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第16专项 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及计算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 浙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科学 第16专项 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及计算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 浙教版

第16专项 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及计算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 点击重难点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 根据化学式可进行如下计算:‎ ‎ (1)相对分子质量。‎ ‎ (2)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 (3)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 计算时的注意点:(1)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2)正确计算有关量,如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3)计算格式应规范。‎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 1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 2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相同溶质的不同溶液相混合等过程中的计算。‎ 计算类型 依据 内容 计算式 ‎1基本计算 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 概念 m水、m质、‎ m液及ω互换 ω=( m质/m液)‎ ‎×l00%‎ ‎=[ m质/(m质 ‎+ m水)]‎ ‎×100%‎ ‎2与溶液密 度有关的溶 质的质量分 数的计算 溶液密度 与溶质的 质量分数 概念 ρ、m质、‎ m液及ω 计算 ω= m质/‎ ‎(ρ·V液)‎ ‎×100%‎ ‎3稀释计算 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 量相等 溶液加水 稀释计算 M1×ω1=‎ ‎[m1+m水]‎ ‎×ω2‎ ‎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质在溶液里的相对含最。当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质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也越大;当溶质的质量一定时,溶液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就越小。‎ ‎ 计算时的注意点:‎ ‎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而不是体积比,若是体积,必须先用物理公式ρ=‎ 号进行换算,然后计算。‎ ‎ ②在运算过程中,质量的单位要统一。‎ ‎ ③因为通常溶液均为水溶液,所以溶质应为无水的物质;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其溶质应是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是原来加入的物质,因此计算时应先算出反应后的生成物的质量。‎ ‎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汁算,‎ ‎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溶质,另一种是蒸发溶剂(即浓缩)。溶液稀释的方法是加溶剂。‎ ‎ 解题思路:审题→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量→列出比例式→求解。‎ 评析中考点 ‎ 考点1 有一瓶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变 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其成分,称取 一定量的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 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只放出二氧 化碳气体且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试求:‎ ‎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 (2)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 (3)样品中氯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 由题意分析,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00g时,Na2CO3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0.88g,由CO2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再由盐酸的总质量计算NaOH的质量。计算过程中都应以纯净物的量代入计算。‎ ‎※解答辨析※‎ ‎ 解:设产生‎0.88g二氧化碳需碳酸钠的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 Na2CO3+2HCl═══2NaCl+ CO2↑+H2O ‎ 106 73 117 44‎ ‎ x y z ‎‎0.88g ‎ 106:44=x:‎0.88g,x==‎‎2.12g ‎ 73:44=y:‎0.88g,y==‎‎1.46g ‎ 117:44=z:‎0.88g,z==‎‎2.34g 与样品反应的盐酸中含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7.3%=7.39,则与氢氧化钠反应所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7.3g一‎1.46g=‎‎5.84g ‎ 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 ‎ NaOH+HCl═══NaCl+ H2O ‎ 40 36.5 58.5‎ ‎ m ‎5.84g n ‎ 40:36.5= m :‎5.84g,m= =‎‎6.4g ‎ 36.5:58.5=‎5.84g:n,n==‎‎9.36g ‎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 ‎2.34g+‎9.36g=‎‎11.7g ‎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l00%=75.1%‎ ‎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样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75.1%。‎ ‎※考点点评※‎ 解题时应仔细分析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表示的量以及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的变化趋势。‎ ‎ 考点2 根据图中所给数据,自编一道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思路点拨※‎ ‎ 由图示可知,此题是由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稀硫酸,稀硫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已知,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和密度已知,应求浓硫酸的体积。根据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以求解。‎ ‎※解答辨析※‎ ‎ 题目:配制‎450g 20%的硫酸溶液需要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 ‎ 解: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x。‎ ‎ x×‎1.84g/cm3×98%=‎450g×20%‎ ‎ x==49.9mL ‎ 答: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49.9mL。‎ ‎※考点点评※‎ 溶液浓缩与稀释计算的关键在于把握浓缩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中考试题尤其注重配制溶液方法的归纳整理。‎ ‎ 考点3 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现有一包标有含氮量为20.0%的肥田粉样品,小庆和小鸿为了计算该肥田粉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7.5g样品,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 小庆根据化学式计算:‎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设‎7.5g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 x×21.2%=‎7.5‎g×20.0%‎ ‎ 解得:x=‎‎7.08g ‎ 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 ‎ ‎ 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94.4%。