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1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13

阶段性测试题十三 (必修二 第五单元 评估测试)‎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云浮)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货币方面”的关键词。雅尔塔体系是基于二战雅尔塔会议而形成的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集团,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是二战后欧洲形成的地域性经济组织,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以选D项。‎ ‎2.(2012·保定)学者孔笑微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下列关于文中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其背景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扩大了世界贸易 ‎【答案】 B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3.(2012·莱州)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答案】 A ‎【解析】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福利政策,导致美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降的原因不在于此,主要来自于欧共体和日本等国崛起的冲击。‎ ‎4.(2012·临邑)下面的一段文字引自某国际条约:“在对输出和输入、有关输出或输入及输出货物的国际支付转账所征收的关税和费用方面,在征收上述关税和费用的方法方面……一缔约方对来自或运往其他国家的产品所给予的利益、优待或豁免……。”这一国际条约最可能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在征收上述关税和费用的方法方面”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 ‎5.(2012·保定)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对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因资本的扩张产生很多问题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抵制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过程无异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殖民侵略 ‎【答案】 A ‎【解析】 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只对发达国家有利,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应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能抵制,排除C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工业革命时代的殖民侵略不同,排除D项;分析材料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 ‎6.(2012·潍坊)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推行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解析】 1948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故选B项;北大西洋公约是军事方面,杜鲁门主义是政治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于1945年,排除A、C、D三项。‎ ‎7.下图漫画《求援》,讲的是2009年9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请求各国一起承担责任解决全球性问题。据此,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美国已经明显力不从心 B.全球性问题都是美国造成的,必须由美国来承担 C.充分表明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D.联合国可以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但绝不都是美国造成的,应由各国共同承担。所以应该选择B项。‎ ‎8.(2012·台州)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答案】 C ‎【解析】 由欧洲时代到大西洋时代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排除A项;B项中的“人类”、D项中的海外贸易均与题意不符,排除两项;结合所学可知,C项符合题意。‎ ‎9.(2012·莱州)某专家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体,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B.跨国公司准确在全球开展业务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相互兼并 D.各国经济命脉正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数据等可以看出,A项正确;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10.(2012·莱州)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资料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答案】 C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概括信息的能力,综合四个方面的资料,全球化最确切。‎ ‎11.(2012·临邑)拉德哈克瑞什南在《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指出:“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发达民族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 ‎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③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据“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整个世界)”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不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排除④。‎ ‎12.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答案】 A ‎【解析】 莫尔的意思是如果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成为保护主义的措施,那将直接使美国丧失最大的海外市场。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 ‎13.(2012·台州)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可知,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成为模式的制定者之一,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所以D项最符合题意。‎ ‎14.(2012·衡水)路透社上海2011年7月23日电,近期□□继续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国家统计局原总设计师姚景源指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空间,抑制出口规模。这里的“□□”应该是(  )‎ A.联合国 B.关贸总协定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 D ‎【解析】 ‎ 联合国是一个综合性世界机构,而材料突出的是货币方面的经营机构,排除;在后三者中世界银行旨在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关贸总协定宗旨在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所以选D项。‎ ‎15.(2012·黄冈)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型选择试题,材料中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在进一步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6.(2012·山西大学附中)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 ‎【答案】 B ‎【解析】 “中美共生”体现出两者联系日益密切,而这源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加强,即B项符合题意。‎ ‎17.(2012·长春)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七国集团应运而生;1998年俄罗斯加入,始称为八国集团;此后曾一度形成了“G8+5”对话模式;当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在八国集团基础上吸收了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12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参加,先后召开了三次二十国集团峰会。在2009年9月召开的G20四次峰会上,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表示,20国集团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永久性组织,而八国则将退居次要位置。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D.新兴市场化国家长期积极的努力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已是大势所趋,而究其原因,A、B两项和D项分别是其外在和内部原因,排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到今天都没有形成,所以C项符合题意。‎ ‎18.‎ ‎(2012·深圳)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右边漫画所描绘的历史现象(  )‎ A.标志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体现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违背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 漫画中图案是欧盟旗帜,这预示着欧盟的成员国在不断增加,即体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和加强,所以选B项。‎ ‎19.某组织于2010年9月27日表示:“英国政府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如果此风险显现,英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快速作出反应。”从其关注的内容看,该组织很有可能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贸组织 D.关贸总协定 ‎【答案】 B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包括“稳定国际汇率,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内容,故最有可能是题干中涉及到的国际组织。‎ ‎20.