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17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2019.08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一 8.26—8.30 《草原》(3)《丁香结》(3) 书法(1) 课外阅读(1) 二 9.2—9.6 《古诗词三首》(2)《花之歌》(1)习作(2) 《语文园地》(2) 三 9.9—9.12 《七律·长征》(3)《狼牙山五壮士》(3) 书法(1)课外阅读(1) 9.13中秋节放假 四 9.16—9.20 《开国大典》(3)《灯光》(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 五 9.23—9.27 《语文园地》(2) 《竹节人》(3) 《宇宙生命之谜》(3) 六 9.29—9.30 《故宫博物院》(1)《习作》(2)书法(1) 10.1—10.7国庆节放假 七 10.8—10.12 《语文园地》(2)《桥》(3)《穷人》(3) 八 10.14—10.18 《在柏林》(1)《口语交际》(2)《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九 10.21—10.25 《夏天里的成长》(3)《盼》(2)《习作》(3) 十 10.28—11.1 《古诗三首》(3)《只有一个地球》(3) 书法(1)课外阅读(1) 十一 11.4—11.8 《青山不老》(1)《三黑和土地》(2)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十二 11.11—11.15 《文言文二则》(3)《月光曲》(3)书法(1) 课外阅读(1) 十三 11.18—11.22 《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 《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十四 12.25—11.29 《少年闰土》(3)《好的故事》(3) 书法(1)课外阅读(1) 十五 12.2—1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习作》(2)《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十六 12.9—12.13 复习(8) 十七 12.16—12.20 复习(8) 十八 12.23—12.27 复习(8) 1 草 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结合画面去体会作者描写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 3.讲述: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绿毯( ) 陈巴尔虎旗( ) 衣裳( ) 彩虹( ) 马蹄( ) 豆腐( ) 羞涩( ) ( ) 微笑( )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指导: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扩词。 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同行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理清作者参观访问的经过,试着概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归纳。(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品读感悟,共同鉴赏 1.过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交流品味。 (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先抓住“清鲜”“明朗”感受天空之美,再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板书:一碧千里)先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然后猜测“一碧千里”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的画面;联系本段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处。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绣”字的妙处,从而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生机,感受草原的动态美。指导学生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体会草原的景色美、作者的语言美。 (4)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渲染”与“勾勒”的意思,多媒体呈现“中国画”和“小丘图”,两相对比,体会比喻之妙,小丘之美。抓住“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感受草原绿得油亮,仿佛与天融合的美好意境。指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表达阅读感受。 4.以情激情,感受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1)过渡:面对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了当时的感受。请找出相关句子,一起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引导点拨。 ①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呼吸到那么新鲜、干净的空气,看到那么晴朗、明净的天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又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句子:“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等到学生和作者有了相同的感受以后引导朗读,表达愉快、赞美之情。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探究:联系上文,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抓住关联词语“既……又……”体会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激动之情。抓住“回味”,感受草原风光的如诗如画,让人沉醉的美景。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回味的感觉,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5.理清文路,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 (2)交流小结:作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每写完一处景物,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要关注描写顺序,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景物之美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草原景色之美,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抄写生字新词。要求:字迹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毯”字。注意“毯”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毛”,后写“炎”,“炎”的末笔改为点。“毛”的竖弯钩要长,托住“炎”。 3.背诵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写字要求时特别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特殊地位,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美景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勾勒 渲染 迂回 洒脱 拘束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3.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引导学生回忆:初入草原,我们就被草原的迷人风光深深吸引了,回忆一下,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草原的美景?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4.背诵第1自然段。 5.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草原,去见见草原的人民,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激活学生对美的认知,在复习巩固中积累文中优美的片段。 二、扶放结合,感受人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学生交流。(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2.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简要写写阅读感受。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拔引导。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悟:从“男女老少”体会迎宾的人之多;从“各色衣裳”体会蒙古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从“风吹来似的”“群马疾驰”“飞”感受蒙古族人民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的豪放,待客的热情,作者的激动情怀。 理解“襟飘带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因为“男女老少” “各色衣裳”再加“群马疾驰”,才有“襟飘带舞”,将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达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在“远迎”前板书:热情。 (3)指导抓住重点词读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四个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1)小结学法,布置自学要求:默读下面四个场景,先圈画最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①相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交流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后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客人”和“主人”:“ 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住手不放呢?为什么笑个不停呢?”在“相见”前板书:激情。 ②款待。“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师生先共同介绍,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的相关知识,了解民族特色,再交流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结合句子理解“拘束”的意思。在“款待”前板书:盛情。 ③联欢。课件出示,欣赏歌舞、套马、摔跤等民族风情,如临其境,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特点。在“联欢”前板书:尽情。 ④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先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联系上文,说说“蒙汉情深”体现在哪些方面,“天涯碧草”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话别”前板书:深情。板书: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主体,作者分别从五个场景来表现人情之美。如果逐一解读,学生无新鲜感,所以在教学中,以其中一个场面为例,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词句,进行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文、合作探究,以交流、朗读、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解读,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回顾全文,感受情感 1.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朗读,读出各自的感悟。 2.讨论:作者先写草原的风光,再写蒙古族人民。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再读抒情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3.小结:是的,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人民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作者短短的一次访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情谊,也让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 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段的教学,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篇的意识。通过两部分内容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也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四、再现美景,激发深情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小练笔:再次步入美丽的草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吗?仿照课文写一写。 要展开想象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再写一写自己的“惜别”经历。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风光美、人情美、语言美的基础上,借助视频,让学生一吐为快。这样的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积累运用文中语言的实践机会,又升华了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巧用媒体,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音乐、图片、文字融为一体,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自然而然地陶醉于草原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升华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立足文本,在诵读中“言”“意”兼得。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还应关注“怎么写”和“用什么写”;不能只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上用力,还应担当起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任务。尤其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章,更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悟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在学习草原风光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字词的独到之处,揣摩比喻句的用法之妙,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内容与表达之间走几个来回,真正做到“言”“意”兼得。 不足之处:第一课时内容含量较足,以致教学中时间比较仓促,最后有些“草草收兵” 的感觉,对一些重点语句的引导感悟,稍显粗糙,对一些可模仿学习的小练笔也未能适时安排。 2 丁香结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幽雅、香甜。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松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纯净的莲花,坚强乐观的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丁香,作者又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图片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在感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 朦胧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宅院 浑浊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整个字左右匀称。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第八笔是竖。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艹”要写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自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理解重点词语,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把练习写字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划分结构,理清脉络。 第1~3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气味多角度描写丁香花。 第4~6自然段:由诗词和雨中的丁香花想到丁香结,感受到人生的乐趣。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这四幅丁香图。 课件出示:①城里丁香花图,②城外丁香花图,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 ④雨中丁香图。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描写优美的词句。 5.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其他同学听。 对于找到的优美语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 再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喜欢的语句,能够对优美的词句有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读词。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2.回顾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与丁香相关的图片。(①城里丁香花;②城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3.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回顾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交代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感受语言美感的兴趣。 二、品析丁香花特点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归纳。(作者是从丁香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花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析。 重点语句一: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丁香的美?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探出”“窥着”都是描写人的神态和动作的,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刻画出丁香花的娇俏灵动、惹人怜爱。此外,还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 (2)出示丁香图片,指导朗读。 重点语句二: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找出描写丁香的词语,再仔细读读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关注“十多棵”“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这些词句,作者从颜色、数量、姿态、气味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了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芬芳、可爱的品格。)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点语句三: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达出来。) (2)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花对作者的影响。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品悟丁香花的特点,感受作者赋予丁香花的品格。在品析、朗读中,体会丁香花的可爱之处。 三、解读丁香结情怀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2.了解丁香结的本义。 课件出示盘花扣的图片和重点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1)出示课文中引用的诗句,指导朗读诗句。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2)体会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古人发现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极似人的愁心,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示愁思的一种情结。) (3)理解重点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的美丽、高洁、愁怨在雨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4.作者对丁香结有什么态度? (1)出示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人生如丁香一样美丽芬芳,也像丁香一样有解不开的愁怨,因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成了又有一件,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3)小结:作者赋予丁香结新的含义,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平常心看待的品格。 5.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由“赏花”到“悟花”,借物抒情,将自己对生活的小体会、大感悟融入眼前的丁香花中,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品读重点语句,由丁香结的本义到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感受作者豁达、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出示阅读链接中的诗句,配乐指导朗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纱》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2.小练笔。 (1)课件出示小练笔要求: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发挥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2)展示小练笔,共同评议。 3.总结全文。 本文展现了作者看到的城外、城里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诗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显露了作者对人生的洒脱。 设计意图:在拓展丁香结的相关诗句中深入体会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进行小练笔,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板书设计 丁香结 教学反思 教学中,努力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品析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从描写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的角度来写的,从而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气味。在阅读理解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对如何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能够由课文中的丁香花想开去,联系到了其他花,阅读方法得以运用。在感悟古人眼中丁香结的愁怨时,在理解作者眼中丁香结的积极豁达时,学生的思想变得深刻,体会了丁香结中的象征意义,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解读。 3 古诗词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三首诗词都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寄情,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诗词佳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学习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懂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从而陶冶审美的情趣、享受审美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江中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人诗句连连看 1.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相关诗句连连看的游戏形式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二、课前预习成果展 1.借助拼音读好三首古诗词。 (1)读准字音:“蝉”是翘舌音。 (2)指名读三首诗词。 2.交流作者资料。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大部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教材内容。对作者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感悟其写作风格。 三、品析字词悟诗情 (一)《宿建德江》 1.释诗题。 宿:住。建德江:浙江省新安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2.明诗意。 过渡: 同学们,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号。 (1)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①说一说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此处应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渚”的意 思。 客:指作者本人。 ②交流诗句意思。 傍晚,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水里,离我很近。 (2)小结:第一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在做什么,第三四句写了诗人看到的江边月夜美景。 (3)小组之间交流:诗中的哪个字或哪个词传递了诗人的情绪?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诗句。 3.悟诗情。 (1)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2)(愁)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行诗。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寂寞之愁、孤独之愁、思乡之愁) (4)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是从这行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 ①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他身处异乡。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烟渚)(日暮) ②“日暮”是日落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么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等) ③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他可能在想,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 (5)诗人独身夜宿 建德江,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出示课件,补充资料: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①诗人仕途不顺,离开洛阳,借旅行来排解自己的苦恼。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②指导朗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6)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一个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引读: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①想起昨日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苦,却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可是,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看不到熟悉的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渡: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7)带着对作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全诗。 4.小结学法: (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二)学法迁移,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四环节学习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诗题交代了诗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 (2)古诗的意思:天快下雨了,天空里乌云密布,就像打翻的墨水一样,但是还没有把山遮住。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像蹦跳的珍珠一样噼噼啪啪落到船里。忽然一阵大风吹来,顿时云开雾散,雨也停了,望湖楼下的西湖水一碧如洗,水平如镜。 (3)有感情朗读全诗。 4.教师指导,深入理解。 (1)都说苏轼的诗歌极具画面感。你看到了怎样画面? (黑云翻墨、白雨入船、卷地风来、碧水如天) (2)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骤雨。那乌云还没来得及把山遮起来雨就下了,雨又大又急,胡乱入了船。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3)诗人的写作风格你感受到了吗? ①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我们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②诗人善用比喻。(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碧水如天) 5.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汉语的典范,它用凝练的语言描写画面,表达情感。我们要教会学生一般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学以致用,自学第二首诗,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诗歌鉴赏能力。 四、指导写字求美观。 1.出示生字“德”“鹊”“蝉”。 2.仔细观察,说说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1)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德”字右边中间一横不要丢;“鹊”字左下部是“日”,不是“目”。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如:鹊是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蝉是一种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3)指导书写,注意左右两个部件要避让。 3.生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各写一遍。教师强调“三个一”。 4.反馈交流。师生点评。 5.生再练写。 设计意图: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并不是重点,但是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正所谓:“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适时、适当的总结和回顾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市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7.小结引导: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朗读时,前一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设计意图:“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词产生共鸣。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质疑引读: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转溪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句说一说。 3.《宿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一个“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感悟不同诗词。即使写是的同样的意象,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心境。本环节以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朗读本首词并背诵默写。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拓展阅读课外相关古诗,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记事) 日暮客愁新(抒情) (所见) 比喻 诗中有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夏夜 清幽 静谧 丰收景象的喜悦 峰回路转的惊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诗词,教学应该努力在朗读、感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吟唱中升情。“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画面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诗词产生共鸣。 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备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诗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人的心境,我设计了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再一次促进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和沟通,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搜集词,吟诵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4* 花之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花之歌》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也展现出纪伯伦“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课文前导读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大自然中的“花语”,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纪伯伦的图片及介绍资料,作者的图片及介绍资料。 2.课件:不同情境中花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花的其他文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预设: 生1:花会唱什么歌? 生2:这里的“花”是什么花? 生3: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纪伯伦的散文诗轻柔、凝练、隽秀、清新,“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被称为“纪伯伦风格”。他的作品以散文诗为主,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根据这段文字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课文。 预设: 生1:我想通过课文前的提示去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的想象。 生2:我想通过多读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生3:我想了解诗里有没有蕴含什么哲理。 生4:我想把它背下来,感受纪伯伦语言的美。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怎样学习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同,就要选用不同阅读方法。 二、自学课文 1.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给组内同学听。 品读: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词句,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 (1)把课文中看出“我”是花的语句画出来,说说理由。联系生活实际,在文中找一找相似的情境,感受“花”的存在。 (2)找出课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2.交流。 (1)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苍穹 冠冕 旖旎 婆娑起舞 (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3)相机指导理解: ①“我”是花: 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 花绽放在草丛里,就像是一颗颗星星。 花是大自然的产物,花开花谢。 花可以有很多用处,花最终也是要凋谢的。 …… ②“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就是太阳。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感悟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在作者的笔下,花是怎样的,从哪里读到的?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花? 2.交流:(欣赏各种鲜花的照片) 花是美丽的: 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花是芬芳的: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花是乐观的: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花是谦虚的: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有感情朗读,读出节奏,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 4.