‎ ‎ 小鸿通过实验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用称取的‎7.5g样品与足量的熟石灰混合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纯净、干燥的氨气‎1.7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 (1)请你根据小鸿的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2)你的计算结果和小庆的计算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 (3)根据小鸿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施用肥田粉时应注意 。‎ ‎※思路点拨※‎ ‎ (1)根据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收集到的氯气的质量l‎.7g,可求出参加反应的(NH4)2SO4的质量,又知样品的质量为‎7.5g,用反应的(NH4)2SO4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就可求出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2)将上一问的计算结果与题中94.4%相比,可知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不同;小庆是按标签上的含氨量进行计算的,可能是标签上的数据不准确,样品的实际含氮量低于20%,使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不同,也可能是小鸿用实验的方法计算时,收集氨气的质量不准确,氨气有逸散造成的。(3)根据(NH4)2SO4能与Ca(OH)2反应放出NH3,可知使用肥田粉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解答辨析※‎ ‎ 解:(1)设‎7.5g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为x。‎ ‎(NH4)2SO4+Ca(OH)2 CaSO4+2NH3↑+2H2O ‎ 132 34‎ ‎ x ‎‎1.7g ‎ 132:34=x:‎‎1.7g ‎ x==‎‎6.6g ‎ 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 ‎ ‎ ‎ 答: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88.0%。‎ ‎ (2)不相同 小鸿在收集过程中氨气逸散(或样品中含氮量小于20.0%)(合理答案均可)‎ ‎ (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考点点评※‎ 此题将化学武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起来,考查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解题时应在理解实验原理、分析解趣过程的基础上获得信息,理出思路。‎ ‎ 考点4 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思路点拨※‎ ‎ 本题可用两种方法求解:一是根据含氮量相等列方程求解;一是用关系法求解。‎ ‎※解答辨析※‎ ‎ 解法l: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 ‎90kg×[]=x·()‎ ‎90kg‎×()=x·()‎ x=‎‎120kg 答:需用l‎20kg的NH4NO3。‎ 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据关系式:NH4NO3 ~ CO(NH2)2‎ ‎ 80 60‎ ‎ x ‎‎90kg ‎ 80:60=x:‎‎90kg ‎ x=‎‎120kg ‎ 答:需用NH4NO‎3120kg。‎ ‎※考点点评※‎ 关系法是初中科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化学式计算大多能用此法解决。‎ 考点5 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 (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思路点拨※‎ ‎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及反应的关键所在。从图中可知,当消耗掉‎25.1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全,产生Z-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解答辨析※‎ ‎ 解:设样品中碳酸氧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NaHCO3+HCl═══NaCl+CO2↑ +H2O ‎ 84 58.5 44‎ ‎ x y ‎‎4.4g ‎ x=‎‎8.4g ‎ y=‎‎5.85g ‎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l00%=90.3%‎ ‎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0%=22.5%‎ ‎ 答:略。‎ ‎※考点点评※‎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 1 守恒法。‎ ‎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元素的质量守恒或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和质量守恒,可以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应用“守恒法”时,要注意巧妙地选择两状态中总值不变的物理量建立等式,不纠缠中间过程,只考虑始终状态,实际上是整体思维在化学中的作用。‎ ‎ 2 差量法。‎ ‎ 若题给条件不是某种始量或终量,而是过程前后始量与终量的差值,用“差量法”求解十分简便。“差量法”的关键是分析过程前后形成差值的原因,找出差值与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聚焦失分点 易错1 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MnO2‎ ‎△‎ ‎ 题目:已知2KClO3═══KCl+3O2↑,将l‎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 ‎ 热,收集了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 (1)小意很快得到(‎10g+‎2g一‎7.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 g。‎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 ‎ 。‎ ‎ (3)如何才能纠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对症下药※‎ ‎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切忌题意不清而盲目解答。(2)设未知量时一般是求什么设什么,但有时要考虑少设和巧设。(3)化学方程式书写一定要正确无误,否则计算结果就是错误的。(4)计算过程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5)计算过程中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必须是质量,如果是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解题过程中要带单位进行计算。(6)解题格式要规范、完整,切忌条理币清,步骤不明。‎ ‎ 本题通过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的探究,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知道(‎10g+‎2g-7.2g)是O2的质量,即‎4.8g。根据此数据,利用化学方程武即可计算出KCl的质量为‎7.45g。(2)可通过计算剩余固体的质量或KClO3的质量来论证题目数据存在的问题。(3)要求出a的取值范围,应明确两点:一是保证生成的O2的质量大于零,O2的质量为a+2-7.2>0,即a>5.2:二是要明确KClO3完全分解时的质量即为a的最大值,这时,KCl的质量为‎7.2g一‎2g=‎5.2g,利用这个数据可计算出KClO3质量为‎8.55g,即a的取值应不超过‎8.55g。综合两个数据,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故本题的答案为:‎ ‎ (1)O2 7.45 (2)所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45g+‎2g=‎9.45g>‎7.2g,所以题目有错误(或氯酸钾质量为:‎7.45g+‎4.8g=‎12.25g>‎10g,所以题目有错误)(3)5.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