为________. 解析:∵f(21)=,f(22)>2=,f(23)>,f(24)>,∴归纳得f(2n)≥(n∈N*). 答案:f(2n)≥(n∈N*) 5.[考点一·类型(三)]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f(n)表示第n个图的蜂巢总数. 则f(4)=________,f(n)=________. 解析:因为f(1)=1,f(2)=7=1+6,f(3)=19=1+6+12,所以f(4)=1+6+12+18=37,所以f(n)=1+6+12+18+…+6(n-1)=3n2-3n+1. 答案:37 3n2-3n+1 突破点(二) 演绎推理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 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2)模式:“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性的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对象;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对象做出的判断. (3)特点: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演绎推理 [典例]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Sn(n∈N*).证明: (1)数列是等比数列; (2)Sn+1=4an. [证明] (1)∵an+1=Sn+1-Sn,an+1=Sn, ∴(n+2)Sn=n(Sn+1-Sn),即nSn+1=2(n+1)Sn. 故=2·,(小前提) 故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结论) (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 (2)由(1)可知数列是等比数列,(大前提) 所以=4·(n≥2), 即Sn+1=4(n+1)·=4··Sn-1=4an(n≥2). 又a2=3S1=3,S2=a1+a2=1+3=4=4a1,(小前提) 所以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Sn+1=4an.(结论) [方法技巧] 演绎推理的推证规则 (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本例中,等比数列的定义在解题中是大前提,由于它是显然的,因此省略不写. (2)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一些稍复杂一点的证明题常常要由几个三段论才能完成.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已知函数f(x)=-(a>0,且a≠1). (1)证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2)求f(-2)+f(-1)+f(0)+f(1)+f(2)+f(3)的值. 解:(1)证明:函数f(x)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任取一点(x,y),它关于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x,-1-y).(大前提) 由已知y=-, 则-1-y=-1+=-, f(1-x)=-=-=-=-,(小前提) ∴-1-y=f(1-x),即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结论) (2)由(1)知-1-f(x)=f(1-x), 即f(x)+f(1-x)=-1. ∴f(-2)+f(3)=-1,f(-1)+f(2)=-1,f(0)+f(1)=-1. 故f(-2)+f(-1)+f(0)+f(1)+f(2)+f(3)=-3. 2.已知函数y=f(x)满足:对任意a,b∈R,a≠b,都有af(a)+bf(b)>af(b)+bf(a),试证明:f(x)为R上的单调增函数. 证明:设任意x1,x2∈R,取x1<x2, 则由题意得x1f(x1)+x2f(x2)>x1f(x2)+x2f(x1), 所以x1[f(x1)-f(x2)]+x2[f(x2)-f(x1)]>0,[f(x2)-f(x1)](x2-x1)>0, 因为x1<x2, 即x2-x1>0, 所以f(x2)-f(x1)>0, 即f(x2)>f(x1).(小前提) 所以y=f(x)为R上的单调增函数.(结论) [课时达标检测] 重点保分课时——一练小题夯双基,二练题点过高考 [练基础小题——强化运算能力] 1.(1)已知a是三角形一边的长,h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ah,如果把扇形的弧长l,半径r分别看成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为lr;(2)由1=12,1+3=22,1+3+5=32,可得到1+3+5+…+2n-1=n2,则(1)(2)两个推理过程分别属于________推理. 解析:(1)由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扇形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此种推理为类比推理;(2)由特殊到一般,此种推理为归纳推理. 答案:类比,归纳 2.“因为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x是指数函数(小前提),所以y=x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在于________错而导致结论错. 解析:y=ax是增函数这个大前提是错误的,从而导致结论错误. 答案:大前提 3.(2018·如东高级中学模拟)观察(x2)′=2x,(x4)′=4x3,(cos x)′=-sin x,由归纳推理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_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函数的导函数为奇函数,故g(-x)=-g(x). 答案:-g(x) 4.下面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①至图④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由题图知第1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第2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第3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第4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4,…,则第n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n=. 答案: 5.在平面几何中:△ABC中∠C的角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为 =.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如图),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得到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平面中线段的比转化为空间中面积的比可得=. 