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word版共1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word版共133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word版共133页)‎ 一 位置与方向(一)‎ 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第2页呈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从而引出了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 例1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情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难点:能正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32‎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引入】‎ 师:(课件出示谜语)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来: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 学生讨论,给出谜底。‎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太阳”。太阳能给大地送来无限光明和温暖。太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这节课我们就看太阳来研究生活中的方向。(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新课讲授】‎ ‎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师: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面对太阳,就表示面向东,前面是东;背对的方向是西;左手指着北,右手指着南。‎ ‎2.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理解题意。‎ 当小明站在操场中央,面向东方时,体育馆在他背对着的方向,教学楼在小明的左面,学校大门在小明的右面。再根据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来确定校园内这几种建筑物的方向。‎ 引导学生解答例1填空: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西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132‎ 我们利用儿歌来记忆: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 当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就可以找出其他三个方向。基本方法:当我们面向南面时,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当我们面向北面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当我们面向东面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当我们面向西面时,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4.利用周围的事物辨认方向。‎ 早晨,太阳在东方;中午,太阳在南方;傍晚,太阳在西方;夜晚,北极星在北方。野外,树林茂密的一侧是南方……也可以用指南针和罗盘来测定方向。‎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四位同学站成十字形。向东的同学身上带“东”字的牌子,其他同学观察)‎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通过太阳可以辨别方向,也学会了两组相对的方向,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辨认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第2课时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学第4页例2‎ ‎【教材分析】‎ 132‎ 教材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后安排了例2。‎ 例2呈现了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种记录方式,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完成校园示意图的具体情境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实际环境中的东、南、西、北,并能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并能看懂平面图或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正确辨认平面图上的不同方向,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面图或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难点:学会在平面图或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32‎ 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指名同学回答,教师作讲评)你们能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些什么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新课讲授】‎ ‎1.绘制地图的规则 ‎(1)尝试画校园示意图。‎ ‎①师:生活中,人们常常要绘制地图,给人们指引方向。你能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我们校园的各个方向上都有些什么吗?‎ ‎②小组长整理汇报各组的绘图情况。‎ ‎③师:为什么各小组汇报的结果都不同呢?要怎么办才行呢?‎ 说明:平面图和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统一要求绘制的。‎ ‎(2)再画校园示意图。‎ ‎①师:请同学们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要求,重新绘制校园示意图。‎ ‎②介绍方向标。‎ 说明:在画平面图或地图时,一般要画一个向上的箭头,箭头上写一个“北”字,表示这幅平面图或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的,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校园示意图加上方向标。‎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根据这幅平面图,运用绘制地图的规则,说出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在操场的什么面;操场在图书馆的什么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什么面,教学楼在大门的什么面,大门在教学楼的什么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完成例2填空。‎ ‎【尝试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页第4题。(结合中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五岳”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地图上的方向)‎ ‎【课堂小结】‎ 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绘制的,这样就标准统一,简单清楚。‎ ‎【板书设计】‎ 132‎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第3课时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这节课学习如何辨别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是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能够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过学习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东、西、南、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难点: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 ‎【教学准备】‎ 132‎ 多媒体课件、指南针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讲台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师:以前我们辨认的都是正北、正南、正西和正东四个方向,但是在生活中,当物体摆放得不是正对着这四个方向时,我们又该如何去辨认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情况。(板书课题: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新课讲授】‎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前面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物体的位置并不是正对着这四个方向的,很多道路也不是正对着这四个方向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正东和正南之间的方向称为“东南”,正东和正北之间的方向称为“东北”,正西和正南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南”,正西和正北之间的方向称为“西北”。在地图、指南针、罗盘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分布如下:‎ ‎2.教学例3‎ 132‎ ‎(1)课件出示例3的校园平面图。‎ 师:在平面图上怎样辨别东、南、西、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美丽校园的布局图,操场的北面有什么?操场的东面、西面、南面各有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汇报。‎ 师:为了更快更准确地辨认方向,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请看,这是什么?(指南针)指南针红色一头永远指向北方,它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指南针的盘面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哪些方向?‎ ‎(2)观察平面图 餐厅在校园的正西和正北之间,所以它在校园的西北角;存车处在校园的正东和正南之间,所以它在校 园的东南角;科技楼在校园的正西和正南之间,所以它在校园的西南角。‎ 餐厅在存车处的什么方向,这是以存车处为观察点。餐厅在存车处的正西和正北之间,所以餐厅在存车处的西北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西南方向,多功能厅在科技楼的东北方向。‎ ‎【课堂练习】‎ ‎1.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9页第1、2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新的方向,分别是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东南和西北是两个相对的方向,西南和东北是两个相对的方向。此外,我们还认识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来给我们指明方向。‎ ‎【板书设计】‎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第4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 1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 ‎【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后,安排了这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通过给定的一个方向进而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例4呈现了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物园导游图”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够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目标】‎ ‎1.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 ‎【教学流程】‎ → ‎↓       ↓‎ → ‎↓       ↓‎ → 132‎ ‎↓       ↓‎ →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会辨认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可以先看看它的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的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路线图)‎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4主题情境图。‎ ‎(1)师:请大家观察导游图,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景点?‎ 指名学生回答。‎ 师:如果你在大门口,熊猫馆在什么方向?‎ 指名学生回答。‎ 师:如果要到熊猫馆,可以怎样走?请你用方向描述你走的路线。‎ ‎(2)描述去各动物馆的行走路线。‎ ‎①描述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参观点所处的方向,看哪条路通向参观点,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这样会使描述的路线更清晰,更有条理。‎ ‎②具体叙述方法 去熊猫馆的路线(答案不唯一):‎ 叙述一:从大门出发,先向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到熊猫馆。‎ 叙述二:从大门出发,先向西北走到猴山,再向北走,经过大象馆到达熊猫馆。‎ ‎(3)师:如果站在大门口,猴山在什么方向?可以怎样走?能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吗?‎ 小组内交流,然后把每组交流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4)师:如果从大门往北走,你先来到什么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 ‎(5)师:当你站在狮山上,你能告诉大家其它几种动物分别在什么方向吗?‎ 132‎ 指名学生回答。‎ ‎2.尝试练习 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内互相交流,把提出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汇报,并指名学生解答这些数学问题。)‎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有关方向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路线图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用“先向……再向……最后向……”的句式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课时 口算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生已熟练掌握利用表内乘法口算和表内除法的方法后,安排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例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由主题图引出的两个除法算式(60÷3、600÷3)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 132‎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准备60根小棒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引入】‎ ‎1.复习 ‎(1)口算。‎ ‎6÷2=   8÷2=   4÷4=‎ ‎10÷5= 9÷3= 8÷4=‎ 132‎ ‎(2)口答。‎ ‎①70里面有几个十?500里面有几个百?‎ ‎②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2.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60张彩色的手工纸,请你帮老师分一分。(板书课题:口算除法(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分析题意。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就是把60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0÷3。‎ ‎(2)探究60÷3的口算方法。‎ 如果用小棒代替彩纸,你打算怎样分?(学生实践操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再汇报算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依次出示三种思维过程:‎ 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60是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即20。因此60÷3=20。‎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先算6÷3=2,6后面有一个0,就在商2的后面添一个0。‎ 因为6÷3=2,所以60÷3=20。‎ 方法三:利用口算乘法推导出商。‎ 因为20×3=60,所以60÷3=20。‎ ‎(3)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比较三种方法,方法二直接利用表内除法计算,更简便、快捷。‎ ‎2.口算:600÷3‎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60÷3”的问题,谁能计算“600÷3”?‎ 学生尝试口算,并请学生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左起第一个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出商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132‎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口算除法,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1)‎ 例1:60÷3=20‎ ‎ 600÷3=200‎ 132‎ 第2课时 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 ‎【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后,教材安排了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和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本节课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和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 ‎2.理解掌握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难点: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弄清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66根小棒。‎ ‎【教学流程】‎ → ‎↓       ↓‎ →探究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口算方法和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       ↓‎ → ‎↓       ↓‎ 132‎ → ‎【复习导入】‎ ‎1.口算。‎ ‎80÷2=   12÷4=   24÷6=‎ ‎800÷2= 35÷7= 72÷9=‎ ‎2.口答。‎ ‎①240里面有(   )个十。‎ ‎②720里面有(   )个十。‎ ‎③3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④5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题目。‎ 问题: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①学生独立思考,明确题意,列出算式。‎ ‎②点名汇报,集体讲解,板书:120÷3‎ ‎(2)探索120÷3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把120看作12个十,根据表内除法12÷3=4,可知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就是40。因此120÷3=40。‎ 方法二:想乘法算除法。‎ 因为3×40=120,所以120÷3=40。‎ ‎(3)解决问题。‎ ‎120÷3=40(张)‎ 答:平均每班用了40张。‎ 师: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132‎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问题:每人得到多少张?‎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6÷3‎ ‎(2)探索66÷3的计算方法。‎ ‎(提示:拿出我们准备的66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再分一分)‎ ‎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②组长汇报,集体讲评,使学生理解66÷3的计算方法,把66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可以捆成6捆,还剩6根。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即60÷3=20,再把剩下的6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根,即6÷3=2。20+2=22,所以66÷3=22。