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8课素芭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8课素芭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8课 素芭 ‎[新课入门须知]‎ ‎[作者档案]‎ 姓名 泰戈尔 简历 ‎1861年5月7日出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赴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901年,在尼克坦创办学校,后来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05年,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写出大量爱国诗篇。1907,年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13年,他因《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1930年,他访问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他始终关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运,支持人类的正义事业。1941年积劳成疾,病逝于加尔各答市。‎ 作品 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评价 印度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背景扫描]‎ 在印度,有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一个人死前必须由儿子施以临终仪式。灵魂才能得救,而且儿子继承家产,有抚养父母的义务,于是父母千方百计地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视。‎ 在印度,婚姻是许多女子的隐痛,因为印度盛行嫁妆,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勉力营治。女儿于是成为家庭的包袱。‎ 12‎ 相亲是女性一生之中极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长应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装以待,用丰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长免不了要夸耀女儿的手艺,例如强调菜肴都是女儿亲手做的,然后才把女儿带出来让对方打量。倘若对方满意,双方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嫁妆。如果男方的条件好,嫁妆就要多一些;如果女方的条件好,嫁妆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谈不拢,整个相亲的过程就得重来一次。对女子而言,不论因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亲筹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资而遭到拒绝,都是极大的创痛。‎ 泰戈尔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女性的悲剧命运。‎ ‎[常识积累]‎ ‎1.《吉檀迦利》‎ 泰戈尔1912年发表的诗集。“吉檀迦利”是梵文的音译,意即献给神的诗。诗集充满对神的歌颂,表现了泛神论的哲学思想。诗人所歌颂的神是万物化成一体的泛神,与诗人“泛神论”观点相联系的是他的“泛爱”。这种“泛爱”源于印度的传统精神,是东方的雍容和谐和西方的平等博爱的混合体。诗集有它的独特风格,想象丰富,抒情色彩浓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泰戈尔的人生哲学。‎ ‎2.泰戈尔名言 ‎(1)生当如夏花之绚烂,死当如秋叶之静美。‎ ‎(2)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伟大世界的。‎ ‎(3)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4)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6)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3.泰戈尔的中国情结 泰戈尔一贯强调中印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 ‎1881年,他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 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1916年,他在日本发表谈话,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应梁启超、蔡元培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4月20日在南京大学(时称国立东南大学)发表讲演,南京城为之轰动。他说:“近世文明,专尚物质,并不为贵。中印自有最可贵之固有文明,发扬而光大之,实中印两国之大幸和全世界之福。”。