答案:= [练常考题点——检验高考能力] 一、填空题 1.已知圆:x2+y2=r2上任意一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类比以上结论有:双曲线:-=1上任意一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圆上任一点为(x0,y0),把圆的方程中的x2,y2替换为x0x,y0y,则得到圆的切线方程;类比这种方式,设双曲线-=1上任一点为(x0,y0),则有切线方程为-=1. 答案:-=1 2.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1,1),(1,2),(2,1),(1,3),(2,2),(3,1),(1,4),(2,3),(3,2),(4,1),…,则第60个“整数对”是________. 解析:依题意,把“整数对”的和相同的分为一组,不难得知第n组中每个“整数对”的和均为n+1,且第n组共有n个“整数对”,这样的前n组一共有个“整数对”,注意到<60<,因此第60个“整数对”处于第11组(每个“整数对”的和为12的组)的第5个位置,结合题意可知每个“整数对”的和为12的组中的各对数依次为:(1,11),(2,10),(3,9),(4,8),(5,7),…,因此第60个“整数对”是(5,7). 答案:(5,7) 3.(2018·常州模拟)观察下列各式:55=3 125,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则52 019的末四位数字为________. 解析:55=3 125,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可得59与55的后四位数字相同,由此可归纳出5m+4k与5m(k∈N*,m=5,6,7,8)的后四位数字相同,又2 019=4×503+7,所以52 019与57的后四位数字相同,为8 125. 答案:8 125 4.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n} 也为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dn}也是等比数列,则dn的表达式应为________. 解析:若{an}是等差数列,则a1+a2+…+an=na1+d,∴bn=a1+d=n+a1-,即{bn}为等差数列;若{cn}是等比数列,则c1·c2·…·cn=c·q1+2+…+(n-1)=c·q,∴dn==c1·q,即{dn}为等比数列. 答案:dn= 5.(2017·全国卷Ⅱ改编)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②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③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④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解析:依题意,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由于甲知道乙、丙的成绩,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则乙、丙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甲、丁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因此,乙知道丙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知道甲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故④正确. 答案:④ 6.某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实行机动车辆限行政策,每辆机动车每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周六和周日)不限行.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已知E车周四限行,B车昨天限行,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E车明天可以上路,由此可知下列推测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今天是周六;②今天是周四; ③A车周三限行;④C车周五限行. 解析:因为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E车明天可以上路,E车周四限行,所以今天不是周三;因为B车昨天限行,所以今天不是周一,也不是周日;因为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所以今天不是周五,周二和周六,所以今天是周四. 答案:② 7.对于实数x,[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观察下列等式: [ ]+[ ]+[ ]=3, [ ]+[ ]+[ ]+[ ]+[ ]=10, [ ]+[ ]+[ ]+[ ]+[ ]+[ ]+[ ]=21, …… 按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的等号右边的结果为________. 解析:因为[ ]+[ ]+[ ]=1×3,[ ]+[ ]+[ ]+[ ]+[ ]=2×5,[ ]+[ ]+[ ]+[ ]+[ ]+[ ]+[ ]=3×7,……,以此类推,第n个等式的等号右边的结果为n(2n+1),即2n2+n. 答案:2n2+n 8.(2018·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如果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凸函数,那么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x1,x2,…,xn,都有≤f.若y=sin x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那么在△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凸函数满足 ≤f, 又y=sin x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sin A+sin B+sin C≤3sin=3sin=. 答案: 9.观察下列事实:|x|+|y|=1的不同整数解(x,y)的个数为4,|x|+|y|=2的不同整数解(x,y)的个数为8,|x|+|y|=3的不同整数解(x,y)的个数为12,…,则|x|+|y|=20的不同整数解(x,y)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由|x|+|y|=1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4,|x|+|y|=2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8,|x|+|y|=3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12,归纳推理得|x|+|y|=n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4n,故|x|+|y|=20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80. 