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 27 -‎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 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 “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 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 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 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 “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 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理解有误,原文中说“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选项偷换概念。‎ B项,错把论据当论点,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子。‎ D项,“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说法有误,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 C项,理解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说法有误,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 27 -‎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另一名被害人因想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同学找到贷款公司借钱,自2015年起,从最初借贷的1.3万元逐步累积到欠款100余万元,翻了将近10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 ‎《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 ‎(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三:‎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 27 -‎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材料四:‎ 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 ‎(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 B.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要对大学生加强财商教育。‎ C. 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 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 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 D. 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 ‎6. 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C ‎ ‎6. (1)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 ‎(2)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 - 27 -‎ ‎(3) 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B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要对大学生加强财商教育”说法错误。首先材料未提及“爱好时尚和潮流”;其次材料三中虽提及“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但材料中观点对此持肯定态度,文意强调的是合法借贷;还有不能说“当今大学生”,范围太大,只能是部分大学生。‎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说法错误,混淆概念。注意材料二第五行代词“其”,指代“非法校园贷”。此题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的概念,另外这几则材料报道的都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之实的非法校园贷,应该严厉禁止的也是非法校园贷。‎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 27 -‎ 回答这道题,第一步,通读材料,概括四个材料的中心:材料一,高校学生陷“校园贷”;材料二,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以及学生自身该如何防范;材料三,非法校园贷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潜滋暗长的原因;材料四,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明确四则材料后,第二步,寻找出政府可以插手管理非法校园贷的区域: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以及材料四“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第3步,整理答案:依据材料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可以倡议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依据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材料四,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依据材料三“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贷市场的基础上,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台法借贷的途径。‎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冯骥才 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 - 27 -‎ 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①,混混头儿。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②一个。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 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③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翁声翁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 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小杨月楼心想,李金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可别在意。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赛天津卫是他家的。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 转天一早,李金鏊来到河北大街上的“万成当”,进门朝着高高的柜台仰头叫道:“告你们老板去,说我李金鏊拜访他来了!”老板慌张出来,请李金鏊到楼上喝茶,李金鏊也不理,只说:“我朋友杨老板有几个戏箱押在你这里,没钱赎当,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记着,咱们往后再说。”说完拨头便走。‎ 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箱,早已摆在柜台外边。小杨月楼大喜过望,便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 - 27 -‎ 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老板不肯收,锅伙们把钱截着柜台扔进去就走。多少亦不论,反正多得多。这事又传到李金鏊耳朵里。