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黄荻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黄荻清

‎2018年全国理综卷Ⅲ生物试题评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 黄荻清 一、试题结构评析:‎ ‎ 2018年的全国高考理综Ⅲ生物试题,结构与往年相似,6道单选题加4道必做非选题,两道选做非选题。分值也没有大的变动。今年的题干文字、图表信息特别简洁明了。没有庸长繁赘的叙述。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答题时间。并没有出现考前预测的题干阅读量增加的现象。但学生表述的文字量并没有减少,并且更合理。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概念为基础,原理、应用描述为重点,结合基础数理思维和基础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试题内容评析:‎ ‎(一)考点覆盖:‎ ‎2016-2018高考全国卷Ⅲ生物学科试题考点分布分析对比表 年份 ‎2016Ⅲ ‎2017Ⅲ ‎2018Ⅲ 题号 分值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分值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分值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1‎ ‎6‎ 细胞膜的功能和组成(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识记,容易题 ‎6‎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过程(必修二)‎ 基础知识的识记的基础上,区分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转录 ‎6‎ 生物科学史上的几个实验发现和成就辨析(必修一、二)‎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容易题 ‎2‎ ‎6‎ 实验中用到的核心技术(必修一、二)‎ 基础知识的识记,容易题 ‎6‎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细胞的癌变和凋亡(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识记,容易题 ‎6‎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容易题 ‎3‎ ‎6‎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中档题 ‎6‎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以及光合作用速率的测量指标(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从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中档难度题 ‎6‎ 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的膜内外K+、Na+分布(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容易题 ‎4‎ ‎6‎ 生长素的运输及作用(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中档难度题 ‎6‎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中档题 ‎6‎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的对比(必修一、二)‎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中档难度题 ‎5‎ ‎6‎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容易题 ‎6‎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容易题 ‎6‎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必修一、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容易题 ‎6‎ ‎6‎ 遗传定律的应用(必修二)‎ 分析推理能力 ‎6‎ 生物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必修二)‎ 基础理解以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6‎ 有关种群、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容易题 ‎29‎ ‎10‎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考察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 ‎8‎ 细胞增殖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物质变化和特点(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容易题 ‎9‎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叶面积系数问题(必修一)‎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曲线分析。中档题 ‎30‎ ‎9‎ 血糖调节与脂肪代谢的关系(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应用。中档难度题 ‎9‎ 植物激素的作用:脱落酸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曲线分析。难题 ‎10‎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必修一、二)‎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中档题 ‎31‎ ‎8‎ 群落丰富度,生态系统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容易题 ‎10‎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必修三)‎ 概念、原理、实验设计基本原则的综合运用与分析。中档难题 ‎10‎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必修二)‎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中档题 ‎32‎ ‎12‎ 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必修二)‎ 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一般,基础的理解 ‎1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必修二)‎ 知识和应用和实验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难度较大 ‎10‎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重点考查与“分解者”有关的内容。(必修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应用:中档题 ‎40或38‎ ‎15‎ 基因工程:限制酶和连接酶的种类作用 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中档题 第38题15分 基因的表达及工程;PCR技术;细胞工程及免疫 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三综合应用。难题 ‎15‎ 胚胎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选三)‎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容易题 全卷 ‎90‎ ‎ ‎ ‎ ‎ ‎90‎ ‎ ‎ ‎ ‎ ‎90‎ ‎ ‎ ‎ ‎ 必修一 ‎19‎ ‎ ‎ ‎ ‎ ‎20‎ ‎ ‎ ‎ ‎ ‎33‎ ‎ ‎ ‎ ‎ 必修二 ‎21‎ ‎ ‎ ‎ ‎ ‎24‎ ‎ ‎ ‎ ‎ ‎18‎ ‎ ‎ ‎ ‎ 必修三 ‎35‎ ‎ ‎ ‎ ‎ ‎31‎ ‎ ‎ ‎ ‎ ‎24‎ ‎ ‎ ‎ ‎ 选修三 ‎15‎ ‎ ‎ ‎ ‎ ‎15‎ ‎ ‎ ‎ ‎ ‎15‎ ‎ ‎ ‎ ‎ 表中显示,必修一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考查覆盖率增加幅度很大,必修二、必修三内容明显减少。