答案:80 10.如图,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格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如下规则标上数字标签:原点处标0,点(1,0)处标1,点(1,-1)处标2,点(0,-1)处标3,点(-1,-1)处标4,点(-1,0)处标5,点(-1,1)处标6,点(0,1)处标7,依此类推,则标签为2 0172的格点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因为点(1,0)处标1=12,点(2,1)处标9=32,点(3,2)处标25=52 ,点(4,3)处标49=72,依此类推得点(1 009,1 008)处标2 0172. 答案:(1 009,1 008) 二、解答题 11.在Rt△ABC中,AB⊥AC,AD⊥BC于D,求证:=+.在四面体ABCD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解:如图所示,由射影定理AD2=BD·DC,AB2=BD·BC,AC2=BC·DC,∴= ==. 又BC2=AB2+AC2, ∴==+. 猜想,在四面体ABCD中,AB、AC、AD两两垂直,AE⊥平面BCD,则=++. 证明:如图,连结BE并延长交CD于F,连结AF. ∵AB⊥AC,AB⊥AD,AC∩AD=A, ∴AB⊥平面ACD. ∵AF⊂平面ACD,∴AB⊥AF. 在Rt△ABF中,AE⊥BF, ∴=+. ∵AB⊥平面ACD,∴AB⊥CD. ∵AE⊥平面BCD, ∴AE⊥CD. 又AB∩AE=A, ∴CD⊥平面ABF, ∴CD⊥AF. ∴在Rt△ACD中=+, ∴=++. 12.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213°+cos217°-sin 13°cos 17°; ②sin215°+cos215°-sin 15°cos 15°; ③sin218°+cos212°-sin 18°cos 12°; ④sin2(-18°)+cos248°-sin(-18°)cos 48°; ⑤sin2(-25°)+cos2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sin215°+cos215°-sin 15°cos 15°=1-sin 30°=1-=. (2)三角恒等式为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sin2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sin2α+cos2α+sin αcos α+sin2α-sin αcos α-sin2α =sin2α+cos2α=. 第三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直接证明; 2.间接证明. 突破点(一) 直接证明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内容 综合法 分析法 定义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思维过程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框图表示 →→…→ →→…→ 书写格式 因为…,所以…或由…,得… 要证…,只需证…,即证…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综合法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综合法的适用范围是: (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 (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 [例1] (2018·武汉模拟)已知函数f(x)=(λx+1)ln x-x+1. (1)若λ=0,求f(x)的最大值; (2)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x+y+1=0垂直,证明:>0. [解] (1)f(x)的定义域为(0,+∞). 当λ=0时,f(x)=ln x-x+1. 则f′(x)=-1,令f′(x)=0,解得x=1. 当0<x<1时,f′(x)>0, 故f(x)在(0,1)上是增函数; 当x>1时,f′(x)<0,故f(x)在(1,+∞)上是减函数. 故f(x)在x=1处取得最大值f(1)=0. (2)证明:由题可得,f′(x)=λln x+-1. 由题设条件,得f′(1)=1,即λ=1. ∴f(x)=(x+1)ln x-x+1. 由(1)知,ln x-x+1<0(x>0,且x≠1). 当0<x<1时,x-1<0,f(x)=(x+1)ln x-x+1=xln x+(ln x-x+1)<0,∴>0. 当x>1时,x-1>0,且0<<1,f(x)=(x+1)ln x-x+1=ln x+(xln x-x+1)=ln x-x >0,∴>0. 综上可知,>0. [方法技巧]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 分析法 分析法是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常考虑用分析法. [例2] 已知a>0,证明 -≥a+-2. [证明] 要证 -≥a+-2, 只需证 ≥-(2-). 因为a>0,所以-(2-)>0, 所以只需证2≥2, 即2(2-)≥8-4,只需证a+≥2. 因为a>0,a+≥2显然成立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所以要证的不等式成立. [方法技巧] 分析法证题的思路 (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 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在数列{an}中,已知a1=,=,bn+2=3logan(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 解:(1)因为a1=,=,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an=n(n∈N*). (2)证明:因为bn+2=3logan, 所以bn=3logn-2=3n-2=1+3(n-1). 所以b1=1,公差d=3, 所以数列{bn}是首项b1=1,公差d=3的等差数列. 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3=5,S8=64.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n≥2,n∈N*). 解:(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则解得a1=1,d=2. 故所求的通项公式为an=2n-1. (2)证明:由(1)可知Sn=n2, 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 只需证[(n+1)2+(n-1)2]n2>2(n2-1)2. 只需证(n2+1)n2>(n2-1)2. 只需证3n2>1. 而3n2>1在n≥1时恒成立, 从而不等式+>(n≥2,n∈N*)恒成立. 3.已知实数a1,a2,…,a2 017满足a1+a2+a3+…+a2 017=0,且|a1-2a2|=|a2-2a3|=…=|a2 017-2a1|,证明:a1=a2=a3=…=a2 017=0. 