李金鏊在北大关的天庆馆摆了几桌,将这些代自己还情的弟兄们着实宴请一顿。‎ 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成当”,补还那笔欠款。“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鏊送来了。李金鏊嘛人?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至此,钱上边的事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 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侠们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恰巧李金鏊到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月楼。‎ 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鏊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着油彩就跑出来。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高汉子。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下台阶。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鏊还满是欢笑。‎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得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弟兄。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眼瞅着小命不长。”‎ 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 李金整说:“那倒不用。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这么做难为您吗?”‎ 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这点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约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又看戏,又帮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何况这么多名角同台献技,还是《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些热闹好看的大戏,更是千载难逢。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 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送给李金鏊。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李金鏊见钱,面孔马上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翁声瓮气。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钱。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 ‎(选自冯骥才著《俗世奇人·贰》,文字有删节)‎ - 27 -‎ ‎【注】①锅伙:此处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②死千: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这是天津土语,也是混混儿的行话。③赛: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擅长写人。不仅对主角李金鏊、小杨月楼刻画细腻,也于廖寥数语中将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刻画得活灵活现。‎ B. 小说善于叙事。李金鏊助小杨月楼脱困,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鏊,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可作者总能尺水生波,以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行来制造波澜。‎ C. 小说语言精妙。文中“嘛”“赛”“锅伙”“爬爬屋”等诸多天津方言词汇都透着一股子天津话的生动和幽默,富有生活气息,增添了地方特色。‎ D. 小说多用对比。李金鏊家境贫困却能济危扶困,这是人物自身的对比;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8. 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使情节波澜起伏。眼前的李金鏊贫穷落魄,和传闻中“拿义气当命”的仗义形象形成反差,小杨月楼从先前的期待到眼前的怀疑再到后来的不抱希望,形成了情节的跌宕。②为后文设置了悬念。这样一个让小杨月楼“不抱希望”“满心狐疑”的人物,能否助小杨月楼脱困,二人最终为何会“义结”,充满悬念。③凸显人物形象。传闻中“混混头”李金鏊居然生活如此拮据,强烈的反差使人物“助人脱困、不求回报,重情轻财”的形象更加突显。 ‎ ‎9. ①主人公李金鏊侠肝义胆。他把义气视若性命,广交朋友;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不求回报;为上千兄弟的衣食想方设法,重义轻财。②次要人物小杨月楼知恩重义。他获助返沪即寄回银票,不贪钱财;约聚名角义演助困,临别赠银以示感恩。③一众人物热心仗义。热心助人的小伙计、爽快诚信的当铺老板、仗义疏财的天津卫锅伙们、慷慨义演的上海滩名角们皆是如此。小说用这样一众群像表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 ‎【解析】‎ ‎【7题详解】‎ - 27 -‎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D项,“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理解有误,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是按照当时的江湖规矩,显得亲切;李金鏊唤小杨月楼“老板”,是按照旧时对伶人的尊称。并不能构成人物之间的对比。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本题要求是“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赏析时要结合原文具体分析。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使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传闻中的李金鏊“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混混头儿。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威名赫赫;而眼前的李金鏊却是“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居住环境是“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穷困潦倒。‎ 小杨月楼从先前怀着期待而来到眼前的怀疑,使情节的曲折起伏;同时也为后文李金鏊能否助小杨月楼脱困设置了悬念,更加吸引读者。而人物这强烈的反差也使李金鏊“重情轻财”的形象更加突显。‎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作品的主题。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品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等。本题要求是“这篇小说中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结合文本对此简要分析”。首先,小说的主人公李金鏊义字当头,“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一个……”把义气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对素不相识的“小杨月楼”慨然相帮,还不求回报;“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重义轻财。而次要人物小杨月楼知恩必报,重情重义。他获救返回上海后就寄回银票,又答应了恩人李金鏊的请求,约各位名角义演救助苦力,临别还赠恩人李金鏊银两表达感恩之情。其他人物如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慷慨义演的上海滩名角们也都是充满义气。