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高考世界史部分
古代世界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 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民主氛围; ②经济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海外贸易及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商品贸易需要自由、平等的环境,容易形成民主氛围; ③文化因素:靠近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 ④政治因素:希腊半岛重峦叠嶂,多山多丘陵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有利于城邦体制,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 ⑤人文条件:城邦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得以实行的人文条件。 2、城邦政治 ⑴ 城邦含义:公元前8—6世纪,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奴隶制小国。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史称城邦、城市国家,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⑵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彼此分立,联系密切;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 3、希腊的公民 ⑴ 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⑵ 构成:通常由成年男子构成(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于公民之外),有权参与城邦事务。 4、 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以希腊为例)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⑴ 背景:①雅典4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一切大权;②新兴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⑵ 内容:①颁布“解负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②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③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④组成“四百人会议”,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和参加“四百人会议”;⑤设立雅典最高法院 —— 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⑶ 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⑷ 影响:①改革未能彻底化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②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③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⑴ 内容:①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②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③对一些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⑵ 影响:①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②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 ⑴ 内容: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④为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发放津贴。 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⑵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 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评价 ⑴ 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利相互制约。 (公民大会有立法权,陪审法庭由司法权,五百人会议有行政权,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 ⑵ 局限性:①从范围上:只对一部分人即成年男性开放,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②从性质上: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③从方式上: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④后果上: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 ⑶ 进步性:①希腊:促进了雅典的繁荣,成为全希腊的学校;铸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性格;辉煌文化成就的取得。② 世界: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创造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 (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背景: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十二铜表法》明确的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例如,法律规定如果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可以给他带上脚镣。但是,《十二铜表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2、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1)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2)罗马法的发展 在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商品经济和资易有所发展。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精神。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3)完善: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拔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和变化 ①第一次: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神灵和自然的控制 ②第二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世纪)————基督教神学束缚 ③第三次:启蒙运动(17、18世纪)————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 一、智者的启蒙——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中期) 1、产生背景: ①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平民地位提高。③哲学家们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④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2、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3、作用:⑴ 积极作用:①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②促进了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促进了文化发展。 ⑵ 消极作用: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称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⑴背景: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②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⑵主张: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 “美德即知识” 。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点与智者一致),提出“有思维的人是王舞蹈尺度”。③“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④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⑶作用: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1、共同点: ①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 转向“人本”。② 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 2、不同点: ①对知识看法的区别:智者学派需要学习知识。而苏格拉底强调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②哲学观点: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自我主义和怀疑主义,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贡献:理念论;《理想国》是最早乌托邦思想;《法律篇》强调法治 (3)影响: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务。(2)地位:逍遥学派;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治学》 近代世界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㈠ 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兴起背景:: ① 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束缚了人和人性② 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乐趣。③ 14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④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兴起及发展: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16世纪达到高潮,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条件:新航路开辟刺激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表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文艺复兴的核心及实质: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实幸福和个性解放。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表现:①文学: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②艺术:“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5、影响:①思想: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②文艺:创造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③自然科学: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牛顿力学体现的建立为标志)。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背景:天主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君主为加强王权主张摆脱天主束缚;文艺复兴个性自由等主张推动宗教改革 2、代表(1)马丁·路德改革 (1)序幕:“九十五条论纲” (2)内容:①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得救,从而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②《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每个教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从而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的垄断,也促进了西欧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③简化宗教仪式,提倡勤奋节俭,有利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④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3)影响:动摇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人们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新教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 (2)加尔文改革:先定论。鼓舞新兴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3、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天主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4、影响: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各国王权加强,民族意识民族国家成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促进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启蒙运动(17——18世纪) 1、兴起背景:①经济: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阶级: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③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④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⑤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 2、启蒙运动的概况 ⑴ 时间:17、18世纪 ⑵ 时代精神: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理性)——人文精神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人人都有理性,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而不承认神的意志。