证明:根据条件知:(a1-2a2)+(a2-2a3)+(a3-2a4)+…+(a2 017-2a1)=-(a1+a2+a3 +…+a2 017)=0.① 另一方面,令|a1-2a2|=|a2-2a3|=|a3-2a4|=…=|a2 017-2a1|=m, 则a1-2a2,a2-2a3,a3-2a4,…,a2 017-2a1中每个数或为m或为-m. 设其中有k个m,(2 017-k)个-m,则 (a1-2a2)+(a2-2a3)+(a3-2a4)+…+(a2 017-2a1)=k×m+(2 017-k)×(-m)=(2k-2 017)m.② 由①②知:(2k-2 017)m=0.③ 而2k-2 017为奇数,不可能为0,所以m=0. 于是知:a1=2a2,a2=2a3,a3=2a4,…,a2 016=2a2 017,a2 017=2a1.所以a1=22 017·a1,即得a1=0. 从而a1=a2=a3=…=a2 017=0.命题得证. 4.已知m>0,a,b∈R,求证:2≤. 证明:因为m>0,所以1+m>0.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mb)2≤(1+m)·(a2+mb2), 即证m(a2-2ab+b2)≥0,即证m(a-b)2≥0,即证(a-b)2≥0,而(a-b)2≥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 突破点(二) 间接证明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1.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分清命题“p⇒q”的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 作出命题结论q相反的假设綈q 第三步 由p和綈q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 第四步 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设綈q不真,于是结论q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命题p⇒q为真 3.常见的结论和反设词 原结论词 反设词 原结论词 反设词 至少有一个 一个都没有 对任意x成立 存在某个x不成立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对任意x 存在某个x 不成立 成立 至少有n个 至多有(n-1)个 p或q 綈p且綈q 至多有n个 至少有(n+1)个 p且q 綈p或綈q 都是 不都是 不都是 都是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1]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Sn=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an}中任意三项不可能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 [解] (1)当n=1时,a1+S1=2a1=2,则a1=1. 又an+Sn=2, 所以an+1+Sn+1=2, 两式相减得an+1=an, 所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an=. (2)证明: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p+1,aq+1,ar+1(p<q<r,且p,q,r∈N*), 则2·=+, 所以2·2r-q=2r-p+1.(*) 又因为p<q<r,所以r-q,r-p∈N*. 所以(*)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证明存在性问题 [例2] 若f(x)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a,b](a<b),则称函数f(x)是[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 (1)设g(x)=x2-x+是[1,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求常数b的值; (2)是否存在常数a,b(a>-2),使函数h(x)=是区间[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已知得g(x)=(x-1)2+1,其图象的对称轴为x=1,区间[1,b]在对称轴的右边, 所以函数在区间[1,b]上单调递增.由“四维光军”函数的定义可知,g(1)=1,g(b)=b, 即b2-b+=b,解得b=1或b=3. 因为b>1,所以b=3. (2)假设函数h(x)=在区间[a,b](a>-2)上是“四维光军”函数, 因为h(x)=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 所以有即 解得a=b,这与已知矛盾.故不存在. 证明“至多”“至少”“唯一”命题 [例3] (2018·泰州一模)已知M是由满足下述条件的函数构成的集合:对任意f(x)∈M,(ⅰ)方程f(x)-x=0有实数根;(ⅱ)函数f(x)的导数f′(x)满足0<f′(x)<1. (1)判断函数f(x)=+是不是集合M中的元素,并说明理由; (2)集合M中的元素f(x)具有下面的性质:若f(x)的定义域为D,则对于任意[m,n]⊆D,都存在x0∈(m,n),使得等式f(n)-f(m)=(n-m)f′(x0)成立.试用这一性质证明:方程f(x)-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解] (1)①当x=0时,f(0)=0,所以方程f(x)-x=0有实数根为0; ②f′(x)=+cos x,所以f′(x)∈,满足条件0<f′(x)<1. 由①②可得,函数f(x)=+是集合M中的元素. (2)证明:假设方程f(x)-x=0存在两个实数根α,β(α≠β),则f(α)-α=0,f(β)-β=0. 不妨设α<β,根据题意存在c∈(α,β), 满足f(β)-f(α)=(β-α)f′(c). 因为f(α)=α,f(β)=β,且α≠β,所以f′(c)=1. 与已知0<f′(x)<1矛盾. 又f(x)-x=0有实数根, 所以方程f(x)-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已知x∈R,a=x2+,b=2-x,c=x2-x+1,试证明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证明:假设a,b,c均小于1,即a<1,b<1,c<1, 则有a+b+c<3,而a+b+c=x2++2-x+x2-x+1=2x2-2x++3=22+3≥3, 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2.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1)推导{an}的前n项和公式; (2)设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1)设{an}的前n项和为Sn, 当q=1时,Sn=a1+a1+…+a1=na1; 当q≠1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①-②得,(1-q)Sn=a1-a1qn, ∴Sn=,∴Sn= (2)证明:假设数列{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k∈N*, (ak+1+1)2=(ak+1)(ak+2+1), a+2ak+1+1=akak+2+ak+ak+2+1, aq2k+2a1qk=a1qk-1·a1qk+1+a1qk-1+a1qk+1. ∵a1≠0,∴2qk=qk-1+qk+1. ∵q≠0,∴q2-2q+1=0,∴q=1,这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3.