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精品导学案: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精品导学案: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2课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

- 1 - 第 2 课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 历史的风吹过脸颊,片片树叶飘过,落进捧着雨水的手中。这片片古老的树叶,经历了 人世间所有的离合聚散,见闻了人世间所有的迷离奇幻。它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杜甫,它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李贺,它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 薄命作君王”的李煜,它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周邦彦…… 本课的几首诗词,要注意反复吟诵,在吟咏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作品精美的语 言,认识了解几位作者的重要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这是一个背山临水、风景优美的地方。当时西 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 都先后死去。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 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感时忆旧,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阁夜》。 《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 任奉礼郎。此篇是他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诗歌想象 丰富,文辞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 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煜,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政事不修,纵情享乐。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 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三年后,李煜 42 岁 生日时,作《虞美人》,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词可以 看做是他的绝命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 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苏幕遮》为其代表 作。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渔樵. qiáo 瘦蛟. jiāo 女娲. wā 溽.暑 rù 神妪. yù 舟楫. jí 宿 宿.舍 sù 角 鼓角. jiǎo - 2 - 一宿. xiǔ 星宿. xiù 角.色 jué 2.写汉字 读音 易错字 读音 易错字 xiāo 元宵 mián 失眠 xiāo 云霄 mǐn 泯灭 qì 雕栏玉砌 shǔ 暑假 qī 沏茶 shǔ 部署 3.解词义 (1)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影,日光。 (2)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3)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演奏。 (4)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 (5)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6)侵.晓窥檐语 侵:渐近。 4.解多义 伐 野哭千家闻战伐. 征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砍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夸耀 5.积名句 (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 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 凭箜篌引》)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译文:在秋高气爽之时弹奏箜篌,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音吸引)颓然凝滞在那里, 不动了。那湘夫人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 传出?原来是李凭在国都弹奏箜篌。 点评: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 听;善于鼓瑟的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 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 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2.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译文:在听众的幻觉中,仿佛李凭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箜篌,使得老鱼跳出水面,瘦蛟 起舞。 点评: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 - 3 - 鱼跳波瘦蛟舞”。“老”和“瘦”这两个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 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可见音乐感染力 之大。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发问奇绝,却在情理之中 译文:春花秋月,年复一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点评:春花烂漫,秋月高洁,本令人欣喜,但对阶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何时了” 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 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 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问我有多少忧愁?正像那一江春水长流不断。 点评: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无休无止、无法遏制。“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 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此句新颖精辟,既贴切又富有力度。 1.《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提示:“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 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被掩埋于黄土,化 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 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 不通(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来安慰自己,更显出内 心的凄苦万状,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2.后人总结说李煜的《虞美人》一词风格凄丽,这首词为何显得如此凄丽? 提示: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 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 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李 煜后期的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 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一)牢笼宇宙 俯仰古今 《阁夜》这首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 宙,法律细入毫芒。” 首联二句点明时空,首句用“岁暮”和“阴阳”写出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 又把空间放大。这样的时空使得诗人生发无限的感慨。 颔联把宇宙融入诗中,雨过天晴,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灿烂,倒影在湍急的江 流中摇曳不定。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 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出句写闻战伐之事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的极其凄惨的景象。对句用夜深 传来的“数处”“夷歌”,说明偏远的夔州也不能免于战祸,处处有战争的悲音。对杜甫这 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种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尾联两句写诗人极目远望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出的无限感慨。联想到三国时的卧龙诸葛 亮和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的公孙述,这些历史上的一世之雄,而今都成了黄土。在当时动 荡的环境中,诗人回家无期,乡书不至,不胜“催短景”之悲,于是以古人之事聊作宽解之 词。这种看似轻松的自慰其实蕴涵着深深的悲痛与忧愤。 总之,诗人围绕题目,抒写夜宿夔州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 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波涛,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 仿佛把宇宙聚于笔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 4 - (二)一篇摹写乐声的传神之作 唐诗人李贺的名诗《李凭箜篌引》展现了一个变幻无穷而美妙多彩的音乐世界,堪称是 摹写声音的佳作。 开篇琴声划然如长堤决口,叩击人们的心灵;巨大的声浪澎湃滔天,使飘散在寂寞山间 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接着,乐曲节奏转慢,强度转弱,先表现悲痛欲绝的湘夫人 在湘江岸边抚竹而哭,继而是鼓瑟能手素女抒发愁情。“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 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 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 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接着,诗人又驰骋想象,从无生物到有生物,从动物到植物,描写箜篌的声音。诗人凭 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昆山” 两句,从正面写乐声,前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着意渲染 乐声的优美动听。