在选修三考查的胚胎工程,具体内容也大多与细胞生物学有关。并且把有关遗传的问题部分移到了选三考查。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变化回归到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本质。从以下对部分试题的具体分析中更能体会这一点。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必修一、二细胞生物学部分的知识传授和相关能力培养。夯实了基础和核心,其他部分考得再多再难,也能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难度分析:从上表还可以看出,2108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整体难度不大,特别是选择题,基本是基础题,容易题。但其基础性并不是简单直接设问,而是联系实际或适当综合拓展,不偏不怪,大多数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直接的判断依据。‎ 选做题第38题没有沿袭去年“难度加大”的特点,但沿袭了选修与必修综合考查的特点,在考查细胞核移植时,考查了细胞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概念和辨析。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 ‎(三)命题立意: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Ⅲ卷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精神: 从“立德树人”的立场出发,“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立德树人”: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试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的是非曲直标准,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以下,选取今年的几道试题加以说明。‎ ‎1、“立德树人”‎ 第1题: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以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内容(教材中均可找到相关原文),这是过去全国理综生物卷很少出现 的。考查的选项是生物科学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遗传定律的发现(必修二P.7,P.11)、光合作用途径的发现(必修一P.10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必修二P.43-44),以及我国在世界生物科学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事件之一: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必修一目录后“科学家访谈”)。选项顺序基本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不仅考查学生对生物科学基本原理和常识的认知、理解,更注重了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的传承。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命题立意。‎ ‎2、“基础性、综合性”‎ 第2题: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答案】A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的知识,包括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细胞的结构,特别是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能量供应、细胞的增殖、细胞分化、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是必修一教材内容的综合。选项内容看似简单,难度也不大,但综合性强,考查学生知识理解与迁移的能力,知识整理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 A选项考查细胞增殖的意义及其与细胞能量代谢的关系。如果单独设问判断,“细胞增殖不需要消耗能量”,学生很容易判断这是错误的。因为增殖过程必然涉及DNA复制(必修一112,必修二P.54)与蛋白质合成(必修二P,62-65),必然消耗能量(必修一P.90)。但加上“成熟个体中”这个条件,学生就要思考个体与细胞的关系,增殖对个体发育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必修一P.112)。成熟的个体中很多细胞由于分化程度高,是不能增殖的。但是,也有部分细胞是一直保持增殖能力的,以便不断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只要是能增殖的细胞,增殖过程必然涉及DNA复制与蛋白质合成,必然消耗能量。这一个选项就是知识小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B选项看似简单,考查膜的组成元素。但其涉及细胞中不同结构部位的膜,实际考查的是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元素组成。学生要对生物膜的概念理解透彻,对生物膜的共性和差异了解清晰,才能快速正确地作出判断。‎ C选项考查的实际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信息交流。考生熟悉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三种方式(通过化学物质在体液中传送,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对靶细胞的作用;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两个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相互识别而交流信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信息交流),其中前两种必须有细胞膜参与。则能很快判断此选项考查的就是第二种方式。‎ D选项考查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其具有的特点:持久性(必修一P.118)的特点。胚胎干细胞通过分化,可形成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如肌肉细胞、上皮细胞、脂肪细胞、骨细胞等等。这些有特定功能的细胞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恢复到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即不可逆。造血干细胞通过分化,可形成各种有特定功能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等。这些有特定功能的血细胞一旦形成,也不会再恢复到造血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也不可逆。已分化的植物细胞由于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脱分化,回复到未分化状态。某些特殊的动物细胞也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但在题干中限定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严谨的指向“分化过程是持久的、不可逆的”。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比其他已分化细胞更特殊,在分化过程中逐渐失去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等等一系列细胞器,变成专一结合氧气、输送氧气的细胞。没有细胞核,线粒体,就没有遗传物质,肯定不能逆向去分化回复干细胞状态。所以,此选项肯定是正确的。此题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这一典型实例,考查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不可逆。