已知四棱锥S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又SB=SD=,SA=1. (1)求证:SA⊥平面ABCD; (2)在棱SC上是否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若存在,确定F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证明: 由已知得SA2+AD2=SD2, 故SA⊥AD.同理SA⊥AB. 又AB∩AD=A, 所以SA⊥平面ABCD. (2)假设在棱SC上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 ∵BC∥AD,BC⊄平面SAD. ∴BC∥平面SAD.而BC∩BF=B, ∴平面FBC∥平面SAD. 这与平面SBC和平面SAD有公共点S矛盾, ∴假设不成立. 故在棱SC上不存在异于S,C的点F,使得BF∥平面SAD. 4.已知f(x)=ln(1+ex)-mx(x∈R),对于给定区间(a,b),存在x0∈(a,b),使得=f′(x0)成立,求证:x0唯一. 证明:假设存在x′0,x0∈(a,b),且x′0≠x0,使得=f′(x0),=f′(x′0)成立, 即f′(x0)=f′(x′0). 因为f′(x)=-m,记g(x)=f′(x), 所以g′(x)=>0,f′(x)是(a,b)上的单调递增函数.所以x0=x′0,这与x′0≠x0矛盾,所以x0是唯一的. [课时达标检测] 重点保分课时——一练小题夯双基,二练题点过高考 [练基础小题——强化运算能力] 1.(2017·南京金陵中学模拟)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b,c,d∈R,a+b=1,c+d=1,且ac+bd>1,则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的假设为________. 解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应先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则结论“a,b,c,d中至少有一个负数”的否定是“a,b,c,d全都为非负数”. 答案:a,b,c,d全都为非负数 2.(2018·盐城中学模拟)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 b+c=0,求证:<a”索的因应是________. 解析:<a⇔b2-ac<3a2⇔(a+c)2-ac<3a2⇔a2+2ac+c2-ac-3a2<0⇔-2a2+ac+c2<0⇔2a2-ac-c2>0⇔(a-c)(2a+c)>0⇔(a-c)(a-b)>0. 答案:(a-b)(a-c)>0 3.设a,b,c均为正实数,则对于三个数a+,b+,c+,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都大于2;②都小于2; ③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④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解析:∵a>0,b>0,c>0,∴++=++≥6,当且仅当a=b=c=1时,等号成立,故三者不能都小于2,即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答案:④ 4.设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a=-=,b=-=,c=-=,且+>+>+>0,∴a>b>c. 答案:a>b>c [练常考题点——检验高考能力] 一、填空题 1.(2018·南通模拟)已知函数f(x)=x,a,b为正实数,A=f,B=f(),C=f,则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因为≥≥,又f(x)=x在R上是单调减函数,故f≤f()≤f,即A≤B≤C. 答案:A≤B≤C 2.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 ①a+b>1;②a+b=2;③a+b>2;④a2+b2>2;⑤ab>1. 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若a=,b=,则a+b>1,但a<1,b<1,故①推不出;若a=b=1,则a+b=2,故②推不出;若a=-2,b=-3,则a2+b2>2,故④推不出;若a=-2,b=-3,则ab>1,故⑤推不出;对于③,即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反证法:假设a≤1且b ≤1,则a+b≤2与a+b>2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答案:③ 3.已知数列{an}满足:a1∈N*,a1≤36,且an+1=(n=1,2,…).记集合M={an|n∈N*}.若a1=6,则集合M=________. 解析:由题可知,a2=2a1=12,a3=2a2=24,a4=2a3-36=12,a5=2a4=24,a6=2a5-36=12,…,所以M={6,12,24}. 答案:{6,12,24} 4.已知实数a,b,c满足b+c=6-4a+3a2,c-b=4-4a+a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c-b=4-4a+a2=(2-a)2≥0,∴c≥b.已知两式作差得2b=2+2a2,即b=1+a2.∵1+a2-a=2+>0,∴1+a2>a.∴b=1+a2>a.∴c≥b>a. 答案:c≥b>a 5.已知a,b∈R,m=,n=b2-b+,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m===≤=,n=b2-b+=2+≥,所以n≥m. 答案:n≥m 6.(2018·泰州中学模拟)设函数f(x)=(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存在b∈[0,1]使f(f(b))=b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易知f(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由f(f(b))=b,猜想f(b)=b. 反证法:若f(b)>b,则f(f(b))>f(b)>b,与题意不符, 若f(b)<b,则f(f(b))<f(b)<b,与题意也不符,故f(b)=b,即f(x)=x在[0,1]上有解. 所以=x,a=ex-x2+x, 令g(x)=ex-x2+x,g′(x)=ex-2x+1=(ex+1)-2x, 当x∈[0,1]时,ex+1≥2,2x≤2, 所以g′(x)≥0,所以g(x)在[0,1]上是增函数, 所以g(0)≤g(x)≤g(1), 所以1≤g(x)≤e,即1≤a≤e. 答案:[1,e] 7.(2018·苏州模拟)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R,ab可以被5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那么假设的内容是________. 解析:“至少有n个”的否定是“最多有n-1个”,故应假设a,b 中没有一个能被5整除. 答案:a,b中没有一个能被5整除 8.已知点An(n,an)为函数y=图象上的点,Bn(n,bn)为函数y=x图象上的点,其中n∈N*,设cn=an-bn,则cn与cn+1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由条件得cn=an-bn=-n=, ∴cn随n的增大而减小,∴cn+1<cn. 