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圆柱的体积-人教版 (13)
课题 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中《圆柱的体 积》部分例 7 的内容。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是 在学生探索并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 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的体会,从而加强了数学知识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 能力。本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 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情 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同时通 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前面学 习的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探究过程也是转化思想的运用。使学生通过 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问题解决 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学习圆柱的知识可以扩大学生认识形体的 范围,增强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通过本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圆柱,通过转化思想的应用,为学 生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注重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 新意识。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 学思想。 教学 重点 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 策略 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从直观入手, 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可采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 准备 教师 瓶体近似圆柱体的矿泉水瓶、课件、卡片 学生 瓶体近似圆柱体的矿泉水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一 课时) 教 学 环 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激趣导 入,引 出课题 (二) 利用转 化 思 想,计 算瓶子 的容积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思 想,说出转化思想在学习中的应用, 并复习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 悉吧!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哪?(将 “大”转化为“小”,他把大象的重 量转化成了石头的重量,称出了大 象的重量。) 师:像这样的转化思想我们在前面 的学习中也运用过,你们还记得 吗?(我们在推导圆柱的体积时, 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通过求长方 体的体积计算出圆柱的体积。圆柱 的体积公式你们还记得吗?) 2.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转化思想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转化思想 --解决问题) 1、出示空瓶并提出问题。 师:老师带来一个近似圆柱的瓶子, 里面装满了水,关于这个瓶子你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问题,瞧。一 个小小的瓶子,大家就能提出这么 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这节课, 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解决其中的一 个问题—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板 书:瓶子的容积) 2、解决学生的提出的瓶子的容积问 题 师: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圆柱体,能 不能直接计算出来?你有办法解决 吗? 师:对,我们可以借助水的体积求出 瓶子的容积。老师把水装满,现在 没有别的容器,你能测出它的容积 吗?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边演示边倒 出一部分水,再倒出一部分水。让 学生观察,瓶子中水和空气的变化 情况? 生:回答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 V=πr2h 生(预设): 我想知道它的高? 我想知道它的底面直径? 我想知道它的容积?…… 生:测量 生:通过水的体积去求容积 生:不能,因为它是不规则的圆 柱 部分学生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 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创设问题情 境,引起学生 认知冲突,激 起学生求知 欲望,使学生 带着积极的 思维参与到 学习中去,从 而产生认知 的飞跃。 让学生根据 已有的生活 经验,把不规 则的圆柱体 瓶子转化成 规则的圆柱 体并求出体 积。 教 学 教学活动 环 节 设计 意图 让 学 生 通 过 观 察 自 主得出结论, 进 一 步 加 深 理解,并为下 面 的 探 究 活 动 提 供 研 究 方法。 引 导 学 生 运 用 已 有 生 活 经 验 和 旧知,积极思 考,去探索和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4、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如何求瓶 子的容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 单位,拿出准备的矿泉水,请你 们小组的一名同学先喝掉一部 分,再小组交流交流,开始吧! 5、小组展示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和大家一 起交流你们的想法? 师:大家还有没有想说的? 师: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喝 到这里?为什么要把瓶子倒过 来? 师:大家和他们小组的方法一样 吗? 6、学生个人展示,教师小结 师:我把大家的方法记录下来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空气的 体积 师:谁还愿意上台结合教具来讲 讲?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的体 积加空气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 积。水的体积我们会求,但空气 的体积是不规则的,所以我们把 它倒置过来,利用体积不变的原 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圆柱 体,最后把两部分相加,就算出 了瓶子的容积。 7、结合具体数据进行计算 师:好了,我们已经掌握了计算 的方法,请小组继续合作,根据 老师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瓶子的 容积。 8、集体订正 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动手操作 小组展示分享 再请学生结合教具上台讲解展 示 小组展示 集体订正 教 学 教学活动 设计 环 节 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利用转 化 思 想,实 践应用 (四) 谈 收 获,全 课小结 1.练习五第 10 题。 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 10cm,把一块完全浸在这个容器中 的水里的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 2cm。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重点说 说用了怎样的策略,是把什么转化 成了什么来计算的。 师:铁块的体积等于它完全浸入水 里后所排开水的体积。只要求出铁 块从圆柱形容器的水中取出后水面 下降的这部分圆柱形水柱的体积, 就是铁块的体积。 2、如下图,一个底面周长为 9.42 厘米的圆柱体,从中间斜着截去一 段后,它的体积是多少? 1、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结合矿泉水瓶,通 过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运用 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 的容积。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 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 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教师 巡视指导。 谈收获 精心设计练 习,是学生达 到举一反三 的效果,从而 使学生跟好 的掌握本课 重点,夯实基 础知识。 板 书 设 计 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空气体积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 柱的体积-解决问题》,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直接告诉学生:圆柱 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 习或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求体积;我教此内容时, 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 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 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 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 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 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 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同时也 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 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本节课我注重不同 方法的比较与辨析,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优化方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