板书:66÷3=22‎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3、4、5题。‎ ‎【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口算除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120÷3=40(张)‎ 例3:66÷3=22(张)‎ 第3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时应该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重视算理的理解,算法的归纳,同时注意除法竖式书写格式的指导。‎ ‎【学情分析】‎ 132‎ 在学生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原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正确书写除法竖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小棒。‎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指名学生回答。‎ ‎3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新课导入。‎ 师: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植树节有什么好处?‎ 课件出示第15页的情境图。‎ 132‎ 师: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 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那么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又该怎样笔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情境图,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 师:请同学们运用已学的口算知识进行计算。‎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 ‎②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40÷2=20 2÷2=1 20+1=21‎ ‎42÷2=21‎ ‎(2)师:请同学们运用分小棒进行计算。‎ ‎①学生先独立操作。‎ ‎②指名学生说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我们刚才分小棒时,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分到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21就是42÷2的商。它是两位数,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会不会写竖式呢?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3)交流笔算方法 师:我们在分小棒时先分整捆,在竖式计算中就要先分十位上的数。在42中,4在十位上,我们先从整十数除,4个十除以2,应该得2个十,这个“2”要写在十位“4”的上面;再用2个十乘2,应该得4个十,这个“4”应该写在被除数十位“4”的下面,表示从被除数中分掉的数是40,为了简便,这里“40”的“0”可以省略不写,再用4减4得0,表示被除数中的整十数正好分完。然后我们再求个位的商,从图上看,分完了整捆的,还有2根没有分,从竖式看十位数正好分完,还有个位上的2没有分。我们继续求个位商,在竖式中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用求十位商的方法来求出个位商。2个一除以2,得1,商1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得出42÷2的商是21。‎ 132‎ ‎(4)课件演示除法竖式的过程。‎ ‎2 1‎ ‎2 4 2‎ ‎4 0‎ ‎2‎ ‎2‎ ‎0‎ 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和例2。‎ 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52÷2。‎ ‎(2)师: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小棒。‎ 指名学生说出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出分的过程。‎ ‎(3)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52÷2,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老师作说明:计算52÷2,要先从十位除起,5个十除以2,每份最多分2个十,还剩1个十,2个十要写在被除数十位“5”的上面,再用2个十乘2得4个十,写在被除数十位“5”的下面,表示从被除数中分掉的数是40,十位上没有分完,5个十减4个十,还剩1个十。再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与十位合起来是12,12÷2=6,把6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 ‎(4)验算。‎ 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3.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师生共同归纳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 132‎ ‎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1、2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主要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56÷2,然后呈现了笔算、验算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知识经验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过程中将估算用于笔算除法之中,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 难点: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132‎ → ‎↓       ↓‎ → ‎【情景导入】‎ 引入:有一对好朋友,上学期末,她们俩荣幸地被评为“五好少年”,她们高兴极了!学校还为“五好少年”每人发了一本相册以资鼓励。放假了,这两个好朋友商量着把她们俩的照片整理一下,插在相册里。你们看,她们俩多认真呀!‎ 我们一起来帮她们整理一下吧!‎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课件展示例3情境图。‎ ‎①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56÷2‎ ‎②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1)‎ ‎(2)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256÷2,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2个百被2除商1,在商的百位上写1,用除数去乘1个百,积是2个百,写在被除数百位“2”的下面,没有余数;再把十位上的5写下来,表示5个十,5个十除以2,商2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5的下面,5减4得1,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个十和被除数个位上的6合起来是16。16除以2商8,表示8个一,在商的个位上写8,即256÷2=128。‎ ‎(3)验算。‎ 用乘法验算一下,看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8×2=256,即256÷2=128正确。‎ ‎2.归纳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课堂练习】‎ 132‎ 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1)‎ 例3:256÷2=128(张)‎ ‎1 2 8‎ ‎2 2 5 6‎ ‎2 0 0‎ ‎5 0‎ ‎4 0‎ ‎1 6‎ ‎1 6‎ ‎0‎ 132‎ 第5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是以每页插6张照片,256张照片可以插多少页,还剩多少张为背景,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和验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不够商1时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132‎ ‎【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 ‎,9 8 1 ) ,4 8 4 ) ,3 5 4 ) ,2 6 8 )‎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81÷9的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因为81的十位上是8,8个十除以9,不够商1个十。把81看作81个一,81个一除以9,得9个一,所以商9应写在个位上。)54÷3你是怎样算的?(因为54的十位上是5,5个十除3,商够1个十,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余下的2个十,与个位上的4合并起来是24个一,24个一除以3得8个一,所以商8写在个位上。)‎ ‎2.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题目,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2)列出算式:256÷6‎ ‎(3)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4)学生汇报结果:因为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就是求256里面包含有多少个6,每包含一个6就插满一页,所以用除法来计算。‎ ‎(5)请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师引导:‎ ‎①被除数的第一位不够除,怎么办?‎ ‎②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③十位上余下的1个十怎么办?‎ ‎……‎ 针对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6)汇报。‎ 小组汇报第①问:(教师及时进行补充)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是2,2个百除以6,‎ 132‎ 商不够1个百,就要看前两位,把它看成25个十,用25个十除以6进行试商。‎ 汇报第②问,教师引导商应该写在十位上,并追问: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汇报第③问最后得出:十位上余下的1个十,应和个位上的6个一合起来,再继续除,直到余数比除数小。‎ ‎(7)请学生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叙述同步写出竖式。‎ ‎2.小结 当一位数除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首位就在十位上,所以它的商是两位数。通过这样的观察,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商的位数。‎ ‎3.课件出示 ‎,3 2 3 4 )   ,6 5 3 6 )   ,3 4 5 6 )‎ ‎(1)请学生观察各题,判断其商是几位数,并说明理由。‎ ‎(2)计算上面各题。‎ ‎4.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1)师:怎样检验例4的计算是否正确?‎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用42和6相乘表示什么?(42页可以插多少张照片)42页可以插252张照片,用252加上余下的4张,就是共有的照片。板书:‎ ‎4 2‎ ‎×  6‎ ‎2 5 2‎ ‎+  4‎ ‎2 5 6‎ ‎(3)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6、7、12题。‎ ‎【课堂小结】‎ 132‎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样的情况下商是三位数?‎ ‎【板书设计】‎ 第6课时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5、例6‎ ‎【教材分析】‎ 例5根据哪个数和5相乘得0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以说明书店书的售价为背景,引出商中间有0的除法。‎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两种情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在除法计算中,当商不够商1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132‎ → ‎↓       ↓‎ → ‎↓       ↓‎ → ‎【情景导入】‎ ‎1.填空。‎ ‎(1)0乘任何数都得(   )。‎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 ‎2.引入。‎ 有6颗糖,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糖?(6÷3=2)如果其中一个小朋友一下子就把6颗糖都吃掉了,那么另外两个小朋友还能分到糖吗?‎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题目0÷5=K,0÷2=K,0÷8=K。‎ ‎(2)探究0÷5的计算方法。与以往的除法不同,这里的被除数是0,根据除法的意义,0÷5表示把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平均分后还是没有,即为0,因此0÷5=0。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几乘5得0,因为0×5=0,所以0÷5=0。同理,0÷2=0,0÷8=0。‎ ‎(3)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0不能作除数的原因 ‎(1)例如5÷0,根据乘、除法的关系,0和几相乘都不可能得5,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 ‎(2)例如0÷0,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由此发现0作除数无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3.教学例6‎ 132‎ 课件出示例6的情景图 ‎(1)师: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求每套花了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①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08÷2‎ ‎②让学生试着自己笔算出结果。‎ 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把这三种结果用投影显示出来。‎ a.‎ ‎1 0 4‎ ‎2 2 0 8‎ ‎2 0 0‎ ‎0 0‎ ‎0 0‎ ‎8‎ ‎8‎ ‎0‎ ‎ b.‎ ‎1 0 4‎ ‎2 2 0 8‎ ‎2 0 0‎ ‎8‎ ‎8‎ ‎0‎ ‎ c.‎ ‎1 0 4‎ 132‎ ‎2 2 0 8‎ ‎2 0 0‎ ‎8‎ ‎8‎ ‎0‎ ‎③思考:‎ 算法a: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在商的十位上写0呢?‎ 学生组内交流,组长汇报结果。‎ 因为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0除以2得0,因此,十位上要商0。‎ 算法b中0和除法2相乘得0,0减0得0,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 算法c错在哪儿了?‎ 学生互相讨论,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少了除数2除被除数十位上为0的过程。‎ 请学生讨论这一步能不能省略,然后汇报结果。‎ 不能,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 ‎④观察a和b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说明算理。‎ 计算208÷2时,先用2去除百位上的2,2除以2得1,在商的百位上写1。除到十位时,由于除数的十位上是0,0除以2得0,因此十位上要商0。0和除数2相乘得0,0减0得0,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但商十位上的0起占位作用,必须要写,接下去再除个位上的数。‎ ‎(2)师:小红买了2套世界名著,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怎样列式计算呢?‎ ‎①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16÷2‎ ‎②学生试做,说一说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③师:用2去除十位上的1,不够商1,该怎么办?‎ ‎④师引导,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 ‎⑤师讲解:十位上商0以后,用除数2乘0得0,把0写在1的下面。1减0得1,与被除数个位上落下来的6合在一起是16,16除以2商8,8写在商的个位上。‎ ‎⑥引导观察:想一想,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 132‎ ‎⑦如果少写了商中间的这个0,商变成了几位数?计算还对不对?‎ 使学生明白:商中间的0不能漏写。‎ ‎(3)师提问:我们学习商中间有0的情况有几种?‎ 学生讨论后汇报:商中间有0的情况有两种:①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中间一步,被除数是0,商0;②除到中间一步,被除数不够商1,商0。‎ 小结:两种情况都是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就在十位上商0。‎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例5:0÷5=0) 0÷2= 0÷8= 例6:(1)208÷2=104‎ ‎(2)216÷2=108‎ ‎1 0 8‎ ‎2 2 1 6‎ ‎2 0 0‎ ‎1 0‎ ‎0 0‎ ‎1 6‎ ‎1 6‎ ‎0‎ ‎ 简便写法:‎ ‎1 0 8‎ 132‎ ‎2 2 1 6‎ ‎2 0 0‎ ‎1 6‎ ‎1 6‎ ‎0‎ K 第7课时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例7‎ ‎【教材分析】‎ 例7以买跳绳为背景,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两种情况。第(1)题教学没有余数的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第(2)题教学有余数的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学情分析】‎ ‎“商末尾有0的除法”是在“商中间有0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师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尝试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32‎ → ‎↓       ↓‎ → ‎↓       ↓‎ → ‎↓       ↓‎ → ‎【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2÷2  408÷4  358÷6‎ 订正时说一说:402÷2和408÷4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商0?‎ 我们已经学过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今天再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新课讲授】‎ ‎1.教学例7第(1)小题。‎ 课件出示例7主题情景图,揭示问题: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650÷5‎ ‎(2)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教师提问,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给予指导。‎ ‎(3)教师借助竖式指导学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指导:a.用5先除百位上的6,商1。(表示1个百,余数1个百,把商1写在被除数百位上面)‎ b.把十位上的5落下来,5除15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 c.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已经刚好除尽,个位上还有0,0除以3商是几呢?(商是0)为什么?(因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那么要怎样表示商的个位呢?(商的个位要写上0,如果这个0没写,那么商就变成13)‎ d.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只要在个位的上面补0就可以了。‎ 132‎ ‎1 3 0‎ ‎5 6 5 0‎ ‎5 0 0‎ ‎1 5 0‎ ‎1 5 0‎ ‎0‎ ‎0‎ ‎0‎ ‎  简便写法:‎ ‎1 3 0‎ ‎5 6 5 0‎ ‎5 0 0‎ ‎1 5 0‎ ‎1 5 0‎ ‎0 0‎ ‎2.小结:在做除法时,如果被除数前面一位或几位的数正好除尽,后面数位上还有0,可以不用再除,只要在商的末尾写上0就可以了。‎ ‎3.教学例7第(2)小题: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45÷8‎ ‎(2)请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师引导:我们在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 学生讨论汇报:必须商0。‎ 师:这里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不够商1时,也要商0,用来占位。‎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 132‎ 同时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余数。‎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5、6、7、8题。‎ ‎3.完成教材第28页第13、14题。