以下八句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沉浸在寒光之中;然后写高处 远处,天帝受惊,五彩石破裂,神妪佩服,老鱼腾跃,瘦蛟起舞,吴刚废寝,露湿玉兔。以 形写声,选用的物象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并且动静结合,高潮跌宕,惊心 动魄,发人联想。 这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构思巧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篌 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构成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艺术 境界。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 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 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 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 被寂寞上了一把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 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 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 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 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 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 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 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情 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 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琬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 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 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 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 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 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 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 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 5 -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 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于土地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 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 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 仰望。 本文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 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 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把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 的意义”。第 6 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的例子,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 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 7~9 段内容上又 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 升华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3.鉴赏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感受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4.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能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 2.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3.通过了解作者身世,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三、课时与方法 一课时。 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深入鉴赏词语及意象,通过分析 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唐代诗人中,李贺是一个奇才,他的诗歌创作搜奇猎艳,想象丰富,用新奇诡异的语 言,描绘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神秘而又幽美的艺术境界,有人甚至称他为“鬼才”。他虽然只 活到了 27 岁,可是却留下了许多构思奇特、风格独具的诗歌作品,令后世的读者赞叹不已。 毛泽东就曾经极力向陈毅推荐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的诗为什么赢得那么多的称 赞呢?今天,咱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李凭箜篌引》,看看是否像评价的那样。 李贺(791—817),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严羽《沧浪诗 话》称其为“李长吉体”,后来被人称为“长吉体”。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 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后人称其为“鬼才”,有“诗鬼”之称。李贺诗篇里也有积极进取、心雄志决的一面,“少 年心事当拏云”(《致酒行》)等句子广为传诵。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是梨园弟子,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 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 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 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清方扶南《李 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李贺的这首歌形体的诗作想象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尤为出色。 (二)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 (1)初读诗歌,划出节奏,找出韵脚。 - 6 - (2)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初步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提示:(1)韵脚(五次换韵)秋流/愁篌/叫笑/光皇/处雨妪舞树兔 诗歌节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重点字词: ①张:演奏。 ②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③逗:引。 ④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 (3)写李凭弹奏箜篌的音乐效果及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2.理清结构,概括中心 (1)继续朗诵诗歌,根据内容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总结层意。 (2)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诗人运用哪些词语来渲染音乐效果?你觉得音乐的情调怎样? 提示:(1)第一层,前四句。交代弹奏箜篌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音乐效果。第二 层,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第三层,最后八句,侧面写音乐效果。 (2)描绘的意象有:空山凝云、江娥、素女、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十二门、紫 皇、五色石、秋雨、神山神妪、老鱼、瘦蛟、吴质、桂树、寒兔。 给人的感觉:意象众多,驳杂,有虚有实,奇幻,瑰丽,炫目多彩。 (3)运用的词语有:啼、愁、碎、泣、笑、冷、破、惊、湿、寒。 充满寒意,其情调是悲伤清冷的。 (三)挖掘内涵提升人格 鉴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的意象,说说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美感。 提示:找出意象,分析意象,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这是通过写形象来写音乐。四个意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写乐音之强,表现乐声极其昂扬,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 切的气势。“凤凰叫”也形容乐声,写乐音之弱,表现乐声柔和深沉、空灵哀婉。 这一乐章以山崩地坼的气势开端,然后转为如怨如诉的温婉,在温婉中绵延了忧伤的情 绪。 “芙蓉泣露香兰笑”描写乐声从悲戚转为欢快。“芙蓉泣露”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 凄惨,又以露水滴落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 要缓和。“香兰笑”写音乐情绪的变化,运用通感将视觉附诸听觉,描绘出乐音的流丽爽朗, 它还能给人以“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描绘出乐音的流畅鲜明。 这两句想象丰富,意象鲜明,前一句以比喻写声,后一句以视觉写声,给人以强烈的感 官刺激,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有形,是种立体的美感。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四)咀嚼鉴赏领悟方法 概括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箜 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 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 然而综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五)课内小结强化重点 - 7 - 学习本诗,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真领会意象的意义。要重点 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掌握侧面烘托、夸张、摹音等手法的运用。还要认真体味意象所形成 的境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熟练背诵全诗,在背诵的基础上慢慢 加深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