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候类型高考考查方法归类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气候类型高考考查方法归类分析

地理气候类型高考考查方法归类分析 ‎  第一步,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 ‎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 ‎ 第二步,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 ‎ ‎ 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 ‎ 第三步,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 ‎ 全年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则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mm,为热带季风气候。‎ ‎ ‎ 全年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为热带沙漠气候;如果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则可推断为极地气候。‎ ‎ ‎ 全年均匀型: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为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 夏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季,有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50mm~1000mm)、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年降水量大于4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于400mm)。‎ ‎ ‎ 冬季多雨型:降水集中于冬季,地中海气候。‎ ‎ ‎ 复习备考时要明确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和形成原因,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根据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曲”即可解决。总结历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的九种气候考查类型,分类归纳进行讲解。‎ ‎ ‎ ‎1.系统气候资料类型:如表给出气候资料(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mm)‎ ‎22‎ ‎26‎ ‎30‎ ‎50‎ ‎132‎ ‎164‎ ‎191‎ ‎126‎ ‎76‎ ‎41‎ ‎38‎ ‎40‎ 气温(℃)‎ ‎26‎ ‎23‎ ‎18‎ ‎13‎ ‎7‎ ‎8‎ ‎4‎ ‎9‎ ‎13‎ ‎19‎ ‎23‎ ‎24‎ ‎ ‎ 该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 ‎2.典型代表气候资料:如表给出气候资料(1月、7月)‎ ‎ ‎ ‎ ‎ ‎ ‎ ‎1月 ‎7月 全年 A ‎ ‎ ‎ ‎ 气温(℃)‎ ‎28‎ ‎26‎ ‎27‎ 降水量(mm)‎ ‎5‎ ‎136‎ ‎982‎ B 气温(℃)‎ ‎25‎ ‎25.9‎ ‎25.6‎ 降水量(mm)‎ ‎314‎ ‎154‎ ‎2716‎ ‎ ‎ 上述两种图表实质是一样的,判断该类图表,主要看最冷月气温以及气温与降水的关系。A为热带草原气候,B为热带雨林气候。‎ ‎ ‎ ‎3.下面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 ‎ ‎ ‎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 ‎ 这类图表比较直观,判断方法主要是从图中提取气候类型判断的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图中①、②、③、④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 ‎ ‎4.直角坐标图 ‎ ‎ ‎ ‎ 该类型图没有给出月份,主要依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值及与降水量的配置关系判断气候类型。图中甲、乙、丙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 ‎ ‎5.方格坐标系图 ‎ ‎ ‎  ‎ ‎ ‎ 该类图实际上是将传统的表格数字资料转绘成方格坐标点、线图,只要把各月的气温、降水值读出即可。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 ‎ ‎ ‎6.正午太阳高度和月均降水量年变化图 ‎ ‎ ‎ ‎ 根据该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判断为热带地区,再根据降水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 ‎ ‎ ‎7.气温、降水玫瑰图 ‎ ‎ ‎ ‎ 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找出气温值及气温与降水的关系,判断甲为 地中海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 ‎8.局部地区图 ‎ ‎ ‎ ‎ 根据该图地理位置,结合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甲、乙、丙分别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 ‎9.其他类型:如自然景观图、气候特征描述、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来确定气候类型等。‎ ‎ ‎ 根据主要的植被、动物、土壤,甚至主要农作物等,也可以反过来推定是哪种气候。左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照片上树叶叶大(据水滴与叶片比例估测),有水滴滴落,反映了树木生长环境潮湿,应为热带雨林。‎ ‎ ‎ 某地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可判断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描述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 ‎ 通过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确定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判断。如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图解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 河北省清苑县臧村中学 高艳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别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虽然有判断的基本方法,但涉及到具体的地区时,就容易出错,不能灵活应用。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对具体的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为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用图解的方法,解析一下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 ‎ 一、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 ‎ ‎ ‎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 ‎ 分布规律:①热带气候类型分布显著;②气候类型在赤道两侧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非常明显。‎ ‎ ‎ 特殊地区: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②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 ‎ ‎ 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 ‎ ‎ ‎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⑨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⑩高原山地气候。‎ ‎ ‎ 分布规律:①气候类型分布比较齐全(热带草原气候除外);②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类型依次更替;③由沿海到内陆,气候类型逐渐变化(温带地区明显);④东西两岸气候类型明显不同: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 ‎ 特殊地区: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 ‎ 三、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 ‎ ‎ ‎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⑧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 ‎ 分布规律: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南北纵向分布,东岸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广,原因是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分布。‎ ‎ ‎ 特殊地区:东部地区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原因是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地势较低,连接北冰洋沿岸和墨西哥湾;夏季,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皆可以长驱直入。‎ ‎ ‎ 四、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 ‎ ‎ ‎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 ‎ ‎ 分布规律:①大陆的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分布由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更替;②大陆西侧的气候类型分布呈南北走向,原因是高大的安第斯山的阻挡作用。‎ ‎ ‎ 特殊地区:大陆南端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虽然位于沿海地区,但是由于高大山系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所以较干旱,形成荒漠。‎ ‎ ‎ 五、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 ‎ ‎ ‎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 ‎ ‎ 分布规律:①东部气候类型狭长分布,原因是大分水岭位于大陆东岸;②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充分体现了降水由沿海到内陆递减的分布规律,呈半环状。‎ ‎ ‎ 特殊地区:由于东西部高山、高原的阻挡,使中部地区气候较干旱;但由于中部地下水丰富,形成了著名的大自流盆地,为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 ‎ 六、南极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内,气候类型比较单一,为极地气候类型。‎ ‎ ‎ 总之,在分析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时,要分析其分布规律,熟记其分布位置,重点分析记忆特殊的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 阅读下图回答1~3题。‎ ‎ ‎ ‎ ‎ ‎1. 图中Q地区冬季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偏高,主要原因是(  ) ‎ ‎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因素 ‎ ‎ ‎2. 河流在P处容易决堤泛滥出现该现象的时间大约在(  )  ‎ ‎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初冬和早春 ‎ ‎ ‎3.如果在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 ‎ A.土地沙漠化     B.土壤盐碱化     C.地面沉降      D.光化学烟雾 ‎ ‎ 下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完成4~6题。‎ ‎ ‎ ‎ ‎ ‎4.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 ‎ ‎ A.600m    B.1400m   C.400m    D.1000m ‎ ‎ ‎5.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 ‎ ‎ ‎ A.b地温度为16.4 ℃            B.b地温度为23.6℃‎ C.b地温度到c地温度差别不大    D.c地温度比a地高 ‎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b区域可能是山谷            B.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 ‎ C.