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⑶ 范围:17世纪首先发源于英国,18世纪中心在法国,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国。 ⑷ 重要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学说、法制学说、三权分立学说。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⑴ 伏尔泰(法国,1694—1778):A.主张:①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②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B.代表作:《哲学通信》 ⑵ 孟德斯鸠(法国,1689—1755):A.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发展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三者相互独立,相互监督。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影响:①他的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②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个实践)。 C.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⑶ 卢梭(法国,1712——1788): A.主张:①人生而自由,自由和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他号召人民向专制的暴君和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开战。②主张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③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认为应平均分配财产。 B.影响:①“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C.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⑷ 康德(德国,1724—1804): A.思想:对启蒙做出了回答:①思想自由,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自觉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B.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⑸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A.主张:人人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 B.影响: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C.著作:《百科全书》。 ⑹ 思想的共性: ①反对专制、教权和特权。 ②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追求权利平等。 ③倡导个人自由(人身、思想)。 ④追求政治民主和实行法治(社会契约、三权分立)。 ⑺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①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②崇尚理性、提倡科学、倡导自由平等博爱,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 思想武器 ③对人的彻底解放:人身解放、思想解放 ④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4、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⑴ 对欧洲的影响: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人身解放和思想解放。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③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⑵ 对世界的影响:①为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②在亚洲鼓舞中国和日本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③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相同点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结果 内容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反对神学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矛头、核心) 以“理性主义”旗帜,反对教会和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矛头、核心)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和观点 进程 意大利到欧洲,中心在意大利 英法到世界,中心在法国 一国兴起迅速波及其他国家 影响 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冲击封建制度,为资革作了舆论准备,启导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潮,影响更大。 都促进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与自科关系 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三次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1、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和兴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①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自由和幸福。 ②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提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理论。 ③启蒙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思想。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开辟 1.原因和条件 (1)原因: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金、银追求。③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④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⑤商路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商路。 (2)条件:①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地理知识②主观条件:西、葡统治者支持 2.经过 (1)1487年,迪亚士沿非洲海岸进入印度洋,抵达好望角。 (2)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3)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 (1)对欧洲: ①引起“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的市场上,市场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②引起“价格革命”:贵重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葡王室将掠夺所得用于购买奢侈品,没有转化为资本积累,丧失了发展机遇,资本主义没有因此发展起来)③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教会威信。 (2)对亚非拉影响: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亚洲经济发展;美洲和非洲遭到巨大破坏 (3)对世界市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各大洲相对孤立分散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政体。 (二)英国和荷兰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十七世纪海上马车夫) (1)条件:①濒临大西洋②善于经商、手工业发达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概况: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股份制;银行业;证券交易所;保险业;阿姆斯特丹是世界最大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大西洋航运中有利地位,参加海外竞争。 (2)殖民活动: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殖民扩张②组织垄断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③在印度、北美拓展殖民地,与先后打败荷兰、法国 (3)结果: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扩张的影响 (1)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2)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3)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三)两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18世纪60——19世纪中期) (1)前提和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 ②市场条件: 殖民地(18世纪中期) ③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 ④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 2、工业革命的进程(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①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冶金、采矿---交通 ②工业生产的变化:手工劳动---机器生产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蒸汽机 3、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①1840年前后,英国主要的工业部门,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②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③工厂制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④完成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 4、、影响 积极: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②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③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如三次议会改革。④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⑤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⑥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⑦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促进了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⑧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消极:①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被过渡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1、条件①前提: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代议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②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如电磁感应理论),成为直接推动力。③资本的积累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保证。④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⑤城市化及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2.成就 四大部门 表现 电力的广泛使用 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以及电灯、电话等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 内燃机问世;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化工和钢铁的发展 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建筑业和制造业采用钢材 通讯技术的进步 电话和电报 3.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③出现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世界各的联系。④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无产阶级运动发展。⑤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⑥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⑧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一战。