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达标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AN片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达标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AN片段

‎[课时达标检测]‎ ‎(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③方面 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必须在②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D.③在细胞核内共有4种 解析:选C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有两处,②五碳糖不同和③含氮碱基不同;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必须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③在细胞核中共有5种。‎ ‎2.(2013·洛阳统考)下列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 ‎①受精作用 ②病毒的增殖过程 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⑤细胞的融合 ⑥翻译 ⑦逆转录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⑥⑦‎ 解析:选A 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及逆转录过程中。病毒的增殖过程和细菌的二分裂过程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的碱基也要进行互补配对。受精作用与细胞融合是细胞膜相互识别与融合的过程,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 ‎3.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解析:选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组成元素有C、H、O、N、P;在双链DNA分子中,A=T,T也占全部碱基的20%,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的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的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的氢键;在14‎ N培养液中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有两条母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子代总脱氧核苷酸链的1/8。‎ ‎4.(2013·临沂一模)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解析:选A 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T∶G∶C=1∶2∶3∶4,另一条链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该DNA分子中A=T=30,G=C=70,连续复制两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0×(22-1)=90个;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30个AT碱基对,70个GC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一个DNA分子由两条DNA链组成,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 ‎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若①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D.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 解析:选B ①处为磷酸二酯键,②处为氢键,解旋酶作用的部位为氢键;由于C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30%,所以A与T均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20%,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等于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G)/(A+T)=3∶2;若①处后T变为A,突变后的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100%。‎ ‎6.(2013·衡阳六校联考)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 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解析:选C 已知该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300个鸟嘌呤,则A与T均为200个;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3 200个A,因此,最后一次复制净产生的DNA分子数为3 ‎ ‎200/200=16(个),则经过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总数为32个,因此,这个DNA分子共进行了5(25=32)次复制。‎ ‎7.右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 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解析:选D 据图可知,此生理过程是DNA的复制。该过程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真核生物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中(A+G)/(T+C)的比值与c中的此比值呈倒数关系。‎ ‎8.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图中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分析题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可形成16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15N和14N,14个DNA分子只含14N,不存在只含有15N的DNA分子。‎ ‎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是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解析:选C 由染色体总条数为40条可知是分裂后期,若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40条;若是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20条;若是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0条到20条之间。‎ ‎10.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②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③某基因的频率即该基因在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④每一个基因都包含特定的碱基序列,具有特异性 ⑤人体内的肝脏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①②④ B.②③⑤‎ C.只有③ D.只有④‎ 解析:选D 真核细胞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只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人体内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含遗传物质。‎ ‎11.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说明(  )‎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解析:选C 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会变得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这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从而得出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 ‎1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选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基因具有多样性,而每一个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基因又具有特异性;没有复制的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3·湖北八校联考)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 ‎(3)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______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_______。‎ ‎(4)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所示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15N。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 ‎(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基团,⑥是胸腺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含14N的DNA分子共2个,所有的DNA都含有15N,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比例为1∶8。A=T=m,则G=C=a/2-m,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a/2-m)=15·(a/2-m)。‎ 答案:(1)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4 2 (3)反向平行 互补 (4)①②③④⑥⑧⑨‎ ‎1∶8 (5)[15·(a/2-m)]‎ ‎14.(20分)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二结果C、D看DNA复制__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F,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 ‎(5)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宽度不同的是________带。‎ 解析:(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表示14N和15N标记的DNA的离心结果,其作用是与后面的实验结果形成对照。‎ ‎(2)从结果C、D看新形成的DNA分子保留了原来DNA的一条链,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3)结果F表明原来被15N标记的DNA的两条链没有分开。‎ ‎(4)“中带”为15N/14N,“中带”略宽,说明新合成的DNA分子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差别,原因可能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15N。‎ ‎(5)结果D和结果E都有2个15N/14N,结果D有2个14N/14N,而结果E有6个14N/14N,所以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宽度发生变化是轻带。‎ 答案:(1)对照作用 (2)是 (3)不是 (4)15N (5)没有变化 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