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c地一定是海岭 ‎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07年11月2日上午抵达塔什干(如图),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六次会议,并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当地时间11时30分,温家宝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塔什干2号机场。据此回答7~9题。‎ ‎ ‎ ‎ ‎ ‎7.访问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 ‎ A.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且在北半球 ‎ B.智利的圣地亚哥正值西风带控制 C.巴拉那河正值枯水期 D.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 ‎ ‎8.温家宝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塔什干2号机场时,与北京日期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 ‎ ‎ ‎ A. 小于1/4    B.大于3/4    C.小于3/4°    D.大于1/4‎ ‎ ‎ ‎9.关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河流均为内流河 ‎ B.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C.农业以种植水稻最重要 D.第一和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境内 ‎ ‎ ‎10.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图a、图b、图c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 ‎ ‎ ‎ ‎ ‎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 ‎ ‎11.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这两个地区是该国(  ) ‎ ‎ ‎ A.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B.商品谷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 ‎ 中东著名旅游胜地死海因盐分太高而成为生物的“死亡地带”,但如今由于水位下降,它自身也面临着走向“死亡”的命运。为了挽救死海,准备共同开凿一条贯穿西奈沙漠的运河,以便把红海海水引入死海。结合图回答12~15题。‎ ‎ ‎ ‎ ‎ ‎12.图中 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 ‎ ‎ A.红海、地中海、里海、尼罗河      B.地中海、红海、尼罗河、死海 C.地中海、红海、约旦河、 死海     D.红海、地中海、死海、约旦河 ‎ ‎ ‎13. ②海域盐度的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  ‎ ‎ ‎ A.河流经流量小,海水渗入量大     B.附近洋流影响 C.运河多,人为造成高盐度         D.区域降水少,蒸发强 ‎ ‎ ‎14.对死海周边地区影响最为深刻的自然资源是 (  ) ‎ ‎ ‎ A.水    B.石油   C.海盐    D.光照 ‎ ‎ ‎15.读下列四个国家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 A.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丙            B.濒临同一大洋的是甲和丙 C.首都是全国最大城市的在乙和丙      D.丁有热带沙漠分布 ‎ ‎ 我国某地一中学的研究小组在学校内进行了太阳高度角的测定。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回答16~18题。‎ ‎ ‎ ‎ ‎ ‎ ‎ ‎16.左下图中可反映出当地所处经线的线段是(  ) ‎ ‎ ‎ A.AB      B.OM       C.OP      D.ON ‎ ‎ ‎17.若某天发现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于一年中的最大时,这天节气(  ) ‎ ‎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秋分 ‎ ‎ ‎18.上右图是这一天地球上某三地(a、b、c)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关于三地的正确叙述是(  )  ‎ ‎ ‎ A.位于北半球的是b ‎ B.a地的纬度90°‎ C.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最近的是c地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c地 ‎ ‎ 图中甲、乙两山均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读后回答19~21题。‎ ‎ ‎ ‎ ‎ ‎19.从成因上看,甲、乙两山(  ) ‎ ‎ ‎ A.都是板块相遇而形成的褶皱山    B.都是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块状山 C.都是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土山    D.都是岩浆多次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 ‎ ‎ ‎20.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上看,甲、乙两山(  ) ‎ ‎ ‎ A.山麓地带自然带相同      B.山顶地带自然带相同 C.自然带的递变规律相同    D.自然带的种类与数量相同 ‎ ‎ ‎21.乙山区,峰峦叠嶂、雄伟峻秀,此景观唯(  ) ‎ ‎ ‎ A.远眺可得              B.近观方知其妙   ‎ C.乘船方能体会其佳境    D.雨过天晴时观赏最佳 ‎ ‎ 读世界两个国家局部示意图,回答22~23题。‎ ‎ ‎ ‎ ‎ ‎22.有关甲、乙两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气候类型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沿岸都有寒流经过 C.甲城市在乙城市的西北方向        D.都是本国的最大港口 ‎ ‎ ‎23.对甲、乙两城市所在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甲城市所在国地广人稀,乙城市所在国地窄人稠 B.甲城市所有国气温年较差远小于乙城市所在国 C.两国都是主要由同一文化源地通过迁移扩散形成的新的文化区 D.甲城市所在国工农业发达,乙城市所在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 ‎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24~25题。‎ ‎ ‎ 地区 青藏 ‎ 地区 四川 ‎ 盆地 南方 ‎ 大部 华北 ‎ 地区 西北 ‎ 大部 东北 ‎ 大部 塔里木 ‎ 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 ‎ ‎24.X地可能是(  ) ‎ ‎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 ‎ ‎25.Y类型代号应为(  ) ‎ ‎ ‎ A.134    B.421    C.143    D.222‎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 ‎ 二、综合题(共4题,50分)‎ ‎ ‎ ‎26.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 ‎ ‎ ‎ ‎(1)甲海域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向是           。‎ ‎ ‎ ‎(2)乙国出口的主要畜产品是       ,其出口地区主要是       。‎ ‎ ‎ ‎(3)说明图示海岸地区产生的主要地质灾害,并简述主要原因。 ‎ ‎ ‎ ‎(4)图中黑色阴影区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在气候类型上名称叫        ,在地貌上,常见的地貌有       。‎ ‎ ‎ ‎(5)请指出黑色阴影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 ‎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 ‎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 ‎ 材料二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新发射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海南岛地形如下图。‎ ‎ ‎ 材料三 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 ‎ ‎ ‎①‎ 最高气温可达40℃,最低为-31.6℃,年平均气温3.9℃~9.3℃。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集中在6~10月份。无霜期127~158天。‎ ‎②‎ 年均气温17℃,昼夜温差在10℃以上,海拔1500米至2317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水量1013毫米,无霜期273天。‎ ‎③‎ 冬季干冷严寒,春季回暖迅速。夏季雨量集中,日温差较大;秋季天高气爽,气温稳定少变。年平均气温9.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年均降水量461毫米,集中在夏季 ‎④‎ 年平均温度为24℃。常年最高温度为36.9℃。最低温度为0.3~6.6℃;雨量充足,常年降雨量 ‎1799.4mm,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的79%。‎ ‎ ‎ ‎(1)材料三所述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发射场不在本省区内的是      (数字代号),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场地位于           (数字代号)。‎ ‎ ‎ ‎(2)目前,中国已有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内陆发射基地,但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海南文昌,射向1000公里范围内为无人居住的海洋,会大幅降低发射后未燃尽残骸造成意外的几率。请分析在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的原因。‎ ‎ ‎ ‎(3)读海南岛地形图,描述该岛地势特点。‎ ‎ ‎ ‎(4)据专家介绍,在中国3个航天发射场中,只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发射长征三号甲等大推力火箭的能力。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一重任。除了天文学方面的考虑外,气象条件也是重要因素。试分析西昌发射卫星时应该具备的气象条件。‎ ‎ ‎ ‎28. 读我国某地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 图示地区相关资料:‎ ‎ ‎ 自然植被:落叶阔叶林 ‎ 沙暴日数:5天左右 ‎ 雷暴日数:4天左右 ‎ 村庄人口:750人 ‎ 气候资料:气温:℃,降水:mm ‎ ‎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 ‎-10‎ ‎-3.4‎ ‎4.5‎ ‎9.6‎ ‎14.1‎ ‎18.5‎ ‎20.0‎ ‎16.4‎ ‎9.5‎ ‎-1.3‎ ‎-11‎ 降水 ‎10.5‎ ‎5‎ ‎22‎ ‎49‎ ‎52‎ ‎82‎ ‎151‎ ‎160‎ ‎114‎ ‎57‎ ‎25‎ ‎12‎ ‎ ‎ ‎ ‎ ‎(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 ‎ ‎(2)图示地区气温的年较差约为    ℃。‎ ‎ ‎ ‎(3)对该地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进行评判(合理为“√’,不合理为“×”,填入每条建议前的括号内。)‎ ‎ ‎ ‎( )①该地果园应引种芒果和香蕉,提高村民的收入。‎ ‎ ‎ ‎( )②该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 ‎ ‎( )③冬季该地区的河流应开发漂流观光的旅游项目。‎ ‎ ‎ ‎( )④为解决该地区的能源问题应建一座小型核电站。‎ ‎ ‎ ‎29.(1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材料一  2007年9月,据媒体报道,中俄双方对黑瞎子岛的勘界接近尾声。这一消息得到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证实。抚远三角洲,民称黑瞎子岛(北纬48°17′至48°27′,东经134°24′至135°05′),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等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据俄媒体报道,这些岛屿的总面积为350平方公里,连同与其毗连的水域共450平方公里。全岛平均海拔约为40米,地势平坦,大面积是湿地。岛上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有很大价值。‎ ‎ ‎ 材料二  黑瞎子岛位置图 ‎ ‎ ‎ ‎ ‎(1)有人说,北大荒地处“北纬45°的阳光地带”,是国际公认的适合稻谷生长带,而黑瞎子岛位于该地区,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黑瞎子岛应发展商品粮基地。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 ‎ ‎ ‎(2)参加“中国企业家论坛佳木斯峰会”的全国各地学者、企业家们绕航考察了黑瞎子岛。