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讲学案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017江苏单科,24A 2016课标Ⅲ,45 王安石变法 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 近代中外重大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内容、进步性与局限性 2016江苏单科,24A 明治维新 条件、内容和历史地位 2015江苏单科,24A 戊戌变法 背景、内容和特点 2013课标Ⅰ,45 分析解读 改革开放的年代,需要我们借鉴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因此,在选修课中各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单元,使本单元的重要性几乎等同于必修部分。 命题规律:(1)需要注意的是,对本部分的考查近几年出现了新动向,这就是对一些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的考查,如唐太宗时谱牒改革、清政府养廉制度等。(2)考查较多的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也是考查的重点。 备考建议:(1)注意培养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高考一般重视新情境的设置,重视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回答教材知识。(2)注意和现实热点问题相联系,如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探究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 五年高考 考点一 古代中外重大改革 1.(2017课标Ⅲ,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2.(2017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13 3.(2016课标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4.(2016课标Ⅲ,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5.(2015课标Ⅰ,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9分) 6.(2015课标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13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7.(2014课标Ⅰ,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8.(2014课标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答案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6分)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9分) 9.(2013课标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 教师用书专用 10.(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 D 13 11.(2015重庆文综,1,4分)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 答案 B 12.(2014上海单科,8,2分)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答案 B 13.(2014安徽文综,12,4分)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答案 A 14.(2014四川文综,1,4分)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 A 15.(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16.(2015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10分) 答案 (1)法令:方田均税法。 13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2013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答案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18.(2013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 答案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考点二 近代中外重大改革 1.(2017课标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13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2017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答案 (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3.(2016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答案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4.(2016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3分) 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5.(2015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13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1分)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6.(2013课标Ⅰ,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教师用书专用 7.(2015北京文综,23,4分)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答案 D 8.(2014重庆文综,7,4分)《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 C 9.(2014山东文综,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13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答案 (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0.(2014福建文综,41A,16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 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满分105分 70分钟) 非选择题(共105分) 1.(2018清华大学能力测试,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志在平北齐,定江南,统一全国。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集权,扩充兵力。他一面削夺宗室诸王及勋贵大将的权势,一面要求宗室诸王及将帅的故旧部属不得尽忠于故主,而只能以天子一人作为专心侍奉的对象。为了对北齐用兵,他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募兵范围,将征兵对象推及所有均田农民,且“改军士为侍官”,“侍官”犹皇帝侍卫,明确了府兵的“禁旅”“宿卫”性质,改变了原先府兵将领“自相督率”的现象,当兵之民既有“侍官”的荣誉,又逃避了国家赋役,以至出现了均田农民踊跃当兵的局面。武帝大力整顿府兵军纪,用法严整,又经常体察军情,慰勉将帅,笼络军心。周武帝在释免奴婢、杂户的同时,为避免激化统治集团矛盾,又把部分奴婢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和勋贵。建德二年(573年)武帝集群臣、沙门、道士,“辩释三教先后”,结果得出“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的结论,建德三年五月,武帝“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建德六年平北齐,武帝又令断齐境佛法。 ——摘编自余世明《北周武帝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武帝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武帝改革的影响。(6分) 答案 (1)内容: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府兵制,扩大募兵范围,提高府兵社会地位;抑制佛教;释免奴婢。 背景:宗室诸王与将领权大,削弱中央集权;分裂割据,战争频繁;佛教与政府争夺经济利益;诛杀权臣,掌握实权;周武帝具有雄心壮志。 (2)影响:增强了北周的实力,为灭北齐、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抑制佛教,释免奴婢,补充了农业劳动力,增加了政府赋税,促进了经济发展;为隋唐时期兵制改革奠定基础;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为之后的政权更替埋下伏笔。 2.(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一联,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3 材料 唐以关中为腹地,朝廷消费浩大,物产不足供应,不得不依赖江南漕运。安史之乱后中原残破,赋入甚微,而运河又因战乱失修,运输成本大增,运量大降。代宗即位时,长安斗米价至千钱,宫中无隔夜之粮,郊农搓谷穗以输官。