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本课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提出可能的解释”这一主线开展,本课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入手,来解释昼夜现象;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学生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解释都要求得到模拟实验的证据支持;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日地运动的示意图可以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的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初步认识到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了昼夜现象。【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少数学生虽然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都是通过书籍、电视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没有完整、有序地建构,因此说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困惑不解的。五年级的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对周围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4.能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5/5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画示意图等方式解释极昼极夜现象。【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做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加以证明。【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游戏:两人一组。①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②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一、着眼生活,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你认得这是什么地方吗?(街口街)是的,这是从化街口街。这又是哪里呢?(还是街口街)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晚上)你是怎么判断出白天还是晚上呢?(白天有阳光照射晚上有灯光)我们称有阳光照射的地区为昼,照射不到的称为夜。(课件出示白天、黑夜的照片)板书:昼夜当白天过后肯定是晚上,晚上过后又是(白天),接着又是(晚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昼夜交替现象。板书:交替现象[设计意图:以课件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街口街入手,发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师巧妙追问,轻松自然地引出课题“昼夜交替”为下面的提出问题作了恰如其分的铺垫。]5/5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二、探究活动一: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1、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过渡:要想做一名科学家,我们首先要敢于猜想,敢于提出假设。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开动大脑,猜想一下: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要求把你的想法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可以用两个圆分别代表地区和太阳,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小组讨论,将可能的假说画在记录单上。2、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初始想法,画示意图。3、集体交流,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迪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入环节收集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概念。]过渡:猜测是科学课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刚才进行了大胆猜想,说明大家有良好的科学预测习惯。很好!在大家的猜测中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进行论证。怎样去判断呢?三、探究活动二:“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模拟实验(出示:一个大灯座灯泡和地球仪)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这些材料怎么做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选用有简单、有效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开展探究。原来教材中的手电筒由于光束是单一方向的,与太阳光四面八方有区别;所以学生操作时有麻烦,但缺选用了大灯座灯泡后,与太阳更相似,学生操作更简便。]1、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灯泡来代替太阳,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及时贴在地球仪上的中国版图做标记,这就是我们的家。3、小组合作,设计草图:我们已经选择好了合适的模拟实验材料,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你们小组提出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观点,先小组合作设计模拟实验方案,画出示意图,设计完成之后再全班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科学。(1)学生合作设计方案,教师巡视、交流、指导。(2)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学生汇报,教师给以鼓励)5/5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发现出示实验要求:(1)调节灯泡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灯泡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同学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有什么要求?关灯[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实验细节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5、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给予评价。(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如太阳绕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自转,太阳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和太阳在同一轨道上,地球自转等。)[设计意图:在探索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解放孩子,使孩子的双手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陶行知语)。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动手做科学,动手学科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科学探究是严谨的,通过让出示实验注意点,使学生其体会到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四、总结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1、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2、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多种?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在没有新证据前,前面有哪些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暂时是正确的?[设计意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学生懂得要解释一种自然现象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通过大家的验证,认为好几种情况都可能使地球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也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这方面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并把查到的资料带到课堂上来。[设计意图:多元化的答案更能拓宽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课外继续去探索与发现,展示自己的才华。]【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5/5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猜想:验证:  发现:【教学反思】5/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