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附目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附目录

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目 录 水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空气 ‎1.感受空气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3.压缩空气 ‎4.空气有质量吗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6.我们来做“热气球”‎ ‎7.风的成因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认识气温计 ‎3.测量气温 ‎4.测量降水量 ‎5.观测风 ‎6.观察云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第一单元 水 ‎1.水到哪里去了 一、 教学目标: 科学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道理。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收热这一科学现象。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三、 教具:玻璃片若干,烧杯3个,滴管3个,镊子3个,蜡烛3个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课件展示谜语】你们猜出来谜底是什么了吗?‎ 师:对,就是水。‎ ‎【用蘸了水的抹布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水”字】‎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字,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可以随时举手向 老师报告你的发现。‎ 生回答。‎ 老师总结: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水”字的字迹可能会全部消失。借机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水消失不见的例子?‎ 学生例举。‎ ‎(二)学习新课:‎ 问:刚刚老师写的水迹,以及大家例举的这些现象,里面的水究竟跑去哪里了呢?‎ 生:空气中。‎ 问:你看到它是怎样散发到空中的吗?‎ 生:没有。‎ 问:那么它是以什么物质形态散发到空中的呢?‎ 师:透明的物质。 图片展示湖面蒸发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蒸发是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得出结论: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水蒸发的现象?(生讨论) 你能解释洗过的衣服.新收获的玉米为什么会干的? (三)活动(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明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并大胆的设计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猜想。 1、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给其中1个稍加热,这个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 ‎2、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其中1个液滴散开,过一定时间,液滴散开的蒸发完了。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 ‎3、把液体分别滴1滴在2片玻璃片上,把2个液滴都散开成面积相同,其中一个用扇子扇,用扇子扇的先蒸发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 得出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空气流动(有 没有风)等因素有关。 ‎ ‎(运用)‎ 师:在生活中有哪些利用这些因素改变水蒸发速度的事例? (总结)1.这节课所学内容。 ‎ ‎2.水沸腾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 度不再发生变化。‎ ‎ 科学探究目标 ‎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 科学态度目标 ‎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 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参考视频(可用其他微课、网络视频):‎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 ‎ ‎ ‎ ‎【板书设计】‎ ‎ ‎ ‎2.水沸腾了 ‎ 水 中:气泡产生 水加热 水 面:气泡破裂 ‎ 水面上:热气产生 ‎ 水沸腾: 100℃‎ ‎ ‎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 ‎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3.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筷子1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游戏:同学们,想知道这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我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但是,不准偷看,好吗?‎ ‎2、学生参与。‎ ‎3、你能告诉大家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吗?)‎ ‎4、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能说说理由吗?‎ ‎(冰很泠,固体……水是热的,液体……)‎ ‎5、哦,他是从冰比较冷,水比较热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揭开盒子)。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利用“手”这个感觉器官进行感知、判断。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眼睛来……看;用鼻子来……闻,……)‎ ‎(追问:在实验室里怎么闻、尝?)‎ 二、冰的观察 ‎ ‎1、揭题明标:冰和水,本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体。今天,我们就要借助感官,观察冰是怎么样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起来研究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板书课题:水结冰了)‎ ‎2、【课件:维恩图】问:这张表你会填吗?怎么填?‎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实验盘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表上。‎ ‎4、学生观察记录,教师指导。‎ ‎5、汇报。【课件:维恩图】‎ ‎(1)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共同特点: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 ‎【课件:相同点】‎ ‎(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 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课件:不同点】‎ ‎6、教师指课件,引读:通过比较、观察,我们知道了冰和水相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特征有——。‎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板书:液体  固体)‎ 三、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液体的水是怎样成为固体的冰呢,大家有兴趣研究吗?!