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⑴ 相同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①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②都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工厂制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垄断产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③都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作用。④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 ⑵ 不同点: 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轻工业,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如钢铁、电力、化工、汽车、石油工业。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和股票交易所出现。③广度和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几个国家展开,规模大发展快。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了“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㈢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 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联系 2、 (2)客观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 (1)基础(框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手段(途径):国际贸易、殖民主义。 (3)主要内容:物资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 (4)形成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影响: ⑴ 积极:世界一体化进程客观上是历史上的进步。①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人民之间大规模的流动与融合,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促进了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③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⑵ 消极: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导致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 ⑴ 演变历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雏形,新航路开辟起了决定作用。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出现。 ②第二阶段: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起了决定作用。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进行全球性扩张,把世界落后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③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了决定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资本输出,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⑵ 演变原因: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特点决定的。②形成的内在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确立。③外在动力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推动。 ⑶ 评价和认识: ①生产力发展角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在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②文明演进的角度: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③道德角度: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④国际政治的角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矛盾和冲突加剧,引发军备竞赛和战争;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① 历史传统:1215年《大宪章》颁布,有限君主制的传统形成 ② 经济阶级基础:16—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壮大 ③ 政治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④ 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限制王权的法案 ⑴ 内容: ①《权利法案》(1689年):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局部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②《王位继承法》(1701年) ⑵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⑶ 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开启了近代世界民主化进程。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中叶) ⑴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的经过: ①“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②“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③乔治一世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无人主持 。④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并逐渐形成一些惯例。 ⑤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⑵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⑶ 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内阁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解散内阁;同时内阁也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 ⑷ 影响: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 ,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正式确立,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选举权的扩大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864年议会改革,城市工人和小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884——1885年代议会改革,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4、两党制(政党政治的鼻祖) 1)两个政党的由来(雏形)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 2) 两党制的正式确立:1832年自由党与保守党 3)保守党与工党:20世纪初——现在 影响: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监督和制衡 三、君主立宪制特点和作用 ⑴ 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权力。 ②议会权力至上。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③内阁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权、财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对议会负责。 ④司法权独立;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⑵ 作用: ①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④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8世纪) 一、美国独立战争 (一)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美利坚民族形成,初步形成统一市场 政治:英国殖民统治 思想:自治和民主意识(无代表不纳税),启蒙思想影响 (二)过程: (1)来克星顿枪声:1775 (2)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起草。阐述天赋人权、民主原则。马克思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 (3)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年。 (4)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意义: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基;影响拉美和法国革命 二、1787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邦联松散,不利于经济发展(与他国贸易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中央集权 2、原则A、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原则);美国联邦制的权力机构:①立法权属国会。②行政权归总统。③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④州与中央政府分权,有较大自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归国会、最高法院、总统行驶,互相制衡。C、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民选产生。 3、评价: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分权制衡关系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创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长治久安,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但是没有规定人民权利,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也任然存在。 (三)共和制发展:1791年宪法修正案前10条,突出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弥补1787宪法缺陷)。内战结束后宪法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 (四)美国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共和制一大特色。 三、评价:1、 进步性: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在权力结构上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防止了专制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③较好的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局限性: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②黑人按五分之三来计算各州人口总数,印第安人则不计算在各州之内,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③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法国革命和19世纪法国政体变迁 1、法国革命 (1)背景: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阻碍社会发展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思想:启蒙运动和独立战争影响 (2)过程A、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B、君主立宪派当政:颁布《人权宣言》: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制,根本上否定王权、神权和特权,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C、吉伦特派执政: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D、雅各宾派执政:恐怖政策,国内秩序稳定,但是也造成人人自危。E、热月政变:大革命高潮过去。 2、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1)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 (2)《拿破仑法典》:拿破仑为了巩田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颁布了《法国民法典》(通称《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它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田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部法典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恩格斯认为它“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拿破仑战争: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和法国的制度,传播革命思想,有利于瓦解欧洲封建制度,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具有侵略和称霸性质,引起各国人民反抗。 