(较难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大家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7:(1)650÷5=130(根)‎ ‎(2)245÷8=30(根)……5(元)‎ ‎3 0‎ ‎8 2 4 5‎ ‎2 4 0‎ ‎5 ‎ 第8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例8和例9‎ ‎【教材分析】‎ 例8以住宾馆计算每人的住宿费为背景,例9以装菠萝为背景,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估算,再进行交流。教师尽量把不同的策略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 13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和问题:‎ ‎(1)例8情境图 ‎(2)从学校到静水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 ‎2.你能列式吗?并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267÷3     223÷4‎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8‎ ‎(1)教师带领学生重新回顾主题图,理解题意。‎ 132‎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分析题意: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列出算式:267÷3‎ 师:这里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讲解:求大约多少钱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这一道题并不要我们求出精确值,只要我们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除法估算的方法 方法一:因为267的十位满5,要向百位进一位,约等于300,所以267÷3≈100(元)。‎ 方法二:因为267的个位满5,要向十位进一位,约等于270,所以267÷3≈90(元)。‎ ‎(3)比较以上两种估算的方法与过程,评价:‎ a.两种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b.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十位或百位,虽然两种结果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4)学生独立估算:223÷4。‎ ‎2.引导学生归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估算。‎ ‎3.教学例9。(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例9主题情境图,理解题意。‎ 小组内讨论:“够装”是什么意思?‎ 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 方法一:因为20个纸箱,每箱装8个,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方法二:因为182≈180,180÷8>20,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 ‎4.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不需要准确计算,用估一估的方法就可解决。‎ ‎5.尝试练习: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 ‎182÷8=22(个)……6(个),表示用22个纸箱装时还多6个菠萝,所以需要22+1=23(个)纸箱。‎ ‎【课堂练习】‎ 132‎ 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1、2、3、4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除法的估算,例8:267avs4al(┊,,,300)÷3≈100(元) 267avs4al(┊,,,270)÷3≈90(元),例9:18≈20 20×8=160(个) 不够装,或182≈180 182÷8>20,答:18个纸箱不够装。,182÷8=22(个)……6(个),22+1=23(个))‎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5页 ‎【教材分析】‎ 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出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构,再通过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情分析】‎ 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除三位的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32‎ ‎【教学流程】‎ → ‎↓       ↓‎ → ‎↓       ↓‎ → ‎↓       ↓‎ → 132‎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复习整理】‎ ‎1.知识点整理 组织学生翻阅本单元内容,回顾本单元知识要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课件演示出来。‎ ‎2.详细回顾知识内容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那么,每一种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互相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要求每位同学在议一议的过程中做好笔记,或出题目试一试,把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详细回顾一次。‎ ‎3.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题。‎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式解答,教师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并解决问题的。‎ ‎(3)让学生口述,教师归纳小结。‎ ‎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如果不够除,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就是几个十。‎ ‎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除法估算的方法:一般是 132‎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知识运用与巩固】‎ ‎1.完成教材第34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表格)‎ ‎2.完成教材第34页第2题。(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 ‎3.完成教材第34页第3题。‎ 分4个小组开展竞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4.完成教材第34页第4题。(让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大家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avs4al(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lc{(avs4alco1(口算除法,笔算除法lc{(avs4alco1(一位数除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除法的估算))))),                      三 复式统计表)‎ 三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1‎ ‎【教材分析】‎ 把生产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相关联的数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整理,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制成表格,叫做统计表。以前学生见过单式统计表,但单式统计表的项目单一,有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就出现了复习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统计的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单元通过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引出单式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上,教学复式统计表。让学 132‎ 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调查好本班喜欢的课外活动数量。‎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统计的知识。‎ 师:课外你们喜欢下面的哪种活动?(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情景图)‎ 师:如果老师要请你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整理?(制表或制图)下面就请大家把课前调查到的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的信息填在统计表中(见书上)。‎ 学生独立填写。‎ 师:从上面两个统计表里,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132‎ 师:这两个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就比较麻烦,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样两个调查的是同样内容的统计表合成一个统计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知识。(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师:请大家想一想,把这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2)师: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交流后,老师指着男生“看书”栏问:你知道这一栏该填哪个数吗?再指着女生“看书”栏问:这一栏又该填哪个数?‎ 课件出示合并的统计表,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活动”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什么?(人数)‎ ‎(3)师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合在这一个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4)启发:从现在的这个合并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你觉得这个统计表与刚才的两个统计表比较,有哪些优点?‎ 小结:刚才的每个统计表都只能反映出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这些简单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活动的男、女生人数,而这个合并的统计表则能很容易地比较出各组人数。‎ ‎(5)师:刚才的两个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个合成的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复式统计表,从复式统计表里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比较,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对同学在这节课上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132‎ 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就形成一个复式统计表,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四 两位数乘两位数 ‎,                      四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口算乘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口算的范围。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探讨计算方法,从而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本节课。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再分组交流讨论。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口算的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学会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32‎ → ‎↓       ↓‎ → ‎↓       ↓‎ → ‎↓       ↓‎ → ‎【复习导入】‎ ‎1.口算。‎ ‎10×6=   20×3=   10×4=‎ ‎20×7= 30×2= 20×6=‎ ‎2.抢答。‎ ‎(1)13个十是(   )。‎ ‎(2)120里面有(   )个十。‎ ‎(3)9个10是(   )。‎ ‎(4)60是(   )个十。‎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口算乘法(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1)观察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交流。‎ ‎(2)提出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 ‎(3)小组讨论,探究方法。‎ ‎①如何列式?‎ 132‎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5×3‎ ‎②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③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④学生汇报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 ,4 5)‎ ‎2.教学150×3‎ ‎(1)学生讨论,在计算15×3的基础上,想一想,怎样计算150×3。‎ 因为150里有15个十,15×3=45,15个十乘以3就有45个十,是450,所以150×3=450。‎ ‎(2)怎样计算一个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呢?‎ 一个末尾有0的数乘一位数,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2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1)‎ 例1:15×3=45‎ ‎ 150×3=450‎ 第2课时 口算乘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 ‎【教材分析】‎ 132‎ 例2(1)给学生呈现10盒橙子,每盒6个,问共有多少个;(2)呈现20盒苹果,每盒12个,问共有多少个。教材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乘法列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和一个末尾有0的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安排了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中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1.口算 ‎12×5=     11×6=‎ ‎17×2= 21×7=‎ ‎160×3= 210×5=‎ ‎320×2= 170×4=‎ 132‎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第(1)小题 课件出示例2(1)的情景图 师:这里有10盒橙子,每盒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橙子?‎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6×10‎ ‎(2)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3)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4)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算出这道题:‎ ‎9盒橙子共有的个数:6×9=54(个)‎ ‎10盒橙子共有的个数:54+9=60(个)‎ ‎2.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5×10= 9×10= 15×10= 18×10=‎ ‎(1)学生独立计算上面各题。‎ ‎(2)总结发现的规律:‎ 一个数乘10的积,就是在这个数的后面加上1个0。‎ ‎3.教学例2第(2)小题 课件出示例2(2)的情景图 师:这里有20盒苹果,每盒12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20‎ ‎(2)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3)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4)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方法一:可以先算出2盒的苹果数,20里共有10个2,再算出10个2盒共有多少个,即:12×2=24,24×10=240。‎ 方法二:因为20里面有2个十,先算出2个12是多少,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0。‎ ‎4.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课堂练习】‎ 132‎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第6、7、8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2)‎ 例2:(1)6×10=60‎ ‎ (2)12×20=24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到书店购书的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列出算式,尝试解答。小刚的方法蕴含了乘法结合律的思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分解成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来求解。小红的方法蕴含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两个算式,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小红的方法是竖式计算的基础。‎ 例题中只教学两位数的不进位计算的方法,在下方的“做一做”中对照编排了一些类似的相关的题目。教学时,要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学情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各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13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小丽的妈妈是老师,小丽可是她们班有名的“万事通”,因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这不,妈妈又带她买书了。引出问题: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板书:14×1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怎样计算14×12?‎ 132‎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想办法算出14×12的得数吗?试试看。(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4×12,教师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方法一:用点子图的方法。每行14个点代表1套14本书,共12行,代表12套。(课件出示点子图)‎ a.先求出4套书的本数,12套书正好有3个4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课件演示)‎ ‎14×4=56  56×3=168‎ b.先求出10套书的本数,再求出2套书的本数。(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二:笔算 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个一,将28末位上的8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与14相乘得14个十,即140,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所以14的末位上的4应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课件演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2.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2、3、4题。‎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第9题。‎ ‎【课堂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在书中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那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碰到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对于后面学习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把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32‎ 例1:方法一:点子图法 ‎①14×4=56 56×3=168‎ ‎②14×10=140 14×2=28‎ ‎140+28=168‎ 方法二:笔算 ‎2套书的本数←‎ ‎10套书的本数←‎ ‎1 4‎ ‎× 1 2‎ ‎2 8‎ ‎1 4 0 ‎ ‎1 6 8‎ ‎……14×2的积 ‎……14×10的积 ‎ (个位的0不写)‎ 第4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 ‎【教材分析】‎ 教材为学生在例2设置了“春风小学午餐需要多少盒酸奶”的情景,让学生通过 132‎ ‎48×37的笔算过程,了解进位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本单元教学的第二次飞跃:“不进位”→“进位”。