你认为他们考察过程中在保护环境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 ‎ ‎ ‎(3)黑龙江现正着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地工业产业带),可通过黑瞎子岛,将黑龙江的产品运往其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再通过俄境内发达的铁路网运往俄腹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1992年5月21日,抚远被国务院批准为客货一类口岸,抚远已成为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试从地理位置分析黑瞎子岛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圈经贸交往的新起点。‎ ‎ ‎ 参考答案 ‎ ‎ ‎1.A 冬季风受贺兰山的阻挡 ,Q地区气温偏高 ‎ ‎ ‎2.D  该河流是黄河,由于初冬和早春的凌汛使得在P处容易决堤泛滥 ‎ ‎ ‎3.B 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会使河流水量减少,可能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 ‎ ‎4.B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400-(-1000)=1400m ‎ ‎ ‎5.C  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b地属于海洋,不遵循气温递减率,在海洋深度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 ‎ ‎ ‎6.B   b区域等深线比较密 可能是大陆坡 ‎ ‎ ‎7.D  访问期间(11月),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且在南半球,此时南半球属于夏季,智利的圣地亚哥属于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巴拉那河在南半球正值汛期,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 ‎ ‎8.B  日界线有两条:180°和0时,根据塔什干(东五区)时间确定0时,11时30分大约是212.5°,0时的经度为142.5°W,与北京日期属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大于3/4。   ‎ ‎ ‎ ‎9.A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流,气候干旱,河流均为内流河,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农业以种植棉花最重要,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境内。‎ ‎ ‎ ‎10.B  印度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大约占本国人口的46%,中国主体民族为汉族,大约占本国人口的92%,美国迁入人口比重最大,因而可判断出①为印度,②为中国,③为美国。‎ ‎ ‎ ‎11.C  美国的西部和南部地区,工业起步较晚,是其新兴工业区。‎ ‎ ‎ ‎12.B  根据海陆分布和轮廓图可以判断图中 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地中海、红海、尼罗河、死海 ‎ ‎ ‎ ‎13.D  红海域盐度的较高,最主要原因是区域降水少,蒸发强   ‎ ‎ ‎ ‎14. A 水对死海周边地区影响最为深刻 ‎ ‎ ‎15. A  根据四幅图的经纬网和河流等信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巴西、埃及、中国、马达加斯加,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丙(太湖流域),甲濒临大西洋,丙濒临太平洋,乙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都是开罗,丙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分别是北京和上海,丁主要为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景观。‎ ‎ ‎ ‎16.C  所处经线的线段是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的时候 ‎ ‎ ‎17.A  若发现阴影长度刚好处于一年中的最大时,太阳高度应该最小,这天节气是冬至。‎ ‎ ‎ ‎18.A  冬至时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是b ,a地昼夜平分,纬度是0°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最近的是a地 ‎ ‎ ‎19.B 甲为山东泰山,乙为江西庐山,两者都是相对上升的岩块而形成的块状山。‎ ‎ ‎ ‎20.C 两座山所处的热量带不同,因而基带的自然带不同,庐山纬度低,海拔低,泰山纬度高,海拔高,因而两山山顶自然带不同,种类数量也不同。‎ ‎ ‎ ‎21.A 乙山峰峦叠嶂、雄伟峻秀,需选择远观的地理位置,才能欣赏到。‎ ‎ ‎ ‎22.B  甲城市为洛杉矶,乙城市是珀斯,气候类型都属于地中海气候,甲城市在乙城市的东北方向,美国最大港口是纽约,澳大利亚最大港口是悉尼,甲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乙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 ‎ ‎ ‎23.C  乙城市所在国地广人稀,甲城市所有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远大于乙城市所在国,乙城市所在国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两国都是主要由同一文化源地(英国)通过迁移扩散形成的新的文化区。‎ ‎ ‎ ‎24.B 可用排除法: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地区(光照资源为4),台湾西部平原和江汉平原属于南方(热量资源为4),X地可能是漠河附近地区。‎ ‎ ‎ ‎25.A 塔里木盆地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应该接近西北大部(124),421、222可以排除,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C选项143,热量太多。所以选A.‎ ‎ ‎ ‎26.解析: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地形确定为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乙国为阿根廷。甲海域有秘鲁寒流,受寒流和副热带高压影响黑色阴影为沙漠气候,图示海岸地区属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 ‎ ‎ 答案:(1)大致自南向北和海水上升(2)牛肉 欧洲 (3)地震和火山,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地壳不稳定,岩石断裂,内能释放,岩浆喷发。‎ ‎ ‎ ‎(4)干旱气候(热带沙漠和温带沙漠气候)   各种风蚀和风积地貌(如沙漠等)(5)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秘鲁寒流的影响 安第斯山对东岸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 ‎ ‎ ‎27.解析:本题以热点新闻为载体,考查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山西太原属温带季风气候;酒泉位于甘肃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西昌处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文昌位于海南省的东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发射场在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不在本省。‎ ‎ ‎ 答案:(1)①   ②‎ ‎ ‎ ‎(2)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提高运载能力,节省燃料,延长卫星寿命,效益高);②海运便利;(大型火箭和卫星的运输不受限制);③航区与落区安全性好(邻近无人居住的海洋,安全性好);④文昌市地处平原,地形平坦。‎ ‎ ‎ ‎(3)中部高,四周低。‎ ‎ ‎ ‎(4)西昌是发射卫星的理想地理位置,10月份是西昌发射卫星的“黄金季节”,在整个发射期间,降水少,多晴天;大气稳定,雷电活动少;地面风速小或是无风。 ‎ ‎ ‎ ‎28.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和气候资料确定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属于山区,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丁地段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下游水量大,灌溉条件最好;乙地位于山坡,容易水土流失,最应退耕还林(草);气温的年较差等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20-(-13)=33℃;第三问中,温带地区不能种植芒果和香蕉,冬季该地区的河流结冰,不能开发漂流观光的旅游项目,人口少需要能源少,不适宜投资建核电站。‎ ‎ ‎ 答案:(1)丁    乙  (2)3 3    (3)从上到下为(x)(√)(×)(×)‎ ‎ ‎ ‎29.解析:本题结合热点时事考查湿地的功能,环境保护,分析商品粮基地开发和交通区位。‎ ‎ ‎ 答案:(1)黑瞎子岛不能发展商品粮基地。因为划归中方一侧的黑瞎子岛,地势较低,大面积是湿地,岛上杂草树木丛生,处于原始生态,不适于大面积开发。从地理环境上看,这里既不适合发展农业,也不适合发展工业。湿地是“地球之肾”,加以保护。‎ ‎ ‎ ‎(2)不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 ‎ ‎(3)①黑瞎子岛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这一区域正是国际上通称的东北亚经济圈。②抚远三角洲既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也是我国距北美大陆最近的支点。③黑瞎子岛交通条件优越。该岛左右分别濒靠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界江,黑龙江建港条件优越,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的最佳起点。铁路、公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俄远东的公路网相连,成为连接亚欧和亚美的“大陆桥”。④“一岛跨两国”的罕见情形,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意义有望吸引两国企业家乃至国际资本前来投资开发。‎ 地球运动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系统总结该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进行了系统总结,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提高了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 ‎ 对于地球运动规律及产生的地理意义,人们习惯上以地球示意图和数据的方式进行描述,在各类考试、考查中,大多数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人们往往在上述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变化为其它的形式,如示意图与数据形式的互换,数据的多种表现形式等等。对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的描述主要包括地球示意图和数据两种方式。‎ ‎ ‎ 一、视点图的分类及判读 ‎ ‎ 在地球运动部分,人们是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此,大部分是利用地球示意图的方式进行描述。在各种地球示意图中,主要是地球俯视图。因为在太空中无上下,地球又是球形的,我们所见的地球示意图都是在地球外某一点的俯视图;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在地球上人们利用经纬线进行定位、描述,因此,采用不同位置的俯视图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屏障。为了便于说明,在本文中,把地球示意图统称为视点图,以图形的中心点为依据,分为三类:赤道视图、极点视图、任意视图。‎ ‎ ‎ ‎1.赤道视图:是指以赤道上某一点上空俯视的地球示意图。在该种地图上,首先要找到关键的隐藏的已知条件,在本部分隐藏的已知条件主要有: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图上表现为是自左向右。春、秋分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圈)与赤道垂直且与某一经线(圈)重合通过南北极点;其它时间,晨昏线与赤道斜交,南、北极点一个在昼半球,一个在夜半球。解题步骤是:先借助昼夜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再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地方时为6点或18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排列经线度数,从而完成题目要求。‎ ‎ ‎ ‎【例题解析】(2004·江苏)读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题。‎ ‎ ‎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 ‎ A.东经70°     B.东经90°    ‎ C.西经70°     D.西经110°‎ ‎ ‎ ‎(2)此日在(       )‎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 ‎ 本题考查学生判读光照图的能力及推理能力。解题思路:根据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可判断出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同时西半球为夜半球,即图中最右侧的经线为晨线,地方时为6点,度数为20°W,由此向东90°的经线即70°E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在进行第2问判断时,要充分利用图中所给的地球公转方向信息,可以判断该日为秋分日。