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它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美苏冷战的爆发 ‎【答案】 B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这是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主要原因。‎ ‎21.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场气氛逆转。受此影响,日股跌0.6%,中国A股跌3.6%,港股跌1.78%,欧洲股市开盘至少下跌2%。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向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传染性强 D.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答案】 C ‎【解析】 迪拜政府的政策引发一系列的反映,这体现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传染性强。‎ ‎22.(2011·淄博)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答案】 C ‎【解析】 旧大陆来的病菌导致印第安人口骤减,这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23.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创造和平环境,促进亚太国家的合作共赢 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联合亚太各国,向美国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 ‎【答案】 B ‎【解析】 中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并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推行相对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C项错误;美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且中国没有向美国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的目的,D项错误。‎ ‎24.“‎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二战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二战后初期促进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事件包括(  )‎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②关贸总协定建立 ‎③欧共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二战后初期”,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均不符合这一条件。‎ ‎25.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答案】 D ‎【解析】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加强各自间联系,一个商品需多个国家共同生产完成,材料中“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体现的就是我国的产品是各国共同合作的产物,所以选D项。A、B、C三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2012·常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二战后,全球化逐步发展到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覆盖到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全球化”观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人们普遍关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便捷和密切,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阻隔越来越小。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市场机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种关税壁垒明显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国际流动更加通畅。‎ 材料四 ‎ 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把人类从农业社会带到工业社会。到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化时代。战后五六十年代的新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原子和电子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西方国家再次掀起科技革命的新高潮,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也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分工协作,进而要求超出个别企业甚至个别国家的限制,寻求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 ‎——以上材料引自罗文东《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依次出现“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促使“世界性”和“国际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推动“世界性”、“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共同因素。(3分)‎ ‎(2)材料一、二中“世界性”、“国际化”与材料三中的“全球化”之间有何联系?依据材料三归纳“全球化”的特点。(4分)‎ ‎(3)依据材料四,分别指出科学技术为“世界性”、“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并说明科学技术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5分)‎ ‎【答案】 (1)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因素: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联系;全球化是从世界性和国际化发展而来的。(1分)‎ 特点: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或开放扩大)。(3分)‎ ‎(3)条件:世界性: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国际化: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3分)‎ 关系: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化。(2分)‎ ‎27.(12分)(2012·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3分)‎ ‎【答案】 (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联成一体;(2分)‎ 因素:新航路开辟,葡、西等殖民列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对白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银价较高;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3分,任答3点即给3分)‎ ‎(2)直接原因: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1分)‎ 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禁止兑换黄金,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等。(3分)‎ ‎(3)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分)‎ 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使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股金份额多取得了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权,这就为美国形成和维护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2分)‎ ‎28.(12分)(2012·台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的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是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0年到1945年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在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法国政治家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那就是组织一个煤钢联营的有限的联合来限制德国。‎ ‎——《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 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共同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欧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同一性”还会增多,这是合乎逻辑的。纯粹的理性逻辑完全有理由预告,“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理性发展终有一天使“民族国家”的界限毫无意义。但是超越时空的逻辑取代不了现实的世界;今天看来,那仍不过是看不到边际的乌托邦。‎ ‎——《20世纪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具体指哪三次战争。简述最后一次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欧洲的一体化和民族主义两者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 ‎(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3分)近代以来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2分)‎ ‎(2)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或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9年欧元诞生(或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欧盟东扩。(4分)‎ ‎(3)一体化是欧洲发展的总趋势;欧洲一体化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欧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民族利益;民族主义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任答3点即给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9.(14分)(2012·苏北四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2分)‎ ‎【答案】 (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3分)‎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5分)‎ ‎(3)压制。(2分)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2分)‎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