小结:诗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诗人把花开花谢想象成大自然在说话,星星坠落;想象花的乐观谦虚,富有人的情感。 5.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文章,找出阅读链接中想象丰富的地方。 注意诗中的“你”指的是风。 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想象、这样美妙的文字抒发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风的赞美。) 6.男女生合作,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7.小组合作,多形式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疑惑,读出感悟,读出韵律,读出作者的情感,又在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推荐阅读 读纪伯伦的(《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幸福之歌》),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推荐的这些纪伯伦的作品,要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具体情况,不做统一的检查。 板书设计 花之歌 纪伯伦 教学反思 朗读想象,身心融入悟真情 有人说:“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作者所展现出来的情和我们师生所感悟到的情是学习散文的关键所在。而散文“形散神不散” ,是不适合多做分析理解的。我引导学生朗读文字,根据文字展开想象。图文结合欣赏花的美丽。学生的情绪逐渐被感化,逐渐由“形”体会到“神”,由“景”体会到“情”,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花充满着喜爱与赞美。 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因此,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行反复读,才能逐渐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韵味。 习作指导方案 “变形记”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任意一种东西之后会有怎样的奇妙经历。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大胆想象,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把自己的经历写具体。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想象出自己变成其他东西后的奇特经历,把这个经历写具体。(重点) 2.学习本单元的写法,展开大胆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重点)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课前与同学玩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假如你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生交流。 预设: 生1:我想变成一棵树,因为它能给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生2:我想变成一朵云,因为我想在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飘着。 生3:我想变成一匹马,因为我想在天地间自由奔驰。 …… 3.过渡:是啊,假如真的有这项本领,我们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多有意思啊! 设计意图: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过谈话,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自由自在地任意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天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习作做好准备。 二、组内交流,确定选材 1.想象:如果你变成了一只蚂蚁,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 生1:我想到地底下,看看蚂蚁王国。 生2:我想去昆虫世界进行探险。 生3:我想跟着树叶去流浪,看看不同的地方。 …… 3.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是飞翔的翅膀,将带你走进梦想中的世界。变成小蚂蚁,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可是如果你变成了不会移动的事物,你的生活还会快乐吗?比如一盏路灯。我想路灯虽然无法移动,但每天都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从身边走过,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路灯的世界一定也很有趣。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自己的变形经历。相互评价,看看同学对自己的“世界”是否感兴趣。 5.小组评价,评价要点: (1)说一说:交流同学的经历有意思吗? (2)有意思在哪里? (3)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而其他学生的点评,能让交流的学生了解自己介绍得是否符合要求,为习作的构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例文引路,明确思路 1.过渡: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变形之后的故事吧!你准备怎样写呢? 2.出示例文。 3.学生交流写作构思。 (1)可以把自己变形的原因写一写。可能是偷吃了一粒药丸,也许是被一道闪电劈中后拥有神奇的法力。 (2)写一写:自己变形后到了哪里?有什么奇遇? (3)变形后的经历要讲具体,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写写自己的内心活动。 4.明确本次习作关键:本次习作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具体,要写得有意思,吸引人,题目自拟。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备选题目,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习作。 (2)可以自拟题目。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借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写作构思实际上是打腹稿,而打腹稿是写好习作的重要一步,这标志着学生进入了“二级语言表达阶段”,给自己的习作定出一定的框架。 四、反复阅读,自主修改 1.学生反复朗读,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要求: (1)一读,读出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 (2)二读,读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三读,读习作中是否有丰富的想象。 (4)再读,看习作的结构是否合理。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范文引路 我变成了一滴水珠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和爸爸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散步。那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吸引了我,我盯着它们看哪看。忽然,它们变得和我一样大,离我那样近,怎么回事?原来我也变成了荷叶上的一滴水珠啦!① 此时,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片比学校操场还大好几倍的荷叶上。它绿得真耀眼,表面软软的、滑滑的,摸上去舒服极了。②周围弥漫着清香的气味。远处有四五颗胖嘟嘟、圆滚滚的水珠同伴,它们正往这边滚过来。我想迎上去,却发现自己没有脚。于是,我学着它们的样子滚动,可是它们是在“下坡”,我是要“上坡”。几次尝试失败后,我只好傻傻地等着它们过来。谁知,一阵调皮的清风吹过荷花池,大荷叶摇摆起了伟岸的身躯。这下我和伙伴们可倒霉了,我们被晃得头晕目眩,一下子撞在了一起。我们抱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瞬间变大了,不由自主地沿着荷叶的纹路滚了下去。③ “啪”的一声,我们摔在了另一片荷叶上,又都分开了。我晃晃头,看看周围的伙伴,嘿!不但一个没少,还多出了好几个可爱的水珠娃娃。我们沐浴着清晨温暖柔和的阳光,高兴地随着荷叶的抖动舞蹈,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开…… 不知不觉照在身上的阳光有些火辣了,我感觉身体似乎在慢慢地缩小。伙伴们惊慌地喊道:“快躲到荷叶的影子下面!”我听了,拼命地往荷叶的阴影下挪动。可是我没有脚,不借助风的力量我根本走不动。就这样,我的身体越变越小,我感觉自己慢慢飘向了天空,离白云越来越近……“闺女,你发什么呆呢?”爸爸的喊声把我吓了一跳。④啊,我这不是还站在荷花池边嘛! 这场似梦非梦的变形之旅可真有趣呀!我想即使如水珠这样柔弱易消散的小东西,也会有精彩的生活。⑤ 行文写法赏析 ❶创设情境,交代“我”变成了荷叶上的水珠。 ❷自然地衔接开头的情境,并通过描写荷叶进入了“我”变形后的世界。 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描写了“我”变形后的经历,生动逼真。 ❹变形之旅在爸爸的喊声中结束,逻辑性强,情节完整。 ❺结尾写出了变形经历带给自己的感悟。 总评:1.习作开篇交代“我”变成了水珠,主体部分对“我”变成水珠后的所见及经历进行了详细描写,结尾写明了获得的感悟,全文结构合理,思路非常清晰。 2.习作在写水珠的经历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没有风,荷叶不动,水珠也无法移动等细节就很真实。这样的写法令变形后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能引发读者的联想。 教学反思 指导想象,打开思路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习作常常是困难重重,教师就应该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打开思路,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想象,帮助学生搜集整理习作素材,可以是变身为动物、植物。我细致地指导学生怎样去写自己神奇的经历,揣摩人物当时的动作、心理,指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的叙述。我体会到这是把习作写生动的关键之处。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感受运用排比手法对语言起到的表达效果。(重点) 3.引导学生了解分号的用法。(重点) 4.能借助路牌拼音,学会在生活中认识地名,并能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 5.通过诵读与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表格ppt,制作自学资料ppt。 学生准备:搜集田园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 二、交流平台 1.过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课文《丁香结》,了解到这篇文章写了丁香花的样子、颜色和气味,这是我们读懂了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据此从生活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如杏花、梨花、梅花、栀子花等,这些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填写下表。 花名 样子 颜色 气味 丁香花 杏花 梨花 梅花 栀子花 2.阅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作者、文章内容,从文章内容想下去。 (1)以《草原》为例,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阅读老舍的《草原》,能联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或者联想到其他作者写的关于草原的作品,如《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撒满珍珠的草原》《茫茫的草原》等优秀作品。 (2)读懂了《草原》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如何进行描写?例如过年过节时,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的欢快场景该如何描写? 3.(1)出示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欢快场景 如何描写 草原 过年过节 (2)根据表格所填内容,交流学习收获。 4.学会了写景时融入感受的写法,可以在今后自己的习作中灵活运用,也可以再思考,自己动笔写一写。 5.《丁香结》和《草原》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都是首先要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丁香结》主要写了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花蕾好似一个个“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产生了新的人生感悟。《草原》主要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蒙古族同胞的热情,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及对民族情谊的歌颂。 6.小结:我们既可以从作者想下去,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更要想下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其实我们刚刚进行的学习是一种联想阅读,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阅读。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 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比如,我们读了陆游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许会联想到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会伴你一生,请你自觉进行这样的阅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目标明确,直入主题 本节课的学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二是了解分号的用法;三是能通过路牌上的拼音,认识地名;四是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庄》,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二、学习词句段,能准确运用 (一)读一读,学一学。 1.出示例句,读一读:这几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句子,注意要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读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1)用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选自课文《花之歌》,通过排比,强调了花的用途。 第二句选自《桂林山水》,写出了漓江的水清、静、绿的特点。 第三句选自《七月的天山》,通过排比写出了天山的美。 (2)这几组句子,句式整齐,在结构形式上有一种匀称美,读起来觉得句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小结:我们在写风景的时候,不妨使用排比句式,可以强调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读一读,说一说。 1.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这里的分号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认真思考,交流所得: 第一自然段中讲了花的使命。第一句讲白天,花有两种使命,使原野更加旖旎,使清风芬芳馥郁。两种使命都是花白天完成的,分号就起到并列的作用。第二句讲花在微睡时和醒来时的两种情况,中间用分号告诉我们这两种情况是并列的。 第二自然段中讲了风的形成离不开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一句讲了形成热、冷空气的两种条件,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书上的两个路牌,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音节,认一认地名。 2.指名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个地名的读法的,借助拼音该怎样读。 3.观察一下,路牌上拼音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找同学说一说路牌上拼音的书写特点。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应该怎样拼写,正确拼写自己的名字后,再试着拼写同学或亲友的名字。(试着自己拼写自己的名字) 5.鼓励学生试着拼一拼、写一写家乡的地名。 三、诵读田园诗,体会朋友情 1.过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古代,美丽的大自然也让诗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有一首诗被人称之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平淡却见功力。(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2.教师简介诗人。 3.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5.学生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6.提供下面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诗句内容。 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邀:邀请。 郭:古代城墙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轩:窗户。 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把酒:饮酒 话桑麻:闲谈农事。 还:返回。 就菊花:饮酒赏菊。 7.图文对照试着学习这首诗。 (1)老朋友请孟浩然到他家去,孟浩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城墙外的青山连绵起伏,就像一幅清淡的水墨画。打开窗户,看到了丰收的打谷场,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 (2)两个老朋友在谈些什么呢?(谈谈这段时间的农事,庄稼长得怎样,会不会丰收。孟浩然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再来一起饮酒赏菊。) 8.小结:这首诗不仅让我们读到了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9.交流课前搜集的田园诗。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等。 10.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积累 背诵《过故人庄》。 5、七律•长征 设计说明: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读通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长征及毛泽东。 教学流程: 一、了解背景,知诗人解诗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指名学生说一说。 2、简介时代背景: 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可以结合资料袋的信息说一说。 (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 指名学生说一说。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师小结。 师: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进行长征,其间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11个省,跋山涉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的荒无人烟的草地,共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回顾了长征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 3、了解毛泽东主席: 对本诗的作者毛泽东主席,同学们并不一定熟悉,但也不会很陌生,谁能用简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伟人毛泽东。指名交流。 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走近诗人毛泽东,来学学这首诗。 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看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认读生字、新词: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指名朗读。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七律:就是七言律诗,每行有7个字,共8行。 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同学们再读读,全诗共有几句? 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七律长征,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全诗,注意读通、读顺、读正确。 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你觉得陈老师读得怎么样?想超越我吗?那好,相信在理解完诗意之后,你们一定能超越我。 三、了解诗意,感知精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全诗,借助工具书、教材中的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2、交流: 出示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读一读,你能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吗?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师:长征难吗?这句诗告诉我们,难在何处?他们要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河,诗中的“万水千山”就表示山水很多,这个词还可以怎么说?(千山万水)。红军长征除了要征服千山万水,还难在何处?(时间呢?敌人的围追堵截,遇到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艰难险阻很多,可以用千?万?来形容?(千难万险 千辛万苦) 你知道红军长征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嘉兴到北京够远吗?近4个来回,8个单趟。 师:面对这样的千山万水,面对这样的千难万险,毛泽东主席和红军将士们的态度如何呢?你能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也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理解。 (不怕 只:极 等闲:平平常常) 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 乐观豪迈 指导朗读。 (理解的真好,相信通过你的朗读一定能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试一试吧!──齐读) 师:让我们也随着毛主席和将士们一起去征服这千山万水吧!请同学们快速地找一找,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圈一圈划一划。 交流,板书: 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岷山 出示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你了解五岭和乌蒙吗?请同学们看,这就是弯弯曲曲连绵起伏,长达数千里的五岭,这弯弯曲曲连绵起伏的样子可以用诗中的那一个词语来形容? 那乌蒙山又是怎么样的呢?(山很高,气势很雄伟,那么险峻)你能不能读好?读出你理解的逶迤和磅礴。 师:这样的高山要征服它,一个字“难”可将士们只等闲。你能从这句诗句中找到理由吗?说一说。 板书: 细浪 泥丸 (说一说诗意)弯弯曲曲连绵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就像滚动的泥丸。 要知道这些山可都是海拔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峻岭啊!这样连绵起伏的群山,这样气势雄伟的高山怎么就变成了细浪、小泥弹?(英雄 乐观) 说得真好,我更想听你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高山峻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出示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翻过了山,又要涉水了,毛主席在诗中写到了两条河:金沙江和大渡河,齐读。 (出示图片)这就是金沙江,你看到了什么?(理解水拍和云崖)金沙江水浪滔滔,不停拍打着两岸直插云霄的峭壁。如果让你过这样的江,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吗?(怎么会是暖的呢?板书:暖)请同学们联系一下曾在这里发生过的那次著名的战斗想一想?为什么暖?因为什么暖?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敌人想凭着这个天险阻挡我军北上。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六十多名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主要的渡口,使大部队巧渡成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除了天气的温暖,还写出了心里暖,高兴、喜悦。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语气读好它。 红军和敌人的战斗有智取也有恶战,让我们看一看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吧! (出示图片)这就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你看到了什么? 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铁链高悬在湍急的河流之上。这样的桥,让你过去,你心里会感到怎么样?你能理解寒了吗? 说说诗意。 学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此时此刻,你又怎么理解这个寒字? 板书:寒 (再现了强渡大渡河惊心动魄的悲壮场面。) 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智取的喜悦,面对恶战的勇往直前?──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险山恶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出示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红军将士翻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飞夺泸定,之后又翻越了5座大雪山,8月渡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9月来到了高4000米左右的岷山,即将踏上长征最后的征程,翻越这座雪山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指读──齐读。 谁已经理解这句诗的大意了?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这里的三军就是指什么? 看来翻越岷山对红军将士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吗?同学们请看: 出示录像: 岷山终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踏着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红军战士长眠在这里,化成了一座座晶莹的丰碑。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面对牺牲,面对死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诵诗文,悟诗情 1、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它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1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时人数已不满8000人,但是这支部队经过了长征的洗礼,已构成了一道钢铁长城,毛主席正是为这一座钢铁长城叫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一座钢铁长城是用什么构筑起来的吗? 2、自己放声赞颂吧──谁也愿意来赞颂一下,朗诵一下这首诗──齐诵。 五、拓展提升 1、毛主席的这首诗还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子,久唱不衰,曾让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之热血沸腾。让我们也来听一听,感受一下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听,并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这首诗引起了我们无尽的遐想,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面对千山万水,面对千辛万苦,面对千难万险,却始终保持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终于完成了史无前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吧,把你的感受尽情地发挥出来吧! 配乐朗诵。 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毛主席的诗有了初步的了解,陈老师在这里再向大家推荐两首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读背背。《忆秦娥·娄山关》这诗是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后,长征途上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后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期待·失望·感动·回味 上完了《长征》一课,不甚理想,感慨万千,希望反思一下,于失意中总结一点有用的收获。 期待 在这次公开课讲课中,我选择了《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才能教好来?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长征的背景,设计出了详细教案,还精心制作了课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是第一次教高年级,而且这次活动是同课异构,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压力。我期待着通过我的努力,这次教学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失望 上完这节课我自己感觉很失望,并不是对我的学生失望,而是对我自己很失望。尤其是我讲完之后,紧接着听了苏晓丽老师讲的《七律长征》,我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从对比中得知:自己对教案还不熟悉,尤其是自己对长征了解的还不够彻底,所以讲解的时候不能讲出感情,更没讲出气势,没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自己讲得还是较多。但是我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今后我一定要仔细钻研教学,多读,多学,多思,自己的教学会上一个台阶的。 感动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上课时,我看到了令我激动不已的一幕幕:课堂上,全班学生都深深地沉浸在文本里,他们朗读是那么充满感情,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情到深处,看到他们全体配着音乐背诵全诗时激情满怀、壮志凌云的样子;听到有的孩子稚气地说:长大了我也去参军……我知道长征精神已经深深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长征》这一课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回味 看着教案,回想这节课,我觉得我主要做了: 1.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铁索寒” 那句时,我请他们观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年积雪的岷山……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3.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 “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回味着这节课,欣慰之余也生几许遗憾,教学中放手仍然不够大胆,自己的指导过多,时间的把握也不够科学。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十分钟里,仅用一课时,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 6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崔峦老师说过:“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设计思路,运用“读文——勾画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朗读——总结表达方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的同时,习得阅读方法。在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的同时,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了表情达意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狼牙山五壮士》影视片段课件;搜集狼牙山相关图片。 2.搜集抗日背景资料、抗日英雄故事。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读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导入,激发情感 1.多媒体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板书:狼牙山) 2.教师深情介绍: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这里峰峦叠翠,奇峰林立。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同时补全课文题目) 3.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思考:题目中哪个字应重读?(“壮”字重读,读出豪迈之情。)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1941年秋,日军集中兵力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只留下一个连的兵力防守狼牙山,这个连就是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决定转移,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完成这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和背景简介,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敬爱,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豪迈之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2)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会写字的读音、字形、字义。 (3)小组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进行理解,学做必要的笔记。 (4)阅读重点段落,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同桌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①文中带音节的词语: 绷得紧紧的(běnɡ) 崎岖(qí qū) 叽里呱啦(ɡuā) 嗖的一声(sōu) ②会写字中的关键字: 日寇(kòu) 一副(fù) 手榴(liú)弹(dàn) 抡(lūn)一圈 全神贯(ɡuàn)注 坚强不屈(qū) 晋察冀(jì) (2)认清字形。 区分:“副”与“幅”,“寇”与“冠”,“抡”与“伦”。 (3)课件出示词语: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昂首挺胸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①以接龙的形式读词语。 ②联系课文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③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类理解词语,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 (前7个词语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使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后5个词语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④齐读词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学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学生创建自主、和谐、平等的学习平台。分类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出不同感受,既是词语积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三、梳理脉络,概括小标题 1.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相机点拨评价学生的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和敌人英勇作战,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详细,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简略?(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的。经过部分详细,发生和结果部分简略。) 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试着概括小标题。 导学:(1)一段围绕一个意思。(2)段中一般会有概括这段意思的关键句或关键词。(3)确定小标题。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例: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小标题: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板书小标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小标题的规律,有效突破难点,准确概括小标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整理课文,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思想感悟;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词语,激情导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引导学生品读。)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赴汤蹈火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2.课件呈现课题及五壮士顶峰歼敌的画面。 导学:你能运用积累的成语,说说画面上的人物吗? 预设:班长马宝玉正气凛然地站在狼牙山上,他昂首挺胸,无所畏惧。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再次走进那场激烈残酷的战斗。(板书课题) 3.课文题目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带着“壮士”是否可以改成“战士”的问题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的词语为本节课写话做铺垫。