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所求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 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会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准备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2. 观察:仔细观察,运动服饰商店里的商品有哪几类?每类有几种?每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3. 提出问题:如果小明和爸爸一共带了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二、 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1. 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2. 出示要求:先独立思考,你准备怎么解决,然后在作业上独立尝试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思考过程。教师巡视。 3. 汇报交流,重点说说思考过程。 预设1:130+85=215(元)300-215=85(元) 引导学生解释:要想剩下的钱多,那么用去的钱要最少。所以选择最少的130元和85元,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用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就得到最多剩下的钱。 其他同学质疑、补充或评价。 预设2:300-130-85=85(元) 解释:要想求剩下的最多,可以先从300元里去掉最便宜的运动服,再去掉最便宜的运动鞋。最后剩下的钱就是最多的钱。 质疑补充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重点:它们都是从什么开始分析这道题的?(问题)指出并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都用到了哪个数量关系解决这个问题? 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 一、 同步训练,丰富体验 1.出示第二个问题:指名读题。 2.学生列式解答。 指名汇报并分析是怎么想的。指导其他学生提问。 3.追问:计算买3顶帽子一共用去多少元时,你选择了例题图中的哪个条件?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条件? 二、 启发反思,明确策略 1.提问:回顾上面两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进一步启发: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都是从哪里想起的? 2.小结: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可以从所求问题出发,先找出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是否已经给出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归纳揭题:像这样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应用。 三、 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第一题 提问:要求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经给出的?哪个是未知的?要求梨树的棵树,还缺少什么条件?你会补充吗? 学生补充后将条件和问题连在一起说一说,然后解答。 独立完成第2小题,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第二题 读表: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 学生独立填表后汇报核对。 追问:如果已知田径组和足球租的人数,要求篮球组的人数,你会怎么想? 3.第三题 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时各要选择哪些条件? 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先算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这两题的解答过程,给你什么启发?(问题不一样,选择的条件也可能会不一样,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1. 第四题 审题:题中有几种地砖?条件是什么?问题呢?要求白地砖的块数,可以先算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明确:因为白地砖的块数等于地砖总块数减去花地砖的块数,又因为花地砖的块数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所以先要算出花地砖的块数。 一、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策略)——从问题想起。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 经典习题 1.连一连。(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一休书店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 2. 光华小学三、四年级各有5个教学班,每班派出20人参加“歌唱祖国”红歌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方法一: 5×2=10表示( ) 20×10=200表示( ) 方法二: 5×20=100表示( ) 100×2=200表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