在探讨计算方法中同样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同时注重于估算的教学。‎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并借助直观、形象的操作理解算理,逐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内化新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处理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24×12  78×11  33×21  19×9‎ 132‎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还记得计算方法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讲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主题情境图。‎ 分析题意,因为每人一盒酸奶,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就是要求37个班共有多少人,列出算式是48×37。‎ ‎(2)请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 ‎(学生汇报各自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估算的结果比准确值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结果)‎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③教师讲解计算过程:‎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48,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接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件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相同,只是要注意在乘的过程中,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第3、4、6、10题。‎ ‎【课堂小结】‎ ‎1.师:说说今天学习的与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132‎ 例2:48×37=1776(盒)‎ ‎4 8‎ ‎× 357‎ ‎3 3 6‎ ‎1 4 4 0‎ ‎1 7 7 6‎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第5课时 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呈现给学生一幅超市卖保温壶的情境图,接着出现4名同学讨论的情况,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分步计算再列综合算式,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在回顾旧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连乘问题。‎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难点: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32‎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等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2×3=6(朵) 6×8=48(朵)‎ 答:8个小组一共做了48朵花。‎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后汇报:有5箱保温壶,每箱有12个,每个卖45元钱,问一共卖了多少钱。‎ ‎(2)解决问题 师: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必须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明确解题的思路,然后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整理并用课件展示出计算方法。‎ 132‎ 方法一:先求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540×5=2700(元)]‎ 列综合算式为45×12×5=2700(元)。‎ 方法二:先求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12×5=60(个)]‎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60×45=2700(元)]‎ 列综合算式为12×5×45=2700(元)。‎ ‎(3)比较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两种解答的过程,是按两种思路来解决问题的,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议一议,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思路,然后指名汇报。‎ ‎2.教师小结:解决同样的问题,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2题。‎ ‎【课堂小结】‎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设计】‎ 用连乘解决问题 例3:方法一:45×12=540(元) 540×5=2700(元) 45×12×5=2700(元)‎ 方法二:12×5=60(个) 60×45=2700(元) 12×5×45=2700(元)第6课时 用连除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呈现了集体舞表演的画面,并显示出“‎ 132‎ ‎ 这个集体舞表演有60人”的信息。让学生在舞蹈表演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由此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舞蹈表演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经历。‎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植树节到了,学校要植树24棵,平均分给了3个年级,每个年级要植树多少棵?每个年级又把植树任务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要植树多少棵?‎ ‎(1)列式计算:24÷3=8(棵) 8÷4=2(棵)‎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引入:上面的两道算式能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用连除解决问题)‎ ‎【新课讲授】‎ 132‎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揭示题目: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小组内探讨:着重探讨课本提出的问题,确定第一步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把学生的方法整理后再用课件演示出来。‎ 方法一:先算每队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每组有多少人。[30÷3=10(人)]‎ 列综合算式为60÷2÷3=10(人)。‎ 方法二:先算一共有多少组。[3×2=6(组)]‎ 再算每组有多少人。[60÷6=10(人)]‎ 列综合算式为60÷(3×2)=10(人)。‎ ‎2.小结:同学们能够通过仔细观察,找到隐藏的信息,并且大胆思考,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是了不起,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6~8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用连除解决问题 例4:方法一:60÷2=30(人) 30÷3=10(人)‎ ‎60÷2÷3=10(人)‎ 方法二:3×2=6(组) 60÷6=10(人)‎ ‎60÷(3×2)=10(人)‎ 第7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 132‎ ‎【教材分析】‎ 教材先安排在空格里填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接着安排一些口算、竖式计算及应用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练习中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归纳整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基本的归纳、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132‎ ‎【知识归纳与整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并用课件演示出来。‎ ‎2.详细回顾知识内容 本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个方面的知识,那么每一种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互相交流,议一议。‎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要求每位同学在议一议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或出题目试一试。把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详细地回顾一次。‎ 组织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教师边引导,使学生明确以下知识:‎ ‎(1)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用两位数的十位(几十)和个位分别同一位数相乘,再将计算的结果加起来。例如:‎ ‎13×4 想:10×4=40 3×4=12‎ ‎13×4=40+12=5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 a.笔算不进位乘法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算理是把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例如:‎ ‎3 2‎ ‎× 1 3‎ ‎9 6‎ ‎……32×3的结果,是96个一。‎ ‎3 2 0‎ ‎……32×10的结果,是32个十,‎ 132‎ ‎4 1 6‎ ‎  个位上的0不写。‎ b.笔算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同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一样,只是在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例如:‎ ‎7 8‎ ‎× 2 6‎ ‎4 6 8‎ ‎1 5 6 0‎ ‎2 0 2 8‎ ‎(3)用连乘、连除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先要了解问题中的信息和数量,并分析信息、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分析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解答,最后对解答的结果要进行检验,这样我们才能顺利、正确地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2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五 面积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                        五 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132‎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 132‎ 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问: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白纸?(学生会回答,选小的那张)‎ 师:为什么你会选择小的那张?‎ ‎(纸小涂得快,纸大涂得慢)‎ 师:同学们发现纸张有大有小,也就是说纸的面有的大有的小。用手摸一摸纸的面,感觉怎样?‎ 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有面,它们的面在哪里?(文具盒、黑板、书本、课桌等)‎ 师:这些物体的面,也叫物体的“表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上叫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1)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2)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相比,哪一个面比较大?‎ ‎(3)通过观察比较得出,课桌面小,黑板面大;国旗表面也比黑板面小。‎ 像这样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图形:‎ K   K 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为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3)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的方法是最合理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4)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师: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将物体的面积和封闭图形的面积用一句话来表示,‎ 132‎ 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也进一步理解“或”的含义和用法。)‎ 最后归纳面积的概念。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尝试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二、三幅图中提醒学生两个小三角形合起来是一个小正方形)‎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1、2题。‎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通过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一做”让学生切实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学情分析】‎ 通过图示和直观演示引导,使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重难点】‎ 132‎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纸片,教师准备1平方米的纸。‎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面积,还知道了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应用统一的标准来测量。今天我们要学习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面积和面积单位(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认识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纸片。‎ 引导学生明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用字母cm2表示。‎ 多媒体出示1平方厘米。然后要求学生:‎ 第一,打个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如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132‎ 第三,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个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铅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 生:不方便,最好用大一点的面积量。‎ ‎②平方分米的认识 师: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稍大点的纸片。‎ 然后引导学生明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用字母dm2表示。‎ 多媒体出示1平方分米。同样要求学生做一做:‎ 第一,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课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师: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看法?怎么想?‎ 生: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去量。‎ ‎③平方米的认识 师:猜一猜,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平方米。‎ 师:什么样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刚好是1平方米?‎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1平方米的纸。问学生: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要4个人,4双手合围才能做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平方米用字母m2表示。‎ ‎2.操作试验,加强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印象。‎ 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然后同桌合作,从正方形纸的一角开始,剪下这几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再和标准大小相比较。‎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4和65页第4、5题。‎ ‎【课堂小结】‎ 132‎ 你有什么想法或疑惑?‎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2)‎ 例3:平方厘米——cm2‎ ‎ 平方分米——dm2‎ ‎ 平方米——m2‎ 第3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4‎ ‎【教材分析】‎ 例4第(1)小题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方格或摆面积单位,采用计数或计算的方法得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从中形成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第(2)小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然后,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即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3)小题,先分别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巩固面积公式的应用。‎ ‎【学情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32‎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1.师: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 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课件出示画出1平方厘米格子的图示,比较出大小)‎ ‎3.提问:要知道操场的面积有多大,怎么去测量呢?(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知道我国的土地面积有多大,怎么办呢?‎ ‎4.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测量很大面的面积时,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主题情境图,观察图中的长方形,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132‎ ‎①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a.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给每个同学长方形板,要求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b.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 c.思考讨论: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  )个小正方形,摆一排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  )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  )排。‎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②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 每排摆的个数(长的厘米数)×排数(宽的厘米数)=面积(长和宽厘米数的乘积)‎ 一组:4  ×  3  =  12‎ 二组:5  ×  2  =  10‎ 三组:6  ×  4  =  24‎ ‎ 长 × 宽 =  面积 抽象概括。‎ 师生共同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师:刚才第四组的同学还没汇报你们组的活动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每排摆的个数和排数都是5。