通过“壮士”与“战士”两词的留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进而深刻感悟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五位战士的精神品质。 二、研读课文,感悟精神 (一)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设疑:五位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来谈。 2.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五位壮士在危难之时,主动请命的壮士情怀。 课件出示:9月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进犯。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的群众达三四万人。 3.师生交流当时的危急情况,进一步体会五壮士临危受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挽救连队,挽救群众。 (二)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导学:在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让我们细细地研读课文,去体会那种痛快淋漓和热血沸腾。 1.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 (2)自主品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做出批注。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填空练习,并体会所填词语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________。(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________。(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________,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胳膊抡一个圈)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________地瞄准敌人射击。(全神贯注) (2)汇报交流: 满腔怒火(心理描写)、把胳膊抡一个圈(动作描写)、全神贯注(神态描写)。 (3)分角色朗读,全体读括号中的词语。在朗读中,渲染战斗的气氛。 3.课文中描写战士用的是赞美的词语,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敌人的呢?请找一找,对比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贬义词“横七竖八”,即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同时也说明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4.写法总结: 要点一:本段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了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要点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三)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五壮士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句表现了五位壮士怎样的品质。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质疑、指导。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1)“;”这可不是一般的分号。如果他们走的是分号前面的那条路,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如果走分号后面的那条路,又意味着选择了什么?各用一个字来表达。(生、死。)换成成语呢?(舍生取义。) (2)舍生取义,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浩然之气。 出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指导学生浅释并诵读。 3.多媒体出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描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班长坚决果断。) (2)引导学生抓住“斩钉截铁”一词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3)指导朗读: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 (4)写战士们的是哪个句子?他们的想法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吗?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透过词语推测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4.过渡:生路就摆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壮士! 5.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条路呢?”(学生接读) 6.总结写作方法:五壮士的品质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人物的语言、动作。) (四)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1.师生总结前文学习的方法。读文——勾画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朗读——总结表达方法。 2.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引导质疑。 (1)五壮士是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壮士是英勇顽强的人。从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可以看出来。)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什么?这两句话体现了五壮士怎样的品质?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砸下去的石头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儿女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资料来理解“中国人民的仇恨”指什么? 4.指导学生把这种仇恨的情感读出来。(“砸”要重读,两个“带着”,第一个语气要强烈。) 5.小结:这一砸,砸出了五壮士的满腔怒火,尽管此时弹尽粮绝,但是五壮士仍不屈服,就是用石头砸,也要同敌人血战到底。这又是怎样的五壮士呢?——这是我们顽强不屈的——(生齐读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6.总结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五)研读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用哪些词语能概括他们的英雄行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英勇壮烈。) 2.默读课文,引读指导。(课件出示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图片) (1)找出文中描写这幅图片的语句。 (2)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眺望”。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3)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3.播放五壮士跳下悬崖的视频资料。 导学:五位壮士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战斗胜利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身跳下了深谷。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五壮士啊!看到他们一个个纵身跳下悬崖的身影,你们想说什么呢? (学生进行交流) 4.教师引读:听,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惊天动地”和“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惊天动地”形容(斗争等)声势浩大、(事业等)意义或影响极大。也形容声音极大。“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6.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7.小结:五壮士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8.写法总结: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默读思考、汇报交流、品读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及教师的激情导语等手段,帮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中,感悟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领悟表达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这样写?(写了两次。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2.课文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把内容写得很具体,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多个人物出现时既要突出重点人物,又要兼顾其他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再次感悟五壮士的英勇气概,总结本课的写法是为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四、图片激趣,拓展写作 1.课件出示图片: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过渡: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元帅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你们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2.学生练笔。 3.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聂荣臻题写的塔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写话的欲望。读写结合,交流评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课文及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的资料,提升学生思想感悟;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侧重写作手法的渗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自主地“读读、想想、画画、说说、写写”,抓住关键词语咬文嚼字,积累精彩语言,使学生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安排材料详略的方法。 预设:“壮”有气魄的意思,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他们英勇杀敌、勇于献身,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壮士”表现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课文的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的行为,一个“壮”字让我们对他们生起了崇敬之情。所以用“壮士”更贴切,不能改。 7 开国大典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重在通过自读自悟,勾画批注,合作学习,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同时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句子,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的精妙;通过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的学习活动,训练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2.制作课件:《开国大典》视频片段、图片。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入情境,兴趣阅读 1.教师板书: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用以上内容说一句话,并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语。 3.学生畅谈课前搜集的资料。 4.教师补充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5.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开课时利用三个词语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借助资料的引入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 (1)出示文中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政府 外宾 擎着 诞生 电钮 瞻仰 聂荣臻 学生朗读词语,在学生读得不准确的时候出现加点字的读音。注意“擎”应读qínɡ,不要读成jínɡ;“政”是翘舌音,读zhènɡ;“钮”和“聂”的声母都是n;“宾”应读bīn,不要读成bīnɡ。 (2)强调会写字字音、字形等。 注意加点字读音:爆发 坦克 距离 比一比:爆——暴 距——拒 帜——制 书写:“隆”右半部中间的短横不要丢。 “射”左边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2.积累词语。 迎风招展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3.指生分段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高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是为了夯实字词教学的效果,课堂上对关键字词的检查仍是重要的。此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检测,同时又进一步夯实了基础知识。 三、理解题目,理清脉络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说说题目的含义。重点理解“典”和“大典”。 “典”字有五种解释,即:①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②典故;③典礼;④旧指主持,主管;⑤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本文中的意思是第③种,“大典”就是“隆重的典礼”。 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试着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3)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引导学生在自己不懂的词、句、段旁批注,并提出相关疑问。 3.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1)每个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补充说明。 (2)其他小组也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释疑。 设计意图:在按自学要求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理顺了课文层次,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1.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总结读后的感受,让学生初步体会中国人民因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指导积累 1.抄写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文中比较生僻的词语,如:中央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等。 设计意图: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复习书后词语。 2.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谈一谈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3.导入:今天,我们通过时间隧道一起回到那一天,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代替传统手段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烘托本节课的教学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最喜欢“开国大典”的哪个精彩镜头。并圈画出相关句子写写感受。完成学生活动卡(二)。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典礼前。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汇报交流。 3.课堂练习:(以此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了解会场主席台的布置情况。) 开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估计总人数有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 (1)指名填写。 (2)说一说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4.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引问:换成“走向”可以吗?(不可以,“直奔”这个词能生动表现出人们当时急切和激动的心情。) 5.(课件出示)比较句子,说说哪一句好,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文章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预设:句(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6.指导朗读,读出喜悦、兴奋的心情。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7.练习朗读,指名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大典盛况。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的过程。 (1)学生自读第二部分,理清典礼的过程。 (2)教师小结并板书: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运用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 词语,能使表达清晰有层次。 (3)试着用“先……再……接着……”的形式,根据板书和课文的叙述顺序,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 (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①导学:“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此时群众的心情是怎样的?(新中国成立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句子点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此时人民群众的心情是激动、兴奋、喜悦的。) 师:请同学们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体会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追问:人们为什么激动、兴奋、喜悦?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 ③课文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总结。(比喻、排比。)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导学: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学生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导学:是呀,人们的心情激动而兴奋;是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无以言表的幸福和喜悦。 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就一定能读好。让我们共同向全世界宣告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吧! 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指名读,男女生对读。读后追问: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指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③讲述:这样的宣告意味着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历史结束了。翻开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南京大屠杀”,日本军队屠杀了我们30多万同胞。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将园内珍宝洗劫一空并付之一炬……现在,中国人民迎来了光明。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呢? 生交流感受。 ④导学: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一睹领袖的风采吧!(播放毛主席的视频) ⑤引读:多少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换来了这一声响彻中国大地的宣告。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庄严的宣告——生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⑥引读:让我们把这欢呼雀跃的场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师生合作读) 3.导学:当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群众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1)指生回答。(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从“一齐”一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国旗是祖国的象征,以及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3)导学:是啊,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们怎能不脱帽肃立、抬头瞻仰?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国旗的尊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来读一读。 4.过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关于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吧!去感受一下群众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拥戴吧!(生配合读) 5.导学:在整个典礼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写了毛主席的言行,这样的描写叫做正面描写。还写了群众的反应,这样的描写叫做侧面描写。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和同桌交流一下,再向老师汇报。(烘托毛主席的伟人形象。) 6.感悟阅兵式的情况。 学习要求:用一两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找出描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1)学生试着用词语概括阅兵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出示开国大典阅兵式图片教师深情解说。 (3)导学:人们为什么把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4)播放课件。(视频播放《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段。) 7.指导朗读。读出群众游行时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典礼后。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1)“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举着灯笼、火把游行的队伍。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2)“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指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导学:“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 3.学生交流。(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4.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围绕学习目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的精妙,从而体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同时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快速读、细读、品读等学习活动的安排,训练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三、激情朗读,拓展阅读 1.指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结语:《七律·长征》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那么,作为普通人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课后我们再一起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时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因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体现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连续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激起学生的主动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开篇时,教师精心设计导语,板书了三个特殊的词语: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先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特殊在哪里,然后用上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最后让学生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语。其实这样就在无形中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而举行的隆重而盛大的典礼。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开国大典这一特殊事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8* 灯 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据此,本课的教学以理解“多好啊!”为线索,促使学生在不断与文本对话、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散思维,在朗读中陶冶情操。指导学生走近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灯光。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4.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培养学生养成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预设: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设计意图:本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远,上课时,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时代背景,对深入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然后由题目入手,导入新课,通过质疑激发兴趣,帮助学生将自己的解读和文本进行对照,加深对文题的理解。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仅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围绕阅读提示,自由读文。 设计意图:从学习方法入手,体现阅读主线。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三、引导自读,感悟“灯光” 1.过渡:初步读了课文,谁能试着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过渡:如果只想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 (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 导学: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幸福生活。)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预设: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样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被压迫,他们的子女将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再现“灯光”。 (1)导思:(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练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 (3)品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本的结构,从而过渡到重点语句的学习。 四、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引导学生抓住线索,运用“画画—想想—写写”的方法多角度品读文本。 2.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悟,体会其感情。 (1)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旁边作好批注。 (2)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 设计意图:从关键词句入手,再现主线。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 五、拓展想象,瞻仰英雄 1.过渡:再让我们来看看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此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课件出示华灯影像,配乐) 2.导读:是啊!课文中还有一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话,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学生齐读) 3.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生命的先烈们。 4.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郝副营长,我想对您说……) 5.出示“阅读链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设计意图:以情感的深化作为小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抒发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多角度解读“灯光”,对教材作了一些大胆的取舍,用“多好啊”作为情感的经线,用“灯光”作为纬线,串起一幅关于“理想”与“献身”教育精神的网络图,其间我充分利用课件出示各种灯的图片,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今天生活的美好。通过课文插图来观察并想象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到了直观理解,想象补充的目的。 2.上课过程中,我多次引导学生想象,以便丰满不可见的故事细节,用图片及生活经验来让学生们感悟到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让学生觉得英雄就像邻家的哥哥,让人感到亲近。 9 竹节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回忆了自己儿时与小伙伴一起制作“竹节人”的方法、过程,以及伙伴们一起玩耍带来的乐趣。教学这篇课文,一要让学生感受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体会童年的快乐。二是要指导学生明确:同一篇文章,因为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案以文本为依托,采用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活动的形式,借助文前导读,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由充分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将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有关传统玩具的图片、视频资料。 2.竹节人玩具若干。 学生准备:搜集传统玩具,查找制作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交流: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能介绍一下你的玩具吗?怎样玩呢? 2.激趣:同学们的玩具可真不少。玩具使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乐趣。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也玩过玩具,不过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制作的。你们想看看吗? 3.课件出示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传统玩具。 4.揭题: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种玩具——竹节人(课件出示竹节人玩具图片)。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聊自己喜欢的玩具开始,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从认识传统的玩具开始,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 教师相机正音:“凛”是前鼻音,“疙瘩”的“瘩”要读成轻声。 (2)形近字组词。 ①棍 混 馄 ②裁 载 栽 ③沮 组 租 3.指导书写。 “凛、棍、悟、橡、跺、沮、趴”要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疙、瘩、裁、筹”书写时要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间的穿插避让。 设计意图:识字学词在高年级要以自学为主,教师只需在关键处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或引导。 三、默读课文,梳理课文 1.引导思考:课文围绕“竹节人”这种玩具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学生交流,理清脉络。 可指导学生采用段意合并法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们”迷恋自制玩具和怎样制作竹节人。 第二部分(第5~18自然段):写怎样玩竹节人。 第三部分(第19~22自然段):写玩竹节人得到的乐趣。 第四部分(第23~29自然段):写老师也玩竹节人。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很长,为了让学生的初读富有成效,就要从字词句上扎扎实实进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为下面学生为解决不同学习任务采用不同阅读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四、明确任务,自由读文 1.课件出示导读提示。 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怎么读这篇课文? ·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2.指名读导读提示。 3.学生自由读文,做好圈画或记录。 设计意图:出示导读提示,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更能高效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投入学习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看一看阅读目的不同,我们会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 二、开展活动,组内交流 1.教师做活动指导,分别下发活动建议。 第一个任务建议: (1)结合课文内容写竹节人制作指南。 (2)老师这里有若干个竹节人,先自己玩玩,再想想你怎样教别人玩竹节人,表述要完整。 第二个任务建议: (1)阅读全文,找到能体现竹节人带给人们乐趣的句子,画一画。 (2)在语句旁边作批注,表达自己的看法。 (3)和同桌交流,说说玩具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第三个任务建议: (1)关注相关内容。 (2)和同桌交流,讲故事。 2.小组内开展活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3.第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写玩具制作指南。 预设: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这个任务,我们先快速读全文,找到描写制作玩具的段落——第3自然段,再仔细读,然后在练习本上写制作指南。 (1)展示“竹节人制作指南”: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毛笔杆 制作方法:·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制作成脑袋和身躯,在身躯处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 ·用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2)教师提示: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预设: 生1:因为课文中说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我觉得应该把锯的时候怎样锯加进去,就更好了。 生2:我觉得要是能加上“给竹节人刻上眼睛、鼻子、嘴”就更好了。 4.第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别人玩“竹节人”。 预设: 生1:为完成“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我们先快速读文, 找到具体描写玩玩具的段落(第8~15自然段),再仔细读,记住玩的时候的要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竹节人的玩法。 (1)学生出示玩的要领: ·把竹节人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拉,一松一紧,竹节人就手舞足蹈。 ·和同学的竹节人放在一起,就可以搏斗。 ·自己还可以给竹节人做不同的衣服、兵器等,给竹节人起自己喜欢的名字。 (2)教师组织活动:按照刚刚这位同学总结的方法,其他同学拿出你们手中的竹节人玩一玩。 5.第二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预设:我们小组汇报的是第二个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我们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内容。 (1)展示找到的部分语句。 