‎ ‎ ‎ ‎2.极点视图:是指在南、北两极上空的俯视的地球示意图,在该类图上,纬线表现为同心圆,经线为放射状。在该图上主要的隐藏已知条件主要有:大圆为赤道;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现为北逆南顺的时针方向;春秋分日晨昏线为一线段且平分该图的纬线圈,极点为晨线和昏线的交点;其它日期晨昏线表现为与某一纬线相切的半圆弧,切点即为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其地方时刻为0点或12点。阅读该类地图,首先要确定南北极或自转方向;其次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经线度数;再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确定时间为12点或0点(在图中极点为极夜为12点,若极点为极昼则为0点),或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确定6点或18点所在经线;最后根据题目的其它信息要求进行解析。‎ ‎ ‎ ‎【例题解析】(2004·广东)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在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1)~(3)题。‎ ‎ ‎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 ‎ ‎(2)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 ‎ ‎ A.18时10分至19时     B.16时10分至17时     ‎ C.20时10分至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 ‎ ‎(3)“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 ‎ ‎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 ‎ 本题考察了考生太阳光照图读图、地方时计算能力及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根据题干中所给时间,结合昼夜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图中极点为北极点,所以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而确定晨昏线的上半部分为昏线,下半部分为晨线,通过图中经线的间隔判断,②地为日落后的1小时内。第2个问题主要考察地方时的换算,同时需考虑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 ‎ ‎3.任意视图:本类视图是指除极点、赤道外,在地球上任意一点上空俯视地球的示意图。该类地图是本部分的高难度题目,也是最复杂的类型。具体的阅读方式视题目给定的条件而定,但是,一般来说,应当注意几个特殊的位置与时刻: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赤道、回归线、极圈、极点上的数据等。具体解题步骤与前两类图类似。‎ ‎ ‎ ‎【例题解析】(2001年全国文综)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2)题。‎ ‎ ‎ ‎(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 ‎ ‎ 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期 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 ‎ ‎(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 ‎ ‎ A.9时40分     B.20时20分    C.8时20分    D.21时40分 ‎ ‎ 这两道题以太阳光照图为主要的信息载体,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坐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相关的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的了解程度。‎ ‎ ‎ 本题是典型的“任意视图”,本题判断的依据为:从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是北半球冬季,由经线的排列可知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可判断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至此,该题目的结果一目了然,第(1)题:密西西比河为河流的枯水期;南极长城站不在南极圈之内,无极昼;北半球冬季,漠河的白昼比广州短,硅谷地区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冬季为多雨期。第(2)题从图中可以判断,95°W是18时(过赤道与昏线的交点),北京时间是第二天8时20分。‎ ‎ ‎ 二、数据统计图 ‎ ‎ ‎1.统计图表:对于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描述方式是比较多的,既可以利用示意图进行说明,也可以利用数据统计表进行描述。对于使用统计表进行描述来提供信息的题型,一般的判读方式是:阅读极值(最大值、最小值);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之间的间隔、有无对称关系、数据之和等等);特殊数值(昼夜长短的0小时、24小时、12小时,太阳高度的0°、45°、90°,日出时间中的0时、6时、12时等)。‎ ‎ ‎ ‎【例题解析】例:(2002年春季上海)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为今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 ‎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北京 ‎7:18‎ ‎16:50‎ 上海 ‎6:36‎ ‎16:51‎ 哈尔滨 ‎6:54‎ ‎15:51‎ 成都 ‎7:44‎ ‎18:02‎ 西安 ‎7:33‎ ‎17:35‎ 拉萨 ‎8:34‎ ‎18:56‎ ‎ ‎ ‎(1)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 ‎ ‎ A.1小时 25分      B.3小时 05分      C.2小时 06分      D.1小时 58分 ‎ ‎ ‎(2)请依据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 ‎ 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变化的理解和推理计算能力。第(1)题,由时间12月2日确定为冬半年,表中六城市纬度最高的是哈尔滨,其白昼最短;上海、成都、拉萨的纬度差不多,通过计算知道白昼最长的是拉萨,然后计算比较两地的昼长。第(2)題,白昼最长的城市既是纬度最低的城市。‎ ‎ ‎ 在有关昼夜长短的计算中,需要牢记生活中潜在的已知信息: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夜长,上述公式变换可以得到其它的公式,如:夜长=日出时间(地方时)×2,其中潜在的原理是一个昼夜为24小时,以地方时的角度来说,0时和24时分别是黑夜和白昼的中点,0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实际的日期分界线。‎ ‎ ‎ ‎2.坐标图:对于使用坐标图进行信息描述,其判读数据的方式同“统计图表”类基本类似,当然也有所区别,在坐标图上首先要看清坐标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步步的判读,该类图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几类信息:坐标原点数据;图像的走向;图像的对称方式;图像的形状;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等。‎ ‎ ‎ ‎【例题解析】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 ‎ ‎ ‎ 甲图反映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乙图反映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③④两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下面四个选项中,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按由南到北顺序排列的是( )‎ ‎ ‎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 本题考察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从图中信息来看,只要读出关键的点和数值特征即可解答本题,①曲线的最高点为90°,对应时间为夏至,该地位于北回归线,②地春秋分为45°,夏至最高,各地的纬度为北纬45°,③全年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④地的最高点为24小时,对应时间为夏至,各地位于北极圈上(曲线上只有一个点是24小时,如果在24小时对应的位置是一个线段的话,那么该地的纬度应该在北极圈以内)。‎ ‎ ‎ 在实际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注重学生对原理、规律的总结、归纳,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的学科素养,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晨昏线在地理教科书上出现的并不多,但有关的试题是高考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常见题目。2008年高考试题最有代表性的晨昏线的题目,是全国卷Ⅰ的8-11题、天津卷11-12题。现从解题方法和技巧方面作一说明。‎ ‎ ‎ 例1.(全国卷Ⅰ的8~11题)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 ‎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 ‎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 A.30°~40°   B.45°~55°   C.5°~l5°   D.60°~70°‎ ‎ ‎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 ‎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 ‎ 思维路径:‎ ‎ ‎ ‎8.Q的地方时为5时30分,说明其昼长夜短(昼长13小时),从选项不难得出北半球5月昼长夜短,即选C。‎ ‎ ‎ ‎9.若Q地地方时为2时30分,即昼长19小时,纬度应该比较高;因为北京夏至昼长约15小时。Q地2:30分日出,夜长5小时,与北京夏至的夜长差别很大,因此选择D。‎ ‎ ‎ ‎10.根据北京夏至昼长约15小时,在低纬最长昼也不会达到15小时,C错;9月昼夜长短本来就差不多,又在低纬,日落应更接近18时,B错。并且B与D相似。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因此昼夜变化应该比较小,因此选A。‎ ‎ ‎ ‎11.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而其他时间则至少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其移动的范围越小,在12时和0时的时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选择D。‎ ‎ ‎ 知识点拨:‎ ‎ ‎ 第一,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 ‎ 第二,如何判断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昼长或夜长)‎ ‎ ‎ ‎①若昼弧大于夜弧,则该地昼长夜短;若夜弧大于昼弧,则该地夜长昼短。‎ ‎ ‎ ‎②春分或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 ‎ 例2(天津卷)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11~12题。‎ ‎ ‎ ‎1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 ‎ ‎1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 ‎ 思维路径:‎ ‎ ‎ ‎11.A原题图转换一下如图,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太阳所在方向,因为X、Y不在同一经线上,所以时区不同;X正午太阳高度是0°、发生极夜现象,Y发生极昼现象。‎ ‎ ‎ ‎12.X、Y两点不能确定是否是极圈,从地球公转运动角度考虑,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不能确定,但是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向西。‎ ‎ ‎ 拓展延伸:‎ ‎ ‎ ‎1.晨昏线的运动过程有两种形式:‎ ‎ ‎ ‎①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地球自转,晨昏线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 ‎ ‎ ‎②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所示,AB为晨昏线。‎ ‎ ‎ ‎2.