小说中的不同人物身上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义”的普遍认同和追求。‎ - 27 -‎ ‎【点睛】鉴赏艺术特色题,须了解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②表现手法(次之);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思考分析时要做好两个结合。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费宏,字子充,铅山人。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迁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武宗立,擢太常少卿。正德二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五年进尚书。‎ 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谏,报闻。宏持重识大体,明习国家故事,数劝帝①革武宗弊政。“大礼”之议,诸臣力与帝争,帝不能堪。宏颇揣知帝旨,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心善之。及廷和等去位,宏为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委任甚至。‎ 宏为人和易,好推毂后进。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而是时席书、张璁、桂萼用事。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帝尝御平台,特赐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其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其见尊礼,前此未有也。璁、萼滋害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萼遂与璁毁宏于帝,言宏纳郎中陈九川所盗天方贡玉,受尚书邓璋赇谋起用,并及其居乡事。宏上书乞休,不允。‎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宏亦连疏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萼。于是奸人王邦奇承璁、萼指,上书污故大学士廷和等,并诬宏。宏竟致仕去。时六年二月也。十月,璁遂以尚书、大学士入直内阁。间一岁萼亦入矣。‎ 十四年,萼既前死,璁亦去位,帝始追念宏。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自是眷遇益厚。偕李时召入无逸殿,与周览殿庐,从容笑语,移时始出。赐银章曰“旧辅元臣”。数有咨问,宏亦竭诚无隐。承璁、萼操切之后,易以宽和,朝士皆慕乐之。未几卒,年六十有八。帝嗟悼,赙恤加等,赠太保,谥文宪。‎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注】①帝:指明世宗嘉靖皇帝。明武宗无后,由堂弟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继承大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27 -‎ ‎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B.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C.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D. 书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冠:刚刚加冠;冠礼,是中国古代男性的成年礼,古人在冠礼之后都必须取字。‎ B. 首辅:即首席大学士,明典制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惯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C. 御制:指古代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等。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常冠以“御”字。‎ D.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亦作“乞免”,古代官员提前请求致仕被称之为“乞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宏年轻有为,博学多才。他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对国家过往旧事非常熟悉,进入仕途先后历经四位皇帝,担任多个官职,颇受重用。‎ B. 费宏行事持重,恪尽职守。当皇帝耽于安逸享乐时,他极力劝谏,曾多次劝明世宗革除武宗时的弊政,对皇帝的询问竭诚尽力,无所隐藏。‎ C. 费宏和蔼平易,深得圣宠。费宏提携后学,做事有分寸,深得圣心。费宏请辞时皇上极力挽留,后来还赐给他银质勋章,他死后倍享殊荣。‎ D. 费宏遭人嫉恨,被迫辞职。费宏遭到张璁、桂萼等人的嫉恨,多次被他们弹劾,后因张璁、桂萼等指使的奸人王邦奇的诬告,被迫辞职离开了朝廷。‎ ‎【答案】10. B 11. A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句意:席书的弟弟检讨官席春,原来是从其他部门改用过来的。等到《武宗实录》修成,费宏提议让他来担任佥事,席书因此怨恨费宏。张璁、桂萼从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们。‎ - 27 -‎ 句子“故由他曹改用”是独立完整的句子,“由他曹”作“改用”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及《武宗实录》成”,“及”等待,一般放到句首,领起主谓结构作时间状语,所以“成”后断开,排除A; “由……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开。‎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古人在冠礼之后都必须取字”错误,古人取字不是必须,取字的规矩最初只是在上层社会的圈子,只有贵族有字。‎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因张璁、桂萼等指使的奸人王邦奇的诬告,被迫辞职离开了朝廷。”错误,根据原文“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后劾疏上之。”从“又”字可知,费宏辞职的原因不仅仅一个。‎ 故选D。‎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费宏,字子充,铅山县人。刚成年,就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官修撰。弘治年间,擢升为左赞,,在东宫中担任直讲,晋升为左谕德。武宗即位,擢升为太常少卿,正德二年被授予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任左侍郎。正德五年进升尚书。‎ - 27 -‎ 正德皇帝沉湎于安逸享乐,早朝、日讲一并废除。费宏请求(皇帝)勤政、务学、纳谏,皇帝批复已知晓。费宏行事慎重,顾全大局,通晓熟知国家旧事,多次劝嘉靖皇帝革除武宗时的弊政。“大礼”之争中,各位大臣与嘉靖帝据理力争,嘉靖帝不能忍受。费宏很能揣摩皇帝心意,只在公疏上署名,不曾另外劝谏,因此皇帝很欣赏他。等到杨廷和等离开内阁,费宏担任内阁首辅。加封少师兼任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信任到了极致。‎ 费宏为人和蔼平易,喜欢荐举后进。他在“大礼”之争中(虽然)不能极力谏诤,也没有依附权势背离道义。而这时候席书、张璁、桂萼掌权。席书的弟弟检讨官席春,原来是从其他部门改用过来的。等到《武宗实录》修成,费宏提议让他来担任佥事,席书因此怨恨费宏。张璁、桂萼从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们。费宏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制裁抑制。张璁、桂萼也大为怨恨。嘉靖皇帝曾经驾临平台,特意赐下七言诗一首,命令辑录倡和诗集,署其官衔为“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他受到的尊崇礼遇,在这之前没有人有过。张璁、桂萼更加嫉妒费宏的受宠。桂萼说:“作诗写文章属于小才能,不足以烦劳圣心,并且由此使得费宏凭借恩宠光耀,欺凌打压朝廷其他官员。”皇帝置之不理。桂萼于是与张璁在皇帝面前诽谤费宏,说费宏收纳郎中陈九川所盗窃的天方贡玉,接受尚书邓璋的财物谋划重新起用他,并提到他居住在家乡时发生的事。费宏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不允。