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B.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C.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神气! D.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神气! E.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F.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G.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H.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 (2)汇报从相关语句中感受到的内容。 预设: 生1:我从“风靡”“呆头呆脑”“神气”“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心满意足” 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竹节人这个玩具给同学们带来的无限快乐,我很羡慕他们能玩得这样开心。 生2:我从“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这段话中体会到了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了玩玩具都可以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太有趣了。 生3:我从两个“神气”中体会到了竹节人不仅是玩具,更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玩具后骄傲自豪的体现。 生4:我想补充一点,竹节人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乐趣,也给老师带来了乐趣,老师都玩得爱不释手了。 6.第三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预设: 我们来汇报第三个任务——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重点阅读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弄懂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这个线索我很快就在小组内复述出老师的故事。 (1)过渡:同学们甚至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动作、神态,无一不告诉我们,竹节人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他们都乐在其中,沉迷其中,以此为照,会意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的故事吧。 (2)拓展交流:说说在自己的生活里类似有关老师的故事。 (3)学生试讲。 设计意图:围绕任务开展活动,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交流、总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总结学法,有效读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预设: 生1:我们小组是先仔细阅读课文,遇到描写竹节人带给人们乐趣的句子就画下来,品读关键词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玩具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生2:我们小组是快速阅读课文,先找到描写竹节人制作过程的段落(第3自然段),互相交流后开始写玩具制作指南,写完后再组内修正补充。然后找到描写同学们是怎样玩竹节人的的段落(第5~18自然段),交流总结玩法,做玩法尝试,组织玩竹节人活动。 生3:我们小组在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先重点关注相关内容,提炼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在小组内讲一讲。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为以后阅读文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知道了对不同的阅读任务,所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所采取的阅读方法也有不同。 2.课堂中借助大家喜欢的玩具,从聊玩具开始到学习课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敢说、敢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10 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宇宙之谜。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学本课,主要是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根据批注提示,分组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辩论交流中,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制作有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宇宙之谜相关的知识。 2.查找宇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图片,引入新课 1.导入:(出示星球图)同学们,浩瀚的宇宙一望无际,它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面对广阔,美丽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奇妙的宇宙中有什么吸引人的秘密呢?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走进这神秘的宇宙。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呈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出示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学生看书听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生命之谜 嫦娥奔月 尚未找到 摄氏度 倾角 揭开 斑点 干燥 沙漠 磁场 抵御 海盗 (2)指名读词语,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嫦”“尚”“摄”都是翘舌音;“倾”是后鼻音,读qīnɡ;“揭”读jiē。相机正音:“磁场”的“磁”读cí;“干燥”的“燥”读zào。 (3)形近字辨析。 ①迷 谜 ②御 衔 ③揭 渴 喝 ④燥 澡 躁 (4)屏幕出示下面的词语,学生查字典后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沧海一粟 倾角 揭开 磁场 抵御 (5)提示学生书写注意事项。 “倾”字的第四画是“竖提”。 “揭”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竖折”。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在高年级依然是重点,但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可以通过自学解决字词的学习。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一些较难的字只需从字音、字形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1)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部分自然段旁边的小字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标注在旁边呢? 2.小组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3.小结: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按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向我们讲述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课文旁边空白处的小字就是批注。那么,为什么在课文部分自然段旁边进行批注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第三学段关于阅读中学习目标的表述,本环节为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正是训练学生这一阅读能力的体现,同时为下一步的深入阅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和宇宙生命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和宇宙生命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这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引导质疑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古时候起,人们对太空,对宇宙就充满了探索的欲望。那么,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索这个秘密吧! 2.引导质疑:请同学们看画面再次听读课文,听读课文后,面对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呢?请大家说一说。 3.学生自由质疑,老师进行归纳。屏幕出示质疑的问题: (1)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2)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3)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的问题,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简单明了,节省了课堂的学习时间。 二、借助批注,了解阅读方法 过渡:同学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大家质疑得很精彩。让我们继续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旁边的批注,看看这些批注都是对应哪个自然段的,批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汇报,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有目的的阅读”学习本课,借助批注明确目标,选择阅读方式。 (1)第一个批注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告诉我们浏览了这一段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帮助。 (2)第二个批注在第2自然段的旁边,提示我们“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来”。 (3)第三个批注在第3自然段的旁边,告诉我们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可以帮助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 (4)第四个批注在第4自然段的旁边,提示我们阅读这段时要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5)第五个批注在第5自然段的旁边,提示我们这段关于火星的内容很重要。 (6)第六个批注在第8自然段的旁边,提示我们近年来科学家对火星的研究可能有了新的发现,课文信息可能不准确,需要我们再查一下资料。 3.小结:这几处批注给了我们几种阅读的方法。第一,阅读时可以进行精读,勾画主要段落、语句、关键词。第二,阅读时可以略读,就是快速浏览或进行跳读。第三,阅读时,对阅读信息不准确的内容,要查找相关资料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更好地学会阅读技巧。能够有的放矢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三、探究问题,交流阅读策略 过渡:同学们,下面大家就分组合作学习。请选择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批注提示,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研读课文。 1.学生根据提出的三个问题,任选一个问题,分组后进行阅读学习。 2.学生分组汇报。(按提出问题的顺序进行汇报)教师说明汇报要求:先说明你们组研讨的是哪个问题,再说根据批注提示,采用了哪种阅读方法,最后说说研读的结果。 预设: 第一组: 我们组研讨了“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根据批注提示,快速浏览了课文,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在快速浏览课文时,我们还结合批注提示,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学习了第4自然段,提取了关键信息,并借助段首段尾的关键句,知道木星、土星等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我们还通过跳读,从课文的第10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师:原来你们组在阅读课文时,有的段落和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系,就大致浏览了一下,或者跳过去不读,不错的方法哟。 第二组: 我们组研讨了“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这个问题,我们重点阅读了第3自然段。根据批注提示,进行细读,勾画出了关键词。 我们反复读这个自然段,得出结论。天体上要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师:你们组的同学很聪明,原来你们在研读学习时,和问题相关的内容会细读,必要时会多读几遍,而且你们找到了天体上要有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挺好的。还有哪个组的同学也研讨了“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这个问题? 第三组: 我们组也研讨了“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这个问题。 我们结合批注提示,仔细阅读了第5~7自然段。我们了解到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点,有可能存在生命,但科学家们经过近距离观测发现:(1)所谓的“运河”, 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2)火星十分干燥,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大气层非常稀薄,氧气含量极少;表面温度很低;没有磁场;没有臭氧层,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又得出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师:第三组同学和第二组同学探究的问题一样,但是所选取的阅读内容却不同,第三组同学,你们究竟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老师,我们通过阅读发现,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点,有可能存在生命。可经过近距离观测发现,在火星上生命又难以存在。 师:让你们这么一说,我也疑惑了。那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我们人类能否移居火星上生活呢? 第四组: 生:老师,我们第四组正好研讨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个问题。 师:哦,那快说说你们探究的结论吧! 生:我们组快速阅读了第8、9自然段,结合批注提示,又查了一下资料,速读后发现科学家的探测只证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但科学家通过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的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所以今日,科学家仍然相信“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师: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读读相关资料加以判断。你们这组同学真聪明。 3.小结: 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分组研讨,有目的的阅读学习,归纳总结得很好。这个阅读结论说明了目前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对我们人类来说还是个谜呀! 4.总结:从同学们美好的畅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我们会找到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利用高度发达的科技改造环境相近的其他星球,使人类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设计意图:围绕“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批注,读相关语段,从重点句入手,通过补充的课外资料,找到理论和事实依据,得到了科学的结论。让学生懂得如何围绕自己的阅读任务,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四、拓展延伸,激发体会情感 刚才大家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因为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我们体会到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能提高阅读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请结合本单元的阅读要求,课后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少儿科普百科全书》,在阅读中去探索宇宙,揭开宇宙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借助课外阅读,巩固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科普说明文,内容比较科学严谨,不容易阅读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到科学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去完成阅读任务,去感知作者是如何来安排这些材料的。教学中,主要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有目的的阅读”,让学生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先让学生选择有相同学习任务的人员组成学习小组,再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阅读方式,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最后学生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还让学生获得了有效选择阅读方法来学文的这一阅读知识。 11* 故宫博物院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由4份材料组成,分别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特点、太和殿的传奇经历、故宫博物院的参观方案,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介绍。依据课文前导读提示,本课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提供的材料。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以任务驱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雄伟壮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提高了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搜集太和殿、中和殿等的图片。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搜集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京故宫。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故宫的历史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2.导入:这就是北京故宫。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紫禁城,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今天就让我们来观看它壮丽的色彩,倾听它的声音,呼吸它的历史气息。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故宫影像资料,听有关故宫的历史,开启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探究的憧憬,引领学生以其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对于这个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 生1: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样的? 生2:我们该怎样游览故宫博物院呢? 生3: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2.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图文结合,指导理解词语。 鳌头 金銮殿 额枋 蟠龙金柱 池馆水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寻课前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3)浏览全文,说说课文一共给了几个材料,分别介绍了什么。 预设: 生1:文中一共有4个材料。 生2:材料一:整体介绍故宫的结构。 生3:材料二:介绍太和殿的传奇经历。 生4: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的简单介绍,以及2011年7月2日起施行的参观方案。 生5:材料四: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3.过渡:同学们,阅读有各种不同的目的,而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阅读任务。 4.出示阅读任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5.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又该怎么来阅读课文所提供的这四份材料呢? 6.同桌讨论,任选一个任务,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可以怎么做? 7.交流明确: (1)要完成任务一,重点阅读材料一、三、四。 要完成任务二,重点阅读材料一、二。 (2)哪一个材料对任务有帮助,就要多读几遍(精读),对任务没有帮助的可以略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学习任务,讨论怎样阅读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懂得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同,就要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过渡:今天你就是小导游,请你制定一份旅游攻略。请各学习小组选择一个学习任务,选择相对应的学习材料进行合作学习。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活动提示: (1)默读材料一,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主要介绍了什么。圈画出关键词,说一说。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作者参观不同地方的词语。 预设: 作者按参观的路线沿故宫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过午门,进太和门,开始介绍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合称为“前朝”的武英殿、文华殿和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然后继续向北,到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离开故宫。其中介绍得最具体的是太和殿。 (2)画一画:绘制一幅故宫参观路线图。 预设: 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三大殿―→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终点) (3)写一写:结合材料一、三、四设计导游词。 (4)演一演:推荐一名小导游进行汇报交流。 任务二: 我是小导游:抓住一两个景点,为“家人”进行导游介绍。 引导学生把材料二的故事融入介绍太和殿的景点中,增加趣味性。 活动提示: (1)精读材料一(第5~8自然段):抓住太和殿的特点,画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预设: 太和殿的特点: ①外观方面,抓住色彩特点。如: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②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双龙戏珠、单龙翔舞、行龙、升龙、降龙。 ③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北京城的中轴线。 ④大殿作用,抓住重大典礼威严气氛的特点。如:皇帝端坐、跪满文武百官、排列仪仗、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 (2)精读材料二:太和殿的传奇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画一画:建议画思维导图来梳理第5~8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思维导图来进行导游介绍。 2.各小组针对自己选择的阅读任务进行交流汇报。 3.师生评价。 4.激趣:同学们,今天的小导游表现得特别优秀,我们今天还要选出“最佳导游奖”,评价标准如下: (1)故宫一日游的计划书是否合理,提出修改意见。 (2)故宫参观路线图是否清晰,是否合理。 (3)我是小导游,声音是否响亮,景点特点是否介绍清楚。 5.公布最佳导游奖。 设计意图: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学习组长带领,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材料,进行合作练习。在本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生1:懂得了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 生2:懂得了要把重点材料多读几遍,可以圈画关键词,写批注。而其他材料可以用略读的方式。 生3:我知道了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生4:故宫博物院里的建筑太多了,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去看,要设计最合理的路线图。 ………… 2.布置作业。 (1)根据这些材料,你还可以设计哪些阅读任务? (2)搜集其他故宫博物院的相关材料,向别人介绍。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谈谈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中再一次巩固对故宫博物院的了解,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让他们在交流中认识:学习语文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汲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参观线路 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以材料形式呈现的课文,怎样利用好材料完成学习任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依据文前导读提示,确定了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推进学习进程,使学生在目标引领下走进文本进行阅读,阅读有针对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现了单元重点训练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前,我引导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阅读,学习后,我引导学生总结恰当的阅读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策略。如:画阅读地图、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更有利于快速地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兴趣高,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12 桥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旨在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读自学,主动探究,养成乐于阅读的好习惯。在深研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以读为本,学生画出描写老汉形象的句子,作批注,谈感受——入情入境,细品词句;启发想象与联系实际相结合,洪水来临时,人们的表现,白发老人来祭奠老汉和儿子时的情景——读写迁移,笔触情发,突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有关“山洪暴发、洪水肆虐”的视频。 2.准备课文配乐朗读,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边读书,边作批注,将自己读书的疑问写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多媒体课件播放98年抗洪抢险的画面,(《为了谁》配乐)老师深情地配画外音:这就是98年的那次百年不遇的洪灾中的几个画面,那次无情的洪水给人们,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孩子们,看了这几个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吗?( 孩子们畅谈感悟:有的责怪大水的无情,有的赞叹解放军的挺身而出。在他们情感的表达中,自然导入课题。) 2.导入:是啊,解放军用他们的胸膛筑起了一堵墙,用他们的肩膀搭起了一座桥!洪水无情人有情,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也涌现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孩子们,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以“桥”为题?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桥。 设计意图:深情的旋律,熟悉的画面,感人的场景,动情的描述,把孩子们一下子带进了文本,让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情境中唤起了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了与文本的对话,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助,小组交流,展开学习。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 3.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字形。 注意“呻”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 (2)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 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员 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搀扶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记忆字形。 “哮”的右下部是“子”,不是“孑”。“嗓”最上边的“又”略大一点。 (4)辨清字形。 咆 雹 刨 袍 (5)指导书写“咆、哮、嗓、哑、呻”5个带口字旁的字。 4.指名读文,理清文章脉络,自我感悟。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在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理清文脉,为深入理解、感悟文本做好铺垫。 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读文,用笔圈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环境的变化,思考:课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并作批注。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四、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熟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读书过程中作适当的批注是教学的训练点,要对学生有适当的指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入情入境,走进文本阅读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桥》。(板书课题:桥)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近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老汉吧!(板书:老汉)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听到“洪水声”,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默读,找句子。 (2)朗读,体会。 (3)汇报交流感受。 句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你感受到了什么?雨大而急。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像泼。像倒。) ②这样大,这样急的雨,你会联想到什么结果?(洪水。) ③作者用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为什么这样写?(简短的语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②“咆哮”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咆哮?怎么咆哮? ③全班读,这样咆哮的山洪,势不可当地狂奔而来,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害怕。) 句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说说你的感受。 ②谁在跳舞,洪水跳舞是什么样的,这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情?(窒息。) 句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①根据个别词语谈感受。(狞笑。) ②现在你的心情怎样?(感受到近在咫尺的死亡。) 句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句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导学:请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你的体会或问题来。 5.学生理解“跳舞”“狞笑”,教师指导朗读。 读书时要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情、口中有声。 6.想象阅读: (1)教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的样子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7.小结:是啊,这洪水如猛兽在咆哮,似魔鬼在狂舞,孩子们,让我们再一起读。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三、再读再悟,体会人物形象 1.导学: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例外,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小组合作交流,填写学生活动卡二)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汉?表现了他哪些优秀的品质? 老汉 具体表现 品质表现 动作 语言 神态 活动效果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关键词句。教师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画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作批注。 4.全班交流。先说说你认为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说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大家再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老汉“先人后己、临危不惧、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质。 5.导学:其实老支书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桥塌了,老支书似乎要喊什么,你猜猜他想喊什么?请拿起自己的笔写出老支书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6.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老汉喊的话。 (1)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 (2)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3)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①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挤到了前面,心想先人后己是党的纪律,儿子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儿子,吼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时,他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大声喊着…… ②木桥在呻吟了,老汉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肝肠寸断,他悲怆地喊着…… ③洪水吞没了他的儿子,老汉心如刀绞,绝望地喊着……) 7.课件出示(师朗读):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 预设: (1)我们什么都可以忘,但不能忘记这样的老汉! (2)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老汉的精神! (3)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 (4)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再读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8.教师小结:是啊,初次读课文时,老汉与小伙子前后矛盾的行为曾让我费解,可当我们读到文章的最后,谜底揭开后,内心难以平静,老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位不徇私情的老支书让人肃然起敬。这真是——(崇高的)人性美呀!(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过渡语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通过反复引读,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一个像山一样高大的、巍然屹立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 1.导学: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还能用什么做题目?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引学: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字,好吗?(小练笔) 预设: (1)“老支书,您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 (2)“老支书,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3)“老支书,‘桥’,是你生命的象征!是你高尚人格的化身!” 设计意图: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五、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 1.过渡: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第24~27自然段。 2.生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3.