晨昏线的特点 ‎ ‎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 ‎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 ‎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 ‎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 ‎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 ‎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 ‎ 总之,解答晨昏线和光照图类题目不仅要学会读图,还要学会图形转换,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浅析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卷 文综(地理)‎ 云南省华宁一中 尹长青 第Ι卷(选择题)‎ ‎ ‎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 ‎ ‎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 ‎ ‎【解析】此题考查高一下册的“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从“玉米叶片为原料且物美价廉”中可以提取所隐含信息:该编织袋的加工生产的区位布局应接近有丰富玉米叶的原料地,因为富玉米叶体积庞大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故为原料指向型工业。“近期研制”这一题干,容易误导考生,先入为主,联系科技因素在其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故会选择D,其实只要从中科院研究的产品是否都要在中科院生产这样的试问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答案:A ‎ ‎ ‎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 ‎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高一下册的可持续发展部分的有关知识。该种购物袋易分解,玉米叶片环保购物袋取代原有塑料制品袋,其意义在于: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会减轻“白色污染”。答案:B ‎ ‎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 ‎ ‎【解析】本题考查高一上册四单元的气候资源部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从高一上册四单元的气候资源部分的表4.1中就可以得出玉米主要在东北平原,而题目中只有吉林省是位于东北平原上,故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答案:D ‎ ‎ 图1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后完成4~5题。‎ ‎ ‎ ‎ ‎ 图中数据:1951-1960年两个数据分别是3.9和-1.9;1961-1970年两个数字是1.1和4.8,1971-1980年的两个数据分别是1.0和-0.1,1981-1990年的两个数据为2.9和0.3,1991-2000年两个数据是2.2和0.9。‎ ‎ ‎ ‎4.1951~2000年,该国 ‎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 ‎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考生知道“人口净迁入区是指一段时期内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这一概念,直接就可以得出答案,如果不知道可以用排除法来解析,只要简单的把五个阶段的自然增长人口数和净迁入人口数的百分比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出自然增长人口数(3.9+4.8-0.1+0.3+0.9=9.8)大于净迁入人口数的百分比(-1.9+1.1+1.0+2.9+2.2=5.3)(当然,不能这样简单相加来算人口增长数的,这样得出的数据只能进行比较粗糙的比较),所以,排除B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1971~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因此排除C答案;D答案是把自然增长百分数和迁入人口百分数相加(9.8+5.3=15.1)所得,从1951到2000年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数不能简单的把各个时间段的相加,因为图中五个时期的人口基数不同,所以,不能够简单的相加,故可以排除D答案。答案:A ‎ ‎ ‎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 ‎【解析】该题考查分析问题以及读图、析图的能力。如果利用第4小题,该国为人口净迁入国,就可以判断可能是位于欧洲,因为欧洲是世界人口迁入进多最多的地区。如果对第4小题不确定就用排除法比较好些,由于该国在196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所以,不能够简单的从1970-1990年的资料判断出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故A选项错;即使不知道该国是人口净迁入国,从用词方面讲绝对的答案错的概率大,“可能”不是绝对的,据此也可以得出B答案对;由于图中的信息只给了增加或者减少的人口百分比,和在这个百分比下增加的人口数据要算1990年人口数是难以算出。另一方面人口总数需受制于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基数,这些资料都没有故C选项错;根据该国20世纪70年代前人口增长的状况,再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后该国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较高的人口迁入,可以知道到2000年左右,该国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所以,青壮年人口比重并不大,故D选项错。答案B ‎ ‎ 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 ‎ ‎ ‎ ‎ ‎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 ‎ 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 ‎ ‎ ‎【解析】本题考察地图部分的利用等高线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从听中可以看出H地到甲聚落之间相隔着8条等高线,因此根据两点间相对高度公式:(N—1)M甲>丙>丁       B.乙>甲>丁>丙     ‎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丙 ‎ ‎ ‎【答案及解析】‎ ‎ ‎ ‎1.答案C。运用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定位,图1为埃及,图2为我国东南部,所以图1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形成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我国东南部在季风的控制下,形成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2.答案B。造成两地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 ‎ ‎3.答案C。“嫦娥一号”发射时为北半球秋季。开普敦在南半球,地中海气候,所以降水集中在冬季。南极科考工作一般选择在南半球夏季进行。我国长江中下游一直延伸到日本一带的梅雨一般发生在5-6月份,所以A、B、D都为错误选项。‎ ‎ ‎ ‎4.答案C。人造卫星在沿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时,其速度的变化与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相似。在近地点附近时,卫星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快,远地点附近,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慢。‎ ‎ ‎ ‎5.答案A。纽约位于西5区,和北京相差13个时区,所以时刻相差13个小时。卫星发射时为纽约时间24日上午5时05分,经过11小时的飞行,飞机到达纽约时应为当地时间24日16:05。‎ ‎ ‎ ‎6.答案B。通过海域轮廓和题干中的信息,此海域为渤海,我国最近在冀东地区发现一大型油田。此地有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之一的秦皇岛港,在图上应为B点。‎ ‎ ‎ ‎7.答案D。通过上题的分析,渤海湾地区淡水资源较缺乏,所以②错误,被选项中只要含有②,均为错误答案,由此得出D为正确。‎ ‎ ‎ ‎8.答案C。对两幅图进行对比,以及利用经纬网和岛屿轮廓进行定位,得出A岛为我国台湾岛,B为非洲大陆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两岛东侧都有暖流经过。我国将在海南文昌建立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暖洋流影响,为热带雨林带,西侧为草原带,中部荒漠带;台湾岛和马达加斯加岛都位于大陆西侧。‎ ‎ ‎ ‎9.答案D。此图为一等压线图,首先根据气压的变化规律得出: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高,所以应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的控制,降水量较多,因此河流流量较大,近海盐度较低。长沙、福州、上海三个城市都位于暖锋后,所以没有降水。图上还有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闭合圈,圈上数值比周围等压线数值低,所以中间气压应小于1010百帕。‎ ‎ ‎ ‎10.答案B。城市中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排放的热量较周围地区多,再加上绿地面积较少,建筑和硬质地面面积较大,形成城市热岛效应,造成近地面城市的气压比周围低。‎ ‎ ‎ ‎11.答案A。这三个水电站的位置都在我国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暴雨、洪涝等属于气象灾害。‎ ‎ ‎ ‎12.答案D。造成这个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地震多发,震级较高;山体中现代断层发育,岩石较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 ‎ ‎ ‎13.答案A。从图中直接可得到A为正确答案。‎ ‎ ‎ ‎14.答案B。甲地附近有大气降水,即甲地近地面气压较低,所以图中等值线应为等温面。‎ ‎ ‎ ‎15.答案D。根据气压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a>b>c,所以四点的气压高低为甲>乙>丁>丙。‎ ‎[知识点拨]‎ ‎ ‎ ‎1.日期分界线: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重合,有三个弯曲(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美国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斐济岛附近)。该经线东侧的西十二区的日期永远比西侧的东十二区晚一天,但钟点是相同的。因此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 ‎ ‎ 除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天自然的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自然日界线钟点不变,但经度不断发生变化;而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位置不变,但钟点不断发生变化。当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但极为短暂。‎ ‎ ‎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是过日界线,还是过180°经线,过180°经线日期不一定变化。‎ ‎ ‎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 ‎ ‎[学法点拨]‎ ‎ ‎ ‎1.结合实例分析日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地方时为零时的经线。‎ ‎ ‎ 明确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分界线共有两条。‎ ‎ ‎ 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是180°经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0时的日界线也就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向西到0时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旧的一天,且新旧两天的范围大小随着地球自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以下规律帮助我们理解。‎ ‎ ‎ ‎(1)当0时所在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成两个日期。‎ ‎ ‎ ‎(2)当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 ‎ ‎ 因此,学习和解决此类问题时,从所给的有效信息中找出180°经线和0时经线是关键所在。‎ ‎ ‎ ‎2.结合实例分析晨昏线的判断。‎ ‎ ‎ ‎3.区分日界线和晨昏线的不同。‎ ‎ ‎ ‎[经典例题]‎ ‎ ‎ 例1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极地投影示意图(如右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 ‎ ‎ ‎(1)甲地的时间为( )‎ ‎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 ‎ ‎(2)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     D.罗马气候干热 ‎ ‎ 解析:‎ ‎ ‎ ‎(1)此图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NA为晨线,NB为昏线。又因为晨线和赤道的焦点即A为6:00。而同一经线上的时刻是相同的,所以NA线上各点均为6:00。而甲与NA相差45°即3小时,且从位置上分析应加3小时,故甲处应为9时,故选B。‎ ‎ ‎ ‎(2)由此图可知昼夜平分即春分或秋分,故A对B错,梅雨季节应在6、7月故C错,罗马气候干热,多为冬季,则D错,故选A。