‎ ‎ 等到张璁官居兵部,费宏想启用新宁伯谭纶掌管奋武营,张璁于是弹劾费宏企图控制府部。不久,又因为费宏的儿子费懋良获罪下交司法官,(二人)攻击费宏更加尽力,又抄录前后弹劾费宏的奏疏上奏皇帝。费宏也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便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安慰挽留,却始终不因此斥责张璁、桂萼。于是奸人王邦奇受张璁、桂萼的指使,上书诬告原大学士杨廷和等,并诬告费宏。费宏最终辞职离去。当时是嘉靖六年二月。嘉靖六年十月,张璁凭借着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值内阁。隔一年,桂萼也进入内阁。‎ 嘉靖十四年,桂萼已经死在前面,张璁也离职了,皇帝开始追念费宏。又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待遇更为丰厚。费宏与李时一起被皇帝召见进入无逸殿,(皇帝)和(他们)遍览殿堂,谈笑自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去。赐给他银质勋章“旧辅元臣”。(皇帝)多次咨询(他),费宏也竭诚回复,无所隐藏。在张璁、桂萼严苛执政之后,改用宽厚平和的执政措施,朝廷官员都仰慕相悦。不久去世。年龄六十八岁。皇帝哀叹悼念,抚恤助丧都增加等级,追赐太子太保称号,谥号文宪。‎ ‎(二)文言文阅读二(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也。祖撙,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彦高,梁给事黄门侍郎。凝幼聪晤,美容止。既长,博涉经传,有文辞,尤工草隶。天嘉四年,释褐 - 27 -‎ 授秘书郎,转庐陵王文学。光大元年,除太子洗马、司徒主簿。太建元年,迁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选尚信义公主,拜驸马都尉、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及将之郡,更令左右缉治中书廨宇,谓宾友曰:“庶来者无劳,不亦可乎?”寻授宁远将军、尚书吏部侍郎。‎ 凝年位未高,而才地为时所重,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高宗尝谓凝曰:“我欲用义兴公主婿钱肃为黄门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对曰:“帝乡旧戚,恩由圣旨,则无所复问。若格以佥议,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惟陛下裁之。”高宗默然而止。肃闻而有憾,令义兴公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陛。顷之,追还。‎ 后主嗣位,受晋安王谘议参军,转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尝置酒会,群臣欢甚,将移宴于弘范宫,众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卿何为者?”凝对曰:“长乐注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众人失色。后主曰:“卿醉矣。”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斯理庶几可达。”因制《小室赋》以见志,甚有辞理。陈亡入隋,道病卒,时年四十七。‎ ‎(《陈书·列传二十八》,有删改)‎ ‎【注】长乐,天子母亲的代称。‎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B.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C.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D. 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文字,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经传”相同。‎ B. 中国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随着历史发展,依次演变。‎ C. 褐指粗布短衣,古时地位卑贱之人所着之衣,释褐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 D. 文中“文学”为官名,汉代始置于州郡及王国,又称文学掾,为后世教官所由来。‎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7 -‎ A. 蔡凝聪颖有才,早年仕途顺畅。他出身仕宦,才华横溢,初入仕途就屡得升迁,并得以婚配公主,春风得意。‎ B. 蔡凝为人厚道,善于为人着想。他从中书省离任时,命令手下人修葺中书省的官舍,以便让继任者舒适入住。‎ C. 蔡凝国事为重,不惧得罪权贵。在皇帝想任用义兴公主的夫婿做黄门郎征求意见时,他直言反对,阻止了此事。‎ D. 蔡凝性格亢直,敢于直言上谏。在陈后主邀领群臣去弘范宫纵酒宴饮时,他拒绝前往,并义正辞严地陈述理由。‎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 ‎(2)肃闻而有憾,令义兴公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阯。‎ ‎【答案】13. B 14. B 15. C ‎ ‎16. (1)(蔡凝)常常在西斋端正地坐着,如果对方不是尊贵名流,就很少与之往来,趋炎附势者多讥笑他。‎ ‎(2)钱肃听说后很怨恨,让义兴公主每日向陈高宗说他的坏话(诬陷他),不久蔡凝被罢免了官职,迁往交趾。‎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本题中“他日”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AC项;“负地矜才”指“自负门第,夸耀才华”,故“矜才”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答案为B。‎ ‎【14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B项书法的历史演变顺序错误,按时间顺序应为“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故答案为B。‎ ‎【1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直言反对”错。蔡凝的回答是:“帝的同乡与旧戚,若恩惠依从圣旨,那么就没有可以再问的了。若以大家的意见为标准,黄散之职,本来必须人品与出身都美,请陛下决断。”话说得比较委婉。故答案为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自非”:自己认为(对方)不是;“交接”:交往;“趣”:同“趋”;“焉”:代词,他。(2)中“憾”: 怨恨;“谮”: 诬陷;“寻”: 不久;“迁”:贬到,调任到。‎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三)古代诗歌阅读一(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7.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 27 -‎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8.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 “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 “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想读懂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的作者、下面小注、以及诗歌中的“诗眼”入手,还可以借助诗歌中某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借助某些传递情感的意象等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D项,“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错,这是眼前所见景色,而不是回忆;‎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中用典的表现手法。用典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整首诗,来揣摩各项用典的正确与否。‎ B项,“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错误;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意在强调祖国山河的壮丽与英雄人物的辈出等,‎ C项,“担忧”“望其早归”错误;此处是鼓励友人建功立业;‎ D项,“儿女泪,君休滴”,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而非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故选A。