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回国发表了《在中国的谈话》。‎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他屡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斥责日本帝国主义,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12‎ ‎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几十年来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译本和评介著作为数很多。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诅咒(zǔ)  (2)疵点(cī)‎ ‎(3)黑眸(móu) (4)胚胎(pēi)‎ ‎(5)静谧(mì) (6)伫立(zhù)‎ ‎(7)毗邻(pí) (8)弥补(mí)‎ ‎(9)沮丧(jǔ) (10)牝鹿(pìn) ‎ ‎(11)休憩(qì) (12)沉浸(jìn)‎ ‎(13)瞥见(piē) (14)蜷缩(quán)‎ ‎(15)簌簌(sù) (16)修葺(qì)‎ ‎(17)犄角(jī) (18)海市蜃楼(shèn)‎ ‎2.多音字 ‎(1)奔 (2)泊 ‎(3)畜 (4)槟 12‎ ‎(5)数 (6)解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1.词语辨析 ‎(1)熟悉 熟习 辨析 ‎  ‎ 例句 ‎ ①一些没有资格的生活美容院的“美容师”由于不熟习解剖学,注射瘦脸针部位不精确,或使用浓度、剂量过大,经常出现眼睑下垂、局部肿胀、眉下垂等现象。‎ ‎ ②忙忙碌碌每一天,无论你是在上班、上学、家中、或是在路上、旅游,都是一个地点一个地点间穿梭,这些熟悉、陌生的地方时刻都有匪夷所思的故事,有各式各样的话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一定有你感兴趣的。‎ ‎(2)捉摸·琢磨(zuó)·琢磨(zhuó)‎ 辨析 捉摸:揣测,预料,通常只用于否定。‎ 琢磨(zuó):反复思索。‎ 琢磨(zhuó):雕琢、打磨(玉石),比喻对诗文反复加工,精益求精。‎ 例句 ‎  ①该战略可以提高自身威慑力,令周边邻国和美国捉摸不透,并认真对待中国有关维护南海和岛屿主权的声明。‎ ‎ ②读书有用心和不用心之分,我读书的时候,有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经意地翻一翻;有时我会逐字逐句地琢磨(zuó)体会,有时我也会囫囵吞枣地读书。‎ ‎2.成语积累 ‎(1)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2)炯炯有神: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3)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4)流言飞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或挑拨离间的话。‎ ‎(5)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对某事物极端轻视鄙夷。‎ ‎(6)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7)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2‎ ‎(8)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9)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赏析文本指要 ‎1.素芭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提示] (1)自然环境:素芭生活在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有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溪、小鸟、树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2)人文环境:①父母对素芭很冷漠,对女儿的内心和女儿今后的生活根本没有丝毫的关心。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人性的美好,看不到亲情的可贵,只有欺骗和交易,仅仅因为素芭是个哑女!②村里人似乎把这个哑巴女孩看成是村子的一个耻辱,是一个不祥之物。“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③唯一的朋友帕勒达帕也并不是真正关心她、理解她。‎ 素芭没能从她的乡亲,甚至是她的父母、朋友那里得到理解和关爱。她只能从动物朋友那里寻找安慰,得到温暖,只好扑倒在人类无言的大地母亲的怀里哭诉。素芭生活的这个地方的确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人情冷漠的地方。‎ 12‎ ‎2.素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提示] (1)是个哑女,但有着比常人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用眼神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2)是个孤独的人,没有朋友,只有两头牛、一只山羊和一只小猫陪伴她。