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把握典型实例,以便指导学生深入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补充特例,从而就能很好认识生物界的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也是有规律的。‎ ‎29.(9分)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 。‎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 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 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填“高”或“低”)。‎ 试题给出了农田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曲线坐标图,第一小问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设问为基础层次;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坐标图的识图能力。由图可直接判断: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 ‎(横坐标值)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曲线都呈上升趋势,所以,此范围内,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增加。当叶面积系数大于b时, 也就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增加到一定值时,能接受阳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面积达到饱和,即使再增加叶片数,总光合量也不再增加,所以,图中群体光合作用速率不变。而叶片数量增加,叶片细胞数增多,细胞呼吸总量增加,消耗的有机物仍然增加,所以,群体呼吸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样,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就越来越小。干物质积累速率曲线就开始逐渐下降。此题综合考查了数学函数曲线的辨析能力,能读懂曲线坐标及各曲线含义及相互关系,就能很容易地得出正确答案。体现了学科间的能力综合运用。‎ ‎3、“应用性、创新性”‎ ‎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_______运输完成的。‎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重点考查与“分解者”有关的内容。不仅从表面的概念去考查,更重要的是通过看似简单的设问,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细胞能量代谢、细胞物质交换方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的知识,还要了解生态环保、垃圾分类处理等社会热点及学科综合信息,才能快速、轻松地作答。尤其是第二小问,充分体现“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 第一小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结构。四种成分中生产者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分解者可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分解者本身利用此过程释放的能量生存。被分解形成的无机物又能被生产者重新利用,而实行物质的循环。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利用分解者处理生活垃圾的问题,体现出高考对垃圾分类处理、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提高了考查的层次、难度。学生要有相关的意识和实践经验与能力,才能想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能想到生活垃圾的分类,生物法处理就是利用分解者处理,那么,不同的分解者,所能分解的有机物种类不尽相同。分解者是生物,它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就是它本身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应该考虑:第一,根据垃圾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哪些是分解者生物能分解的,是哪种分解者能分解的。第二,不同的分解者,能分解的垃圾不同,因而需培养不同种类的分解者。第三,处理的环境温度、湿度应该适宜相应的分解者的生理活动。‎ 第三小问,承接第二问,垃圾处理后,得到各种无机物,一般可将其回归土壤给生产者利用。那么生产者又如何利用土壤中的无机物?土壤中的无机物要进入植物根细胞,必须通过细胞膜。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有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NO3- 含N元素,是植物细胞必需的大量元素,植物细胞会主动吸收含N的无机盐离子,以保证植物生命活动的需求,无论它在细胞外浓度如何。NO3-是带电离子,不能自由扩散穿过细胞膜。所以,植物根细胞对NO3-方式是主动运输。‎ 可见,此题看似不难,但综合考查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代谢、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等知识,考查了知识应用能力,考查了学生对生态环保、垃圾分类处理等社会热点及学科综合信息的关注和信息获取。再次体现了“基础、综合、应用、创新”、“立德树人”的高考命题立意。‎ ‎(四)教学导向 ‎1、重视概念教学 ‎ 生物学最初是从描述性生物学发展而来,没有各种对生命现象的描述,就没有生物学。各种描述的开端就是概念。生物学概念的界定不准确就直接关系到对相关原理和现象的理解。所以,从高一学生刚接触到高中生物学开始,就要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各种基本概念。概念的教学并不是表面地分析文字内涵,反复背读和抄写,而应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对照教材的叙述,找出差距后进行更正。反复这样的过程。在学习到一定量的概念之后,要能找到概念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应用。2018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考查的概念,总计就达到 89个。‎ ‎2、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 生物学概念很多,原理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这是教师的责任。只有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3、重视教材中的实例 ‎ 前面说到通过举例说明来分析理解概念。‎ 其实,对很多原理的理解也要借助实例。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典型的实例,帮助学习者理解相关内容。如第2题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实施教学。‎ ‎4、重视教材中的语言表达 ‎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尽量用公正、客观的概念、语句去呈现实验现象和结果,避免主观偏颇和俗语。要学会它的表达最好的范本就是教材。特别是教材中概念的表述、重点结论的陈述等等。高考要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是否能用专业术语表达生命现象和原理。‎ ‎5、立德树人 教师本人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设计处处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关注社会热点中的生物知识应用,传承科学精神,爱国情怀,构建平等尊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格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