‎ ‎2、猜测:那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学生猜测2-3次)‎ ‎(0℃,-2℃,-10℃……)‎ 小结:老师把同学们的猜测归纳起来,意思就是水在“低温”下才能结成冰。是吗?【板书:低温】‎ ‎3、测试:现在,老师请各小组用温度计测出试管里水的温度。看哪组测得又快又准!‎ ‎4、学生分组测水温,然后汇报。‎ ‎5、问题与方法:经过同学们的测量,让老师知道了今天的水温大约是……℃。前面,大家说到了水在“低温”下才能结冰,而现在的水温却大约有……℃,温度还比较高。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才能获得“低温”,使试管里的水结冰呢?【请阅读P49,然后再回答老师】‎ ‎(1)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冰。‎ ‎(2)在碎冰中加入大量食盐。(追问:为什么要加大量的食盐?请阅读P49的第三段)‎ ‎(3)在塑料杯外裹一张干毛巾。(请同学们看图,你还发现需要注意什么?)‎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书、交流,知道了实验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的步骤。【课件:实验步骤】齐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请齐读“实验要求”。【课件:实验要求】‎ ‎(1)温度计和试管容易破碎,使用时注意安全;‎ ‎(2)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3)善于发现问题,小组交流时声音要轻。‎ ‎7、追问:老师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实验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水刚开始结冰】‎ 小结:对。老师还希望你们能及时地把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记录下来。‎ 提醒:为了让水受冷均匀,请实验中各组用温度计轻轻地搅动试管里的水,这样,还能及时地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呢!‎ ‎8、出示实验记录表。这张记录表,你们会填写吗?【重点强调“记录变化”“开始结冰”】‎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记录表 研究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实验器材:塑料杯、冰块、试管及纯净水、水温计、食盐、筷子等。‎ 水温的 变化 大约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   ℃‎ ‎    ℃‎ ‎   ℃‎ ‎℃‎ 我们的 发现 水在        ℃开始结冰;‎ 是因为       的变化,水才结冰;‎ ‎……‎ ‎9、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研究的问题、方法,知道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先请组长上台领冰,然后再按要求分组实验。(教师加强指导,约10分钟)‎ ‎10、汇报。‎ ‎(1)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组实验的数据和发现?!‎ ‎(2)追问: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逐步下降)‎ ‎(3)小结与处理各组“误差”:老师发现个别组的结论与其他组有些差异,得出水结冰的温度不一致。我想,这里有温度计的原因,也有实验方法的原因。科学家们曾经也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大多数组一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结冰了。‎ ‎(板书:温度、0℃)‎ ‎11、小结: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我们必须按照要求,科学、规范地实验。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自己吧!‎ 四、拓展与延伸  4分钟 ‎1、总结: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3、延伸:回家做一块冰,再对它进行观察,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  水结冰了 ‎ ‎ ‎  水(液体) 冰(固体)‎ ‎  ↓ ↑‎ ‎ 低温 → 温度、0℃‎ ‎ ‎ ‎ ‎ ‎4.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问题启发式教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1个烧杯(内盛小半杯冰块)、4支温度计、 1个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块冰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冰娃娃,你见过冰娃娃变魔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播放:冰变成水)‎ 冰娃娃跑去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冰融化了)‎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跃跃欲试,想方设法要拆穿其中的奥秘,不知不觉学生已经进入思考如何观察冰的融化了。】‎ 二、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研学问题:冰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 活动一:探究冰融化的过程 ‎1、猜测 猜一猜冰块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 ‎2、设计实验方案 ‎(1)结合课本第50页 ‎(2)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方案 ‎(3)各小组汇报,完善方案。‎ ‎3、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 ‎(1)小组注意分工合作 ‎ (2)合理放置温度计。插入碎冰的温度计,玻璃泡充分与冰块接触;测量杯内空气的温度计不能接触到冰;测量烧杯外壁的温度计要紧靠杯壁;‎ ‎ (3)观察、记录并分析数据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室温: 第 小组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温度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盛冰烧杯内空气温度 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 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 各小组分工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是因为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并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板书:冰在融化过程不断从周围吸收热量)‎ ‎【设计意图: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对于冰融化有较多的经验,但缺少对本质属性的认识,让学生猜测,再通过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然而,若按课本的方法,其实是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本课还有一个目标是要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从周围吸收热量,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完善方案,设置了4个温度计来观察冰的融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科学概念,体会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活动二:加快冰的融化 在魔术要结束时,冰娃娃跑出来说:“我在变身的时候有时候快,有时候慢,你有办法让我变身得快一点吗?”