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7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语文上册26忆读书
忆读书第八单元26 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猜谜:打一物) 情境导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让我们到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说集《南归》《往事》《去国》《可纪念的朋友们》,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及《冰心诗集》《冰心游记》等。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作者简介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背景资料 舅(jiù)斩(zhǎn)凯(kǎi)葛(gě)浒(hǔ)传(zhuàn)着(zhuó)鲁(lǔ)煞(shà)寇(kòu)贾(jiǎ)卷(juàn)刊(kān)琐(suǒ)栩(xǔ)呻(shēn)某(mǒu)基础字词 舅父英雄无限述说厌烦荒唐辛酸访问书刊烦琐质朴刊物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真情实感 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索然无味:无病而呻:自作多情:形容有滋味或趣味浓厚。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没有一点趣味。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的欢心。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强烈的体会。第二部分(2~9段):以自己幼年时、少年时、晚年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10~12段):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用“一……就”这一关联词语对表达其感受起到了什么效果?第一部分用上这个关联词语,让读者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的感受是多么强烈。自主探究 第二部分默读课文第2~9段,回答问题:1.作者所说的“多读书”指什么?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回忆她的读书经历呢?(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方面:(1)《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2)《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有极其生动的性格。(3)《荡寇志》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4)《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1.作者所说的“多读书”指什么?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多读书”指大范围的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艺等。 七岁时;此后;这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时间顺序作用:使条理非常清晰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回忆她的读书经历呢?(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的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合作探究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例:因为文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作者喜欢书,因为在书中,可以读到人类的感情。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说明了冰心老人一生对读书的喜爱,同时也说明了她在这一生中读的书很多而积累下了很多的知识。体会到了冰心老人在她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说明她对读书孜孜不倦的精神。 2.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3.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例:赞成,读书不必过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重在兴趣。冰心儿时读《三国演义》就是由兴趣引发的,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得不对,居然越看越懂。 语言品析1.作者在回忆自己幼时读《三国演义》的情形时,用“咬了牙”“居然”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好在什么地方?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读《三国演义》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决定咬牙读。用上“咬了牙”一方面很准确生动,同时表现了她对书的热爱。“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2.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我”是性情中人,突出“我”读书的投入。 3.“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点明读书的好处。 4.“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什么意思?它们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它们的意思就是“总的来说,总之”,在文中起到总结概括的意思,上文已经把读书的好处介绍完了,接着收尾总结。 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课堂小结 知识拓展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小说。又名《结水浒传》,作者俞万春。作品是写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 《红楼梦》是清代章回小说,作者曹雪芹。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幼年到老年80多年的读书经历,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呢?自由讨论 仿写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读书,;读书,。 谢谢观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