练笔。(屏幕出示祭奠画面,音乐起) 教师引学: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________,却看不见________;她听见了________,却听不见________。(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接着往下写) 4.交流、评价。 (1)预设: 生1: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2:她看见了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伫立的双脚;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却听不见儿子亲热地叫一声“妈”。 生3: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的问候。 (2)评价。 5.教师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但此刻,我们分明感受到有一座桥已经架在了老汉与人们之间。那就是——生命桥。木桥啊,你慢些垮!山洪啊,你不要那么的凶,那么的狂。面对这一切,你却有山一般的胸怀,在山洪面前架起一座生命之桥,为了谁啊?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架起一座座生命桥的英雄们吧!请听歌曲《为了谁》。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设计意图:读写迁移,顺势而导,情感渲染,笔触情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注重了学生自主品读和感悟理解。通过创设情境,激趣点拨,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朗读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通过自读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段,感悟老汉的光辉形象。这种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2.读中学习,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反复的朗读和对老汉高尚品质的深深感动中,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累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13 穷 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依据“研究性学习”理念中的“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穷人》一文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展现了桑娜与渔夫美好的内心世界,赞美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教学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的品质,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对话等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文章的细节描写及多种方式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尤其感人至深,本设计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试图通过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场景,抓住感人的细节反复读书,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激起对穷人及其美德的敬意。 针对课文特点,本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采用了小组学习、同桌合作、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着力于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人物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作家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作家的资料。 2.搜集身边人物具有美好心灵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了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资料袋中的内容。 4.课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穷苦劳动人民。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19世纪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童话。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他晚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5.板书课题:穷人。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课设计,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自学提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扫清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小组内自学,教师巡视。 3.师生互动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轮流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其余学生边听边勾画有误的地方和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2)学生纠错,正音释词。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读错的和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视学生朗读情况而定) ①“嘛、皱、涌、澎、湃”的音、形。 ②忐忑不安:指心里七上八下心神不宁。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后果。这里的“作”读zuò,不读zuō。 张罗:读zhānɡ luo。 (3)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在字词方面,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字词,然后检查自学效果,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段意。 (2)画出让你感动或感触深的语段,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在小组中交流令你感动的语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交流自己的感受,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再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四、三读课文,感悟“穷”字 1.过渡:这篇课文题目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可是字里行间“穷”意浓浓。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如下要求三读课文。 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1)读课文第1~7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穷人具有的品质吗? (3)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内尝试解决。 2.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探究穷人的“穷”,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反馈,教师适当引导补充。 预设:(重点句子)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4)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设计意图:本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抓住“穷”这个字眼,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穷人生活的穷苦、艰辛,体会人物勤劳的品质。 五、课文回顾,课堂总结 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贫穷、艰难,生活的艰辛几乎把他们逼到了绝境,但他们仍然顽强地生活着,面对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他们毅然选择了收养,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对本节课内容做了简要概括,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兴趣。 六、知识拓展,布置作业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对本节课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 1.激发情感: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支火把,照亮你人生的道路。上节课我们读了《穷人》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2.学生汇报。 3.导入:看来,文学巨匠的作品的确不同凡响,初次品读就让同学们收获不小,动人的故事情节,感人的艺术形象,令每个读者难以忘怀。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一同走进以桑娜一家为代表的穷人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 过渡: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请同学们打开书,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动笔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这些语句刻画出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可以加批注,可以把感受说给同桌听。(生自由读文,画句子) 思考: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一)欣赏桑娜的善良。 1.激趣:书读百遍,而义自见。现在你对课文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先走近主人公桑娜,谁来说说,桑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勤劳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很穷,但桑娜很勤劳。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师:渔夫家虽然很穷,但桑娜能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中可以看出桑娜的勤劳能干。 师:能够抓住细节描写来体会,真不错。我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①这是什么描写?运用了什么方法?(环境描写、对比。) ②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③画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 师: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穷人们,就像这暴风雨中一座破旧的小屋,就像这汹涌浪涛中的一叶小舟,孤苦无依。正因为这样,桑娜家里的温暖才显得那样的难能可贵。 预设:善良 生:从桑娜去看女邻居西蒙,发现西蒙死后收养她的两个孩子可以看出桑娜很善良。 师:收养两个孩子,这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什么壮举,可是当时的情况怎样呢?谁来读读相关语句? 师:对于这样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家来说,收养两个孩子,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又增加一个包袱,足见她的善良。 师: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课件出示)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她的心为什么“跳得很厉害”? ②“这样做”是指怎样做? ③“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 预设: 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纯朴善良的本性。这句话应怎样读?(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五个孩子睡在一起时,她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 (4)(指名读)课件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①理解“忐忑不安”。 ②再读,体会:她为什么会“忐忑不安”? 预设: 师: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是那么沉重,西蒙的两个孩子又是那么可怜,当她对丈夫的爱和对孤儿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兼容时,心里产生了矛盾。 师:再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多个省略号,这些省略号表明了桑娜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大家再读,用心体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包含了哪些情感? (学生读,汇报) 师:桑娜的“忐忑不安”包含害怕、自责、决断。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她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这一段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 3.小结:是啊,丈夫的负担已经够重了,如今又多了两个孩子,丈夫能同意吗?我们也替桑娜捏了一把汗。从桑娜的矛盾心理中,我们可以看出,穷人的日子实在是太难了!而穷人们又是那么善良,这就是作者笔下的穷人的特点——勤劳、淳朴、善良。(板书:勤劳 淳朴 善良) (二)欣赏渔夫的善良。 1.激趣:同学们,从你们的感悟中,老师体会到你们已经触摸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那么,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2.学生汇报。 3.分角色朗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课件出示:第12~27自然段) (1)边听边思考:这一部分描写了几次沉默? (2)体会:每一次沉默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各是怎样的? 4.出示第24自然段,深入体会。(课件出示) (1)此时,别说桑娜,就连我们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渔夫是怎样决定的?读一读相关段落。 (2)听到渔夫的话,桑娜的焦虑顷刻间化为乌有,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说说自己的体会。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很感人,是哪个词? ①理解“熬”。 ②能把它换成哪些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③你从“熬”字能读懂什么? (3)小结:从“熬”字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渔夫为了抚养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他与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心。 5.故事的结局怎样呢?我们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齐读)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此时无声胜有声,两颗善良的心此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让我们共同感受这温情的画面(课件出示:教材插图),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自主感悟、汇报交流中说出桑娜的品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深入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对话。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桑娜的勤劳、善良,还能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技巧,领悟作者以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的高超。这样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揣摩写法,回归课题 1.通过我们的感悟,勤劳、淳朴、善良的主人公已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再浏览整篇课文,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 2.学生汇报。(板书:环境 对话 心理) 3.渗透写作方法指导。 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就要像作者一样,通过对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4.导思:同学们,文有文心,题有题眼。纵观整篇课文,我们发现,除了文题外,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你认为他们是穷人吗?作者要反映的是穷人的什么呢? 5.小结:穷人间温情的关爱更可贵。故事中桑娜夫妇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然而,此时此刻,这个发生在穷人间的真实故事却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震撼。面对这样一对夫妻,谁还能说他们是穷人呢?在精神上,他们是最富有的,这也正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渔夫与桑娜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结果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而故事至此却戛然而止,令人生出许多遐想,孩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渔夫与桑娜会怎样带领孩子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呢?请大家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一段结尾。(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续写故事,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桑娜的善良,是对课文内容的提升,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已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2.老师的心也被这种真情震撼了,有几句话和大家一起分享。 课件出示: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激发情感:让我们一起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3.同学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两个感人的艺术形象,他们的内在品质令我们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心中,有浓浓的真情,有伟大的真爱,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让这首歌作为我们本节课的结束语。(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挖掘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学生们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受到了情感陶冶。 2.不足之处: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品析得过多,有感情地朗读不够,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培养得还不够。朗读训练时间不足;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还不够真切、准确;对人物内心情感体验有所欠缺,特别是对桑娜善良本质的感悟不够。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句的理解也许还有困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强训练。 14 在柏(bó)林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教学时,利用课前导读引发学生的思考,用浏览、思考的方法,捕捉有用的信息,借助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那段历史,最终感悟战争的残酷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按照课前导读语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交流,初步质疑 1.教师板书“柏林”,你对这个词有哪些了解?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进行汇报。 2.教师补充题目“在柏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哪些猜想?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说一说。 3.激趣导入:“在柏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抓住题目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积极猜想的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全文做好铺垫。 二、学前汇报,交流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汇报。 (1)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强化辨析记忆。 (3)梳理预习读书中遇到的问题。 2.集体汇报交流: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哪个不理解的词语?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你们组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扫清字音词语方面的障碍,流利读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建立起文本印象。 三、朗读交流,感知文本 1.发给每个学生“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提示学生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小说震撼人心之处在哪里? (3)读一读填写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简单记录在表格中。 (4)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可以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表格。 2.汇报交流: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相机板书:老妇人、两个小姑娘、后备役老兵、一个老头) 他们分别有哪些表现?(相机板书:“一、二、三” “嗤笑、傻笑” “扫、挺、说”) 3.选择令你震撼的段落读一读,并告诉大家你的感悟是什么。 4.小说中并没有描写战争的场面,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小说中还有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5.集中思考: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提示学生结合老妇人、小姑娘、后备役老兵的心理活动来理解。 设计意图:在小组的互动学习中注重交流阅读的感悟,让学生可以获得对文本的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自由朗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精神状况等。 2.想象交流:如果你就处在那时那地,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你就是当时的那个小姑娘,来到今天,你又有怎样的感慨? 3.教师小结: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缩影。 4.拓展延伸:读一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情感,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通过拓展阅读,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在柏林 老妇人 两个小姑娘 后备役老兵 一、二、三 嗤笑 傻笑 盯 挺 说 (绝望疯狂) (无知冷漠) (悲伤 无奈)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15 夏天里的成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节选自梁容若的《夏天》一文。在本课设计中,要努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水平。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作者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提高求知欲。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让学生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人也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奋发努力,不要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搜集相关植物的照片和影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理解文中引用的谚语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引导,揭示文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板书:夏天)古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般是指农作物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同学们想象一下:都有什么会在夏天里成长呢?(在这里学生只要能列举出在夏天里成长的动植物即可,不必拘泥于课内课外,以及是不是在当地生长。) 2.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一下“夏天里的成长”。(补充板书标题:夏天里的成长)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初步感知夏天,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热情。 二、自读课文,突破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 2.借助工具书,正确标注生字读音,同桌之间互相听读,检查字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比如“蔗”字读作zhè,不读作zhé。“缝”是多音字,在本课读fènɡ。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8个字,让学生练习写字。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汉字拼写比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字最多。 6.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蔗”“缝”“瀑”3个字,尤其是“缝”字的笔顺。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比如“苔、 藓、蔗”3个草字头的字都是上下结构,“缝、瀑、坪、谚、棚”都是左右结构;“缝”字尤其要注意右侧“逢”字的书写顺序。(动漫展示“蔗”“缝”“瀑”3个字的笔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在学习之初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部分突破,打破阅读的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聆听课文内容。 2.再次大声朗读课文,然后说一下自己的读后感。(让学生自由发言,既可以是对课文中句子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课文段落意思的概括,还可以是联想到的生活感受,教师不做点评。) 3.小结: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有的同学联想到了自己夏天里的故事,大家说得都非常好。 4.过渡:通过阅读,每个人对夏天里的成长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理解夏天里的成长的。 设计意图:课文的阅读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以先从自然段的阅读分析进而上升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也可以通过先整体感知进而逐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这里采用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主题,然后逐步深入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然后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夏天的认识。(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意思?作者是围绕夏天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以点带面,理解“万物”。 3.让学生边读边画,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标记下来,待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全文主题,就为下一步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从文中熟悉的事物入手,也为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五、结合课文,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试着品读课文。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夏天里还有哪些生物在成长。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生字词,是对基础知识的夯实,而积累优美的词句和拓展思考既能丰富文学素养,又能帮助对文章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启发思考 1.复习检测:结合上节课作业内容,让学生说说夏天里还有哪些生物在成长。 2.新课导入:从上节课我们知道,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作者围绕这一中心分别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一直写到人的成长。那么,万物到底是怎样“迅速生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过渡,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二、研读课文,感受生长 1.课堂交流。接下来,大家把上节课标记的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进行相互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通过交流,同学间相互学习,活跃了学习气氛,老师也更容易发现共性的问题,以便课堂上集中解决。) 2.讨论发言。谁能说一说在夏天里,万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发言只要能体现生长的特点即可,不必苛求语言的精炼和准确。通过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这一读书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打开一扇解读文本的窗口,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发言中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最终找出各种事物的生长的特点——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适时板书: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3.朗读指导。提示学生“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应当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4.分段解读。 第2自然段: (1)从课文中哪里能看出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 石头——苔藓、黄泥——草坪。 动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提示:让学生列举课文中所提到的植物和动物,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比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句中的“昨天……今天……明天……”。 (2)写作指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通过抓住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展开描写,往往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夏天还有哪些生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通过列举,加深理解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第3自然段: (1)分析比较下面的三句话,从句式上来看有什么特点?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提示:句子结构相同,这三句话构成了排比句式。 (2)讨论:从内容上来看,上面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草,树——山(丰满);稻秧,甘蔗——地(高起来);水,瀑布——河(变宽变深)。(适时板书)这三个相同句式的句子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草,树,稻秧,甘蔗,水,瀑布”这些具体事物的生长,经过“一天一天”的积累,才最终使得“山变丰满,地变高,河变宽变深”。 (3)分析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引用俗语是为了揭示万物夏季迅速成长的原因。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总结:夏天太阳威力大、温度高,促进了万物的生长。可以用课文中铁轨、柏油路的例子来补充例证。 (4)分析语言特点。通过分析“活生生的”“个把月”“接茬”“收成”等词语特色,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第4自然段: (1)过渡: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大家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在长?(从万物的成长联想到人。) (2)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发表对“六月六,看谷秀”和“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理解。 提示:“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高、秀出穗的谷子了。“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只能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割掉喂牛吃了。 (3)课堂讨论:从以上两句谚语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着重还是要让学生理解谚语的意思,尤其是“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答案。 提示: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板书: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4)重点语句分析: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 引导学生明白:这是由物到人,升华主题。 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时候:这里是指时机,就是说我们要抓住机遇。 热天:在这里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的道理。 (5)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成长的道理。 设计意图:从分析句段让学生深入感知夏天万物生长的特点,进而由物及人,自然转到人的成长方面,再通过谚语的引入突出时间的重要和紧迫,从情感上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成长。 三、拓展阅读,升华感受 1.阅读梁容若的《夏天》原文,读完后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学生可以从内容、词句、段落等多个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只要有收获就行。 2.原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活动设计:说说你在夏天里的成长故事,也可以选读自己喜欢的有关夏天成长的美文。 针对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来说,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为什么印象深刻。阅读短文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原文,有助于全面了解课文的主题。同时,叙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或者朗读美文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语言的积累和拓宽视野也有好处。 四、机动灵活,设置作业 1.搜集、摘抄关于夏天成长的诗词、文章。 2.观察夏天的事物,写一段话,重点描述一下它是怎样“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的。 设计意图:课外写话作业要做到及时检查指导和反馈,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提到的民间谚语,学生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形象与精妙,无形中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学习正文做好铺垫。 2.抓住重点词句研读,以及段落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走进课文,感知夏天里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成长,而拓展阅读和写作小短文,更是让学生从情感上升华为对文章主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3.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怎样用巧妙的方法从身边事物的成长延伸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再到“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16 盼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盼》。在本课设计中,应该着重从事例描写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我”盼望下雨的心情。