‎ 根据前面的原理,怎么样让冰融化得更快呢?‎ (1) 结合课本第51页内容 (2) 小组讨论并设计比赛方法(只改变一个条件)‎ 比赛规则:(1)只改变一个条件(只采取一种方法)‎ ‎(2)记录每个小组使冰块完全融化所需的时间;‎ ‎ (3)塑料袋的袋口要一直保持密封。‎ 思考: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总结: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设计冰融化得快的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思考促进冰融化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三、学以致用,应用生活 请你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应用到冰融化的原理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冰融化的原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四、总结评价,畅谈收获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冰融化了,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能得到几颗星呢?‎ 我学会了新知识 我的课堂表现 我学得很开心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一方面可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在谈收获时获得成功感,并通过学生的评价,增强学好科学信心,培养浓厚兴趣。】‎ 五、拓展延伸,作好铺垫 魔术被拆穿,再变一个魔术,你还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你还观察到什么现象?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设计意图:延续“冰娃娃变魔术”的拟人化故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冰融化过程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冰融化了 ‎ 吸收热量 猜测 ‎ 冰 水 ‎ (固态) (液态) 验证 冰在融化过程中,不断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 ‎ ‎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学习目标】‎ ‎1.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2.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3.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学习重点】‎ 了解和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学习难点】‎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什么东西放入水中会被溶解?‎ ‎2‎ 如果把食盐一直不断地加入同样多的水中,食盐还会继续溶解下去吗?‎ ‎3‎ 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在水中溶解,有的不可以?‎ ‎4‎ ‎5‎ 二、活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1.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2个、搅拌棒2根、食盐、小苏打、水、天平、量筒等。‎ ‎2.实验步骤:‎ ‎(1)先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8份。‎ 利用天平先称出20克,将它倒在纸上,纸对折后再用小勺将它们大致分成两份。然后不断重复,分到8份,每份2.5克。或直接用电子天平称量,分成2.5克一份。‎ 注意:用小勺取食盐不能保证每次取的量都相同,所以可以事先将食盐平均分好份数;散落在桌面的食盐和小苏打也要收集起来放入原材料中。‎ ‎(2)在2个透明玻璃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 ‎(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人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4)按这样的办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记录食盐和小苏打分别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 ‎1份 ‎2份 ‎3份 ‎4份 ‎5份 ‎6份 ‎7份 ‎8份 食盐是否溶解 小苏打是否溶解 我的发现 ‎4.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_________(“相同”或“不同”),说明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三、理解与应用 ‎1.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2.如何比较白糖和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比较,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6.加快溶解 ‎【学习目标】‎ ‎1.知道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能用搅拌的方法使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 ‎3.知道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学习重点】‎ 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学习难点】‎ 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 水的温度高低对溶解是否有影响?‎ ‎3‎ ‎4‎ 二、活动探究 ‎1.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实验材料:烧杯2个、食盐、冷水、热水。‎ ‎(2)实验步骤:‎ ‎①取大约50毫升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 ‎②取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每一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都不搅拌。‎ ‎③静置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④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 ‎(3)实验记录:‎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冷水中食盐是否溶解 热水中食盐是否溶解 我的发现 ‎(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水的_______有关,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___。‎ ‎2.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实验材料:‎ 烧杯2个、食盐、搅拌棒一根。‎ ‎(2)实验步骤:‎ ‎①取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每一份大约10克,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的烧杯中(50毫升)。‎ ‎②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③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 ‎(3)实验记录:‎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搅拌食盐是否被溶解 不搅拌食盐是否被溶解 我的发现 ‎(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液体是否被_____有关,搅拌越快,溶解速度越_____。