‎ ‎(三)古代诗歌阅读二(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龙门八节石滩①(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 27 -‎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73岁。作者在诗前小序中说:“东都龙门潭之南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会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适同发心,经营开凿,贫者出力,仁者施财。”②振锡:指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手杖。③汉太傅疏广年老告退,宣帝及皇太子赐金丰厚,广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1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 B. 颔联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石滩疏通后,江上舟筏鱼贯往来、篙楫挥舞如箭的繁忙景象。‎ C. 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从各方化缘的所得。‎ D. 第六句作者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 ‎20. 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 ‎【答案】19. BC 20. ①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②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没有比拟的手法。C项,“唯一来源”错,第六句表明,工程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家财”。‎ 故选BC。‎ ‎【20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突出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突出诗人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怀,也进一步凸显出诗人对百姓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注。‎ - 27 -‎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蜀相》中通过对诸葛亮赞扬和偏情,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从生的原野流滴,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 《阿房宫赋》中作者发墨写意,相笔勾勒。言阿房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点明了士大夫之族拒绝从师学习的借口。‎ ‎【答案】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2).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江流宛转绕芳甸 (4). 月照花林皆似霰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覆压三百余里 (8). 隔离天日 (9). 位卑则足羞 (10). 官盛则近谀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捷、使、襟、宛、霰、事、心、覆、卑、谀。‎ 三、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1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依赖创始于美国军方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和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 - 27 -‎ 都需要GPS导航定位授时,而我们只能接收到数据粗糙的民码GPS信号,还存在被阻断的危险。近年来,从“中国奇迹”到“中国分享”,快速发展的北斗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今年年初,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建设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不能 ,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与之前发射的卫星相比,( )。近年来,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减灾救灾、精准机控等领域 ,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带来技术创新和突破。开放的北斗,还与世界携手共赢。北斗基础产品已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少沿海国家的舵手们指引方向,赢得海内外 。“2035年前,我国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空天地海、高精度安全可靠、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时空体系,从而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总设计师杨长风 地说。‎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还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 B. 无论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或者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 C. 无论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和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 D. 无论是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还是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 ‎2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更高精度氢原子钟的配置,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的实现,使北斗三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B. 北斗三号配置了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实现了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C. 北斗三号更高精度的氢原于钟的配置,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的实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D. 配置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实现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使北斗三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胶柱鼓瑟 初露锋芒 交口称赞 毋庸置疑 B. 胶柱鼓瑟 脱颖而出 拍手称快 信誓旦旦 C. 邯郸学步 初露锋芒 交口称赞 信誓旦旦 D. 邯郸学步 脱颖而出 拍手称快 毋庸置疑 ‎【答案】22. D 23. B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 27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与“和、或者”搭配,排除B项和C项;逻辑不当,“军用作战飞机、舰艇、坦克等主战武器”应放在“民用电力、电信等行业”之前,排除A。故选D。‎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由前一句“与之前发射卫星相比”,此句主语应为“北斗三号”,故排除A项、D项。