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七)

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七) 教材分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 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这首词,上阕写农村的夏夜,月白风清,送来 阵阵稻花香味,处处蛙声相应,一片丰年景象,它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下阕写天外疏 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现。笔调灵活,轻快,构思浑朴、自然,反映出作者的愉 快心情。 学情分析:诗词名篇,以精炼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又有丰富的想象。依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鹊”字。 2、有感情朗读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3、抓重点词语想象夜行的画面,读出意境,感受词人夜行的心情。 4、拓展辛弃疾作品,加深对辛弃疾及其作品的认识。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语想象夜行的画面,读出意境,感受词人夜行的心情。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语想象夜行的画面。 教学流程: 课前三分钟:背诵古诗词。 一、导入课题,了解背景。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一起读题目。 西江月是词的什么?夜行黄沙道中呢? 一起来看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词句,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读正确,声音响亮。 强调两个字: 鹊:知“鹊”字的字理,指导书写。 见:强调读音。随句子理解:什么路转溪桥忽见? 第二遍读: 1、读出节奏。 2、打着节拍读。 第三遍读:读出韵律美。 师生合作读,发现古诗词押韵的特点。 整体感知内容: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人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这首词你知道写的是什么了吗? 三、想象画面,读出意境。 (一)上阕 黄沙道中,是什么样的景呢?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明月、别枝、惊雀、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蛙声。) 明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把这轮明月带入词句中,读出你的感受。 这样柔和的月光,这样明亮的月光,如水一样流泻下来,照在了黄沙岭上,照在了黄沙 道上,照在了别枝上,照在了行走的词人身上,好宁静优美的月色啊!一起读。 惊鹊: 走着走着,词人听到了鸟叫声,抬头一望,他看到了什么?(惊鹊) 对,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儿惊飞。曹操《短歌行》中 写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我们继续想象,月光惊动了树上的喜鹊,喜鹊吓了一跳, 叫着飞出了巢,它一会飞到( ),一会飞到( ),一会飞到( ),它那晶亮的小 眼睛四处搜寻着,什么东西,这么亮啊!它看看( ),看看( ),看看( ),噢, 原来是月亮,虚惊一场,又欢快地唱几声,飞回巢了,只留下它站立的别枝还在轻轻摇曳, 假如是你,走在这样宁静的黄沙道中,偶尔看到惊鹊的情景,感觉怎么样?把你的感觉带进 去读一读。 这惊鹊惊得好啊!静中有动,使月夜显得宁静而富有情趣。 清风:说到清风,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来吗?而且,这是什么季节的清风? 夏天热啊!晚间,清风徐来,你看,枝叶轻摇,衣襟轻摆,送来稻花香,送来欢快的蝉 鸣,送来凉爽,好舒服啊!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 孩子们,你看,明月、清风、别枝、半夜、惊鹊、鸣蝉,由六个一一相对的名词组成, 简单的六个名词,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而富有生机的夏日夜景,看似无技巧,实则高超。 我们再来欣赏几句由名词组成的经典佳句。 出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杏花春雨江南。 稻花香、蛙声: 通过蛙声一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蛙声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宛如比赛,宛如开演唱会一样,叫得那个欢哪!它们 在稻花香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农业不发达,老百姓是靠天吃饭的,风调雨顺,才会有丰收年。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水多,蛙才多啊!蛙声一片,说明今年雨水多,雨水多,稻田里水分充足, 水稻就会长得怎样?而稻花浓郁,也预示着丰年的临近。 知道辛弃疾号什么吗?稼就是种植庄稼,辛弃疾曾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可见,他是一位关心农民疾苦的人,他为农民兴修水利,建学堂,多年来,与农民朝夕相处 的辛弃疾,看到者喜人的丰收景象,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与其说是蛙唱丰年,不如说是谁 在赞叹丰年? 引读:锄禾日当午,汗滴滴下土,农民丰收多不容易啊!如此景象,怎么不让人欣慰呢?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足望丰年。朝朝出,一犁水足, 才有丰年,这怎么不让人欢欣? 蛙唱丰年,是辛弃疾的独创,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经历,有着关爱农民的心,才会有 如此合情而又独特的创造。 体会词人情感: 孩子们,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假如你是辛弃疾,在这样的黄沙道中行走,你会怎样走?读出你的感受。 (二)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师生合作读:师读上句中的句或词,生用下句中的句或词来对。 发现了什么? 出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与原句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意思没变,那用哪句好呢? 再次合作对对子朗读,师越读越快,感受下雨时着急的心情。 指导朗读:读出词人着急的心情。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创设情境:乌云被月亮遮住了,刚才太沉迷路上风景了,这是到哪了?我以前经常住的 茅店在哪呢?在这吗?在那吗?茅店啊茅店,你在哪里啊?呀!转过溪桥,茅店突然出现了。 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换词比较: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出现。 将突现换成出现好不好? 引导学生体会“突现”的惊喜。 拓展:出示带有“忽”字的古诗词,继续体会“忽”字里含有的惊喜。 四、梳理内容,找出线索。 这首词上阕写的是景,下阕写的是避雨,两阙也没有什么关系啊,但是读起来就是那么 和谐,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把上下阙连在一起了呢?看看题目,是哪个字?(行) 行,是全文的线索,上阕是词人在行的过程中看到的景,下阕是词人在行的过程中遇到 的事,行如一条细线,将景与事连在一起,这也正照应了词题:夜行黄沙道中。 而且,在行的过程中,词人的心情也是变化的,欣赏黄沙道的景色,心情是愉快的,突 然下雨了,心情是着急的,茅店忽现,心情是欣喜的,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这种心情的变 化。 五、联系背景,对比延伸 孩子们,一次夜行,到了辛弃疾的手里,更添了一份闲情逸致,其实,他的闲情逸致多 是无奈,辛弃疾是什么人?他武将,武功谋略可胜任大将军,他渴望驰骋沙场,却报国无门, 一腔忠愤化而为词,因此,他的词,更多的是爱国热情,英雄豪情。 出示《破阵子》。 即使到了晚年,仍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出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着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 词中,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座谈讲话时,就曾引用了辛弃疾的一句词: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浩然的英雄之气,穿越古今。 孩子们,读辛弃疾吧!相信他的情怀和智慧,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