‎ 三、理解与应用 ‎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么做?‎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搅拌等。因此我们可以用加热、搅拌等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 ‎7.混合与分离 ‎【学习目标】‎ ‎1.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3.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 ‎【学习重点】‎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学习难点】‎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如果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怎样把他们分离呢?‎ ‎2‎ 食盐和沙子有什么共同点?‎ ‎3‎ 食盐和沙子有什么不同点?‎ ‎4‎ ‎5‎ 二、活动探究:用水分离沙和食盐 ‎1.溶解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实验材料:‎ 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水、烧杯、搅拌棒。‎ ‎(2)实验步骤:‎ ‎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一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 ‎②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倒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③停止搅拌,放置一会儿,看看有什么变化,同时做好记录。‎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能溶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______不能溶解在水中,放置一会儿后全部沉淀在烧杯底部。‎ ‎2.分离沙和食盐溶液 ‎(1)实验材料:‎ 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烧杯、漏斗、滤纸、搅拌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2)实验步骤 ‎①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人漏斗中(如下图)。‎ ‎②在滤纸上沾点水,使滤纸紧贴漏斗,将漏斗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内,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 ‎③搅拌棒略微倾斜,一端对着三层滤纸,过滤时要使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沿着搅拌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注意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注意:‎ 在倒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的时候,搅拌棒倾斜的角度要保持在45度左右。同时,搅拌棒的下端应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上半部分,并且要用手托住搅拌棒。‎ ‎(3)实验记录:‎ 物质 过滤前 过滤后 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 ‎(4)实验结论:______溶解在水中了,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_____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分离食盐和水 ‎(1)实验材料:‎ 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盐水(上个实验过滤后的食盐和水的混合溶液)‎ ‎(2)实验步骤:‎ ‎①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两名操作员、一名记录员。‎ ‎②向蒸发皿中倒人大约10毫升的盐水。把蒸发皿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③边加热,边搅拌。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④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实验用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并做好记录。‎ 注意: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把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影响后续观察,同时避免食盐晶体飞溅,造成烫伤。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要注意安全。‎ ‎(3)实验记录: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颜色、形状、颗粒大小,并和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食盐的颗粒 蒸发皿中的颗粒 颜色 形状 大小 其他 ‎(4)实验结论:溶液中的______不能随水一起蒸发掉。‎ 三、理解与应用 ‎1.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3.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呢?‎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能溶于水中的物质,也学会了用蒸发的方法将溶于水中的物质重新分离出来。认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学习重点】‎ 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学习难点】‎ 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这些东西还是橡皮泥吗?‎ ‎2‎ 橡皮泥变成各种东西,和水的形态变化相同吗?‎ ‎3‎ ‎4‎ 二、活动探究 ‎1.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让橡皮泥发生变化。这些物品还是橡皮泥吗?‎ ‎(1)实验材料:橡皮泥一块、圆头小刀。‎ ‎(2)实验步骤:‎ ‎①设计自己想要捏制的物品。‎ ‎②小心翼翼地把橡皮泥分成几块。‎ ‎③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的物品。‎ ‎④试着把橡皮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3)实验记录:橡皮泥发生了哪些改变 过程 发生的改变 没有发生的改变 是否可以复原 用橡皮泥做成各种东西 ‎(4)实验结论:橡皮泥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但依然是_______。‎ ‎2.用纸做各种东西,让纸发生变化。我们还能确定它们是纸吗?‎ ‎(1)实验材料:纸、剪刀。‎ ‎(2)实验步骤:‎ ‎①将纸折叠成不同的形状。‎ ‎②将纸撕成小片。‎ ‎(3)实验记录:观察改变后的纸张 过程 发生的改变 没有发生的改变 将纸做成各种东西 ‎(4)实验结论:经过折叠、撕扯后的纸,依然是_____。‎ 三、理解与应用 ‎1.你认为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还能举出哪些物质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相同?‎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有可能发生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第二单元 空气 ‎1.