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圆的周长 |冀教版 (1)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冀教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 3. 使学生在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4. 通过圆周率的学习,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及中国的古典数学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复习旧知 教师出示一个圆片,引导学生回顾圆心(PPT展示:圆的中心位置取决于圆心的位置)、半径、直径(圆的大小取决于半径或直径的大小)等知识。 2.比较大圆小圆,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教师再出示一个较小的圆片,提问: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两 个圆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一样? 教师鼓励学生说关于圆周率的知识,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周率”,“周长/直径的比值”“约等于3.14”…… 教师引导:要弄清楚这些,得先了解一下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圆的特征,提出问题:大圆小圆有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初步感受“变化中什么不变”,从而为引出课题,也激发学生的学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测量、实验活动。】 (二)理解圆周长概念 1. 体验圆的周长 指名学生用手把教师手中圆片的周长比划出来。 2. 测量圆的周长 教师提问:怎么测量圆片的周长?请同桌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供绳子、直尺,并请学生现场展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3. 小组活动:测量圆的周长 (1)测量教师提供圆片及圆形物品的周长; (2)小组内轮流动手测量,一人测时其余人需认真观察或从旁协助,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先尝试、做示范; (3)先把表格首项补充(教师黑板示范),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第二列。 (4)时间5分钟。 4. 感悟“化曲为直” 教师追问:为什么测量圆的周长时需要绕线或滚动,而测量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时不用?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开展动手实践的活动前,引导学生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化曲为直”得到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并开展测量,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 小组活动:测量直径,计算圆周率 (1)继续测量圆片及圆形物品的直径,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第三列,物品要周长与对应; (2)小组内轮流动手测量,一人测时其余人需认真观察或从旁协助,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先尝试、做示范; (3)根据测量的周长与直径,计算圆周率,并记录数据; (4)分析不同圆形物品的圆周率,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 对比结果,初步感知圆周率 教师展示部分小组的记录,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值。结果不完全一致,是因为测量中有误差。 3. 了解数学史,深入认识圆周率 (含介绍π及其写法、读法) 【设计意图:继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圆的直径,并观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固定值,从而揭示圆周率的概念,及通过圆周率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发展,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推导圆周长公式 1. 思考圆周率的作用 只需测量直径就可计算圆的周长,免去量曲线的长度。 2. 推导公式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 用字母表示:C=πd,或C=2πr(板书) 在日常的计算应用当中π约等于3.14。 3. 练习题 书本65页第一题,书本66页第10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 (五)小结全课 根据板书回顾全课。 小组活动学习单 表格名称: 操作人: ,填写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