‎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67页的“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 132‎ 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时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例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4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 ‎【教材分析】‎ 例5给出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要求数学书封面面积的问题,这就需要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要求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来估计课桌面的面积,让学生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学会用一种物体的面积去估计另一种物体面积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学会利用一个物体的面积估测另一个物体的面积。‎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难点:利用一个物体的面积估测另一个物体的面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32‎ → ‎↓       ↓‎ → ‎↓       ↓‎ → ‎↓       ↓‎ → 132‎ ‎【复习导入】‎ ‎1.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算式及结果。(要注意单位问题)‎ ‎3.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题目。‎ ‎(2)说一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长大约26厘米,宽大约18厘米 所求问题: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3)解决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利用你们掌握的知识,算一算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全班同学独立计算,请两位同学板演。‎ 板书: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2.什么是单位统一呢?‎ 教师明确说明:在一道题目中,长度单位必须是相同的。长度单位是米的,所对应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长度单位是分米的,所对应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长度单位是厘米的,所对应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 ‎3.师: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下你的课桌面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132‎ 怎样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课桌面的面积呢?‎ 学生组内讨论,并说说估计的结果。‎ ‎(用数学书的封面来量课桌面,看课桌面大约有几本数学书的封面大,有几本就用468乘几)‎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8页第4、5、6题。‎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例5: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第5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1页例6、例7‎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例6引导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为1分米即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例7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中,明白1平方分米与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建立面积间的进率关系。‎ ‎2.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熟悉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平方分米的题卡、直尺等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人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到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师:最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米、分米、厘米,这些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我们知道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32‎ 那么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6‎ ‎(1)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边长,然后算一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想法,并说出理由,教师归纳如下两种情况:‎ ‎①用尺子测量它的边长是1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②用尺子测量它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根据这一关系,你知道2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吗?3平方分米呢?‎ ‎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你能反过来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举例:2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2)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师: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你知道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 师: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在小组内讨论、汇报,说出理由。‎ 课件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所以说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生边说,师边演示课件)‎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想一想:2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小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相邻的面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 132‎ ‎3.教学例7‎ ‎(1)课件出示例7主题图 ‎①师:观察一下这块正方形的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求这块标志牌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形的面积?‎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80×80‎ 师:算出的结果该带什么单位?‎ 指名学生汇报。(因为这个正方形标志牌的边长是80厘米,所以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80×80=6400(平方厘米)‎ ‎②师:合多少平方分米?‎ 师:合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把刚才算的正方形的面积6400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 ‎6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学生组内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6400里有64个百,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3页第1、2、3、5题。‎ ‎【课堂小结】‎ 本课区分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总结如下: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例6: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例7:80×80=6400(平方厘米)‎ ‎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答:面积是6400平方厘米,合64平方分米。 ‎ 第6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1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8‎ ‎【教材分析】‎ 例8呈现给学生一幅给客厅铺地砖的情境图,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接着,显示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单位的统一,通过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铺地砖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两种解决铺地砖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引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 132‎ 位间的进率等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铺地砖问题。(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8‎ ‎(1)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爸爸准备给客厅铺上地砖。要铺地砖,首先要了解什么?‎ ‎(课件出示例8主题图)请大家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 师:你知道怎样铺地砖吗?‎ ‎(课件演示铺地砖)地砖是一排一排铺的。‎ ‎(2)提出问题: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3)解决问题 ‎①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算客厅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6×3=18(平方米)‎ 师:要求客厅里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就是求客厅面积里面包含多少个地砖的面积,所以必须再求出地砖的面积。(要求学生独立求出地砖的面积,然后指名汇报)‎ 师板书:3×3=9(平方分米)‎ 师:要求客厅面积里包含多少个地砖的面积该怎么做?客厅的面积是18平方米,地砖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单位不统一怎么办?‎ 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 客厅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要用客厅的面积去除以地砖的面积。因为客厅和地砖的面积单位不统一,所以必须把客厅的面积18平方米换算成1800平方分米。‎ 师板书: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②师:刚才老师用课件演示了怎样铺地砖,同学们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求要用的地板砖的块数?‎ 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讲,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需要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客厅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因为客厅的长和宽与地砖的边长的单位不统一,所以首先必须把单位化成统一。‎ 132‎ 板书: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4)师:这两种方法算出的地板砖块数都是200块,用一块地板砖的面积乘以块数来检验一下是不是客厅的面积。‎ 板书:9×200=1800(平方分米)‎ ‎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面积相等,解答正确,写出答语。‎ ‎2.小结:解决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这种问题有两种方法,即:‎ 客厅面积÷一块地砖面积=地砖块数 一排地砖数×排数=地砖块数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例8: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检验:9×200=1800(平方分米)‎ ‎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六 年、月、日 132‎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                       六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1‎ ‎【教材分析】‎ 例1呈现了比较直观的年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借助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适应,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记住各月份的天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今年的年历 ‎【教学流程】‎ → 132‎ ‎↓       ↓‎ → ‎↓       ↓‎ → ‎↓       ↓‎ → ‎【情景导入】‎ 介绍国家大事的年份:‎ ‎1.(课件出示)开国大典场景图:这是什么情景?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什么节日?‎ ‎2.(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景)看到这个场景,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照片)你们知道照片上的这个人是谁吗?‎ 说明: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发射成功,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在内蒙古成功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引出课题:刚才的几件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发生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年、月、日)‎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①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 ‎②然后两人一组讨论,互相交流。‎ ‎③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大家可能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1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132‎ 有30天的月份:四、六、九、十一 ‎28天或29天:二月 师:请学生拿出今年的年历,在今年的年历上找一找,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香港回归是哪一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把这些日子圈出来。‎ ‎(2)记忆大月、小月。‎ 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二月份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那我们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之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师: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记:‎ ‎7个大月心中装,七、八两月换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2.游戏练习:教师任报一个月,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0页第1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例1:31天(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7个)‎ ‎30天(小月):四、六、九、十一月(4个)‎ ‎28天、29天(特殊月):二月第2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 1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2‎ ‎【教材分析】‎ 例2分别给出了2011和2012年的二月份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二月的天数并不一样多,然后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然后让学生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做一做”给出了1997~2008年各年的二月月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了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了各月的天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判定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会判断平年、闰年以及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000年至2015年二月份月历表 ‎【教学流程】‎ → ‎↓       ↓‎ → ‎↓       ↓‎ → ‎↓       ↓‎ 132‎ → ‎【谈话导入】‎ 师: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指名学生回答。‎ 师:请大月出生的同学举起左手,小月出生的同学举起右手。‎ 为什么有的同学不举手?‎ 指名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是二月份出生的。‎ 师:观察你们手中的二月份天数表,为什么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而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9天?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认识平年、闰年)‎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认识平年、闰年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天数是固定不变的,只有2月的天数很特殊,有时28天,有时29天,当二月是28天时,这一年就是平年;当二月是29天时,这一年就是闰年。‎ ‎(2)计算全年天数 ‎①课件出示2015年年历: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是怎么判断的?‎ ‎②你知道2012年我国有件什么大事吗?‎ ‎③计算2012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谁的算法简便。‎ 师:归纳学生的算法,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31×7+30×4+29=366(天)‎ 方法二:30×12+7-1=366(天)‎ 方法三:31×12-4-2=366(天)‎ ‎④问:2015年是什么年?2015年一共有多少天?为什么?‎ ‎⑤小结: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 132‎ 活动质疑,启发尝试。‎ 师:下面就请大家拿出平年、闰年二月份天数表,并把闰年的年份用红笔圈起来。‎ 看着这张表,先自己看一看,再和小伙伴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为什么每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呢?老师这里查到了一份有关的资料,请大家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资料)‎ 师小结: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所以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公历年份是数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3、5、7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平年、闰年 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究24时计时法的规律,‎ 132‎ 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础上,通过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如何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用“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表示的时刻和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难点:使学生学会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一段视频:小华和小明约好星期天一起去打篮球。