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朗读和感悟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和感悟文中“我”兴奋——盼望——急迫——担心——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写作方面学习作者跌宕起伏的叙事方法,以及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提炼观点,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原声朗读,多媒体课件。 2.小说《盼》原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比引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2.对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本课的题目叫“盼”呢?(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 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 设计意图:有对比才有发现,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文章的韵味。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 1.挑选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比如“甩”读shuǎi,不读suǎi;“吱”读zī,不读zhī。 3.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说出“窸窸窣窣”“嘟囔”“瞟”“不声不响”“逗引”“玛瑙”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预设: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嘟囔: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瞟:“目”与“票”联合起来表示“目光轻快地扫过”。本义:扫人一眼。 不声不响:没有一点声音。也指做事谨慎不张扬,或默默无闻,不为别人知道。 逗引:指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 玛瑙:一种玉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作磨具、仪表轴承等,也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12个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写生字。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袖”“缩”“甩”“唇”“嚷”“酱”这几个字。 比如“袖”“缩”“嚷”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边部首要写得细小一些;“甩”是一个独体字,书写时一定要把它和“用”字区分开来;“唇”“酱”是上下结构,“唇”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大下小,而“酱”字书写时正好相反,要上小下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加上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基本上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部分突破,为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三、粗读课文,弄清原委 1.学生快读课文,为每个自然段标上数字,思考: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盼”(板书)?全文一共描写了几件事? 注意引导学生破题,激发兴趣;同时理清课文脉络。 提示:“盼”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全文围绕这个“盼”字一共写了五件事: 第1、2自然段:妈妈送“我”雨衣; 第3自然段:“我”盼着变天; 第4~15自然段:雨天“我”想穿雨衣; 第16、17自然段:“我”担心明天雨停; 第18~21自然段:“我”终于如了愿。(适时板书)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强求学生回答准确,也不必浪费过多时间进行讨论分析,这里教师可以直接点明“盼”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可能不能完整或者准确地表述故事脉络,只要能够把事情的发展说清楚就行。) 2.过渡:通过阅读,我们对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作者围绕“盼”描述了五件事,大家想知道为什么主人公见到妈妈送她的雨衣后那么兴奋吗?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两方面描写来衬托“盼”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就是从事例方面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从而也帮助了学生解答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1.教师展示铁凝《盼》的原文,让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很兴奋。 预设: 生1:因为“我”讨厌下雨,而六月里经常下雨,一下雨我们就只能挤在教室里而不能出去玩。 生2:有了雨衣“我”就不怕下雨了,上学放学的路上不会淋湿。 生3:因为“我”的雨衣有袖筒,所以“我”特别高兴。 2.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正因为有大家说的这些原因,所以主人公非常盼着下雨,盼着在雨天里不必躲闪尽情玩耍。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让学生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也为下节课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打下了基础。 五、结合课文,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用“窸窸窣窣”“嘟囔”各造一个句子。 3.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一找课文里的哪些词句说明“我”非常兴奋。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生字词,运用重点词语,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试着通过片段分析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也能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借鉴。 第二课时 一、问题切入,导入新课 1.问题切入:结合上节课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动词说明“我”非常兴奋。 (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 2.导入新课: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判断出主人公对这件新雨衣非常喜欢,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在雨天里穿上,那么她到底能不能如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作业检测入手,切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举两得而又顺理成章。 二、研读课文,把握主线 1.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解读全文。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提问:上节课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后异常兴奋的心情,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和主人公一样或类似的事?当时的感受如何? 提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后面一系列的心情变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论举什么事例,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 (2)引导:从主人公收到雨衣后“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等一系列动作,以及直到妈妈的一声喊才赶忙脱下了,而此时的衬衫已经让汗浸湿了,充分说明了“我”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心情。(板书:兴奋) (3)练习:请大家用“直到……才……”说一句话。(通过造句,熟悉“直到……才……”这一句式。)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 (1)课文中一开始就提到“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在这里,作者用“可是”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和“我”盼着变天的愿望恰恰相反。)(板书:盼望) (2)于是“我”每天放学就有了什么想法?(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3)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天空长了云彩才能下雨,“我”才有机会穿上雨衣。) 学习第4~15自然段,体会“我”想穿雨衣的急切心情。 (1)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提示:可以由老师来演妈妈,两个学生演主人公蕾蕾,一个读对话,另一个读旁白。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揣摩角色心理,注意朗读语气的变化。 (2)提问:这一部分有没有描写主人公心理的句子?有的话请画出来。 预设:“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3)讨论:主人公为什么会觉得“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雨点儿打在头上,就可以有理由回家穿上雨衣,感受雨中嬉戏的快乐了。 (4)课堂讨论:“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表达了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提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嘟囔”一词的含义入手,结合前后语境理解主人公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而妈妈没有注意到外面下雨的情况,不让他出门时他内心的急迫。(适时板书:急迫) 学习第16、17自然段,感受“我”内心的美好憧憬。 (1)课堂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第16自然段主人公的心情。 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很容易找到反映主人公心情的词语——担心。(板书:担心) (2)讨论:结合课文,说说:“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一句中的“珍珠玛瑙”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提示:“珍珠玛瑙”指的是雨点儿。主人公想象着自己穿上雨衣站在街上,雨点儿打在雨衣上水珠四溅,那种快乐的心情比看见珍珠玛瑙还要高兴。 (3)学生大声朗读:齐读课文第17自然段,和文章的主人公一同感受雨后街景的美丽,体会文章的主人公内心的美好憧憬。 第三部分(第18~21自然段): (1)课堂提问:快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为什么主人公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 只要学生结合前后语境,能从主人公的心情分析就行。 (2)导学:从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因为内心激动和喜悦,所以才觉得雨点儿是“甜丝丝”的。(适时板书:喜悦) (3)写作指导:当主人公第二天去上学发现又下雨时,不仅感觉雨点儿是“甜丝丝”的,还感觉自己的心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于是“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这里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同学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概括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概括能力。 (1)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每一部分主人公的心情。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兴奋;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盼望、急迫、担心; 第三部分:第18~21自然段——喜悦。 (学生发言不必要求简洁准确,只要能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情即可,如果个别地方表达不准,教师再做引导,不用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板书内容) (2)升华主题:从全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主人公从收到雨衣后的兴奋,到盼望下雨的急迫,再到不能到雨中玩耍的失意和担心,直到最终如愿以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好的愿望支撑我们快乐成长。 (板书:有希望,就会有快乐) 设计意图:从分析每层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从而找到主人公的感情线索,并适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升华文章的主题。而借鉴课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三、设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画出课文中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外阅读《盼》原文,说说当“我”终于穿上雨衣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意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描写的巨大作用和增加课外阅读量,体会原著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由于本文属于记叙文,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所以教学中首先从故事情节入手,先理清围绕“盼”字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主人公的心理世界。 2.沿袭从文章结构到内容再到感情主线的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握不同事件中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从而最终体会“盼”这一题眼的含义,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引申,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3.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阅读原文是十分必要的。阅读原文,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尤其是情感层面有深层次的提高。 17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精选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是词牌名,刘禹锡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淘金者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春》这首诗中,作者杜牧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作者因为恰当地用字,使平淡无奇的景象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院内清幽环境令人陶醉,门前的景物在诗人眼里是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赋予人的感情,“护”和“送”显得那么深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春天的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课件,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少儿歌曲《春晓》,学生倾听。)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着我们成长。今天,我找同学来背一背你知道的古诗。 2.导入: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组古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经历,他们眼中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背古诗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通过古诗的积累感受古诗题材的丰富。 二、学习古诗,复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 (2)知诗人 (3)明诗意(理解大意)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4)悟诗情(品意境,悟感情)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目标、有方法。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学习。 (1)根据注释解诗题。 (2)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3)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4)根据注释和过去学习古诗的经验,用解词法、扩词法、想象法理解古诗大意。 (二)集体反馈。 1.说一说你对“浪淘沙”这个题目的理解。 浪淘沙:唐代曲名。 2.把你了解的“刘禹锡”和大家分享一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3.指名读古诗。 纠音 曲(qū) 簸(bǒ) 指导书写 “簸”下部右边是“皮”字;“涯”左边是三点水,右边“厂”里边是两个土,上横短,下横长。 4.交流理解诗意。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①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②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a.过渡:能根据注释和查阅资料来理解诗意真棒,不过老师有点疑问“九曲黄河”你为什么不说千曲,百曲呢?真的是万里沙吗? 引导学生明确夸张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b.引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 c.提问: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板书:雄伟壮观) 交流回答: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看到大家读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给老师一点温馨提示吧! 预设:把字读准,声音洪亮。把“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读重些,豪迈些。 (2)学习第3、4句。出示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全班齐读。 ②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直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写实) 预设: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③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设计意图:通过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步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在理解古诗过程中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不同层次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通过想象、作画、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然后和淘金女的生活进行对比,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一)解诗题。 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知诗人。 介绍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三)明诗意。 1.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3.学写生字“莺”,注意下边“鸟”字要占主体,但也要写紧凑。 (四)悟诗情。 1.前两句——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里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 (4)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2.后两句——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看到了什么。 ①汇报:在远处,诗人看到了很多寺庙,他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提问: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你看到什么了? 预设:①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②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③寺庙旁边的花香、下雨时空气的清新、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④四百八十四座寺庙,是一座不多一座不少的吗?(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及时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永保江山稳固,这样的做法对吗? (4)小结:作者由古思今,今天的唐朝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思想和南朝统治者何其相似!这里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 3.带着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4.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5.作业:依据《浪淘沙》《江南春》这两首诗的内容,任选一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其配一幅画。 设计意图:通过四步学习古诗的方法,感受《江南春》描写的景象,了解作者通过描写“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烟雨”这些江南代表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另外了解“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古诗。 2.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依然运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谈话交流,精准释题 1.过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2.介绍古诗背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书:题写)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资料,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做铺垫。 三、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元日》《梅花》等存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积累文学常识。 四、诵读古诗,明了诗意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畦”读qí,“闼”读tà。) 指名读,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二)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注释。 长扫:指经常打扫。 净:干净。 苔:青苔。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排闼:推开门。“闼”指小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五、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过渡:(播放音乐)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 引导学生明确,诗画同源,想画面有助于理解古诗。 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你眼前出现什么样的景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二)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悟默读古诗,说说哪些词语让你和作者产生共鸣,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三)汇报交流: 1.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2.小结: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愉快的心情。(鼓励学生带着对湖阴先生的尊敬和赞美读一读这两句诗。)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你感受到了吗? (1)带着你的理解读古诗。边读边想,在作者的写作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引导学生明确拟人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小结: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预设2: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小结:作者运用了对偶的写作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诗句我们还积累过哪些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了湖阴先生的人品高洁。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结合诗歌,想象画面,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设计意图: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朗读、创设情境想象,感受湖阴先生的情趣高雅,品性高洁。通过温馨提示、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了解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借助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表达主题,文采斐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三首》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三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第一首诗表达了淘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诗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首诗赞美湖阴先生的品性高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采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四步学习方法,由读到悟到画,使学生们不但读懂了古诗,更读出了自己对古诗的不同理解。 18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 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 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提出疑问。 二、逐步引导,自学自探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整理出了今天的自探提示。 1.出示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和词语。 (2)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注上标记。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2.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三、小组合作,解难质疑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交流,逐一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合探,交流感悟。 (1)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出示生字,交流书写。 ①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 ②学生自由说。 预设:“蔼”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强化不同部分,以区别字形;要注意指导“莹、资、篮”和“滥”的读音。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4)你能根据本文描述的地球的四个方面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尝试概括)像这种把每部分的内容合并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叫“段意合并法”。 (5)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 ①出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②指导朗读:这句话中,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请你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学习方法,这使得学生对识字、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识字、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学习。 四、“聆听”地球,美丽、渺小 1.过渡:是啊,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我们诉说呢!我们先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听听地球母亲首先会和我们说什么。 2.学生认真阅读、倾听。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3.汇报交流。 (1)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你是从哪段文字听出来的?那我们一块儿来瞧一瞧吧。大家闭上眼睛,地球母亲正在向我们走来,看看,她长什么样? ②出示图片配句子教师范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③说说你看到的地球母亲。 ④引导思考:地球母亲如此美丽,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2)渺小。 ①是从哪儿“听”到的? ②小结:是的,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生感叹)地球是渺小的。(出示词语:渺小) 非常微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聆听地球母亲的情境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五、课文回顾,质疑再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许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请提出来吧!(预设: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知地球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再次质疑,能激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提出更有价值、值得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文本打下基础。 六、结合课文,拓展训练 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感知课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从而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妙处。 第二课时 一、激情回顾,质疑导入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想想哪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或者是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请大胆提出来吧! 3.学生提问。(重点问题: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设计意图: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 二、放手学生,引导自学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心聆听,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心声,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美丽与渺小。接下来,就让我们像上节课那样,默默地读,静静地“听”。 2.出示自探提示: (1)默默地读第3自然段及以后的部分,静静地“听”,“听听”地球母亲还在向我们诉说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读书“聆听”。 4.小组长组织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疑 过渡:通过读文你能听到地球母亲在说什么? (一)自然资源的有限。 1.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板书:有限)能举例说明吗?(指名交流:如,矿产资源的生成、土地资源的有限……) 3.总结: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地球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地球真是太可爱了。)正是由于她这么可爱,作者给了她一个怎样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地球的确具有母亲的情怀,你说地球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生口头填空,如“可爱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乐于奉献的母亲”……) (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根据各自所画的内容回答。 2.第4自然段写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读到这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造成的灾难。) 3.不光是这些,看看地球每天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母亲原先健康的身体已经伤痕累累,满头的秀发已经脱落,先前明亮的眼睛已经暗淡无光。你们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母亲的现状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合同交流: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 (三)在宇宙空间,“我”是你们唯一的母亲。(不能移居。) 1.你是从哪听到的?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3.还有谁也听到了这个意思?说说看。 4.四十万亿千米!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远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补充地球母亲每天发生的变化,即地球母亲每天承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四、感情诵读,深化表达 1.我不由得想起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教师感情诵读)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 …………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2.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昨天,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 ),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 3.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4.学生思考、写作,然后全班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在阅读探究之余,做到读写结合,既是一次小小的课堂练笔,同时也是一次自己心灵的舒展与释放。让地球妈妈从此不再伤感与流泪,让地球儿女们一起呼唤、呼喊——“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激起学生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理解课题,回顾拓展 1.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在“地球”前板书“只有一个”)地球的明天会如何,就在于你我他,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警示同学们,大声读——只有一个地球。 2.作业超市。(任选一个) (1)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水、大气、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调查报告及治理建议。 (2)配合世界地球日,到社区去作宣传,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创作环境保护广告语。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性作业,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平台,既有利于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统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以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这样,学生便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另外,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在用语言说,而是在用心说,在用情说,在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说。 19* 青山不老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本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来学习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品读奇迹——感受环境——品析老人”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质疑,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相机介绍: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反思这里的一些地方现在已经不同了,这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茂密的山林,如诗如画的山林。) 