(3)是个善良的人,对于牛、羊、猫等施以真诚的友情。(4)是个不幸的人,不仅受到外人的指点,还受到自己父母的鄙弃,费尽心力嫁人,却最终又被丈夫抛弃。素芭就是当时时代背景下一个被歧视、被侮辱的女性形象,出嫁用尽心机,破费钱财,在素芭身上都有体现,她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女性的缩影。‎ ‎3.作者是如何塑造素芭这一形象的?‎ ‎[提示] 哑女素芭虽不能用语言来说话,我们仍然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和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这归功于作者高超的描写方法:‎ 首先,刻画了素芭的眼睛(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和嘴唇(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尤其是眼睛,作者用了饱满的、诗意的笔墨去描绘它:“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翻译,心灵自个儿会映照在这双黑眸里。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同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从这双眼睛里,我们看出了那掩饰不住的热情和渴望、忧郁与伤感。‎ 其次,刻画了素芭的动作。特别是将要动身去加尔各答时,素芭坐在他脚旁,盯着父亲的脸,哭泣着。“素芭到牛栏,向自己无言的同伴告别,亲手喂它们饲料,用手臂搂着它们的脖颈,两眼泪汪汪地向它们道别,泪水不止地从她眼里,簌簌落下。”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素芭惧怕远离家乡的心理,使我们认识了她的纯朴善良,忍不住为她的命运担心。‎ ‎[写法阐释]‎ ‎1.诗化的语言 无论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还是场景的描写,都洋溢着一种浓浓的诗意:“他们的眼睛语汇却是无比丰富,无限深沉,就同大海一般深沉,就像蓝天一般清澈。从日出到黄昏,从黎明到黑夜,又从黑夜到清晨,自由嬉戏的阴影世界和孤寂大地是那么庄严,那么静谧”“当素芭钻进牛栏,用双臂抱住萨劳的脖子,把自己的脸颊紧紧贴在它的耳旁,亲热地磨蹭,那时班劳就用爱抚的目光注视着她,用嘴舐她的身子”。读到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人们的心不由得被深深感动,一种诗意的美透过悲哀与同情涌上我们的心,从而诱发我们对生活中弱者的关注与理解。‎ ‎2.独到的结构 12‎ 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情节单纯,开头、结尾既各有特色又朴实动人,显示了匠心独到、别具一格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文章开头说:“这个姑娘被起名为素芭茜妮时,谁会料到她竟是位哑巴呢!”名字和实际恰恰相反,这是怎样的一种巧合呢?结尾处“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这段话引起人们的思索:素芭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 ‎3.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 泰戈尔多次运用细节描写来真实地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从而更加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譬如:“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在此,作者通过对素芭眼睛的描写,特别是对其嘴唇的细节描写,将“素芭的哑”与“嘴唇的灵动”进行对比,形象地揭示了素芭美好的内心世界。又如:“一天,月圆的深夜,素芭缓缓地打开自己闺房的窗户,惶恐地探出头,朝外窥望。她似乎感到,月圆时节的大自然,像她一样孤寂地坐在熟睡的大地上,觉醒着。她也仿佛全身充盈着青春的欢乐、激情和忧伤情愫,抵达那无限孤寂的边缘,甚至超越了那边缘,默然无言地、丧失感觉地、纹丝不动地端坐着,她的嘴里没有吐出一个词儿。”这一段描写,通过典型的细节将素芭长大以后的情感渴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了一位鲜活可爱的少女形象,为以后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天,在加尔各答的一间租房里,母亲正精心地为素芭梳妆打扮,把她的头发扎起来,编成发辫,扎上彩带,戴上首饰。尽管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她的自然美丧失殆尽。眼泪大把大把地从素芭眼睛里淌下来。眼睛别哭肿,母亲起初劝导她,末了责骂她。但她的眼泪对严厉的斥责,不屑一顾。那日,新郎倌同几位朋友一起来相亲,父母惶恐地忙碌一番,仿佛天神自个儿降临人间,挑选自己中意的祭祀牲品。母亲在内屋狠命责骂她,她的泪水格外流得凶。就这副模样被带到考官的面前。‎ 考官们仔细地查看后说:“好,蛮不错。”‎ 看到姑娘哭得像泪人儿似的,新郎倌就觉得,她有颗善良的心,她因要离开父母而感到内心难过哭泣不停。他心里琢磨,今天那颗心想到将与父母离别而痛苦不堪,那么明儿对我也会如此的。