约好时间为6时,结果小华早上6时到华景公园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小明。后来小华到小明家。小华说:“小明,你在做什么呢?我们约好是6时,现在都7时多了,让我等了一个多小时。”小明说:“不会吧,我是约你下午6时,不是早晨6时。”小华:“啊!”‎ 132‎ ‎2.一天中还有不同的6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的6时而不造成误会呢?‎ ‎3.我们平时用的12时计时法,还有别的计时方法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新课讲授】‎ ‎1.体会0时 课件出示第82页主题情境图,让学生结合情境说出从①到⑧各钟面上的时间。‎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春节晚会倒计时片段)‎ 师:你知道为什么除夕的晚上12时放爆竹的人最多吗?‎ 因为晚上12时,既是过去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就把它记成0时,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开始计时的。除夕晚上12时,既表示过去的一天的结束,也表示过去一年的结束;既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在晚上12时放爆竹来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2.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从半夜0时到晚上12时,经过了几个小时?‎ 钟面上指针指着12,师提问:现在是几时?(中午12时)接下来是几时?(下午1时)下午1时,时针走了几大格?(13大格)那么2时呢?(14大格)你怎么知道是14大格的?(12+2=14)接着数15,16……直到24,现在是几时?(晚上12时),从半夜0时到晚上12时,一天中时针走了几大格?(24大格)也就是几小时?(24小时)几圈?(2圈)‎ 小结:在这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了两圈,共24小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叫做24时计时法。‎ ‎3.体会24时计时法的用途 师: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课件出示火车票)开车时间是21:00。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24时计时法吗?‎ ‎4.了解24时计时法 ‎(1)课件出示时钟 132‎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能把上面的时刻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填钟面上的时刻,展示汇报)‎ 师:在填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 ‎①有2圈数。‎ ‎②内圈的数表示从0时到中午12时的时间。‎ ‎③外圈的数表示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的时间。‎ ‎④外圈的时刻比内圈的时刻都多12。‎ ‎(2)介绍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中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中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3)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请看:(课件出示题目)‎ 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时,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时,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时。‎ 师:晚上9时为什么是21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归纳:‎ ‎①看上面的钟表知道的。‎ ‎②晚上的时刻应该比上午的时刻多12,即9+12=21。‎ ‎③晚上12时是24时,倒数三格,24-3=21。‎ ‎5.小结: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比如凌晨4时,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加上12,用24时计时法表示。‎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5页第1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1日=24时 132‎ 普通计时法:晚上9时 ‎24时计时法:21:00‎ 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表示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把时刻数加上12,用24时计时法表示。‎ 第4课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例3‎ ‎【教材分析】‎ 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坐火车去奶奶家要多长时间的情境,引出已知开车时刻和到达时刻来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由于这两个时刻不是统一的计时法,这里首先出示了这两个时刻对应的钟面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钟面数出经过时间。‎ ‎【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通过观察钟面,把两个时刻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刻或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指针的闹钟 ‎【教学流程】‎ → ‎↓       ↓‎ → 132‎ ‎↓       ↓‎ → ‎↓       ↓‎ → ‎【复习导入】‎ ‎1.上课后老师出示闹钟,让学生观察钟面:现在是什么时候?(上午八时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2.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己的闹钟上拨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8:00 2:50 21:45 9:15 23:05‎ ‎3.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8时是(   )时 中午12时是(   )时 上午8时是(   )时 下午3时是(   )时 ‎4.上课5分钟后,老师的闹钟响了。(事先设定好)观察钟面,此时的时刻是多少?(8:35)‎ 师:像8:30,8:35,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时刻,还有我们平时说的早上6点起床,中午12点放学,晚上7点《新闻联播》,说的都是“时刻”;从刚上课8:30到8:35闹钟响,经过了5分钟时间,这叫“经过时间”。今天我们将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板书课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3情境图,问:你看懂了哪些信息?‎ ‎①9:00和下午6点是“时刻”还是“经过时间”?(都是具体时刻)‎ ‎②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是什么意思?(就是求经过时间)‎ ‎(2)你能在钟面上拨出出发时刻和到达的时刻吗?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读出这两个时刻。‎ 132‎ ‎(3)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个经过时间?想想办法,试一试。(小组内讨论)‎ ‎(4)指名汇报,根据回答归纳以下三种方法:‎ ‎①用钟表拨一拨,数一数,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9小时。‎ ‎②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3小时,再由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6小时。‎ ‎3小时+6小时=9小时 ‎③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即为经过时间。‎ ‎18-9=9(小时)‎ ‎(5)注意:时刻都用几时几分表示,经过时间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2.小结:‎ 先统一时间表示法,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就是经过时间。也可以用数一数、拨一拨的方法,还可以口算推算。‎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5页第3、4、6题。‎ ‎【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板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例3: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①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从上午9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9小时。‎ ‎②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6时 ‎    3小时 + 6小时=9小时 ‎③下午6时是18时 ‎18-9=9(小时)‎ 答: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内容 13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一个表格,把关于时间的知识,年、月、日、时、分、秒全部归纳出来,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都复习了,再运用“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24个时区。‎ ‎【学情分析】‎ 通过填表格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一年有几个月、几个季度,平年有多少天,闰年有多少天,知道大月和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知道年、月、日、时、分、秒的进率。‎ ‎【教学目标】‎ ‎1.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进一步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巩固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巩固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及区别,熟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年、月、日知识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年、闰年知识及判断法。‎ 难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六单元年、月、日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 132‎ 一下本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知识归纳与整理】‎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整理了有关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收集的成果和小组同学分享一下。‎ ‎(1)小组交流 师:交流完的请举手。看到大家胸有成竹的样子,我想收获一定不小。那你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适当提问:1.闰年的特点。2.大小月记忆法。3.如何判断平年、闰年。)‎ 板书:一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1、3、5、7、8、10、12),4个小月(4、6、9、11),2月是特殊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 一天:①普通计时法 ②24时计时法 ‎【知识运用与巩固】‎ ‎1.出示教材第88页整理与复习表格。‎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集体订正。‎ ‎2.出示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题。‎ ‎(1)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并独立做题。‎ ‎(2)集体订正,小结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换的方法以及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出示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2题。‎ ‎(1)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张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学校作息时间表。‎ ‎(2)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3)集体订正。‎ ‎4.出示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3题。‎ 分析:因为2月1日是星期三,要求3月2日是星期几,必须要知道2月有多少天,要知道2月有多少天,就必须知道2012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12年不是整百年,除以4没有余数,所以2012年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再加上2天就是31天,每7天一个星期,31÷7=4……3,所以3月2日是星期五。‎ 132‎ ‎5.出示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小结:‎ 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课堂训练】‎ 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先算出伦敦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时差。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3时,4+3=7(小时),20时12分经过7小时是第2天的3时12分。‎ ‎【课堂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一年12个月,其中7个大月(1、3、5、7、8、10、12),4个小月(4、6、9、11),2月是特殊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 一天:①普通计时法 ‎②24时计时法 第6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制作日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132‎ 这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安排的一堂综合应用课。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能用4个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制作日历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展示课前收集的各年的年历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制作活动日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2.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日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日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活动日历的制作方法。‎ 难点:学会制作活动日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4个小正方体木块、一个底座。‎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日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年、月、日的时间,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你们见过哪些日历?‎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日历:‎ ‎(1)翻页式挂历 (2)单张挂历 ‎(3)立式台历 (4)书样台历 ‎2.你觉得日历有什么用处呢?想自己做一做吗?(揭示课题:制作活动日历)‎ ‎【新课讲授】‎ 132‎ ‎1.了解制作日历的步骤。‎ 日历要能同时表示出月、日和星期几,怎样用4个木块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呢?‎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小组讨论后,教师可请小组组长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作总结。同时各小组也可以根据交流的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改本组的制作方案。汇报后,教师总结:‎ ‎(1)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因为1个木块只有6个面,所以每个面要表示出2个月。(课件演示6个面的表示方法)‎ ‎(2)用一个木块表示周一~周日,其中一个面要表示2个星期几。(课件演示6个面表示的星期几)‎ ‎(3)用剩下的2个木块表示1~31天,其中一个木块上的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1、2、3、7、8、9,用两个木块合起来表示1~31日(课件演示两个木块表示1~31日)。‎ ‎(4)最后把木块放入底座。‎ 几月几日星期几,我们就翻动我们的活动日历。‎ 在制作日历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各小组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合理地分工合作。‎ ‎【课堂练习】‎ 用制作的日历表示出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5天后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制作、交流、欣赏,你们一定有好多收获,请大家畅所欲言吧。‎ ‎【板书设计】‎ 制作活动日历 用4个木块分别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 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                     七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132‎ 教材第91~92页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第91页上面的插图画了水果商店的一角用电子秤称出水果的重量,两种笔的价格、医生给小朋友量体温以及儿童票标高线,由此引出“小数”和“小数点”。然后由小精灵提出问题: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写小数。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数卡片 ‎【教学流程】‎ → ‎↓       ↓‎ → ‎↓       ↓‎ → ‎↓       ↓‎ 132‎ →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逛过超市或到过商店吗?超市(或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它的价格,你们知道哪些商品的价格呢?‎ 让学生说一说知道的一些商品的价格。‎ 师:在超市(或商店)里,我们常常看到比如1.25元,2.8元,10.6元等这样的价格,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新课讲授】‎ ‎1.小数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 师:这4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指名同学回答)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数。(板书:3.45、0.85、2.60、36.6、1.2、1.5)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呢?(在数中有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就叫做小数点,像这些有小数点的数就叫做小数。(板书:“·”叫做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1)教师指着刚才板书的小数,问:这些小数你们会读吗?应该怎样读小数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说一说。‎ ‎3.45读作三点四五 0.85读作零点八五 ‎2.60读作二点六零 36.6读作三十六点六 另外两个数请同学们一起读。‎ 教师讲解小数点左右不同的读法: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读作“点”;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2)教师出示小数卡片,让学生依次开火车来读:0.23 1.6 7.4 12.8 590.63 2.47 90.68 32.475 9.604 0.70‎ ‎(3)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 ‎3.