刘晏根据运河各段水情特点及船夫对航道熟悉情况,采用分段转输之法,又制造专门船只,改进造船材料,用盐利雇船工专司行船,并调军队押运,终使成本降低,安全系数及运输效率大为提高。由京师至各地巡院遍设“疾足”(情报员),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动向,动用各处粮仓储备以调节丰歉,丰则籴,贱则粜,以防商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波动,官府又能从中获利,此即“常平法”。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推行的改革措施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推行改革措施的意义。(7分) 答案 (1)措施:整顿漕运;平抑物价。 原因:安史之乱后关中地区急需江南物资;安史之乱后经济凋敝,税源枯竭,财政困难。 (2)意义:降低了漕运成本,保障了漕运安全,提高了漕运效率,促进了物资流通;打击了囤积居奇,调控了物价;政府财政收入增加,重振了中央权威。 3.(2018河南中原名校三测,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论者指出:“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些情况表明商税征收到宋代首次进入了自身的制度化时期。”这标志着“原来超经济强制性质的抑商政策开始向经济性强制的征商政策转化”。同时,商税征收制度化,也是对商品生产者私有产权保护的制度化。因为比起唐末五代对商税的横征暴敛,商品生产者缴纳一定的商税,以换取政府承担对商品产权的保护,从成本上来讲是合算的,北宋初年,全国各地曾努力革除五代十国时期苛刻的征商制度的弊端,并严格约束各级理财机构和征商机构,防止其苛征暴敛,使商品生产者的交易费用降低。商税征收制度化,说明“当私人收益的潜在增长超过交易费用时,便会为建立这种所有权进行种种尝试,政府承担对所有权的保护,因为政府为此付出的成本低于私人自愿团体所付的成本”。宋代允许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达到了政府“商旅既安,课利自厚”的目的。 ——摘编自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 (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特点及表现。(7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赋税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作用。(8分) 答案 (1)特点:商税征收制度化。(或出现了完整的商税制度) 表现: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广泛设置税务机构;加强对商品产权的保护;等。 (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战争的影响。 作用: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2018 广东广州调研,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9 年 1 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挺进,揭开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此前后,蛟洋、赣西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蛟洋农民银行、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各自发行了货币,货币的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发行有充足的准备金,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元,币值比较稳定。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月发行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临时中央政府加强货币管理,保障币值基本稳定。1933 年 9 月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国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导致币值贬值。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币值,但终因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扭转通货膨胀的局面。1934 年10 月后,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摘编自罗华素《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特点。(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的意义。(6 分) 答案 (1)特点:货币发行从分散到统一;维护币值基本稳定;货币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发行时间短;货币设计体现苏维埃政权的特色;受革命形势的影响。 (2)意义: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改善人民生活;宣传了革命思想;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货币积累经验。 5.(2017广东广州模拟,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3 材料 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 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数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清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 ——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6分) 答案 (1)内容:巡抚负责一省军民大政;总督同时管理多个省份事务;总督、巡抚属于京官,由中央临时派遣。 (2)作用: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奠定基础。 6.(2017河南开封一模,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武则天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答案 (1)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官吏;发展科举制,选拔贤能人士;休养生息,发展社会生产。 (2)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平民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政治清明,为后世政治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唐玄宗前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7.(2016河北名校联盟质检,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末年,战事屡兴,民怨沸腾。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昭、宣二帝多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还下旨规定凡遇郡国遭受水旱、地震灾害,当年租赋徭役皆免。昭帝时期就武帝的盐铁专卖政策进行辩论和总结,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宣帝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宣帝还设廷尉平至地方鞫狱,还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宣帝时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经过这次讲论之后,原属民间的学派如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也进入官学。史学家评价这一时期“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文帝之时”,史称“昭宣中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昭宣中兴的主要内容及实质。(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昭宣中兴的积极影响。(5分) 答案 (1)内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调整专卖政策,整顿工商业;重视吏治,加强考核,平反冤狱;整理儒家经典,促进文教发展。 实质:封建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影响: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儒学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105分 70分钟) 非选择题(共105分) 1.(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3 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6分) 答案 (1)特点:有专门的考课机构;考课内容注重能德结合;考核标准详细;重视实在政绩;考课程序严密;考课结果与官员奖惩挂钩;皇帝重视,亲自主持。 (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二联,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1906年11月开始,清政府参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把“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清末政府仿照国外资本主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体制,在各级审判机关内部设立检察厅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公诉,开创了在中国司法体制上实行控审分离的先例。中国传统的诉讼审判机制中无独立的诉讼法体系,也无明确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分。在清末改革过程中,沈家本通过考察和研究东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首先要区分民诉、刑诉的主张……中国古代按照“有罪推定”原则,无视当事人的权利。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等,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择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刘哲《清末司法的近代化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存在的弊端。(7分) 答案 (1)特点:司法审判专业化、独立化;借鉴西方司法模式;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崇律师辩护制度。 (2)弊端:建立和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公平。 3.(2018广东惠州二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统计,建国伊始,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200万人,当时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事实上,党中央已预料到中国知识分子匮乏的问题。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说: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就其思想状况而言,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革命性。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以及崇美、恐美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等还不了解,不熟悉。针对上述情况,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党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并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重。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正确的,为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杨乔萍《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 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7分) 答案 (1)背景: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国内知识分子数量极为有限,人才短缺;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知识分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性。 (2)作用: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促成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局面的形成。 4.(2018山东日照检测,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13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 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特点: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渐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呼应;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户籍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 (2)意义: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人口合理流动,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5.(2017广东佛山一模,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春秋时期,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坐拥渔盐之利,但丰富的资源换来的财富多数流入了宗室贵族之手,国家和人民获利微薄,财政入不敷出。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几经波折,齐桓公即位,拜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均地分力”,即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包括公田);“与之分货”,即征收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推行“官山海”政策:盐业生产者将大部分产品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再由国家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对冶铁产品利润实行政府和私人分成,“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铁器由官府统一收购,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利润统归国家。还提出“通轻重之权”:“轻重敛散以时”,即根据物资供求状况变化,由国家适时地吞吐物资,在物多而贱时进行收购,在物稀而贵时进行抛售。 ——摘编自刘玉峰《资治通鉴:中国历代管理经济政策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时代背景。(6分) 答案 (1)措施:实行“相地而衰征”,规定公私田一律按产量收税;官府垄断盐铁经营;平抑物价,控制交易盈利。 (2)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追求富国强兵;井田制瓦解,私田产生;齐国旧制的弊端导致财政危机;齐国内政混乱,社会动荡;齐桓公励精图治,起用管仲。 6.(2017湖北重点中学适应性考试,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北周时代从《周官》抄袭来的那一套古老的制度,命苏威等综合汉魏以来历朝的官制,制定新的制度。在朝廷分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朝廷的五省中,秘书省职掌较闲,内侍省全是宦官,并不重要。政权所寄,全在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尚书省事无不总,是一个执行各种政令的机构。门下省置纳言二人。内史省置内史令二人。三省长官共同定令立法,参决军国大政,担任宰相的职务。 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而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开皇三年,隋文帝根据杨尚希等的建议,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时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时行政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答案 (1)朝廷分设五省,其中尚书、门下、内史居主导地位;地方由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且地方各级官吏由吏部负责选任。 (2)推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促进中央集权的加强;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 7.(2016河南开封一模,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材料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出任官吏,这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忠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宋朝还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这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特点。(6分) (2)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历史地位。(9分) 答案 (1)特点:政府重视,录取范围扩大,名额增加;考试过程规范、严格;考试内容注重实用。 (2)影响: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完善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皇权。 地位:宋代是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科举选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