‎ ‎ ‎ ‎[同步训练]‎ ‎ ‎ 例2   如上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 ‎ ‎(3)甲地的时间为( )‎ ‎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 ‎ ‎(4)北京为( )‎ ‎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 ‎ 解析:‎ ‎ ‎ ‎(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NA、NB为日期分界线,而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地方时为零时经线,在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所以过了NA即为7月7日,因此NA是7月6日24时(零时),NB为180°经线。甲地时间为0+3=3时。‎ ‎ ‎ ‎(4)NA为0°经线,为0时。北京时间0+8=8时,即7月7日8时,故选B。‎ ‎ ‎ 例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阳光直射在哪一条纬线上?‎ ‎ ‎ ‎(2)这一天是几月几日前后,什么节气?‎ ‎ ‎ ‎(3)南北半球的哪一半球得到的光热多?‎ ‎ ‎ ‎(4)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 ‎ ‎ ‎(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 ‎ ‎ ‎(6)赤道上和南北极圈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 ‎ ‎ ‎(7)图中AB是什么线?‎ ‎ ‎ ‎(8)图上C、D、E三地各是几点钟?这一天的昼长各是几小时?‎ ‎ ‎ ‎(9)C地几点钟日出?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星期几的几点钟?‎ ‎ ‎ ‎(10)当时在赤道、北纬40°、70°S的正午太阳高度各是多少度?‎ ‎ ‎ ‎(11)如果把太阳光线移到左边来,那么上述10个小题的答案将怎样?‎ ‎ ‎ 例4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 ‎ ‎(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 ‎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 ‎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 ‎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 ‎ ‎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 ‎ ‎【例5】 读下面的图回答。 ‎ ‎ ‎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 ‎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 ‎ ‎ ‎(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 ‎ ‎ 例6 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各题。‎ ‎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进入        季。‎ ‎ ‎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           ,其中          是晨线,           是昏线。‎ ‎ ‎ ‎(3)将该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 ‎ ‎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 ‎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C点的昼长是     小时,北京时间是      。‎ ‎ ‎ 例3解析 例2是从南北两极看到的地图投影情况,图中可以看到半个晨昏圈,一半晨线,一半昏线。本题是对地球正侧面投影的情况。判读这类图时,首先,要明确经纬网的圆圈外沿是几度经线(合为一个经线圈,数值和为180°),每隔几度画一条经线,图中为每隔30°画一条经线;其次,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然后按题目的要求逐一作答。在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可以把太阳光线(符号箭头指处,用假设虚线延至圆心,符合者,箭头指处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本题图中,太阳光线箭头指处在北回归线上;由于本题是侧视图,看到的不是晨线,就是昏线,图式是平面的,要把平面计算出的昼夜长短时数加倍,才能得出正确的昼夜长短时数;要注意识别东经和西经,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时间是6点和18点及经度情况确定其它地点的时间和日期。计算太阳高度数值时,纬度差值大于90°,不能把计算结果直接作为答案,应说明此地发生极夜现象。‎ ‎ ‎ 答案:(1)北回归线 (2)6月22日夏至 (3)北半球 (4)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5)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6)赤道上昼夜平分 北极圈极昼 南极圈极夜(7)晨线(8)2 6 10 12 12 4(9)6点 星期一 6点(10)66°34′ 73°26′ 0°‎ ‎ ‎ ‎(11)南回归线 12月22日 冬至 南半球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冬季 南半球夏季 赤道上昼夜平分 北极圈极夜 南极围极昼 昏线 14 18 22 12 12 20 6点 星期一 6点   66°34′   26°34′ 43°26′‎ ‎ ‎ 例4解析  例2、例3是对地球的正面投影情况(俯视和侧视)情况。本题是对地球的斜侧面投影的情况,解题的难度加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有条件推知地球自转方向,从地球自转方向推测经度、晨昏线,从而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长短相等,太阳升起、落山的时间为6点和18点(地方时),解答有关问题。由图中可知,每隔30°画一条经线,推知甲地为90°E。本题涉及到较多的区域地理知识,要明确我国的中山站已在南极圈内;北半球晴天的晚上才能看到北极星。‎ ‎ ‎ 答案:(1)夏至日 23°26′N   180° (2)晨线 4 (3)8 24 (4)B (5)A ‎ ‎ 例5解析  此题立意考查学生判断日照图的思维能力。此图是由学生熟悉的日照图(侧视图),经过等距圆柱投影转化而成,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 ‎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 (3)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20点 晨线 (5)DF AC ‎ ‎ 例6解析 本题把侧视图中常见的昼夜各半情况,转换为全部显示夜半球的情况,考核学生对侧视图的阅读能力。解本题,首先从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得到晨昏线和经线完全重合,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确定坐标时要注意直射点的坐标既要有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又要有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春分日和秋分日,解题时还要根据太阳直射点南移确定此时的节气为北半球的秋分,因此此时北半球进入秋季。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得到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从晨昏线得到地方时为6点和18点的经线,根据地方时的计算算出A点和北京的时间。‎ ‎ ‎ 答案:(1)7O°E   0° 秋   (2)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3)见下图 (4)11O°W见下图 (5)18 12 15点20分 ‎“日照图”复习新探 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张青松 ‎“日照图”是自然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学地理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在应用这一部分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感到玄不可测,不好下手。究其原因,一方面,课本上讲得不太具体,推理活动也显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识记,没有深入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去仔细琢磨。因而我们在复习时要带着慧眼,引导学生看出课本知识中更深层次的东西,把课本吃透,嚼出新东西,力争做到深入浅出,消除同学们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恐惧感。‎ ‎ ‎ 一、回归教材,慧眼寻宝 ‎ ‎ 让学生研究第21页(人教版高一上册)的日照图。‎ ‎ ‎ ‎   ‎ ‎ ‎ 重点研究A、B两图(如下,略有改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 ‎ ‎1.同一节气,南北纬40°纬线上,昼夜时长有怎样的关系?同一纬度(如北纬40‎ ‎°),在二至日,昼夜时长有怎样的关系?‎ ‎ ‎ 动手算一算。‎ ‎ ‎ ‎ ‎ ‎40°N ‎40°S 昼长 夜长 昼长 夜长 冬至 ‎9h9m ‎14m51h ‎14h51m ‎9h9m 夏至 ‎14h51m ‎9h9m ‎9h9m ‎14m51h ‎ ‎ 进一步提出问题:其它日期、纬度上也有这样的对应关系吗?为什么?‎ ‎ ‎ ‎2.极点、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关系?为什么?‎ ‎ ‎ 动手算一算。‎ ‎ ‎ ‎ ‎ 太阳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南极 南极圈 北极 北极圈 冬至 ‎23°26′S ‎23°26′‎ ‎46°52′=2×23°26′‎ 极夜 ‎0°‎ 夏至 ‎23°26′N 极夜 ‎0°‎ ‎23°26′‎ ‎46°52′=2×23°26′‎ ‎ ‎ 进一步提出问题:在其它日期又怎样?极昼区其它纬度也是这样的关系吗?为什么?‎ ‎ ‎ ‎3.A、B图上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何只标至极点?‎ ‎ ‎ 提示:注意正午一词。过极点还是正午吗?‎ ‎ ‎ 二、作图破玄,让学生动起手来 ‎ ‎ ‎1.教师示范,学生作图,教师指导,强调作图要点。‎ ‎ ‎ ‎  ‎ ‎ ‎ ‎2.变式图研究 ‎ ‎ 启发学生从极地和直射点上空俯视。‎ ‎ ‎ ‎ ‎ 图一和图二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启发学生思考得出:图三所示是昼半球;圆心即直射点;距离圆心相等的各点,太阳高度相等;圆周即晨昏线。‎ ‎ ‎ 三、识图求新,让学生动起脑来 ‎ ‎ ‎1.看点、识线、明角 ‎ ‎ ‎ ‎ 不难发现:‎ ‎ ‎ ‎ ‎ 也不难发现:‎ ‎ ‎ 因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该地纬度与直射纬度之差 ‎ ‎ 所以:HN=90°-(90°-r)=r HP=90°- (b-r)=90°-(90°-r-r)=2r ‎ ‎ 即: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P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直射纬度的2倍。‎ ‎ ‎ 总之,Z点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了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 ‎ ‎2.让图动起来 ‎ ‎ ‎①地球自转:Z自东向西,先后经过直射纬线上每一点。‎ ‎ ‎ A先后经历:‎ ‎ ‎ 完成昼夜更替(24小时),上午和下午等长,上半夜和下半夜等长。‎ ‎ ‎ 太阳高度完成日变化:‎ ‎ ‎ ‎ ‎ 启发学生研究B点的昼夜更替过程。‎ ‎ ‎ ‎②地球公转:Z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作回归运动。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周年变化。‎ ‎ ‎ 通过上述对地球运动进一步研究,不难发现:‎ ‎ ‎ ‎ ‎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北极点周围极昼扩大和极夜缩小的时期?‎ ‎ ‎ 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学生订正:‎ ‎ ‎ ‎ ‎ 最后再回到上课开始发现的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以问题为主线,从寻找特殊问题入课,让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逐层深入,总结出一般规律,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在“迷宫似的探宝”活动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避免了知识简单再现的枯燥,让复习课变得饶有兴味,无疑提高了复习的效益 等太阳高度线的解题技巧与训练 河北定兴第三中学 张俊英 一、等太阳高度线图 ‎ ‎ 等太阳高度线属于等值线的一种。把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太阳高度线。用等太阳高度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图称为等太阳高度线图,其实质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有时题目中给出整个昼半球分布图,解答时也可遵循等太阳高度线的解题技巧。