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132‎ 王东身高1米3分米,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师:3分米不足1米,该怎样表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2)认识一位小数 ‎①出示线段图(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呢?(1分米)1分米是10份中的1份,也就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是米,写成0.1米)‎ ‎3分米是10份中的几份?(3份)也就是几分之几米?(米)可以怎样写?(0.3米)‎ 练习:5分米=米=(   )米 ‎7分米=米=(   )米 ‎9分米=米=(   )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师:0.5米是多少?小数点后面的5表示什么?‎ 说一说0.7,0.9表示的含义。‎ ‎②王东同学的身高是1米3分米,超过1米了,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整米数写在小数点的前面。‎ ‎(板书:1米3分米,写成1.3米)‎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4页第1、2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像3.45、0.85、2.60、36.6、1.2、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3.45读作三点四五 0.85读作零点八五 2.60读作二点六零 36.6读作三十六点六 132‎ 例1:1分米是米,写成0.1米;‎ ‎3分米是米,写成0.3米;‎ ‎1米3分米,写成1.3米。‎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例2‎ ‎【教材分析】‎ 例2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第二种是化成分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 ‎【学情分析】‎ 在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历,使学生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比较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132‎ → ‎↓       ↓‎ → ‎↓       ↓‎ →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小数。小数和整数一样有大有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小数的大小比较,如在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要想知道谁是第一名,就要比较他们的跳高成绩,看谁跳得最高。‎ ‎(课件出示例2的情景图)‎ 师:看了他们的跳高成绩,你能比较出哪个跳得最高吗?比一比,看谁表示得最清楚。‎ ‎(学生讨论后汇报)‎ 师:看图中的同学表示的对吗?(指名回答)‎ 师: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在教材第93页,书上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是借助卷尺的,请同学们在卷尺上下的四个框内填上合适的数。‎ 师:你能把这四名同学的名次排出来吗?‎ ‎(1)小组讨论比较 ‎(2)汇报整理 a.根据4个小数在卷尺上的顺序得出:‎ ‎1.2>1.1>0.9>0.8‎ b.这4个小数都是一位小数。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小数点前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小数点后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2>1.1>0.9>0.8‎ 132‎ ‎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5页第5~7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2: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1.1)>(0.9)>(0.8)‎ 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小数点后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例3‎ ‎【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了8种文具的价格。例3和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例3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教学前可以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竖式计算,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课题中来。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并感悟其中的算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由整数加、减法类推到小数加、减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易于掌握。通过商店购物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132‎ ‎2.通过尝试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2.师:同学们都去文具店买过东西,现在,咱们再去文具店一角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1)‎ 买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多少钱?1个卷笔刀比1支铅笔贵多少钱?‎ ‎(1)1个卷笔刀多少钱?1支铅笔多少钱?‎ 132‎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1个卷笔刀比1支铅笔贵多少钱?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以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板书:8角+6角=1元4角 ‎8角-6角=2角 ‎0.8+0.6=1.4(元) 0.8-0.6=0.2(元)‎ 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课件演示竖式)‎ 元 角 ‎0 . 8‎ ‎+ 0 . 6‎ ‎1 . 4‎ 元 角 ‎0 . 8‎ ‎- 0 . 6‎ ‎0 . 2‎ ‎(3)要点分析。‎ ‎①验算答案:1.4元=1元4角,0.2元=2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竖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相同数位对齐)这里不仅要求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2.教学例3(2)‎ ‎(1)出示例3(2)的问题: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32‎ ‎1.2-0.6=0.6(元)‎ 元 角 ‎1 . 2‎ ‎- 0 . 6‎ ‎0 . 6‎ 竖式中小数部分的2减6不够减,从个位退1作10,在小数部分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2)说一说计算要点。‎ ‎①小数点对齐。‎ ‎②小数减法退位方法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然后把小数点移下来。‎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 ‎【课堂小结】‎ 师: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今天你们回去也可以找找生活中的小数。‎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例3:(1)8角+6角=1元4角 ‎8角-6角=2角 ‎0.8+0.6=1.4(元)‎ ‎0.8-0.6=0.2(元)‎ ‎(2)1.2-0.6=0.6(元)‎ 元 角 ‎1 . 2‎ ‎- 0 . 6‎ ‎0 . 6‎ 132‎ 第4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例4‎ ‎【教材分析】‎ 教材中继上一课中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8种文具的价格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在上节课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易于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计算。‎ 难点:根据提供的素材,能自己提问,独立正确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132‎ → ‎【复习导入】‎ ‎1.周末放假,小冬去超市购物,观察下面的信息,帮小东计算一共用去多少钱?这几样商品中,什么最贵,什么最便宜?‎ 面条一包 5.85元 食盐一袋 1.50元 火腿肠一包 12.00元 味精一袋 9.45元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新课讲授】‎ 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4的情景图。‎ 观察商店图,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方法一:(1)先算出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点名汇报,教师板书:10-6.8‎ 怎样计算10-6.8呢?10可以看成10.0,列竖式时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来算,然后把小数点移下来,所以10-6.8=3.2(元)。‎ ‎(2)再算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一共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点名汇报,教师板书:2.5+0.6‎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出计算方法。‎ ‎2.5+0.6=3.1(元)‎ ‎(3)买文具盒后剩下3.2元,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需3.1元,3.1<3.2,所以小丽的钱够了。‎ ‎(4)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带橡皮的铅笔1.2元一支,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并解答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1)先算出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32‎ ‎10-6.8=3.2(元)‎ ‎(2)再算出买1个笔记本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教师板书:3.2-2.5=0.7(元)‎ ‎(3)买1个文具盒和1个笔记本后还剩0.7元,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只需0.6元,0.7>0.6,买1支这样的笔钱够了。‎ ‎(4)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1支带橡皮的铅笔需1.2元,0.7<1.2,买1支带橡皮的铅笔钱不够。‎ 师:想一想,除了这两种解决问题方法,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学生组内讨论,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8+2.5+0.6=9.9(元),9.9<10,小丽的钱够。如果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则6.8+2.5+1.2=10.5(元),10.5>10,钱不够。‎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8、99页第4~7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对自己作一个评价吗?‎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例4:方法一:‎ ‎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小丽的钱够了。‎ 如果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不带橡皮的铅笔钱够。‎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钱不够。‎ 方法三:‎ 132‎ ‎6.8+2.5+0.6=9.9(元)‎ ‎9.9<10,小丽的钱够了。‎ 如果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6.8+2.5+1.2=10.5(元)‎ ‎10.5>10,所以钱不够。‎ 八 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 ‎,                   八 数学广角——搭配(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搭配没有足够的认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的排列规律的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3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用数字1、3能写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就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3和31。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两个数字0和5,问:“用0、1、3、5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4个,小熊说能写8个,小狗说能写9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小朋友们,你们认为能写几个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简单的排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师: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发现问题。(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无序的。‎ ‎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来摆,然后记录下来。‎ ‎③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十位上不能是0,即确定十位上是1,‎ 132‎ 把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写完。十位再换一个数字,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写。‎ 十 个 ‎1‎ ‎0‎ ‎1‎ ‎3‎ ‎1‎ ‎5‎ ‎ ‎ 十 个 ‎3‎ ‎0‎ ‎3‎ ‎1‎ ‎3‎ ‎5‎ ‎ ‎ 十 个 ‎5‎ ‎0‎ ‎5‎ ‎1‎ ‎5‎ ‎3‎ ‎(5)评价各种方法,得出最佳方案是第③种方案。‎ ‎2.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只要做到有顺序地记录,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04页第1、2、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 例1:‎ 十 个 ‎1‎ ‎0‎ 132‎ ‎1‎ ‎3‎ ‎1‎ ‎5‎ ‎ ‎ 十 个 ‎3‎ ‎0‎ ‎3‎ ‎1‎ ‎3‎ ‎5‎ ‎ ‎ 十 个 ‎5‎ ‎0‎ ‎5‎ ‎1‎ ‎5‎ ‎3‎ 第2课时 搭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例2‎ ‎【教材分析】‎ 例2通过探索2件上装和3件下装共有多少种穿法,学习搭配问题,这是一种简单的组合,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用连线的方法,每件上装分别与下装相连,教材用了两种方法,一种用图形表示上装和下装,另一种用字母表示上装和下装。‎ ‎【学情分析】‎ 教学例2前,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例题中用的衣服卡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搭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看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经历探索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数学符号感,‎ 132‎ 体验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主探索,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 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衣服卡片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贝贝,你们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2主题情境图)这天天气很好,贝贝要随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瞧,贝贝的妈妈给她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她该穿什么衣服去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贝贝的这些衣服可以怎样配套穿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搭配)‎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提问:贝贝要选择一套衣服去游乐园,有多少种穿法呢?注意,1件上装只能搭配1件下装。‎ ‎(2)引导验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课前准备的衣服卡片动手摆一摆,看是怎样搭配的,‎ 132‎ 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人小组活动,师深入小组指导)‎ ‎(3)展示成果并交流:‎ 方法一:可以先确定上装,第一件上装可以搭配3件不同的下装,第二件上装也可以搭配三件不同的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3+3=6(种)‎ 方法二:可以先确定下装,第一件下装可以和2件不同的上装搭配,第二件下装可以和2件不同的上装搭配,第三件下装也可以和2件不同的上装搭配,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2+2+2=6(种)‎ 方法三:每件上装都可以和3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是有3种穿法,那么2件上装就有2个3,就是6种穿法。可以用算式表示:2×3=6(种)‎ ‎(4)刚才我们通过用学具摆一摆,得出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学具,我们可以怎样来表示不同的搭配呢?(用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用线连一连,每条连线表示1种穿法)‎ 从图中可看出连了6条线,所以有6种穿法。‎ ‎2.总结:像这样的搭配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不重 复、不遗漏,要用正确的方法,有序地进行搭配。‎ 比较简便的方法是运用图示法,按一定的顺序,将需要搭配的事物两两连线,连了几条,就有几种搭配方法。‎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04~105页第4~6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配,avs4al(例2:,,) avs4al(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一共有6种穿法。)第3课时 简单的组合 1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通过探索四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学习简单的组合。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是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例3”是以中国队参加的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为背景,中国队所在的A组共有四个国家足球队,小组赛时每两个队踢一场比赛,看看一共要踢多少场。这里每场比赛只与哪两个队有关,与两个队的顺序无关。每两个队连一条线,就代表要踢一场比赛。这里也给出了两种连线方法:一种是把四个队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另一种是一字摆开,每个队都与其他三个队相连。“例3”下面的“做一做”也属于组合,因为两个小朋友通一次电话的可能与顺序无关。‎ ‎【学情分析】‎ 教学例3前,可以让学生准备好题中的四个小图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问题的背景,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先连一连,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看怎样连才能保证不重不漏。教师巡视时,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例3”下面的“做一做”可以安排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能采用连线的方法进行组合,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组合规律。‎ 难点:使学生弄清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132‎ ‎↓       ↓‎ → ‎↓       ↓‎ → ‎【复习导入】‎ 师:用2、3、4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可以有多少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练习,每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有哪几种数?