感受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会流动等特征。 ‎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 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黑盒、学生实验器材一套,班级记录表。 小组: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PPT图片救生圈,气球,充气堡。 提问:有什么共同点(预设:都有空气) 2.揭示课题:感受空气(板书) 提问:我们了解的空气有什么特点?(预设:摸不到、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等) 提问:在你们的脑海中,空气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呼吸,植物营养——光合作用,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等) 4.小结: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二、探究研讨:空气特征(预设30分钟) (一)游戏一:传递游戏  [材料准备:三大组一套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 ‎ ‎1.出示:三样物品水、石头和空气,三个容器自封袋、透明杯子和篮子,每个容器中只能装一样物品进行传递。 2.学生小声讨论方法。 3.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并思考理由。 4.学生汇报交流: 我们用什么(容器)来传递什么(物质),理由是什么? 小结:空气容易泄漏,会流动。(填入气泡图)  三、小结与延伸(预设5分钟)1.小结空气特征,解释气泡图上的气泡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的。 2.针这些空气特征提出新的质疑。 小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后面的课堂学习。   【板书设计】‎ ‎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无 【作业设计】 1.下列关于空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B.空气很难密封   C.空气都有声音 2.下面不属于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的是(    ) A.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B.都是无色无味的  C.都要占地方 3.下列物质不属于液体的是(    ) A.牛奶      B.酱油      C.冰块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能力目标: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小矿泉水瓶、1个乒乓球、2个注射器、4根吸管、1块橡皮泥。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按照“问题——假设——论据搜集——结论——交流共享”这些环节设计的,通过组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实践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对“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体”获得更生动、更具体的感受。‎ 本课具体安排了四个教学活动:‎ ‎1、指导学生探究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2、指导学生探究纸杯中的纸会湿吗。‎ ‎3、指导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4、指导学生对水和空气进行比较。‎ 教学时间:1课时。‎ 说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在课的开始,我是用播放多媒体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以旧知带新知识的形式引入。这样的导入,符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瓶子底部的空间大了,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会喝到水。从而使“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对学生来说,这其实就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充满好奇心和幻想的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心中产生疑问“空气是不是也会占据空间呢?”。教师适时追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呢?”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究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的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的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在塑料袋当中收集空气”或“用向饮料瓶中注入空气的方法迫使饮料瓶中的水流出”这两个实验其中的一种实验。从而用实证的方法得出空气也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并完成记录单。‎ 教师首先出示为学生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利用材料进行分组实验。此时,教师参与到各小组探究活动中,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播,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橡皮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将橡皮泥取出,然后向瓶中吹气,观察水还能不能被挤出。这样做易于让学生理解,由于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才能将水挤出。当各小组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的解释,这将对后面的活动有意义。‎ 第二部分的探究活动是: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但是这个实验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是浪费材料;二是此实验方法关于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明显,但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走的现象不够直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测,这样做既鼓励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可以使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了空气会占据空间。教师操作之后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身边实验材进行同样的实验。学生实验后,要让学生解释纸没有湿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学用科学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对比实验、深入探索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这里指的是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里。而固体、液体一般情况下都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不变。