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这样,对她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 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素芭的新郎倌在西部工作,婚后他很快携带妻子到自己谋事的地方去了。‎ 12‎ 不出一周,婆家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新娘是个哑巴。但谁也不理会,素芭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她自己也没有欺骗任何人,她的眼睛已经明明白白说清了一切,但那时谁也没有领会过来。现在,她观察了四周,她没有获得诉说自己心灵的语言。在这里,她没有发现那些从她降生人间以来就领会哑女语言的熟悉脸孔。现在,在这位姑娘永恒沉默的心灵里,响起一种无限的无法言说的哭泣声,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1.文中为什么反复写素芭的“眼泪”“哭泣”?‎ 答:  ‎ ‎  ‎ ‎  ‎ 答案:眼泪是悲伤的眼泪,哭泣是无言的反抗。以泪洗面是素芭唯一安慰自己的方式。父母的无情,朋友的冷漠,前途命运的渺茫无一不让她感到悲伤、痛苦。‎ ‎2.怎样理解“对她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评头论足了”一句。‎ 答:  ‎ ‎  ‎ ‎  ‎ 答案:“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素芭的哭泣使“考官”看到了她的一颗善良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3.素芭的父母为什么“踌躇满志”?‎ 答:  ‎ ‎  ‎ ‎  ‎ 答案:一方面把自己残疾的女儿——“累赘”终于嫁出去了,这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解脱;另一方面“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4.“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中,“会说话”该怎样理解?‎ 答:  ‎ ‎  ‎ 12‎ ‎  ‎ 答案:与素芭“不会说话”作对比,凸显出她因此而遭人遗弃的悲惨命运。‎ 如何把人物写“活”、写“丰满”‎ ‎1.综合笔法现丰满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鉴于字数的限制,肖像描写应当简略传神,“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头发浓密”之类不妨舍去。如山东高考作文《向“挑刺”者表示感谢》:‎ 上课后,虽然偶尔会看到老师有些发抖的手和手心微微流出的汗,她的课却还是讲得精彩。“同学们,有谁能朗读一下‘风雨欲来山满楼’这句话?”我没想到,她竟紧张到这种地步。我不知道该如何提醒她。班上最调皮的男孩子把手举得老高,老师很高兴,便让他来答。“老师,好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吧?”话音刚落,班上立刻迸发出巨大的笑声,没听明白的也要问问同位笑什么,立刻也加入了嘲笑的队伍。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却偷偷地观察着老师的脸色变化。可令我失望的是,没有红红的耳根,没有湿润的眼眶,更没有生气的神态,她的嘴角却有一种不好意思的笑。“同学们安静一下,我要向各位同学表示歉意,也要向这位同学表示感谢,勇于指出老师的错误……”‎ 本段文字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段,展示了一位勇于接受学生“挑刺”的老师的形象。‎ ‎2.细节传神绘丰满 12‎ 要创造出血肉丰满的形象,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是“真”与“精”。“真”就是符合生活实际,经得起推敲;“精”就是精选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 不只要告诉读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揭示他是“怎样做的”。“怎样做的”,才是这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区别。所以,细节刻画必不可少。如湖南高考作文《纸梯》:‎ 你陪我去购买寄宿用的衣物。结账时我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于是叫你守着购物车排队等着。回来时,发现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扶着购物车睡着了。你侧仰着头,轻声地打着鼾。往返拿趟东西只不过三分钟而已,你竟如此疲惫,那一刻,我久久地站在你身边,凝望着你,不忍将你叫醒,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静了。‎ 父亲在陪“我”购物等待的短暂时间里,疲惫地睡着了的细节,读来令人感动,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爱蕴藏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中,感人心者,惟细节矣。‎ ‎3.勾勒背景衬丰满 一幅人像画,如果渲染一下背景,人物形象就会显得丰满些。