3、法国政体变迁:波旁王朝专制政体---1791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派执政)---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 吉伦特派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拿破仑)---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路易波 拿巴)--第三共和国(1870年) 4、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宪法) ⑴ 过程:①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②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③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⑵ 内容:①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②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③《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④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但共和之路并不平坦。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⑶ 意义:①沉重打击了保皇派势力,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全确立;②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③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还需进行长期的斗争。。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意志帝国建立 ⑴ 过程: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宰相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实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完成统一大业。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建立。 ⑵ 特点: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 原因:①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近代化过程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普鲁士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⑴ 内容:①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②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③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有效。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作用较小。 ⑵ 特点:①皇帝和宰相权利较大。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⑶ 评价:①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德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 改革的背景:①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发展(劳动力和市场因素),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②俄国国内新思潮出现:揭露和批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 ③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的矛盾。 2、内容 ① 法律上农奴有人身自由(客观上提供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和市场因素): ② 农奴高价赎买份地(客观上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3、性质及其影响 ①性质: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②影响:积极: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促进俄国近代化。局限:不彻底(牺牲农民利益、不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二、明治维新△ 1、改革的背景:①幕府统治阻碍日本发展:严格的等级制、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②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工场手工业③国内矛盾尖锐:人民反幕府,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④民族危机:美国人叩关⑤倒幕运动 2、明治维新 (1)改革的根本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资性质);废除身份等级制;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②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官营示范、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培养人才,奠定了近代化工业化基础③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传播西学;社会生活西化 3、改革的影响①建立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近代化,摆脱半殖民地命运②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加强对周边国家侵略 ☆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1、确立途径:革命战争、王朝战争、改革。2、主要形式:设立议会,制定宪法,实行选举,政党政治,国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提出的一些理论。如: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4、确立时间:19世纪70年代。5、基本形式: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6、实质:资产阶级民主。7、历史作用:①代议制的出现,从政治体制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②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③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有空想到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③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④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吸收优秀思想成果。 2、标志:《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⑴ 主要内容:①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进步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③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④肯定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⑵ 重大意义:①第一次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②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1、第一国际 (1)背景:“一工”展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人队伍壮大; (2)建立和特点:1864年在伦敦建立。各国工人运动上级组织 二 、由理想到实践 1、第一国际建立创建:1864年“ 国际工人 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2、巴黎公社 1)背景:(1)普法战争(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1)政权建设:①民主选举最高权力机构②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③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④民主选举公社委员会⑤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2)社会经济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结果: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5)意义:(1)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3、第二国际 (1)背景:“二工”展开;工人队伍壮大;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 (2)建立和特点:1889年在伦敦建立。不是各国工人运动上级组织,各国党独立自主;通决议指导各国工运,领导合法斗争(议会中获得议席) 三、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发展(出现垄断组织),但远落后西欧;(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3)一战激化各种矛盾,促成革命爆发;(4)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两步走)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革命已经没有和平发展可能)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 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4、意义: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社会制度由理想到现实;开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新时代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外有外国武装干涉、内有反革命叛乱、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劳动,实行食物配给制。 (4)评价:①最大限度集中物力和财力,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经济政治危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①促进经济恢复,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探索了一条适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威胁;落后经济文化与传统;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单一公有制③实行排斥市场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3、作用 (1)积极方面:高度集中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①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失调;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生产积极性,苏联农业停滞不前;④指令性计划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失去活力;⑤对东欧和中国生产很大影响。 (四)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马乔夫改革 1、苏联改革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农业集体化消极影响 (2)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评价:①一定程度冲破斯大林模式束缚,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3、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3)评价: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但没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2)措施: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经济改革陷困境,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从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3)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根本:斯大林体制;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现代世界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2、危机的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影响深远。 3、影响①经济: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②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危机。③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4)国际局势:促使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世界走向战争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 二、 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商业危机、政治危机) ②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解决③罗斯福当选总统 2、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 3、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 立法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4、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5、评价 进步性:①一定程度减轻经济危机,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②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资本主义统治。③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④不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局限性:由于资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6、实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7、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呢?