‎ ‎ ‎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解题技巧 ‎ ‎ 解决有关等太阳高度线图的试题,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 ‎ ‎1.等太阳高度线图中,圆圈代表等太阳高度线,圆中所示的半球为昼半球,圆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为90度,太阳高度角数值从圆心向四周逐渐递减。太阳高度为0度的等太阳高度线就是该示意图的最大圆圈,即为晨昏线。0度太阳高度线大圆的西侧为晨线,大圆的东侧为昏线。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中,如果最大圆标注的不是0度,也就不是晨昏线。‎ ‎ ‎ ‎2.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中心点圆心为太阳直射点,所以过该点的经线就是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该经线与等太阳高度线的各个交点均为此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示意图中其他各点均不是正午太阳高度角。‎ ‎ ‎ ‎3.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中心点圆心为太阳直射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同一纬线上的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所以该点太阳高度角为90度,该直射纬线上的所有点正午太阳高度也为90度。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季节。‎ ‎ ‎ ‎4.赤道上某点相同经纬度间隔的实地距离相等,所以,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 ‎ ‎5.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因此纬度跨度也为180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该经线与0度等太阳高度线的南北两个交点即为极点,最北点为北极点,最南点为南极点;如果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所在的正午太阳高度要大于0度,北极点位于最北点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的太阳高度角差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最北点所在的纬度范围以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圆上没有南极点;如果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所在的正午太阳高度要大于0度,南极点位于最南点以北,南极点与最南点的太阳高度角差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最南点所在的纬度范围以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圆上没有北极点。   ‎ ‎ ‎ ‎6.在解题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和国际标准时间的区别。下面以实际图形来说明。  ‎ ‎ ‎ ‎  ‎ ‎ ‎ ‎ 图1                              图2‎ ‎ ‎ 如图1,E在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D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应用技巧1)‎ ‎ ‎ ‎2.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应用技巧3)。‎ ‎ ‎ ‎3.A、B所在经线为12点所在经线,A为太阳直射点,A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B点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为60度,A、B两点太阳高度角差为30度,纬度差为30度,所以B点纬度为北纬30度。(应用技巧2)‎ ‎ ‎ ‎4.此时太阳高度角大小:ABCDE,五点正午太阳高度:A最大,为90度,B、C、D、E纬度数一致,均为60度。(应用技巧3和技巧6)‎ ‎ ‎ ‎5.M点和A点太阳高度角相差30度,A点在赤道上,则M点和A点经度相差30度,A点此时为地方时12点,M点在A点东,地方时为14点;图2中,M′和A′太阳高度角相差30度,A′在北回归线上,A′和M′经度差大于30度。(应用技巧4)‎ ‎ ‎ ‎6.F、G为示意图最北点和最南点,直射点为赤道,所以F为北极点,G为南极点;图2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F′、G′分别为最北点和最南点,北极点在F′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F′所在纬度为66°34′N,F′所在的纬度范围内出现极昼现象。(应用技巧5) ‎ ‎ ‎ 三、例题分析 ‎ ‎ 例1,读汕头周边地区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图3)‎ ‎ ‎ ‎1.a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 ‎ ‎ ‎2.若b点有一旗杆,则旗杆影子朝_____________ 方向。‎ ‎ ‎ ‎3.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 ‎ A.H<60度,T>13时   B. H<60度,T<13时    C. H>60度,T<13时    D. H>60度,T>13时 ‎ ‎ ‎4. a、b、C三点中,此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_________。  ‎ ‎ ‎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等太阳高度线图所反映的地理内容,熟练应用等太阳高度线的解题技巧,本组题即迎刃而解。‎ ‎ ‎ ‎1.66°34′N  在有数字标注的示意图中,最大圆若不是0度,即不是晨昏圈,本题最大圆标注45度,即为45度的等太阳高度等值线,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a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所在的经线,a点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它与中心点太阳高度角差为45度,纬度也就相差45度,此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N, 因此a为23°26′N往北加上45度得66°34′N。‎ ‎ ‎ ‎2.东北  b点此时太阳高度角为60度,它现在处于午后,且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太阳出没方位在西南,则影子在东北。‎ ‎ ‎ ‎3.D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若b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如图可知,b所在的这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介于60度与75度之间,即H>60度;c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与中心点的太阳高度角差为15度,其相同经度差的长度小于赤道上相同经度差的长度,则其经度差大于15度,因此c的地方时T会大于13时,答案为D。‎ ‎ ‎ ‎4.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在正午。a点为北纬66°34′且为正午太阳高度;b点在北回归线以北,此时处于午后,非正午太阳高度;c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也处于午后非正午太阳高度,因此a此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 例2.如图4, 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 D、C分别为100°E与南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5~8题。‎ ‎ ‎ ‎5.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为 ‎ ‎ ‎ A.3时20分    B.10时40分    C.13时20分    D.22时40分 ‎ ‎ ‎ 图4‎ ‎ ‎ ‎6.D地的昼长比C地 ‎ ‎ ‎ A. 长12小时    B.短12小时    C.长24小时    D.短24小时 ‎ ‎ ‎7.D地位于B地的 ‎ ‎ A. 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北或西北方向 ‎ ‎ ‎8.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的是 ‎ ‎ A.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B.美国中部地区正在播种小麦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北冰洋上空气压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 ‎[解题思路]示意图范围全部为昼半球, 最大圆为太阳高度为0度的等值线,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该图解题技巧类似于等太阳高度解题技巧。‎ ‎ ‎ ‎5.C   分析:此图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100°E经线为地方时12点所在经线,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二者相差20度,时间与经度的运算关系为:经度相差20度,相差1小时,相差1度,相差4分钟。所以二者相差1小时20分,120°E又在100°E经线以东,因此北京时间为12点加上1时20分得13时20分。           ‎ ‎ ‎ ‎6.C   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中心点与D点太阳高度差为90度,则纬度相差90度,赤道与北极点纬度相差90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90度, 又赤道与 ‎ ‎ ‎100°E交点在中心点以南,D点为66°34′N,所以北极点在D点以南相差23°26′处,太阳直射23°26′N,D点所在纬线圈以内全部昼半球,昼长为24小时,C点为66°34′S,此时出现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D地比C地昼长长24小时。‎ ‎ ‎ ‎7.A   D所在经度为100°E相对经线80°W,纬度为66°34′N,据图可知,D在B的北方;此时B点所在大圆为晨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时间为6点,经度为10°E,如图5,B点在10°E以西,根据经度大小按小于180度弧度计算方向原则,可推知D在B地以西,因此D地在B地西北方向。‎ ‎ ‎ ‎8.B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半年,南半球此时为冬半年,A项应为我国冬季,C项应为秋分前后,D项应为北半球冬季,只有B项,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下燥,B项正确。‎ ‎ ‎ 四、标准训练 ‎ ‎ 图6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3题。‎ ‎ ‎ ‎ 图6‎ ‎ ‎ ‎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12时     B.2时     C.20时    D.4时  ‎ ‎ ‎ ‎  ‎ ‎2.若A、B两点经度相同,B、C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 ‎ A.①〈 ③     B.①= ②     C.②= ③    D.①〉②‎ ‎ ‎ ‎3.此时 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为 ‎ ‎ ‎ ‎ ‎ ‎ ‎ ‎     ‎ ‎ ‎ 下图为某地区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8),ad为经线。据此回答4~6题。‎ ‎ ‎ 图8‎ ‎ ‎ ‎4.若此时为国际标准时间18时,则d地的地理位置是 ‎ ‎ A.45°S,90°E       B.68°26′S,90°W     C.21°34′S,90°W     D.68°26′S,90°E ‎ ‎ ‎5.图示季节说法错误的是 ‎ ‎ A.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方向自东向西 B.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高 D.圣地亚哥高温少雨时期 ‎ ‎ ‎6.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的此时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不等式完全正确的是                                  ‎ ‎ ‎ A.H> 60°,T > 13时     B.H < 60° T < 13时 ‎ C.H > 60°,T< 13时     D.H< 60° ,T > 13时 ‎ ‎ 右图表示冬至日南半球太阳高度角的分布,E、F、G、H所在圆圈是晨昏圈,图中由圆心向外各圆之间的间距相等,据此回答下列7~11问题。‎ ‎ ‎ ‎7.M地的纬度是 ‎ ‎ A.83°26′S, B.36°34′S   C.53°26′N    D.83°26′N ‎ ‎ ‎ ‎8.关于下列叙述的现象中,错误的是 ‎ ‎ A.N地此日昼长夜短 B.M所在圆圈上各地昼夜等长均为24时 C.H地与N地的经线不同 D.N所在圆圈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 ‎ ‎9.沿EOF线从F处向E处前进,其前进方向是 ‎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向东南,再向东北     D.一直向西 ‎ ‎ ‎10.