答案:cn+1<cn 9.对于问题:“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1,2),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给出如下一种解法: 解:由ax2+bx+c>0的解集为(-1,2),得a(-x)2+b(-x)+c>0的解集为(-2,1),即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2,1). 参考上述解法,若关于x的不等式+<0的解集为∪,则关于x的不等式+<0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不等式+<0,可化为+<0,故得-1<<-或<<1,解得-3<x<-1或1<x<2,故+<0的解集为(-3,-1)∪(1,2). 答案:(-3,-1)∪(1,2) 10.若二次函数f(x)=4x2-2(p-2)x-2p2-p+1,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f(c)>0,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依题意有f(-1)>0或f(1)>0,所以-2p2+p+1>0或-2p2-3p+9>0,即2p2-p-1<0或2p2+3p-9<0,得-<p<1或-3<p<,故满足条件的p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二、解答题 11.已知函数f(x)=tan x,x∈,若x1,x2∈,且x1≠x2,求证:[f(x1)+f(x2)]>f. 证明:要证[f(x1)+f(x2)]>f, 即证明(tan x1+tan x2)>tan, 只需证明>tan, 只需证明>. 由于x1,x2∈,故x1+x2∈(0,π). ∴cos x1cos x2>0,sin(x1+x2)>0,1+cos(x1+x2)>0, 故只需证明1+cos(x1+x2)>2cos x1cos x2, 即证1+cos x1cos x2-sin x1sin x2>2cos x1cos x2, 即证cos(x1-x2)<1. 由x1,x2∈,x1≠x2知上式显然成立, 因此[f(x1)+f(x2)]>f. 12.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x),如果同时满足:①对任意的x∈[0,1],总有f(x)≥0;②f(1)=1;③若x1≥0,x2≥0,x1+x2≤1,都有f(x1+x2)≥f(x1)+f(x2)成立,则称函数f(x)为理想函数. (1)若函数f(x)为理想函数,证明:f(0)=0; (2)试判断函数f(x)=2x(x∈[0,1]),f(x)=x2(x∈[0,1]),f(x)=(x∈[0,1])是否是理想函数. 解:(1)证明:取x1=x2=0,则x1+x2=0≤1, ∴f(0+0)≥f(0)+f(0),∴f(0)≤0. 又对任意的x∈[0,1],总有f(x)≥0, ∴f(0)≥0.于是f(0)=0. (2)对于f(x)=2x,x∈[0,1],f(1)=2不满足新定义中的条件②, ∴f(x)=2x(x∈[0,1])不是理想函数. 对于f(x)=x2,x∈[0,1],显然f(x)≥0,且f(1)=1. 对任意的x1,x2∈[0,1],x1+x2≤1,有 f(x1+x2)-f(x1)-f(x2)=(x1+x2)2-x-x=2x1x2≥0, 即f(x1)+f(x2)≤f(x1+x2). ∴f(x)=x2(x∈[0,1])是理想函数. 对于f(x)=,x∈[0,1],显然满足条件①②, 对任意的x1,x2∈[0,1],x1+x2≤1,有 f2(x1+x2)-[f(x1)+f(x2)]2=(x1+x2)-(x1+2+x2)=-2≤0, 即f2(x1+x2)≤[f(x1)+f(x2)]2. ∴f(x1+x2)≤f(x1)+f(x2),不满足条件③. ∴f(x)=(x∈[0,1])不是理想函数. 综上,f(x)=x2(x∈[0,1])是理想函数,f(x)=2x(x∈[0,1])与f(x)=(x∈[0,1])不是理想函数. 第四节数学归纳法 本节重点突破1个知识点:数学归纳法. 突破点 数学归纳法 基础联通 抓主干知识的“源”与“流”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例1] 设f(n)=1+++…+(n∈N*).求证:f(1)+f(2)+…+f(n-1)=n[f(n)-1](n≥2,n∈N*). [证明] (1)当n=2时,左边=f(1)=1, 右边=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n=k(k≥2,k∈N*)时,结论成立,即 f(1)+f(2)+…+f(k-1)=k[f(k)-1], 那么,当n=k+1时, f(1)+f(2)+…+f(k-1)+f(k)=k[f(k)-1]+f(k) =(k+1)f(k)-k=(k+1)-k =(k+1)f(k+1)-(k+1)=(k+1)[f(k+1)-1], ∴当n=k+1时结论仍然成立. 由(1)(2)可知:f(1)+f(2)+…+f(n-1)=n[f(n)-1](n≥2,n∈N*). [方法技巧]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策略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是常见题型,其关键点在于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以及初始值n0的值. (2)由n=k到n=k+1时,除考虑等式两边变化的项外还要充分利用n=k时的式子,即充分利用假设,正确写出归纳证明的步骤,从而使问题得以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例2] 已知函数f(x)=ax-x2的最大值不大于,又当x∈时,f(x)≥. (1)求a的值; (2)设0<a1<,an+1=f(an),n∈N*,证明:an<. [解] (1)由题意,知f(x)=ax-x2=-2+. 又f(x)max≤,所以f=≤. 所以a2≤1. 又x∈时,f(x)≥, 所以即 解得a≥1. 又因为a2≤1,所以a=1. (2)证明:①当n=1时,0<a1<,显然结论成立. 因为当x∈时,0<f(x)≤, 所以0<a2=f(a1)≤<. 故n=2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②假设当n=k(k≥2,k∈N*)时, 不等式0<ak<成立. 因为f(x)=x-x2的对称轴为直线x=, 所以当x∈时,f(x)为增函数. 所以由0<ak<≤, 得0<f(ak)<f. 于是,0<ak+1=f(ak)<-·+-=-<. 所以当n=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根据①②,知对任何n∈N*,不等式an<成立. [方法技巧]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策略 (1)当遇到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应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k成立,推证n=k+1时也成立,用上归纳假设后,可采用分析法、综合法、作差(作商)比较法、放缩法等证明. 