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信息窗2(P6—7)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例题的直观图示,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分析、观察、比较、操作、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意识,培养研究问题的规划能力和反思意识。 3、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积累研究分数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学习卡片,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会织毛衣吗?王芳同学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在学校举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中,她获得了“编织能手”的称号。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编织情况,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一信息,你能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提问题,教师引导以分数乘法的问题作研究内容,适时有选择的板书信息。 如: ●2小时可以织多少米 ●小时织多少米? ● 小时织多少米? 3.怎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列式为:×2 × × 以×2为例复习上节课分数乘整数的知识。(意义、计算方法) 质疑:× ×与×2 有什么不同?(生:分数乘分数)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乘分数)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确定研究方法。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大约用多长时间? 学生可能想到化成小数计算、直接计算等方法。 谈话提示:以前,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分数的认识?。 生:折纸、画图。 教师:“分数乘分数也属于分数问题,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 2.规划研究方法。 想:用画图的方法来研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小组合作画图。 (课前每人准备了三张纸,纸上的长方形表示围巾的长度。) 教师适时出示友情提示: ①想一想画图过程,你平均分了几次?每次的单位“1”一样吗?涂了几次,每次涂色部分是谁的几分之几? ②比一比,议一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探究活动,搜集典型的交流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理解意义,初步体会算法 ●展示交流,加深理解。 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寻找不同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表述出完整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 引导学生交流出: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是,表示每小时能织米。 教师质疑: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怎样表示?你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交流出:再把这1小时织围巾的米平均分成2份,再取1份,就是的小时织的。 教师继续质疑:是谁的? 学生不难得出: 米的 教师进一步质疑: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即×=(板书) 质疑:怎么来的10? 学生: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再把其中的1份又平均分成2份,两次一共分了10份(5×2=10) 课件演示,进一步规范画图过程, 明晰意义,初步感知算法。(课件演示时 特别注意先分一部分,学生想结果,再全 部分完,之后再只保留分的一部分。 让学生想像全图平均分的样子)。 ● 自主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再次利用一张学卡纸,学生独立表示出×。 教师提示:画之前,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自己动手画出来。 展示交流。要求学生上台展示,表述出完整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课件展示: 学生交流得出: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 的 ,也就是米的 ,米的就是整个长方形的,即×= (板书) ●共同研究×。 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师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师生交流得出:小时织的 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 , 也就是米的,米的是整个长方形的,即×=(板书) 课件出示: 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猜想算法,理解算理。 ●猜想算法。 再次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体会画图的局限性。 师:其实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老是停留在画图上,还得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通用的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计算×吗?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算式猜想: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 师:如果按照这个猜想,那×应该怎么算呢?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还得需要验证。 ●验证猜想,理解算理。 学生猜想:×= 课件画图验证: 引导学生理解:分母相乘算的是分的总分数, 分子相乘算的是取的份数。 ●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可以把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也适用这一方法。 ●优化方法,规范格式。教材第7页下方红点问题: 王芳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不同做法,如果学生没有进行约分,课件出示教材上两个学生的做法, 体会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思路:先举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结果,然后再大胆猜想其他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再用画图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了结论,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你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小组交流说一说,相互补充总结。 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③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想不想检验一下我们这节课的成果呢? 1. 画一画,填一填。(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的 的 ×= ×= 友情提示: ①说一说,应该怎么画? ②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 学生独立完成,找学生汇报,集体点评。 适当引导学生观察图时,分析重叠部分表示的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1. 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一瓶饮料重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瓶重多少千克? 列式:( )×( ) 列式:( )×( ) 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引导学生画图,加深对分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 3.(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个别板演,共同订正。 4.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为本节课的过关检测题,比正确率,比速度。教师巡视,并提醒部分学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相关丰收的苹果装入果篮)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 ×= 数学方法:举例---猜想——验证——结论 ×=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研究问题前,数学方法的迁移。 方向比目标更重要。引导学生回顾原来认识分数所用的方法:折纸、画图,教师通过语言的提示:“分数乘分数也属于分数问题,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研究”,让孩子瞬间走入正轨,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2)数形结合,突破难点。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理非常抽象,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两分两取”的画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也将分数乘法的抽象算法形象化,具体化,为接下来的猜想算法、理解算理做好了准备。 2、使用建议。“想象比直观更重要”! 在探究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件的演示一定要分层出示,先分一部分,再全部分完,让学生的思维从图中迸发出来。 3、需破解的问题。怎样让学生快速地找准单位“1”,加深对分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