C项,“更高精度的氢原于钟的配置”“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的实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句式不一致,综合分析,“配置了更高精度的氢原子钟,实现了星载时频无缝切换功能”比较好,排除C项。故选B。‎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胶柱鼓瑟:现含贬义,比喻拘泥陈规,不能灵活变通。结合“依循他国道路,而应自主创新”分析可知,选用“邯郸学步”。初露锋芒:比喻初次显示出棱角或刚开始表现出力量或才能。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结合“北斗系统在智慧城市、减灾救灾、精准机控等领域”“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带来技术创新和突破”等分析可知,选用“初露锋芒”。交口称赞:异口同声地称赞。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结合“赢得海内外”分许,选用“交口称赞”。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为诚恳。毋庸置疑:理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一般作谓语、补语,不作状语。结合“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分析可知,选用“信誓旦旦”。故选C。‎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两种看似对立的言论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 27 -‎ ‎ 一是一份新闻期刊刊发文章《社会堕落,从贬低文科始》,作者从个人化的视角和经历出发,为贬低文科的社会风气感到痛心疾首。二是南方一座城市的副市长在演讲中表示,有必要重提“学好数理化,走遇天下都不怕”。‎ 请你结合自身,谈一谈对以上两种言论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学好数理化 从来不等于贬低文科 每隔一段时间,关于文科重要还是理科重要的讨论,都会在舆论场上泛起尘埃。正如材料中的两种对立观点一样。针对贬低文科的忧虑,更多地是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纠偏,是对过往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而在今天重提“学好数理化”,也与当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存在直接联系。‎ 衡量文理科的社会价值,理应避免非此即彼的认知偏见。无论是担忧“贬低文科”,还是主张“学好数理化”,都不应该泛泛地喊喊口号、发发牢骚,而要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反思。‎ 在拥有人文社会学科背景的人群中,常常弥漫着一股缺乏自信的情绪。文科生拿自己的专业调侃,已成为网络段子的重要灵感源泉。而一些理工科背景的人由于过早脱离了系统的人文教育,在需要人文社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场合,往往缺乏判断力。现实中,如果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人讨论同一个问题,因为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差异,常常“鸡同鸭讲”,让争议沦为口水仗。‎ 而在当下重提“学好数理化”,不能回到功利主义的路子。科学和理性是社会文明的潮流,创新精神更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然而,重视科学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倾尽所有社会资源,而人类的理性文明也不只有发展科技一条道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与人文,是殊途同归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文底蕴;而人文学科也在不断注入科学研究方法,让人文关怀更接近社会现实的本质。‎ 文理科的社会认知分野,有学科差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高中分文理科教学和高考分科考试的影响。目前,在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陆续提出了取消文理科分科的措施。随着改革深入人心,造成文理科失衡的制度因素被消除,社会的认识无疑会更加全面。‎ 除了制度层面纠偏,还要主张成熟的社会心态。自恢复高考以来,无论是社会对文理科的态度,还是对具体学科的关注,都经历了很多轮的大起大落。几乎每隔几年都会有一些“明星学科”横空出世,相应地总有一些学科被“打入冷宫”。对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应有恒心和定力,不要总是等到意识到某个领域的欠缺时,才临时抱佛脚地补偿性发展。‎ - 27 -‎ 其实,在中国社会日趋活跃的当下,“贬低文科”更多地成为伪命题。人文社科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凸显,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学科在各行各业扮演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而在公众心目中,“学好数理化”从来都没有缺席,对科学的信仰,对技术实力的追求,始终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必要条件。‎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考过后,考生很快要面临学科和专业的重大选择。对于考生而言,不管是选择理工科专业,还是人文社科专业,都应该在充分了解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志向,让决定无愧于心。而泛泛地为文科和理科哪个更重要争个高低,不仅肤浅,更与现实需求脱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审题】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了两种对立的言论,一个认为社会贬低文科,一个又提倡学习理科,很明显有重理轻文之意,而作文要求谈一谈对以上两种言论的认识,就是要求考生针对这两种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结合社会现实及自身的经历来谈。此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但就观点类的作文而言,最好写成议论文,这样会有理有据,使自己的话可说。‎ 参考立意:‎ 文科是无形的致使社会进步的力量。‎ 只有文理兼修才能实现双赢,才能让我们自己或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行文结构:首先要分别写出文科和理科的优势,然后写出二者的关联,最后强调二者缺一不可,应文理兼修。‎ 素材:‎ 工类专业的收入普遍要比较好,因为理工类专业的领域基本上都是高薪技术,重工业或者生活必备的领域:例如,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类等等。而且他们的专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属于专业类的,可替代性比较低,社会需求量高,比较好就业,在一些不需要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的入门级、技术岗位上,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背景,比文科生要有优势。‎ 文科类的学生考公务员比较容易。这是事实啊,各个行政单位都比较喜欢能写东西的毕业生。‎ - 27 -‎ 文科比较能培养人的气质。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类作品读的多了,人的气质真的不一样。‎ 文科的知识点不像理科生一样,如果有一环不明白,那么后面的会都受到影响。文科知识点是一块一块的,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不大。学起来比较容易。‎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 一、首先要“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 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 ‎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