3.引发质疑:这样的改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到这样的奇迹,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梁衡走进晋西北,在课文《青山不老》中寻找答案。(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两幅不同的图画,旨在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自由读文,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1)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谁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主读文,结合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检测自学,突破字词 1.抽生读词语: 肆虐 盘踞 险恶 绿洲 治理 劲挺 荡漾 领悟 宏伟 归宿 如臂如股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 用重点词语概括。 2.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交流学习生词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深入解析课文奠定基础。 四、以文入情,品读“奇迹” 1.过渡: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着地坚守着大山。那么,这位老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指名学生汇报: (1)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引导学生想象: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一间教室五十平方米,三千七百亩相当于几个我们教室那么大?四万九千多个。可见有多大啊!从老人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的感受? ②这么浩大的工程,老人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多么令人敬佩啊! 带着这种“了不起”的感情,齐读。 (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的这一奇迹呢? ①出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这景色美吗?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③指导朗读: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读此段?(赞美、欣喜)齐读。 ④出示句子: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⑤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青山。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坚强、勇敢、生命力顽强。) ⑥齐读,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 ⑦小结: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来感悟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特别注意在学生感悟后的悟读深化,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感受“奇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再读课文,感受“环境” 过渡: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1.了解大环境。 (1)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想象: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 (4)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小环境。 (1)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 (2)尽管老人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呢? (3)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小两个环境,对比绿意盎然的山林景观,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深刻地感受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对奇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课文回顾,品析老人 1.作者对老人有什么看法呢?从文中找出来,齐读课文第6、7自然段。 2.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5.人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全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是啊,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着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6.“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 7.同学们,这位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有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来写写吧! 课件出示:我想( )地对这位老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学生积蓄了一节课的情感在这里喷薄而出,深深的敬意、信誓旦旦的承诺……相信会源源涌出。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七、拓展总结,升华感受 引导学生反思: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的生命与青山同在,青山是他的丰碑;老人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日月是他的奖章,有这样的精神,青山还会老吗?(不会。)齐读最后一句话:青山是不会老的。 设计意图:在深入理解老人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信念,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话,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青山不老”的含义是什么?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2.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的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3.重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20* 三黑和土地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学设计结合单元要素,把理解诗歌中三黑对土地的态度设为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相关语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深情,感受三黑重得土地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引发学生学会由阅读展开深入思考,通过阅读展现自己的观点。在自由表达观点中,在仿写训练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苏金伞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介绍,导入新课 1.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 我们一直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苏金伞。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 2.出示资料,进行题目解说。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3.出示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指名读课题下面的阅读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资料的介绍拉近学生与本首诗的距离,了解背景资料促进深入理解本首诗。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学提示,提高自学能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指名分小节读诗,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哪些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题目。 3.全班汇报,概括主要内容。(翻地,耙地,播种,看荞麦开花,听蝈蝈叫,畅想美好生活……) 设计意图: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感受三黑对土地的情感做好铺垫。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诗歌,想一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把能体现三黑情感的句子画下来,用心去品味一番。 2.品析重点句子,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引导学生将找到的关键语句与体会到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朗读来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热爱体现出来的?(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农民重获土地时的喜悦及对土地的热爱。) (2)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找一找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每一寸”“每一块”可以看出三黑精心整理土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着对土地的热爱。) ②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三黑把土地耙得平整,衬托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3)指导朗读第1~5节。(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3.体会三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荞麦地里还有两个蝈蝈儿在叫唤,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联系上下文,试着想象一下:听着蝈蝈儿叫,三黑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小时候的生活,想到了被地主欺侮的日子,想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教师适当点拨。 (2)默读第13~14节,说一说三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齐读第15节,体会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5.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关的语句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态度。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挚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同时,围绕单元要素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土地的感受。 四、体会写法,拓展链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MV,学生欣赏感悟。 2.大屏幕上定格歌词,指名读,齐读,体会歌词的意境美和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3.分节朗读、赛读、男女生对读。 4.学唱歌曲,体会音韵美给人们的鼓舞。 5.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诗歌。学生与诗歌有一定的情感距离。在介绍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后,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对土地的那份热爱。整个教学设计中,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三黑对土地的态度。在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学生对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对土地的情感也更加深厚了。同时,在仿写诗歌的训练中,很多学生能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与深情。 21 文言文二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诗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本课的两则文言文都是经典之作,《伯牙鼓琴》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由面及点地展开叙述,创设了一幅意境深远的“高山流水知音”图。《书戴嵩画牛》通过牧童对戴嵩的画的评价,揭示道理,文章有理有据,暗含了实践出真知的深刻道理。教学本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出示《伯牙鼓琴》课文插图,激趣导入:同学们,请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说说图和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 生1:这位正在聚精会神挑指弹琴的人必是俞伯牙了,而这位身着粗布大衣,正在倾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锺子期了。 生2:两个人那么醉心地沉醉在音乐中,是多快乐的事啊! 2.导入:就这样的一幅图,还有一段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鼓琴》去细细聆听吧! 3.学生简介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 设计意图:开篇音乐、图片引入新课,既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检测字词句 1.检查预习。 (1)写出正确字音。 汤( )汤乎若流水 善哉( ) 巍( )巍乎若太山 (2)形近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哉、巍、弦”,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 2.自读课文。 要求: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通句子;三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运用划分节奏的方法,降低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做铺垫。 3.指名读课文,划分节奏: 请两位同学读课文,分别进行评点, 找出较难的句子进行点拨指导。 4.教师配乐诵读,学生听后说感受。(放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5.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言文关注诵读,引导学生诵读的方法,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导问: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疏通文意呢? 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及自学能力。 预设: 生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小组研讨。 生2:不懂之处在词句旁边画问号,请教小组同学或教师。 2.导问:是的,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是阅读文言文值得推崇的,那便是做阅读批注,初步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接下来,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3.教师巡视,相机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定教,学生运用喜欢的方法自主领悟,教师要激发、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 四、质疑解难,读懂道理 1.学生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哪些问题是不懂的,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的呢? 2.梳理问题: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呢?通过阅读懂得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4.学生汇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知音”的意义。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质疑,教师要适当地点拨、引导,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脉络,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色,从而体会文章的中心,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五、回读课文,体会表达。 1.诵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感受。 2.阅读课后“资料袋”内容,进一步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关注写法特点,这也是教学的关键,正所谓: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课时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出示戴嵩的《斗牛图》)请同学们看看,你想说些什么?(生畅所欲言) 2.导入:(出示古文《书戴嵩画牛》)这是大文豪苏轼写的一篇小古文,让我走进课文好好地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调动学生的感官,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任务,学法多样 1.导学:通过上节课学习《伯牙鼓琴》,你学会了哪些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生1: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读通顺。 生2: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等多种方法,自学古文中的字词句,然后再了解古文的意思。 生3:要一边阅读一边质疑,并通过阅读、感悟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出示学习任务: (1)初读,读通读熟。借助学习单自学字词,会写生字“轴、锦、曝、矣”。 (2)细读,借助注释,疏通文义。 (3)精读,质疑解难,读懂道理。 三、回读感知,体会表达 1.组织学生开始10分钟的学习,教师做好指导。 2.小组汇报,针对共性问题,老师要逐一讲解。 3.引导学生细读,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汇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 4.精读,质疑解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戴嵩的画是正确的吗?还是牧童的话是正确的? 要用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5.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6.总结:牧童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牛尾样子的,戴嵩是画家,画画要源于生活,而艺术往往也会高于生活,例如:齐白石的《虾》,梵高的《星空》就是再现想象的创作。因此,牧童和戴嵩都可以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层次、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1.作业: 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人物对话时的表情与动作,用自己的语言写下这个故事,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要及时进行德育渗透。 2.总结: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同时,在读书时要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让故事更富有个性,读厚故事,也要读薄故事,懂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设计意图:迁移运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在小学是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是重中之重,那么教师要把握好重点:炼字炼句,理解并体会道理。通过品读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体会文言文之意。首先,学生借助注释与资料,疏通文意;其次,通过反复诵读,想象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情感;最后,通过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发现异同,直接导入单元主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学文言文的方法、策略,能运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更广泛的阅读。 22 月光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本文是一篇融知识、情感、情境于一体的文章,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月光曲》这篇文章语句优美,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课文所记叙的故事,时间久远,地点有别,加之语文课上谈音乐,教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不仅要抓住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这一条明线,还要紧紧抓住因事情发展引起人物感情变化的这条暗线。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始终紧扣行文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赞美贝多芬热爱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品质,让学生掌握主题。同时,《月光曲》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除了对景物的描写比较生动细致之外,“实”“虚”结合,即由实在的事物引起联想。因此,教学内容的同时,采用具体事例、体会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写作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读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贝多芬的情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音乐,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播放《月光曲》片段)这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板书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贝多芬图像,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合唱》。 3.过渡: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贝多芬谱写这首钢琴曲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初步感知,让学生聆听这首乐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梳理内容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展开小组学习。 (1)自学生字,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标记。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提醒同学读字音、写字形时注意的事项。 要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指导书写。 (2)出示词语表中词语,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谱写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3)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针对不理解的内容做标记。然后与同学交流质疑,同学能解决的,要认真倾听同学的想法。 2.汇报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随机正音:“纯”是翘舌音,读chún,不读cún;“缕”读lǚ,不读liǔ。 (2)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了解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理解之处? (3)在学生汇报读书收获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使学生明确: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哪首是《月光曲》? (4)梳理学生的质疑,将有价值、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显示在大屏幕上。 3.学生带着大屏幕上的问题再次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作好批注。 高年级阅读的重要方法。 设计意图:虽为第三学段,但字词教学仍不可偏废,特别是一些多音字的发音尤为重要,在这里通过课文的朗读,及时纠正一些字音仍有必要。在自学中,通过初读感知,对整篇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为研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夜深人静,从茅屋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引起了贝多芬的注意。于是,他走进茅屋,看到弹琴的竟是个盲姑娘,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决定为盲姑娘弹一曲。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地赞美他的演奏,并且听出他就是贝多芬,贝多芬感到自己遇上了知音,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2.布置作业:请利用网络查找《月光曲》,闭目倾听, 说一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在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个画面,紧接着启发想象,使画面更清晰,使学生在感情上接近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入课,整体感知 1.(板书课文题目)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 2.引发交流:《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你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或者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浅显地告诉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学会加工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资料了。 二、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2.引发质疑:课文为什么用“传说”呢?(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从这传说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请你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并尝试说一说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交代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详细记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设计意图:能否正确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评价其阅读理解水平高低的标准。这里不仅要教会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的层次,还要让学生能够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也为下面归纳《月光曲》的创作经过做铺垫。 三、深入学文,体会情感 (一)贝多芬弹奏第一首曲子。 1.指名朗读贝多芬弹奏第一首曲子的部分,引发想象:根据故事的发展, 莱茵河边上的小镇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还应该有什么? 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 2.小结:这儿离热闹的地方比较远,又给人美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我们可以说“这儿多么幽静啊”,可以说这儿的小路是“幽静的小路”。 3.说话训练: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你猜贝多芬走在这僻静的小镇上,听到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贝多芬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渡: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 5.思考交流: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他听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男人的对话后,走进了茅屋。) 6.学生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并根据说话的内容,加上适当的提示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语气。 (1)对话练习: 一个男的( )地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 )地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指两名学生说。 7.教师相机采访扮演姑娘的同学:你的这句话真的是随便说的吗?如果不是,那你为什么说“随便说说”呢? 8.小结:“随便说说”说明了这个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体现出盲姑娘是一个多么懂事、多么体贴的人啊! 9.想象画面: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兄妹俩的生活境遇,再练习朗读。 10.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此时的情感,再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的对话。 (二)贝多芬弹奏第二首曲子。 1.引发交流: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贝多芬心里是怎么想的? 2.继续交流: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是趁着兴致弹出来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3.批注读书: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的?请你圈出有关语句,并批注你读课文后的感悟。 4.教师配乐诵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这一部分,学生闭目想象:月光是怎样的?茅屋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自己眼前出现的图画。 5.交流:月光是这样的清幽,盲姑娘却看不见。可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无限的联想。那么他们听着听着,眼前出现了几幅画面?(三幅画面) (1)第一幅画面:月亮升起来了。 看,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在哪儿?海面怎样?(随机理解“微波粼粼、洒满”的意思。)这时的贝多芬是怎样弹琴的?(贝多芬可能是轻轻地按着琴键,节奏也比较慢。) (2)第二幅画面:月亮越升越高。 贝多芬继续弹着,月亮也越升越高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微云”是怎么样的云?这时贝多芬的琴声,是怎样的? (3)第三幅画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皮鞋匠听着听着,觉得海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这情境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没有月光?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想一想皮鞋匠听了琴声,仿佛觉得大海卷起了巨浪,这时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贝多芬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 6.小结: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无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光明的景象,又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呀! 7.交流:皮鞋匠所联想到的,盲姑娘有没有想到和看到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想象说话等能力,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月光曲》所表达的意境,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整体感悟,总结全文 1.过渡:《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让兄妹俩深深“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贝多芬悄然而至,悄然离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他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引导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启发想象:当贝多芬走后,盲姑娘和他的哥哥会说些什么呢?请将你想象到的用对话的形式写一写。 3.(课件播放《月光曲》)总结引读:这就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这首曲子不仅表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更体现了他对盲兄妹、对贫苦人民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体会一下贝多芬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吧。 4.布置作业:听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设计意图:想象说话既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积累,也是对情感的一种升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展开想象与交流,透过文字建立意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走进盲姑娘、走进皮鞋匠的内心世界,感受音乐创作过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值得思考的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细化理解,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建立在剖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3* 京剧趣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京剧趣谈》是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中国国剧京剧中的奥秘——“马鞭”“亮相”,从中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借助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京剧奥秘中的“趣”,这正是京剧的博大精深所在。鼓励学生搜集具有艺术特色的戏剧,并进行对比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京剧片段)激趣:同学们,你们能猜猜这是哪一种戏剧吗? 预设:京剧,听到了锣鼓声。 2.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京剧有些了解,那你们还能深入地说一说吗? 预设: 生1:我知道京剧中的人物分类:生、旦、净、末、丑。 生2:我知道脸谱知识,红色代表忠贞,比如关羽。黑色代表正直,比如包公。 3.导入: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得真多,但是听说过“马鞭”与“亮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京剧趣谈》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京剧音频引入新课,将了解的相关资料与同伴分享,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通文字,读懂文义,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作好批注。 3.学生汇报。 预设:这篇文章介绍了京剧中的“马鞭”与“亮相”,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 4.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 把阅读引向深入,促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 从而透彻地理解“马鞭”和“亮相”的意义。 预设: 生1:“马鞭”这一部分内容是我喜欢的,想深入了解一下京剧中“马鞭”有怎样的作用。 生2:我想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亮相与京剧中的“亮相”有啥不同?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阅读期待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思维导图,梳理内容 1.文章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京剧的艺术魅力的呢? 2.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喜欢的方式写下京剧的“趣”。 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深度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3.