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小升初语文拓展素材-古诗词解读:夜上受降城闻笛 部编版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益。 李益,生于公元746年,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人,姑臧,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唐大历四年,即公元769年,李益中进士,初任郑县尉,很久都不得升迁,于是弃官在燕赵一带旅行。元和初年,唐宪宗召李益回京,任都官郎中。太和初,又升为礼部尚书。 李益的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名篇如《写情》、《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首,当时广为传唱。 李益的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李益活了八十多岁,是唐朝最长寿的诗人之一。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创作背景: 诗人某日夜里登临受降城,有所触动,作此诗。 赏析: 现在,我们来欣赏《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 先来说说受降城。有一种说法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李益登临受降城,大有感触,写了这首边塞诗。 前两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对仗极其工整。回乐峰对受降城;前对外;沙对月;似对如;雪对霜。诗人的诗歌功底非常好。 让人想到《渔翁对韵》,如果我们小同学能够日日诵读,将来也能做出对仗工整的诗来。 受降城的来历,我们已经介绍过了。那么回乐峰在哪里? 回乐峰,在唐代回乐县,受灵州管辖,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是当地一个山峰。一作“回乐烽”,烽火台的烽,也就是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诗人看到,回乐峰前的沙子白如雪,受降城上的月光也是雪白雪白的。这是大漠特有的风情。白日,阳光剧烈地照射;夜晚,月光冷冷地降临。温差极大,对于在中原长大的士兵,在那里生活恐怕是很难适应的。不仅生活环境很难适应,塞外时刻会受到敌人的攻击,更是让人感到恐惧。因此,一旦战争停息,可以回乡,无人不立即产生思乡之情。 前两句诗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后两句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笛子。也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前两句诗是写景,写氛围;后两句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笛子是人吹的,自然里面含有人的感情。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诗的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诵读: 解析就到这里,下面,让我们再来诵读一遍这首诗。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