如何排的?检查有没有漏掉的?‎ 小结:先固定十位上的一个数字,再把剩余的两个数字分别写到个位上,这样,依次轮换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也依次变化,一共有6种;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写出两位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每组组员互相握手庆祝一下!下面我要问大家:如果每两个同学只能握一次手,那么每一组要握多少次手呢?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样的组合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组合)‎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己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师: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所在的A组共有四个国家足球队。每2个球队踢一场比赛(每个队与另外三个队都要踢一场,且只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1)学生独立探究 ‎(2)小组交流 ‎(3)汇报:‎ 方法一:可以把任意2个球队直接连上线。(A、B、C、D分别表示四个球队,课件演示连线过程)‎ 图中连了6条线,一共要踢6场。‎ 132‎ 方法二:可以把4个球队一字排开,把每个球队与其他3个球队分别连上线。(用A、B、C、D分别表示四个球队,课件演示连线过程)‎ 图中也连了6条线,一共要踢6场。‎ ‎2.小结 怎样才能既快速又方便地表示出来?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线或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 找简单事物的组合数,是把几个事物,每两个组合在一起。找出有几种组合方法,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按一定的顺序要把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了组合数。‎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7~10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学会求简单事物的组合数了吗?弄清楚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了吗?‎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组合 例3:方法一:‎ 方法二:‎ 一共要踢6场。‎ 第4课时 我们的校园 1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7页内容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面积、时间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已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活动课。通过学生计算、分析找出最优的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讨论合作中体验到成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在校园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校园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 难点:解决校园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校园的景色。‎ 师:我们的 132‎ 校园美不美?我们校园的两块草坪该换草皮了,请同学们帮忙提出换草坪的建议。(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 ‎【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6页情景图 ‎(1)师: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两块同样大的长方形草坪,长28米,宽16米;有三种草皮,其中白三叶2元/m2,高羊茅3元/m2,天堂草4元/m2。)‎ ‎(2)师:如果只有3000元的费用,请你们提出换草皮的建议。‎ 怎样计算换草皮的费用呢?‎ 首先必须算出草坪的面积,再根据价格表算出换草皮需要的费用。可以把每种铺法的价格算出来,然后比较。‎ ‎(3)学生组内讨论,算一算,然后汇报。教师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案,用课件演示出来。‎ ‎①两块草坪都铺白三叶:‎ ‎28×16×2=896(元) 896×2=1792(元)‎ ‎②两块草坪都铺高羊茅:‎ ‎28×16×3=1344(元) 1344×2=2688(元)‎ ‎③两块草坪都铺天堂草:‎ ‎28×16×4=1792(元) 1792×2=3584(元)‎ ‎④一块铺白三叶,一块铺高羊茅:‎ ‎896+1344=2240(元)‎ ‎⑤一块铺白三叶,一块铺天堂草:‎ ‎896+1792=2688(元)‎ ‎⑥一块铺高羊茅,一块铺天堂草:‎ ‎1344+1792=3136(元)‎ 因为费用只有3000元,所以方案③和⑥不能用。其中方案①最省钱。‎ ‎2.课件出示第107页的情景图 师:三年级4个班举行拔河比赛,比赛地点是在东、西两块草坪,时间在15:00~16:30之间进行。每场比赛要用20分钟,准备10分钟。请你帮助体育老师设计一份赛程安排。‎ 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 如果每两组举行一场比赛,需举行6场比赛,30×6=180(分钟),即3小时,时间不够。因为有4个班,所以可以分成两组比赛,胜者再进行决赛,用表格的形式来通知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132‎ 对阵 时间 地点 A组:三(1)-三(2)‎ ‎15:10~15:30‎ 东草坪 B组:三(3)-三(4)‎ ‎15:10~15:30‎ 西草坪 A组胜者-B组胜者 ‎15:40~16:00‎ 东草坪 颁奖 ‎16:10~16:20‎ 西草坪 ‎【课堂练习】‎ 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帮体育老师设计一份赛程安排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我们的校园 ‎1.首先必须算出草坪的面积,再根据价格表算出换草皮需要的费用,可以把每种铺法的价格算出来,然后比较。‎ ‎2.分成两组比赛,胜者再进行决赛,用表格的形式来通知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九 总复习 第1课时 位置与方向、统计 ‎,                       九 总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第1题和教材第110页第3题 ‎【教材分析】‎ 教材中总复习的第1题,以一幅社区示意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复习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题目中也涉及到“经过的时间”和“面积的计算”。‎ 第3题呈现李明和陈东最近四年的体重统计表,‎ 132‎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学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分析】‎ 由于总复习中学生有可能将多重知识混淆,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的知识梳理过程。在复习“位置与方向和统计”时,通过解决第1、3题,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方位,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2.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等过程,感受正确表达相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难点: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掌握本册所学知识,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本册知识进行系统复习。首先复习“位置与方向”和“统计”。(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统计)‎ ‎【知识归纳与整理】‎ 132‎ ‎1.位置与方向 ‎(1)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①借助工具辨别;②借助身边事物辨别。‎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3)地图上的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并画上方向标。‎ ‎(5)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①利用指南针辨认。②借助身边事物辨认。‎ ‎(6)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方向,再看路线,最后描述行走路线。‎ ‎2.复式统计表。‎ 在生活中,人们要作出分析、比较的时候,总会用上各种复式统计表。我们学过的统计表由表头、横栏、纵栏、数据组成。要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知识运用与巩固】‎ ‎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10页第3题。‎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统计 位置与方向 复式统计表 第2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2题、教材第111、112页第1~5题 ‎【教材分析】‎ 132‎ 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复习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学情分析】‎ 在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让学生能比较全面地在脑海中回忆竖式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有些学生对于验算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觉得验算是多此一举的,不会认真地再算一遍,只是变着样子抄一遍。针对这一情况,要特别地让学生知道验算的重要性。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会有学生弄不清商和余数的单位该怎么写,这时可通过同桌互相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自己理解题意。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获得一定的计算技能,并能正确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感受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方法和策略。‎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法与乘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难点:灵活选择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 132‎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练习题:‎ ‎1.除法练习 ‎(1)除法口算。‎ ‎98÷2=  25÷5=  75÷3=‎ ‎124÷4= 408÷8= 630÷7=‎ ‎(2)除法估算。‎ ‎93÷2≈ 47÷3≈ 65÷8≈‎ ‎546÷9≈ 301÷3≈ 253÷5≈‎ ‎(3)除法笔算。‎ ‎324÷3= 786÷2= 435÷5=‎ ‎2.乘法练习 ‎(1)乘法口算。‎ ‎20×60= 30×80= 40×16=‎ ‎22×30= 70×13= 50×12=‎ ‎(2)乘法笔算。‎ ‎29×33= 17×2= 42×24=‎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归纳与整理】‎ 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时,把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使算式化为表内除法,再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然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个位和十位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把被除数分成几十加几分别与除数相除,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2.笔算除法 ‎(1)笔算除法的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132‎ 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求出一位商后,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后面数位上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2)除法的验算:①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有关0的除法:①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②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要商“0”占位;③被除数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要商“0”占位。‎ ‎3.除法的估算 估算的关键是把被除数估成一个能被除数整除的整百整十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式进行计算。‎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 ‎2.笔算乘法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解决问题 ‎(1)用连乘解决问题:要求的是总数,可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就可求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就得出总数。‎ ‎(2)用连除解决问题:连除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连乘问题一样,一般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知识运用与巩固】‎ ‎1.完成教材第110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111页第1题。‎ ‎3.完成教材第114页第14、15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avs4al(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lc{(avs4alco1(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3.除法的估算)),avs4‎ 132‎ al(两位数乘两,位数)lc{(avs4alco1(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解决问题)))‎ 第3课时 年、月、日和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2页第6~9题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年、月、日和面积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节课复习知识的掌握水平,集中安排了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年、月、日和面积进行复习巩固,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但由于时间较长,年、月、日和面积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有可能忘记了。复习时,需多花时间,让学生重新在头脑中建立印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和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的大小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及换算。‎ ‎3.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及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经过时间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132‎ ‎↓       ↓‎ → ‎↓       ↓‎ → ‎【谈话导入】‎ 师:本学期我们在数的计量方面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课题:年、月、日和面积)‎ ‎【知识归纳与整理】‎ 一、年、月、日 ‎1.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 ‎(2)二月有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3)判定平年、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若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反之则为平年。‎ ‎2.24时计时法:(1)1日=24时。(2)时刻表示一天内特定的时间;时间是指两个不同日期或两个不同时刻的问题。(3)求中间经过的时间: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二、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相邻的两个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32‎ ‎【知识运用与巩固】‎ 完成教材第112页第6~9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年、月、日和面积 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 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 平年的二月有28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1日=24时 24时计时法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32‎ 第4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10~12题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小数的意义、大小、比较、小数加、减法以及用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方面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知识的理解,因为数学广角学习的时间距离复习的时间较短,教材没有把这方面的知识在总复习中体现,教师可自行安排复习。‎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和数学广角的整理和复习采用练习方式进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两单元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2.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会用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求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难点: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 ‎↓       ↓‎ → ‎↓       ↓‎ → ‎↓       ↓‎ 132‎ → ‎【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简单的排列组合。(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知识归纳与整理】‎ 一、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1)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是自然数。(2)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零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3)写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前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0”,小数点写作“·”,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4)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它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千万别忘记。‎ 二、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 ‎2.搭配 ‎3.简单的组合 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都要注意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利用图示法求排列数和组合数更简便。‎ ‎【知识运用与巩固】‎ 完成教材第113页第10~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小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吗?‎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一、小数的初步认识 132‎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 ‎2.搭配 13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