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7课《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教参上规定的第一个科学概念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但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最后一个实验“摆绳一样,摆锤长短不一”这个实验中,学生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如果本课再研究教材上定的目标的话,两课不是重复了吗?因此,我根据本课实验的编排,重心放在了: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调节有什么有意义等教学目标上。【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基础,储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平时重视科学实验,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依据生活提出问题——预测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乐于探究,能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3/3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3、反馈数据。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7、反馈数据。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三、做个钟摆: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3/3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板书设计】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每分钟摆动30次【教学反思】3/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