作文也是如此,适当地勾勒人物活动的背景,如景物、氛围、场景等,人物便不是孤零零的“空中楼阁”,人物便能“立起来”。如湖南高考作文《逃离》:‎ 深夜。长长窄窄的街道似乎连接着黑暗的尽头。心中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涌动着,似乎要喷出来,促使我快步向前走。或许,下一个拐角会有惊喜等着我。‎ 一盏路灯孤单地伫立在一侧,橘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格外耀眼。我决定在灯光下停住脚步,却发现身边有一个一身黑衣的人。‎ 我和他说话:“你为什么在这里?”‎ ‎“和你一样,逃离。”他说。‎ 这段文字以阴沉压抑的氛围来渲染突出作者面对生活的重压与别人的眼光,选择逃离的情感,格外真切形象。‎ ‎4.彰显个性书丰满 无论采用什么技巧,无论选择什么角度,目的只有一个:突出人物的个性。描写人物,要求绘形传神,显示灵魂,而不是公式化、脸谱化。要抓住描写对象的个性——“神”。如湖北高考作文《守住内心的方正》:‎ 很喜欢《傲慢与偏见》,喜欢伊丽莎白那活跃的思想,和那敢于向权贵阶级挑战的精神;喜欢达西的傲慢,因为他有足够的资本,喜欢他对旧社会思想的挑战。因此,我便喜欢上了它的作者——简·奥斯汀。‎ 这段评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几个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可谓精彩传神。‎ ‎5.历时变化塑丰满 写出人物心灵的变化过程,动态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层次。如优秀考场习作《记一把蓝色的雨伞》,写妈妈和我在雨天撑伞的变化:‎ 12‎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下。‎ ‎……‎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下,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作者用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场景变化,突出了“在妈妈温暖的爱护下,我迅速成长,然后又回报妈妈以同样温暖的关爱”的温馨情感,对比之中彰显人情之美,颇为动人。‎ 人与路 小诚毕业后,在市里当会计科科长。职务不大,权力不小,那些烫手的金子只有他能拿捏得住。‎ 这天市长秘书过来了,是个女的,套装短裙,走路一扭一摆,嘴唇涂的口红可以刷墙,脸上抹的脂粉能盖个瓦房。‎ 她抛了抛媚眼,娇滴滴地说:“科长小弟弟,新来的吧,跟我喊姐得了。”‎ 这么个妖艳女郎如此称呼他,他还受得了?他脸红地答道:“姐!”“哎,我这小弟还真帅呢。”‎ 说着就要捏小诚白白净净的脸蛋,小诚躲之不及,忙说:“姐,你自重,我有妻室。”‎ 这女秘书顿时来了火:“哟,你算哪根葱呀,给你点颜色,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彩虹啊!还吃软不吃硬,老娘懒得跟你放屁!明说了吧。市长要调一拨款子,要盖一幢别墅。”‎ ‎“不行,这钱是公家的!”小诚一口回绝。‎ ‎“哟,你还真倔呀!不行也得行,市长说了算!”‎ 一栋写字楼都给他们的吵闹声震响了。众人如苍蝇看见屎似的,都跑来了。‎ 一人偷偷拉了拉小诚的衣角:“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可有后台呀。”小诚不屈不挠:“有后台怎样,我就不让。”‎ 秘书看着人多,放了一句“小样,一会儿市长会来找你的”,便走了。‎ 果然,一会有人喊:“小诚,市长找你。”‎ 市长都是一个样,富态,笑容可掬,满面春风。“呀,小诚,你好,你好,新来的吧!还习惯吧!”‎ ‎“他能不习惯,都成霸王了,这里都成他的地盘了,谁敢惹他呀!”女秘书回了一句。‎ 12‎ ‎“小艳!”市长瞪了那个叫小艳的秘书一眼,然后和蔼可亲地说:“你先出去。”又掉过头来:“来,小诚,坐!”那位秘书一扭一摆地走了。两根烟工夫,市长开始阴沉着脸:“小诚呀!大学毕业读书不少吧?……”“嗯。”小诚不敢直视。“知道鲁迅的一句话么?叫‘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熟悉吗?”‎ ‎“嗯。”小诚不知道他要唱哪一出。‎ ‎“我们的毛主席说过:人多力量大!知道为什么吗?”小诚茫然地摇摇头。“知道为什么我能当上市长吗?因为我有人哪!哈哈哈!有人就有路子,知道吗!你会知道的,好了,你可以走了,那笔款子你拨给我就是了。”‎ 小诚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后台”,什么叫“路子”,终于理解了市长的“良苦用心”。‎ 小诚当然给了市长那笔款子,会计簿上当然没有记下,可他私底下准备了一个本子……‎ 在科里,他渐渐耳闻一些市长的“先进事迹”,他一笔笔记下了。‎ 时间到了,他交给老婆,让她去纪委。老婆临走时他说:“我以后的‘路’,就看你的了。”‎ 很快,调查组来人了,因为证据确凿,调查组没有处于被动地位,市长当然绳之以法了。还牵连了一干人等,包括那位拉小诚衣角的仁兄,和那位妖艳的秘书,只有小诚例外。‎ 押上警车的时候,小诚喊住市长,说:“市长,那句话该改一改了,应该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您说呢?” ‎ 市长哑然。‎ ‎[鉴赏点读] 这是一篇典型的小小说,颇有讽刺的意味。很显然,作者间接地观察生活,模仿了影视文学里面不少反腐倡廉的故事,加以取舍、整合,然后“立主脑,减头绪”,才有了“小诚”(会计科科长)“市长秘书”“市长”等这样的典型。应该说,这样的文章也是符合“真善美”的艺术的。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