归纳—猜想—证明 [例3] (2017· 苏锡常镇三模)已知fn(x)=Cxn-C(x-1)n+…+(-1)kC(x-k)n+…+(-1)nC(x-n)n,其中x∈R,n∈N*,k∈N,k≤n. (1)试求f1(x),f2(x),f3(x)的值; (2)试猜测fn(x)关于n的表达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f1(x)=Cx-C(x-1)=x-x+1=1; f2(x)=Cx2-C(x-1)2+C(x-2)2 =x2-2(x2-2x+1)+(x2-4x+4)=2; f3(x)=Cx3-C(x-1)3+C(x-2)3-C(x-3)3 =x3-3(x-1)3+3(x-2)3-(x-3)3=6. (2)猜测:fn(x)=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成立. ①当n=1时,f1(x)=1,所以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fk(x)=Cxk-C(x-1)k+…+(-1)kC(x-k)k=k!, 当n=k+1时,fk+1(x)=Cxk+1-C(x-1)k+1+…+(-1)k+1C(x-k-1)k+1 =Cxk+1-C(x-1)k(x-1)+…+(-1)kC·(x-k)k(x-k)+(-1)k+1C(x-k-1)k+1 =x[Cxk-C(x-1)k+…+(-1)kC(x-k)k]+[C(x-1)k-2C(x-2)k+…+(-1)k+1·kC·(x-k)k]+(-1)k+1C(x-k-1)k+1 =x[Cxk-(C+C)(x-1)k+…+(-1)k(C+C)·(x-k)k]+(k+1)·[(x-1)k-C(x-2)k+… +(-1)k+1·C·(x-k)k]+(-1)k+1C(x-k-1)k(x-k-1) =x[Cxk-C(x-1)k+…+(-1)kC(x-k)k]-x[C·(x-1)k+…+(-1)k-1·C(x-k)k]+(k+1)[(x-1)k-C(x-2)k+…+(-1)k+1·C(x-k)k]+x(-1)k+1C(x-k-1)k-(k+1)·(-1)k+1(x-k-1)k =x[Cxk-C(x-1)k+…+(-1)kC·(x-k)k]-x[C(x-1)k+…+(-1)k-1C(x-k)k+(-1)kC(x-k-1)k]+(k+1)[(x-1)k-C(x-2)k+…+(-1)k-1C·(x-k)k+(-1)k(x-k-1)k].(*) 由归纳假设知(*)式等于x·k!-x·k!+(k+1)·k!=(k+1)!, 所以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①②,fn(x)=n!成立. [方法技巧] 归纳—猜想—证明类问题的解题步骤 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即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 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 1.求证:1-+-+…+-=++…+(n∈N*). 证明:(1)当n=1时,左边=1-=, 右边==,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n=k(k∈N*)时等式成立,即1-+-+…+-=++…+, 则当n=k+1时, + =+ =++…++.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综合(1),(2)可知,对一切n∈N*,等式成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C<4n,其中n≥2,n∈N. 证明:①当n=2时,22<6=C<42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k时,2k<C<4k成立, 则当n=k+1时 由C== ==2C>2C>2·2k=2k+1,即2k+1<C. C=2C=2·C<2·2C=4C<4·4k=4k+1, 因此2k+1<C<4k+1成立,即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所以,对n≥2,n∈N,不等式2n<C<4n恒成立. 3.(2018·苏州市高三期中调研)(1)若不等式(x+1)ln(x+1)≥ax对任意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设n∈N*,试比较++…+与ln(n+1)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原问题等价于ln(x+1)-≥0对任意x∈[0,+∞)恒成立, 令g(x)=ln(x+1)-,则g′(x)=, 当a≤1时,g′(x)=≥0恒成立,即g(x)在[0,+∞)上单调递增, ∴g(x)≥g(0)=0恒成立; 当a>1时,令g′(x)=0,则x=a-1>0, ∴g(x)在(0,a-1)上单调递减,在(a-1,+∞)上单调递增, ∴g(a-1)<g(0)=0,即存在x>0使得g(x)<0,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 (2)注意到<ln 2,+<ln 3,…, 故猜想++…+<ln(n+1)(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猜想成立. 证明:①当n=1时,<ln 2,成立; ②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ln(k+1), 在(1)中取a=1,得ln(x+1)>(x∈(0,+∞)), 令x=(k∈N*),有<ln, 那么,当n=k+1时, ++…++<ln(k+1)+<ln(k+1)+ln=ln(k+2),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ln(n+1). [课时达标检测] 难点增分课时——设计3级训练,考生据自身能力而选 一、全员必做题 1.(2018·南通期初)已知f(n)=1++++…+,g(n)=-,n∈N*. (1)当n=1,2,3时,试比较f(n)与g(n)的大小关系; (2)猜想f(n)与g(n)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 解:(1)当n=1时,f(1)=1,g(1)=-=1,所以f(1)=g(1); 当n=2时,f(2)=1+=,g(2)=-=,所以f(2)<g(2); 当n=3时,f(3)=1++=,g(3)=-=,所以f(3)<g(3). (2)由(1)猜想f(n)≤g(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 ①当n=1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 即1++++…+<-, 那么,当n=k+1时, f(k+1)=f(k)+<-+, 因为- =-=<0, 所以f(k+1)<-=g(k+1).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n∈N*,都有f(n)≤g(n)成立. 2.(2018·苏北四市模拟)已知数列{an}满足an=3n-2,f(n)=++…+,g(n)=f(n2)-f(n-1),n∈N*.求证: (1)g(2)>; (2)当n≥3时,g(n)>. 证明:(1)由题意知,an=3n-2,g(n)=+++…+, 当n=2时,g(2)=++=++=>. (2)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①当n=3时,g(3)=+++…+ =++++++ =++ >++ =++ >++>, 所以当n=3时,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g(k)>, 则n=k+1时, g(k+1)=g(k)+++…+- >+ >+- =+ =+, 由k≥3可知,3k2-7k-3>0,即g(k+1)>. 所以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①②可得,当n≥3时,g(n)>. 