⑴新的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⑵新的模式/特点: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⑶新的起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发展新起点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宏观调控;20世纪70年代后,为走出经济滞胀,国家适当减少干预;20世纪80、90年代,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2、福利国家的出现:低收入阶层得到生活保障、缓解社会矛盾、扩大消费;但财政支出扩大(欧债危机联系)、民众生产积极性降低 3、“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5、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6、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1、“冷战”的兴起与发展原因 1)雅尔塔体制奠定两分天下的基本轮廓2)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根本原因)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2、过程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经济:1948年“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力量,同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军事上:北约(1949)和华约(1955年)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2、“冷战”的影响 (1)世界分为两大阵营(2)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3)避免新世界大战爆发。(4)局部“热战”(与美国亚洲战略联系):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世界动荡,威胁世界和平。(5)第三世界国家夹缝中发起不结盟运动 (二)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强 1、欧共体的建立和加强 (1)形成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地位下降;美苏争霸,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里认知感。法德矛盾矛盾和解 (2)形成过程 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1957年《罗马条约》。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④统一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的农业政策,共同的外交政策,朝着单一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⑤1992:欧共体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⑥1993: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欧元制度僵硬,是欧债危机的原因之一)。 (3)影响: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改变世界格局;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①原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重视科技教育;国家政权推动;制定符合国情的外向发展战略;美国扶植 ②表现:到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影响:冲击两极格局;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战后亚非拉许多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为摆脱美苏控制,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2)兴起的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3)宗旨与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推动民族解放斗争,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以及中国振兴,共同构成多极化趋势) 4、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世界之交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流;缓和与动荡并存。 (2)表现:“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 (3)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A、二战:西欧实力削弱(英国)---美国实力膨胀(意图确立世界经济霸权)B、经济危机: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C、社会需要:各国要求稳定经济秩序,避免战争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过程 A、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稳定国际汇兑 C、世界银行(1945年):最初向西欧国家贷款,后也面向亚非拉,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2)内容及评价 A、内容:美元与黄金真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B、评价:积极: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为国际货币关系提供统一标准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消极: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形成: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2)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结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你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支撑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②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分工 2、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洲联盟(详见前边欧洲一体化相关内容)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原因: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B、形成:1989年建立;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C、合作方式:自愿原则和协商一致,开放地区主义原则,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D、影响:提高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地位,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开创一个新模式 (3)北美自由贸易区 A、原因: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欧共体成熟、亚洲经济一体化起步的影响 B、形成:1992年,美、加、墨签《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正式成立。 C、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D、影响:①三国经济交流加强,发挥优势,经济互补②推动三国经济发展 ③对墨西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和建立 (1)前身:关贸总协定(2)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①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的体系化建立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④抑制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2)意义:①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原因①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信息技术等)②政治条件:两极格局的瓦解③体制条件: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 2、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 ①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一工,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二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④二战后建立美国为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⑤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⑥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 3、表现: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③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④世贸组织和区域集团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双刃剑,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问题:剪刀差(贫富差异加大)、主导权(发达国家受益)、共命运(互相依赖、经济危机传染性) (2)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技术方面,环境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①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②打破经典物理学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看待世界的途径。③ 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二)量子论 提出:1900年普朗克(德国)提出“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的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 (三) 现代信息技术(略)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 (1)背景: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失望; (2)特点:①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塑造鲜明人物形象。②构思: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英国诗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后) (1)背景:欧美国家矛盾尖锐(2)特征:要求真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3)成就:①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②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反映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40、50年代) (1)主要特征(失望、苦闷、迷芒)表达战后人们从内心深处对于现实生活感到的荒诞和虚无。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精线条。(2)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表现西方人精神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 4、美术作品 (1)印象派绘画(19世纪下半叶出现) A、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B、代表作品: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 (2)现代派绘画:代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5、音乐作品: (1)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18—19世纪) 代表人物:贝多芬,18—19世纪之交,德国音乐大师,是架起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桥梁的伟人。艺术作品: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艺术风格:终身追求进步和自由,并且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和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气息。构思广阔,形势宏大,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2)印象派音乐(19世纪末):印象派音乐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强调音响和音色。 代表: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6、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①电影: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发明;格里菲斯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卓别林喜剧电影明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②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③电视艺术: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被称为“电视之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