对于这一科学概念,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很模糊,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楚直观的认识,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的时候和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由此把问题引向深处,继而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注射器开展下一步探究活动。‎ 学生对注射器的活塞向内压或向外拉,会导致注射器中的空间变化,对于这一现象大多数学生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教师采取了放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之前,先让有经验的学生对注射器基本构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如何开展此项探究活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教师可做适当补充,并友情提示学生在两次实验操作中,用同样大小的力,以保证实验公平。同时,还要提示学生为防止空气从注射器管口跑出,不要用太大的力进行实验。接下来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可以请学生对注射器内空气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教师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并且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释空气变化的原因。这是物质概念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尝试着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学生解释的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只要表示出组成空气的粒子的间距发生变化就可以了。‎ 最后让学生填写水和空气的比较的结果,完成教材80页最下方的维恩图。水和空气的维恩图是重要的评价学生科学概念发展的依据,收集学生的图表并且反复多次使用,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让学生在总结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寻找空气占据空间和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可变化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原理。学生对原理的解释不做过高的要求,能说明问题即可。‎ ‎  通过这部分的内容,把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把学习引向生活。因为《新课标》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尤其通过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更是给予了学生发挥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学以致用,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彰显学生创造的才华。这也正是体现了教育要以人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3.压缩空气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能通过实验去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学习用自己的实验结论来解释某些现象,体验“科学结论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这一重要的科学本质和特征。‎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科学的初步办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功与喜悦,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热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2、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3、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4、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挤压空气”的实验来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 这是什么?(ppt出示注射器照片)‎ 学生:注射器 ‎2.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注射器,继续来研究空气。两人一份材料,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 学生实验,自主研究 ‎4. 有有趣的发现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凉凉的,把口堵住,像水枪一样可以吸空气也可以把水吸进去,‎ ‎5. 后面这位男生说,把注射器的控堵住,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人这样试过吗?有什么发现?‎ ‎6. 用注射器吸入一部分空气,把口堵住,用手推和拉,有什么感受?‎ ‎(刚才试过的同学已经知道了,这样堵住是有有点累的,利用封口帽,再用手按住小红帽)‎ ‎7. 学生实验 ‎8. 学生汇报:我们把塞子堵上,吸入一部分空气,把塞子往里面推,手松开弹回来了 ‎(指导黑板上板贴示意图,手不松开时)‎ ‎9. 有没有试过往外拉?‎ 学生:可以往外拉。指导学生继续板贴 ‎10. 小结:往里推,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往外拉,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大(板贴)‎ 二、提出猜想,收集证据,基于证据,做出解释 ‎1. 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让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化了吗?‎ ‎2. 小组讨论,并记录。‎ ‎3. (学生板贴讨论结果)学生汇报 第一组(空气微粒数量不变),第二组(空气的量变化了)‎ 其他组发表看法——空气不会变多 ‎4. 统计讨论结果,空气量一样多,空气量不一样(只有一组)‎ ‎5. 刚才我们只是猜想,有没有办法证明我们的观点? 6. 到底有没有办法知道空气有没有跑进跑出?‎ ‎7. 材料保管员收拾材料,想出办法了吗?‎ 学生:把注射器放在水里 ‎8.什么样的现象说明空气有出来?‎ 学生:有气泡 ‎9. 学生实验 小红帽没有拿掉,往里推往外拉都没有气泡,空气的量一样多 ‎10. 往里推,往外拉,空气微粒是怎么变化的?(结合之前的板贴)‎ 学生:空间小了,挤在一起,空间大了,散开 ‎11. ‎ ‎12. 空气看不见,那怎么办?有颜色的气体,能不能帮助你?‎ ‎13. 学生实验 学生:往里推,颜色深,往外拉,颜色变浅 ‎14. 视频:推拉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 ‎15. 空气的量不变,空气可以被压缩 ‎16. 去掉小红帽,空气被压缩了吗?‎ ‎17. 刚才有同学提倒,推进去以后,手一拿开,就弹开了,我们都来尝试一下。‎ ‎18. 提出:被压缩的空气有什么力?弹力、弹性 ‎19. 橘子皮空气枪 ‎4.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小组: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教学过程】 ‎ 一、聚焦:聚焦质量问题,观摩操作方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本课用的简易天平、皮球、绿豆] 1.出示一年级实验中用过的简易天平,让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时候)。 