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_人教版(2016部编版)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1.会认“唤、技”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等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 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难点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 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 15 个,部分生字的笔画较为烦琐。因此,可以集中进行指导生字的认读和书 写。在本课生字的教学中,要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用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按照结构分类法、 同音字辨析以及编顺口溜的方法等来加强识记。如:“联”这个生字,可以通过编“不要把耳朵关起 来”这样的顺口溜进行记忆。 2.阅读理解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里面的生字新词较多。在教学过程中需先解决这些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反 复阅读课文,了解文中出现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 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 3.表达运用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对未来的 设想。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字”要会读写并组词。 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熟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唤、技”等 12 个生字,会写“唤、纪”等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 词语。 2.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神话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人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可是,那毕竟是 一个“人”。但我们看这一课的标题,说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在 20 世纪里,是谁能 够呼风唤雨呢?就让我们走进本文中去看一看吧。(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 由“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生字学习。 (1)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 唤 纪 技 改 程 超 亿 核 奥 益 联 质 哲 任 善 (3)请同学们交流识字方法。 ①可以把生字按照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唤 纪 技 改 程 亿 核 联 任 上下结构的字:奥 益 哲 善 半包围结构的字:超 质 ②可以给生字编顺口溜,如:唤——把手换成口,声音云霄走;联——不要把耳朵关起来。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指导。 2.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腾云驾雾 幻想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如在理解“腾云驾雾”时,可以把它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并想象我们 在电视中看到的腾云驾雾的情形,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可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字的结构、字形、写法等方面来加强对生字的记忆。同 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 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1)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的情况,并指出朗读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3)带着崇敬的语气朗读课文。 2.再读课文,说说第 1 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第 1 自然段是课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 3.读第 2 自然段,从第 2 自然段中,你收集到了怎样的信息? 生读第 2 自然段,列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20 世纪呼风唤雨的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发明创造。 4.认真读第 3 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读这个自然段,重点读“没有……没有……也没有……”这个句式,引导学生了解过去 的落后。 5.读第 4 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人类在 20 世纪做到了哪些?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默读这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并在全班交流。 6.读第 5 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中心句来概括主要内容。 预设: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设计意图: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熟知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找到更简便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 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腾云驾雾 幻想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 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1.请大家默读第 2~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简单写出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让 20 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问题。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 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在 20 世纪 100 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 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发现”是什么意思?“发明”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 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课件出示: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 20 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 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 世纪,电 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 “地球村”。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 (1)师引导学生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总结。 预设:举例子(第 4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一说 20 世纪人类还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运用课件上 出示的句式来进行表达。 课件出示: 20 世纪人类发现了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预设:20 世纪人类发现了无线电,发明了雷达。 5.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是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愿望的? 生阅读第 3 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途径——通过“千里眼、顺风 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6.请同学们再读第 3 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20 世纪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腾 云驾雾”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可以用哪两句诗来形容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把第 3 自然段和第 4 自然段结合起来阅读,进行对照。 预设:千里眼——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广播等;腾云驾雾——飞机、 飞船、火箭等。这些变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来形容。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两种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习了作比较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现在请你大显身手,运用 这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大家可以从衣、食、住、行等 方面来介绍。 一、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我通过将“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的人”与“呼风 唤雨的 20 世纪”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将 20 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原因,引发了学生的好 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识记生字。 这节课的生字较多,而且识记起来有些难。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并通过让 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使学生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 三、用问题进行引导。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读中解决问题,明 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通过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