3.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对任意的n∈N*,点(n,Sn)均在函数y=bx+r(b>0且b≠1,b,r均为常数)的图象上. (1)求r的值. (2)当b=2时,记bn=2(log2an+1)(n∈N*),证明:对任意的n∈N*,不等式··…·>成立. 解:(1)由题意,Sn=bn+r, 当n≥2时,Sn-1=bn-1+r. 所以an=Sn-Sn-1=bn-1(b-1). 由于b>0且b≠1, 所以n≥2时,{an}是以b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又a1=b+r,a2=b(b-1), 所以=b,即=b, 解得r=-1. (2)证明:由(1)知an=2n-1, 因此bn=2n(n∈N*), 所证不等式为··…·>. ①当n=1时,左式=,右式=, 左式>右式,所以结论成立. ②假设n=k(k≥1,k∈N*)时结论成立, 即··…·>,则当n=k+1时, ··…··>·=, 要证当n=k+1时结论成立, 只需证≥, 即证≥, 由基本不等式得=≥成立, 故≥成立, 所以,当n=k+1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可知,n∈N*时,不等式··…·>成立. 二、重点选做题 1.(2018·盐城模拟)记f(n)=(3n+2)(C+C+C+…+C)(n≥2,n∈Z). (1)求f(2),f(3),f(4)的值; (2)当n≥2,n∈N*时,试猜想所有f(n)的最大公约数,并证明. 解:(1)因为f(n)=(3n+2)(C+C+C+…+C)=(3n+2)C, 所以f(2)=8,f(3)=44,f(4)=140. (2)由(1)中结论可猜想所有f(n)的最大公约数为4.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有的f(n)都能被4整除即可. ①当n=2时,f(2)=8能被4整除,结论成立; ②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f(k)=(3k+2)C能被4整除, 则当n=k+1时,f(k+1)=(3k+5)C =(3k+2)C+3C =(3k+2)(C+C)+(k+2)C =(3k+2)C+(3k+2)C+(k+2)C =(3k+2)C+4(k+1)C =f(k)+4(k+1)C, 此式也能被4整除,即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所述,所有f(n)的最大公约数为4. 2.已知集合X={1,2,3},Yn={1,2,3,…,n}(n∈N*),设Sn={(a,b)|a整除b或b整除a,a∈X,b∈Yn},令f(n)表示集合Sn所含元素的个数. (1)写出f(6)的值; (2)当n≥6时,写出f(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解:(1)Y6={1,2,3,4,5,6},S6中的元素(a,b)满足: 若a=1,则b=1,2,3,4,5,6;若a=2,则b=1,2,4,6;若a=3,则b=1,3,6. 所以f(6)=13. (2)当n≥6时, f(n)=(t∈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6时,f(6)=6+2++=13,结论成立. ②假设n=k(k≥6)时结论成立,那么n=k+1时,Sk+1在Sk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元素在(1,k+1),(2,k+1),(3,k+1)中产生,分以下情形讨论: a.若k+1=6t,则k=6(t-1)+5,此时有 f(k+1)=f(k)+3=k+2+++3 =(k+1)+2++,结论成立; b.若k+1=6t+1,则k=6t,此时有 f(k+1)=f(k)+1=k+2+++1 =(k+1)+2++,结论成立; c.若k+1=6t+2,则k=6t+1,此时有 f(k+1)=f(k)+2=k+2+++2 =(k+1)+2++,结论成立; d.若k+1=6t+3,则k=6t+2,此时有 f(k+1)=f(k)+2=k+2+++2 =(k+1)+2++,结论成立; e.若k+1=6t+4,则k=6t+3,此时有 f(k+1)=f(k)+2=k+2+++2 =(k+1)+2++,结论成立; f.若k+1=6t+5,则k=6t+4,此时有 f(k+1)=f(k)+1=k+2+++1 =(k+1)+2++,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结论对满足n≥6的自然数n均成立. 三、冲刺满分题 1.(2018·扬州模拟)已知函数f(x)=2x-3x2,设数列{an}满足:a1=,an+1=f(an).求证: (1)对任意的n∈N*,都有0<an<; (2)++…+≥4n+1-4. 证明:(1)①当n=1时,a1=,有0<a1<, ∴n=1时,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即0<ak<. 则当n=k+1时, ak+1=f(ak)=2ak-3a=-32+, 于是-ak+1=32. 因为0<ak<,所以0<32<, 即0<-ak+1<,可得0<ak+1<. 所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0<an<. (2)由(1)可得-an+1=32, 两边同时取以3为底的对数,可得log3=1+2log3, 化简为1+log3=2. 所以数列是以log3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1+log3=2n-1log3, 化简求得:-an=×2n-1, 所以=3×42n-1, 因为当n≥2时, 2n-1=C+C+C+…+C≥1+n-1=n, 又当n=1时,2n-1=1, 所以对任意的n∈N*,2n-1≥n, 所以=3×42n-1≥3×4n, 则++…+=3[420+421+…+42n-1]≥3[41+42+…+4n]=4n+1-4, 所以++…+≥4n+1-4. 2.(2018·无锡期初)已知数列{an}满足a1=a2=a3=k,an+1=(n≥3,n∈N*),其中k>0,数列{bn}满足bn=(n=1,2,3,4,…). (1)求b1,b2,b3,b4; (2)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3)是否存在正数k,使得数列{an}的每一项均为整数,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所有的k. 解:(1)经过计算可知: a4=k+1,a5=k+2,a6=k+4+. 求得b1=b3=2,b2=b4=. (2)由条件可知: an+1an-2=k+anan-1.① 类似地有:an+2an-1=k+an+1an.② ①-②整理得,=, 即bn=bn-2. 所以b2n-1=b2n-3=…=b1==2, b2n=b2n-2=…=b2==, 所以bn=(n∈N*,k>0). (3)假设存在正数k,使得数列{an}的每一项均为整数,则由(2)可知:③ 由a1=k∈Z,a6=k+4+∈Z可知k=1,2. 当k=1时,=3为整数,利用a1,a2,a3∈Z, 结合③式,反复递推,可知{an}的每一项均为整数; 当k=2时,③变为④ 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2n-1为偶数,a2n为整数, n=1时,结论显然成立,假设n=k时结论成立,这时a2k-1为偶数,a2k为整数, 故a2k+1=2a2k-a2k-1为偶数,a2k+2为整数,所以n=k+1时,命题成立, 故数列{an}是整数列, 综上所述,k的取值集合是{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