出示本节课要用的放大版的天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质量问题。(说明一下指针和刻度如果看,偏转意味着什么。) 2.出示一个皮球,我们也像用回形针一样称一称皮球的质量是多少,只不过今天我们不用回形针,改用绿豆,至于为什么用绿豆,等这节课结束你就知道啦。 3.教师演示称皮球的质量。 在左盘放入皮球,左边变重,指针向右边偏转,往右盘中慢慢倒入绿豆,当天平开始动起来后变成几颗几颗加,直至天平平衡。 让学生说一说:皮球的质量相当于什么?(预设:皮球的质量相当于右盘里那么多的绿豆的质量。) 二、探索:思考探究方法,严谨实验论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 1.皮球是有质量的,相当于这么多绿豆,木块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颗绿豆,这一杯水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绿豆(教师事先称过把图加上去),那么我们这个单元主要在研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思考1分钟,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都只是你的猜想,科学家他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然后他们就去寻找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我们也来想一想用我们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验装置怎样去证实我们的猜想? 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如果想不到,适时出示打气筒。) 3.教师小结方法:我们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再放回左边的盘里。 提问:天平怎么样变化判断空气有质量呢? 预设:天平左边倾斜表示空气有质量,天平仍旧平衡说明空气没有质量。 4.如果天平左边下降了,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提问:那怎么样让天平再次平衡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操作。(预设:加绿豆。) 提问:加进去的绿豆的质量相当于什么?(预设:相当于增加的空气的质量。) ‎ ‎5.出示注意点: (1)分工明确(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人人都要观察下天平的变化),按序进行(不记得步骤的看黑板),测两次,记录数据; (2)轻声交流,动作幅度要小(任何剧烈的行动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 (3)天平快要平衡的时候绿豆要一颗一颗的加,加得多了就取出,但是一定要记住数量。 (4)听到铃声收好材料坐端正。 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绿豆数量出来的在班级记录表上记下来,展示用。 三、研讨:实验结果和发现(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 1.请全班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 ②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展示全班的实验结论,学生观察每组加的绿豆的数量,说说发现。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 3.指针的偏转不明显,偏转的格数少,加的绿豆数也很少,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很轻。(加5颗左右绿豆,10颗绿豆约0.8克)教师出示事先用电子天平测出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用数据说明空气质量很轻。 四、拓展:解释皮球放气后天平如何变化(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球针、皮球、简易天平] 1.思考: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样?并说说理由。 (预设: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 2. 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解释现象。(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 3.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 【板书设计】 4.空气有质量吗 ‎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高精度电子天平、板贴、皮球、打气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你们可以叫我陈老师,陈老师今天要考验你们的一项品质,我先不说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个视频,这个过程中我会观察你们,看看有哪些同学通过陈老师的这项未知挑战! 播放视频,教师观察 谈话:好了,考验结果已经在陈老师心中了,我想大部分同学心里还是一头雾水,其实陈老师要考验你们的品质就是耐心,这堂课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环节,陈老师想知道你们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天平的平衡。 一、聚焦袋装空气,预测空气质量。   教师出示一袋空气,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用绿豆来衡量20筒空气的质量,那今天你能来预测一下陈老师手中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吗?   学生预测结果,教师板贴绿豆,在后面记录预测数字。 继续提问:如果是这些物品(乒乓球、回形针、小泡沫球)作为衡量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教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一袋空气,称出空气质量。 1.找方法 谈话: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吗? 预设生答: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谈话:这样称出来的是空气的质量吗? 预设生答:不是,还有袋子的质量? 谈话: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我在这只袋子里打了100筒空气。你能根据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称出这100筒空气的质量吗? 预设生答:我们可以先称皮球的质量,再往里面打入100筒空气,再称一下,减一下就是100筒空气的重量了。 谈话: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 预设生答:我觉得这个皮球容纳不了100筒空气。 谈话:嗯,说得有点道理。那应该怎么办呢?上节课我们是打了多少筒呀? 预设生答:我们可以先称20筒空气的质量,然后再乘以5就是100筒空气的质量了。 ‎ 谈话:你的小脑袋瓜真灵活,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若是不明白,请跟随陈老师的脚步,我们再来捋一捋思绪。 教师出示板贴,一步步讲解类比转化思维:首先我们将这袋子里的100筒空气平均分成5份,打到5个皮球里,那每个皮球只要打多少筒气? 生答:20筒 教师:是的,这样我们打气是不是方便多了。接下来我们只要称出这20筒空气有多重就可以了。怎么称还记得吗? 生答:先在简易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瘪皮球,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接着在球里面打入20筒空气,再放上去,我们会发现指针往左边偏了,我们继续在右边放绿豆,直到平衡,之后放进去的绿豆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教师:你的记忆力真棒,帮助大家回顾了上节课的称法,那我们需要每个皮球都打入20筒空气,都去称一遍吗? 预设生答:不需要,因为是平均分的,我们只要称一遍,最后乘以5就可以了。 