同学互相分享交流,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趣”,体会“马鞭”的“趣”、“亮相”的“趣”,借助作者的娓娓道来,想象舞台场景的生动传神,为此,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一是初识京剧,感受京剧的与众不同;二是结合资料,感受京剧的韵味不凡;三是从“马鞭”“亮相”,感受京剧的艺术趣味;四是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耐人寻味。四个环节从课外的资料到课内的自读再到课外的欣赏,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京剧,也让课内阅读立体化,学生一定会爱上京剧。 24 少年闰(rùn)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理念,本案从新课的预习检测到深入文本、钻研内涵,再到领悟写法、体会情感,这一系列的阅读理解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以思激思,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体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总目标,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直奔中心,围绕中心学习四件趣事,最后又聚焦到中心句的教学策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看法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合作探究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积累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并依据“我”与闰土的离别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的小练笔;最后帮助学生透视文章的写作背景,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设计学生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课前预习卡。 2.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儿时的一个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奇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 2.导入:(伴随音乐声听老师讲故事)故事中的刺猹少年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板书:少年闰土)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齐读课题) 设疑:“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我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4.质疑:为什么一个仆人能给作者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出示图片,音乐声中听故事,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理清课文中人物的关系,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难读难记的地方多读几遍。 2.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做好记号,联系上下文想想字词的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3.利用课件检查字词预习的情况。 (1)认读生字。 胯(kuà)、郑(zhènɡ)、拜(bài)、租(zū)、厨(chú)、毡(zhān)、羞(xiū)、撒(sǎ)、缚(fù)、猬(wèi)、伶(línɡ)、俐(lì)、窜(cuàn)。 撒 (2)临写生字。(强调写字姿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握笔做到“三个一”。) (3)用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4.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5.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 )的少年闰土。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利用“预习检测”,使学生明确学会预习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强化预习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注重学生的直接阅读感受,开放性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在心中形成对文中人物的初步印象。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以你多年的学习经验,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学懂课文?(研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了解人物特点。) 2.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人物特点)让学生找到相应的片段。(第1自然段和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选择读书的方法。(自由读,作批注读,圈圈画画读)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研读、感悟,并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四、学习课文,认识闰土 (一)学习第4自然段。 初次相识时的闰土 1.过渡: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要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想一想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6.交流:从外貌描写中感受少年闰土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习第1自然段。 记忆中的闰土 1.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反复读读,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教学第一句: (1)生读第一句,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带着理解,读读这句话,学生评价。比赛读。 (2)点拨:A.句子中色彩的美。(深蓝 金黄 碧绿) B.环境的空旷美。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你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试背诵句子。 教学第二、三句: (1)生读第二、三句,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带着理解,读读这句话,学生评价。 点拨:闰土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海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齐读这一自然段。(试背诵句子) (4)看图,试背诵这一段。 3.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出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的动静写法,写一段话。 4.小结: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继续好好地交流。 设计意图: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此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与闰土初识时,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再引领学生体会30年后留在作者心中的一幅美好画面,从而领悟作者写人的方法。 五、回顾课文,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第1自然段。 3.课外查找有关鲁迅的作品,感兴趣的可先一睹为快,也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的重点是为下一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如“朗读练习、巩固生字词、了解鲁迅先生的资料及作品”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导入:鲁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母亲和他提起他儿时的一个伙伴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师试背第1自然段)这就是——《少年闰土》。(齐读课题) 2.激趣:谁来谈谈对于闰土,你了解到了什么? 3.过渡:来自农村的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也让文中的“我”惊叹不已。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找找“我”结识了闰土这个朋友以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 “阿”现在写作“啊”现在写作“稀奇” 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设计意图:由课文重点段切入,帮助学生重温闰土形象,然后抓住阅读理解的关键点,课文的中心句——“希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二、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的句子,说说不理解的地方。 2.预设: (1)“他们”指谁? (2)理解:无穷无尽。 (3)看图理解:“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4)为什么说“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5)闰土告诉“我”哪些“希奇”事? 设计意图:有“疑”则产生“问”,而“带着问题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高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 三、研读课文,了解闰土 1.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闰土和“我”说了哪几件“希奇”的事。(小组合作,用小标题概括) 2.交流学习——看瓜刺猹。(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1)(想象)你自己读读这部分,想象一下,闰土当时讲述时是什么样的神态?什么样的语气?(洋洋得意、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津津有味) (2)你们能读出闰土当时洋洋得意的样子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3自然段,思考:读“我”的语句时应表现“我”的什么心情?(好奇、佩服) (4)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闰土的得意和“我”的佩服。引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5)引读:听着闰土眉飞色舞地讲述,“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和碧绿的西瓜。 (6)就因为闰土有这么多的“希奇”事,所以“我”不禁感叹——“阿!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阿”的读法) ①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②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③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④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⑤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继续学习——雪地捕鸟。 (1)找到文中的动词。 (2)你能结合这些动词,想象一下闰土是怎么捕鸟的吗?(师播放课件)老师希望你们在运用词语时也能像作者这样细致恰当。 (3)指导朗读:有趣吗?让我们也一起享受一下雪地捕鸟的快乐。 (4)小结:是啊!捕鸟这么有趣,难怪“我”要感叹。 4.交流学习——海边拾贝、沙地看鱼儿。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认识“跳鱼儿”,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5.在这几件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或是你最想干的是哪件事? 6.闰土生活在广阔天地中,一定还会经历许多“希奇”事,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希奇”事还有哪些?(如:池塘捕鱼、捉泥鳅等) 7.当闰土在做无穷无尽的“希奇”事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和奇怪的鱼儿,这不能不让“我”感叹。引读:“阿!闰土的心里……四角的天空。” 设计意图:围绕着闰土对“我”讲的四件趣事,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语言、感悟写法;然后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回读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突破学习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精读课文,升华中心 1.闰土只给“我”讲述了这四件事吗?你觉得闰土还会跟“我”说什么“希奇”的事呢?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 ),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2.指导评价:(1)你填得很简洁。(2)你不仅填得准确,而且读得也很有感情。(3)谁还能带着心中的感受把你填的内容展示出来? 3.是啊,他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因为他在海滩上奔跑,在瓜田里劳动。而鲁迅呢?他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4.小结:正因为这样,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俩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的难舍难分啊! 5.课件出示分别图。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配乐) 7.延伸拓展: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将近三十年,你们想知道鲁迅和闰土再次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作比较,加深学生对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最后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进行更加广泛的课外阅读,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 五、课文回顾,作业设计 1.评一评:少年闰土或少年鲁迅。 2.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3.写一写: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记录下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侧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然后利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法内化,达到积累与运用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一些不常见的事物。比如:“毡帽”,只是利用文字解释,往往不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借助各种各样的毡帽图片,学生便能轻松地记住它的形状特点。又如:跳鱼儿、獾猪、猹和刺猬等,借助生动的图片,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会非常好。 2.要想深入理解一篇课文,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是必要的。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时,教师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直接呈现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之后出示小说《故乡》的部分内容,供学生阅读,为学生点亮了一盏思维拓展之灯。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了解,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写作文,一定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赋予文字以生命。 25 好的故事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鲁迅在本篇课文中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好的故事”,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暗示了与黑暗势力不懈抗争的决心。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教学设计中,以体会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为主线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结合相关资料来理解梦中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注重积累运用,通过拓展练笔,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鼓励摘抄优美语句,丰富学生积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发质疑,深入读文 1.板书课题,直接导入: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好在哪儿? 2.介绍背景: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也比较艰苦。在这样的境况下,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走进文中,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适当介绍背景,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3.出示词语,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搁在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掷石头 陡然 教师强调:“综、藻”是平舌音,“掷、澄、瞬、骤”是翘舌音,“削”在本课的读音为“xuē”。 4.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提醒并训练学生养成自学生字词的好习惯。 膝髁:膝盖。 伽蓝:佛寺。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晕: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骤然:突然;忽然。 蹙:皱(眉头);收缩。 陡然:突然。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通、读顺。引导学生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里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归纳概括。(这个“好的故事”指的是一个梦境。) 引导学生用合并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8自然段):“我”梦中所见的“好的故事”。 第三部分(9~12自然段):“我”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好的故事”破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搁、综、澄、萍、藻、漾。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 3.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有困难。师生进行交流,教师强调“萍、藻”是上下结构,“搁、综、澄、漾”是左右结构。 4.教师相机进行示范。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6.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在观察、示范、临写、评价的基础上,掌握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搁在 错综 澄碧 萍藻 荡漾 火焰 瘦削 瞬间 凝视 骤然 掷石头 陡然 2.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齐读: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2)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过渡:这是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作者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 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这“好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由鲁迅先生对这个故事的评价过渡到新课,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二、深入探究,品词析句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词语,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PPT出示重点语句: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引导学生抓住“一天云锦”“万颗奔星”体会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幻化无穷,充满生机。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 ②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美丽,幽雅,有趣”?(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③小结:这些文字正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 ④指导朗读。 (3)感悟重点句: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①引导学生抓住“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来体会其有趣、幽雅。 ②指导朗读。 ③小结: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说明美好的事物终将代替丑恶的现实,光明一定驱散黑暗。 (4)品悟第7自然段。 ①自由读一读第7自然段,圈一圈“好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茅屋、狗、塔、村女、云。) ②说一说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好的故事”中的“美丽,幽雅,有趣”。(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人、事,体会其“美丽,幽雅,有趣”;抓住“忽而碎散”“全被拉长了”“退缩了”“碎散”“伸长”等词语体会画面中的变化之美及无限的趣味。) ③小结:作者运用了细腻的笔触,使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了动感与光感,具体而优美,使人如临其境,表现出像古人所说的“如镜如图”的感觉,突出了“好的故事”美的特质。 ④指导朗读。 (5)配乐引读: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设计意图:围绕“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展开品读活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谈感受,体会其中的画面感,同时借助朗读来抒发情感,以读促讲。 三、借助资料,深入阅读 1.结合背景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的好的故事,再现这样的梦境呢?(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尽快来到的期望。) 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指名读。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3.默读“阅读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4.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抓住关键语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和追求,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5.鲁迅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6.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谈感受。 预设:①这里,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 ②将梦幻与现实相交织,既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抗,也揭示出作者内心世界的向善追求。 (2)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的补充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情感。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领悟开头和结尾中环境描写的含义,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 四、拓展练笔,积累运用 1.鲁迅的梦中有那么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那样的“美丽,幽雅,有趣”。你的梦境中或心中幻想过这样美丽、有趣的事物吗?动笔写一段自己的梦境或心中所想的美妙景物吧。写时不妨借鉴一下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可以富于变化,突出色彩,传递细腻的美感。 2.学生动笔练写。 3.交流评议。 4.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焰 削 瞬 凝 骤 掷 陡 (2)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强调“臼”的笔顺,强调“掷、陡”中“阝”的写法,重点示范“瞬、凝、骤”。 (4)学生练习书写,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师生评价。 5.布置作业: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美好的梦境或心中美好的景物。在指导书写生字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语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描绘的梦境非常美,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但是由于时代差别,作者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不完全一样。 为了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我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借助课后的“阅读链接”来深入理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资料补充,学生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昏沉的夜”中的压抑、苦闷,更能体会作者再现这“好的故事”的用意。特别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时,由资料的介入补充,学生被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而深深感动,回头再读“好的故事”,融进更多的情感,学生的体会就更深了。 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教学设计中将作者回忆与伯父有关的五件小事来感受周晔与伯父之间的浓浓亲情,作为教学本文的主线。借助多媒体手段,围绕着文中对鲁迅先生的语言、神态及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透过小事的本质,体会鲁迅形象,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搜集并阅读作者周晔及鲁迅生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文本 1.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他以一位和蔼可亲的伯父形象,成为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一同走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课文,感知鲁迅的形象,交代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多角度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伯父的哪几件小事?试着给每件小事加个小标题。(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伯父鲁迅的五件小事:谈《水浒传》、谈“碰壁”、放爆竹和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文中为什么用了五处空白?作者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课文用了五处空白,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五件小事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的,实则在思想上紧密相连,组合起来构成整篇课文。) 4.小结:作者用清晰的结构向我们展示了五件小事,开篇引入无限哀思,结尾令人心生无限敬意。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立阅读感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中,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三、深入探究,精研细品 1.过渡:对于小周晔来说,失去伯父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万国殡仪馆,看看那里的场面吧! 2.学习第1自然段“痛怀伯父”。 (1)小周晔亲眼看到了什么?读一读相关语句。(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请学生用线画出描写作者当时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引导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并试着运用。 学生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来体会作者心情如落万丈深渊,充满了失去伯父的悲痛与不舍。) (3)指导朗读。 3.过渡:那个对“我”疼爱备至的伯父,那个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伯父,就这样安静地、永远地离开了,怎能不让人悲伤?伯父生前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涌上作者的心头。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事例说一说。 4.学生汇报,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相机进行指导。 预设:(1)回忆事例一:谈《水浒传》。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②伯父送给“我”两本书——《表》《小约翰》说明了什么? (2)回忆事例二:谈“碰壁”。 ①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画出描写伯父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课件出示描写神态的语句:“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请同学进行对话表演,体会伯父的亲切与幽默风趣。 ④课件出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⑤小结:鲁迅先生以笔为枪,和敌人不屈不挠地作斗争。他用大量文章来抨击黑暗的旧社会。他曾用很多个笔名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揭露旧社会的腐朽。执政者非常害怕鲁迅的言论,所以一经发现,便会用各种卑劣的手段来阻止鲁迅发表言论,甚至企图杀害他。所以鲁迅的文学创作之路屡遭打击与迫害。这就是他所说的“碰壁”吧! ⑥赏析写法。 抓住关键语句赏析。 这个小故事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借以表现人物的品质,值得借鉴。 (3)回忆事例三:放爆竹和花筒。 ①鲁迅先生不仅有严肃的一面,还有慈祥的一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你一边读一边画出看烟花中的神态描写。 ②课件出示: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③指导朗读。 (4)回忆事例四:救助车夫。 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呻吟、饱经风霜。 ②组织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③结合让自己受感动的语句,再说出自己的感受。 ④课件出示:“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伯父没说一句话,但这严肃的表情,这深沉的叹息,最令人难忘。他在为谁叹息? 预设:a.为那位车夫叹息!因为在那么冷的天,他光着脚在路上跑,脚都受伤了。 b.为我们国家叹息!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 c.为劳动人民叹息!因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d.为自己而叹息!因为自己有时很无奈,救助了一个黄包车夫,却还有千千万万像这个黄包车夫一样的劳苦大众,自己却无能为力。 ⑤小结:鲁迅生活的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正在痛苦地呻吟。面对这些,一生都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鲁迅先生心潮起伏,多少忧虑,多少愤慨,都化作了一声深深的叹息!一齐走进这段文字。(配乐齐读) (5)回忆事例五:关心女佣。 ①结合自己批注的语句,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别人”是指哪些人?(黄包车夫、女佣阿三等劳动人民。) ③出示:“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男女生分读,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④小结: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前后对照,从内容与结构上彻底地读懂它。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相关事例交流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此环节中,学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重点语句及相关图片,以此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图文结合,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 四、拓展思维,升华感情 1.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伯父,一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伯父,他就这样离开了,想到这里,小周晔——(出示课件)齐读:“我呆呆地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2.课件出示鲁迅先生葬礼图片,学生思考。 (1)如果你是黄包车夫,在葬礼上,你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女佣阿三,在葬礼上,你又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3)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转换人物角色,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抒发情感。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件,理清课文脉络。同时,描写方法的赏析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文中在表现鲁迅先生的品质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在引导学生细致品读时,学生领悟到每一处细节描写都将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栩栩如生。为了更深刻理解课文含义,感受鲁迅深受爱戴的形象,课前要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在课堂中进行介绍。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设计说明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诗中提炼了两个具有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诗歌的朗读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是重点,化抽象的思维转为形象的表述是难点。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 教学准备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观看《鲁迅》生平的记录片,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的了解鲁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出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①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②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④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①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②各人自由练习。 ③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 学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总结引领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 五、布置作业:(自选一种) 1、诵读这首诗。 2、搜集鲁迅的名言。 3、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活——死骑遗臭万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 教学反思: 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诗歌运用对比的手法是感情更加突出。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因此,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 最后,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辐射鲁迅精神,让学生学习鲁迅,像他一样关爱他人,热爱人民,愿意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并呼吁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乐意为社会作贡献。 不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牵着学生的地方还多了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还有要评价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诗歌,我认为这点也做得不到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