若OE线与M、N所在两圆分别相交于P、Q两点,关于PQ之间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于3333千米      B.约等于3333千米 C.小于3333千米      D.无法计算 ‎ ‎ 图10 为2007年12月22日世界时12点地球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根据该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1~14题。‎ ‎ ‎ ‎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20°E,20°N         B.120°E,20°S ‎ C.116°E,20°N         D.116°E,20°S         ‎ ‎ ‎ ‎12.关于此时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 由北纬20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C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由南纬20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 ‎ ‎13.此时下面四个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是 ‎ ‎ A.C 点     B.B点      C.F点      D.D点 ‎ ‎ ‎14.下面叙述的地理现象中此时可能存在的是 ‎ ‎ A.E地出现极夜现象 B.B地太阳正从东南方向升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北印度洋海域航行的轮船肯定是顺风顺水 ‎ ‎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A     7.A     8. D     9.C     10.B     11.C     12.A     13.D     14.B 几何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姚清奎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三个变量中任意知二,就能求第三个,在这里谈谈如何用几何法来计算。‎ ‎ ‎ 首先把一条经线作为数轴,正方向表示北纬0°到90°,负方向表示南纬0°到90°。然后再在数轴上构建一个直角三角形:太阳直射点纬度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当地纬度(北京)和太阳位置各为一个顶点。‎ ‎ ‎ ‎1.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求:正午太阳高度。‎ ‎ ‎ 例如:北京(40°N)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 ‎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下图:‎ ‎ ‎ 图中∠1就是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2等于所对边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既北京和太阳直射点)‎ ‎ ‎ ‎∠2=40°N-23°26′N ‎ ‎ ‎∠1=90°-∠2=90°-(40°N-23°26′N)=73°26′‎ ‎ ‎ ‎ ‎ ‎2.已知: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求:太阳直射点纬度。‎ ‎ ‎ 例如:一日测得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则此日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 ‎ 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则∠1=30°,∠2=90°-30°=60°,即太阳直射点与北京在数轴的距离为60°,北京是40°N,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 另外,当地纬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可能是两个,数值小于等于23°26′都合理。‎ ‎ ‎ 例如:某日测得A地(10°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8°,则此时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 ‎ 作图如下:∠1=78°,∠2=90°—78°=12°‎ ‎ ‎ 即太阳直射点与A地之间在数轴上的距离为12°,所以太阳直射点为2°N或22°S。‎ ‎ ‎ ‎ ‎ ‎3.已知: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纬度。求:当地纬度。‎ ‎ ‎ 例如:太阳直射10°N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30°,此地所在纬度是多少?‎ ‎ ‎ 画出下图,这样的地点可能有两个,数值小于等于90度都是合理的。‎ ‎ ‎ 如图所示:∠1=∠2=90°—30°=60°‎ ‎ ‎ 即此地与太阳直射点10°N之间的距离等于60°,所以此地是70°N或50°S。 ‎ ‎(四川宜宾江安二中)‎ 太阳视运动的做题技巧 杜菊海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不停地自东向西绕地球运动,即产生了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方面的题比较多,同时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在这里,我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课本理论知识,总结出以下做题技巧。‎ ‎ ‎ 一、首先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 ‎ 一般地面方向,我们用的是“十字架”的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若碰到有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则把“十字架”上的某个方向与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的方向重合,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 ‎ 二、根据太阳出没方向来确定地面的方向 ‎ ‎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引起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根据太阳升落方向可以确定地面上的方向。‎ 例:读图1中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A点位于观测者的  方。‎ ‎ ‎ 判断方法:①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中东西方向,如图2;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东西方向与图2中的东西方向指向一致,就可以确定南北方向了。如图3。‎ ‎ ‎ ‎ ‎ 因此,本题中A点位于观测者的北方。‎ ‎ ‎ 三、根据已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当地纬度位置,来确定太阳视运动图中的方向;或已知不同节气某地纬度的正午太阳位置来确定图中方向。原理如下:‎ ‎ ‎ ‎ ‎ 不同点观测正午太阳的位置 纬度 北回归线以北 北回归线上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上 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看太阳方向 一直在正南 夏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南 有时在北,有时在南,最大的太阳高度为90°‎ 冬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北 一直在正北 例:图5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视运动图,请在图中地平面上标出方向及用箭头画出太阳运动的轨迹。‎ ‎ ‎ ‎ ‎ 判断方法:①因为此地在北半球,所以正午的太阳主要在南方。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图5中的正午的太阳一直在南方,由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上的南北方向。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南北方向与图6中的南北方向一致,就可以确定东西方向了。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太阳视运动的升落方位,如图7。‎ 四、根据日出方位判断季节 ‎ ‎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也不同。具体如下表:‎ ‎ ‎ 太阳直射点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北半球冬半年 南半球 东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南。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出(12点)正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0点)正南。‎ 西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南。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落(12点)正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0点)正南。‎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 东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北。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0点)正北,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出(12点)正北。‎ 西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北。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0点)正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12点)正北。‎ 北半球春秋二分日 赤道上 正东方。‎ 正西方。‎ 例:当北京日出东南时,其昼夜长短如何?‎ ‎ ‎ 五、极点的太阳视运动情况 ‎ ‎ 一日之中,认为极点太阳高度角没有变化,北半球围绕极点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 ‎ ‎ 例:右图  为极点所示太阳视运动图。‎ ‎ ‎ 六、练习 ‎ ‎ ‎1.某学校地理小组对地球某区域进行考察,(如图,其中AD线为晨昏线圈的某一段)他们在D点某日发现太阳从正北升起,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 A.115°W、0°  B.115°W、23°26′N C.0°、0°         D.115°E、23°26′S ‎ ‎ 判断方法:从题目中可知太阳在D点是从正北方升起的,因此,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而题目答案是唯一的:B。‎ ‎ ‎ 某极地考察团从A点沿东北方向到达B地(如下图),到达之日,发现B地出现极昼现象,并发现当日太阳正位于B地地平线上(如下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0:20(已知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回答2~3题。‎ ‎ ‎ ‎2.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 ‎ ‎3.A地地理位置为:   。‎ ‎ ‎ 判断方法:因为在此以极点为中心的图中,A点沿东(地球只自转的方向)北方向到达B地,即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到达B地时B地出现极昼现象,并发现当日太阳正位于B地地平线上,说明B点为当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82°=8°(北纬),(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相加为90°)。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76-8)°=22°,经度可根据题目中北京时间来确定(到达B地时当地地方时为0点,因为B点正值极昼、太阳此时正在的B点地平面上。)下图为有地平面的太阳的视运动图。‎ ‎ ‎ 答案:2.22°‎ ‎ ‎ ‎3.76°N、60°W ‎ ‎ ‎4.右图为某日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出的太阳视运动图,已知当太阳位于甲地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①当地的纬度为:②此日6时南极的太阳高度角是:‎ ‎ ‎ 判断方法:因此地出现极昼,且最小太阳高度为0°,说明当地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设为X°,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二者纬度相隔((90-X)-X)°。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40°=90°-((90-X)-X)°,求得当地纬度为70°N。极点一日之中太阳高度角保持不变,故此日6点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 ‎ 答案:①当地的纬度为:70°N ‎ ‎ ‎②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 ‎ ‎(湖北省丹江口市一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