教师:真厉害,假设陈老师称出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颗绿豆,那100筒空气的质量就是多少颗绿豆? 预设生答:25颗。 2.称重量 谈话:同学们,刚刚我们用绿豆衡量了100筒空气的质量,那如果换成回形针、乒乓球等,应该怎么称呢? 预设生答:可以再用回形针称出瘪皮球的质量,往里面打20筒空气,再加回形针,之后加的回形针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谈话:嗯,这也是一个方法,可是陈老师给你们的回形针数量有限呀,好像都不能称出一个瘪皮球的质量。(教师可以再讲台上演示一下)其他同学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预设生答:刚刚我们已经用一杯绿豆衡量出了瘪皮球的质量,只要把之后加在盘外面的绿豆拿去,天平又会向左倾斜。我们只要再慢慢加入回形针,那之后加入的回形针数量就是20筒空气的质量。 谈话:你真是聪明小博士呀。其他同学听懂了吗?我请人再说一说。 若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听不懂,教师可利用板贴进行演示。 ‎ 接下去,教师布置学生实验,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1号为材料员收发整理材料。每个同学轮流做实验,1号同学用绿豆衡量,2号同学用回形针,3号同学用乒乓球,4号同学用小泡沫球。其中一个同学在称量时,他对面的两位同学为打气员,旁边的同学帮助一起观察指针。最后,每位同学都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实验时间为18分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做出来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的大表格内。 三、研讨空气 1.如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这个问题已经放在课堂导入部分,第一步是搞清楚100筒空气相当于5个20筒,第二步是取5份相当于20筒空气的物品。 2.跟学生一起计算大表格中10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物品?从中分析每一小组数据差异的原因? A.可能是读数不准确造成的。 B.可能没有等待指针平衡就在添加物品,导致实验误差。 C.每颗绿豆并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此各组之间也会存在微微的差异。 2.比较这袋空气和其质量相当的物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质量的2种物体,一袋空气的体积可以比几粒绿豆大得多。主要是给学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给今后密度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拓展——用电子秤称空气质量 谈话: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好些精确的工具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出示篮球、电子秤、打气筒,称量打气前后示数的变化。 【板书设计】   ‎ ‎ ‎ ‎6.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过程与方法 ‎     学生做一个“热气球”,体会热空气上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 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热气球工作原理。‎ ‎ 难 点:解释热气球上升现象。‎ 教学准备:塑料袋、蜡烛、火柴等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一些旅游景点会提供游客乘坐热气球的服务,有没同学乘坐过热气球?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让热气球升上去的吗? (预设: 热气球是通过加热升上去的。)‎ ‎2教师出示人们加热使热气球上升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人们做了什么使热气球升了上去? (预设: 加热里面的空气。)‎ 谈话: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 -个模拟热气球,通过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我们来做热气球》‎ 二、探索: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1支,纸筒1个,点火器1个,学习单,学生活动手册]‎ ‎1.提供材料,尝试设计 ‎(1)提问:老师有一个较大的塑料袋,这个就是今天我们课堂上的“热气球”。当然,只有这一个塑料袋当然没法直接让它飞起来,还需要什么? (预设: 用火来进行加热。)‎ 教师出示蜡烛,演示用点火器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谈话:现在,我们能利用这个热源来让“热气球”升空了吗,谁愿意上来试- -下。‎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直接用蜡烛加热塑料袋里的空气很难,容易使塑料袋受热熔 ‎ (3)教师出示纸筒,提问:为了避免蜡烛火焰温度过高直接熔化“热气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纸筒,你们知道纸筒怎样使用吗?小组同学讨论,并在学习单上画出纸筒和塑料袋的位置(画设计图) 。‎ ‎(4)展示学生的设计图,讨论优劣及分析需要注意的事项:纸筒带有孔的一面靠下, 需要进气; 塑料袋的边缘不能过 低,以免把进气孔堵住;纸筒上端温度仍然较高,塑料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纸筒上端....(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尝试逐步引出材料,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每-种材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再通过画设计图,思考材料之间的组装方式,同时清楚认识到活动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观察什么。)‎ ‎2.“热力”升空,感知变化 ‎(1) 谈话:接下来我们不仅要让“热气球”升空,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是怎样升空的。所以在活动开始之前,要首先看学生活动手册,来了解活动中重点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学生阅读活动手册,了解观察的重点及思考记录的方法。‎ ‎(2)提供材料,学生活动:利用蜡烛、纸筒让“热气球”升空。‎ ‎“升空”要点:小组同学要互相配合,袋口朝下尽量撑开,底部拉高使塑料袋处在一个最优状态,保证蜡烛能加热到塑料袋中足量的空气但不会加热到塑料袋本身;塑料袋需要加热比较长的时间,待它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时,小组同学-齐放手,尽量让塑料袋竖直升空。本次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导致塑料袋受热熔化变形,所以教师需要多准备一些塑料袋 提供给学生。‎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上交材料。‎ ‎(设计意图:“热气球”升空的高度并非本次活动的重点,本活动意在通过模拟塑料袋,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活动手册的记录尤为关键,所以在活动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活动的目的及记录的主要内容,以便在活动过程中找到观察的重点。在活动中,学生势必会在意"热气球”上 升的高度,这需要教师对小组活动进行指导,也需要进行多次尝试,来熟悉升空的技巧及相互间配合的默契程度。)‎ 三、研讨:实验发现及解释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回顾活动,分析成败 ‎(1)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的很高,过了比较长的时间才落下来,说说看,你们时怎么做的?有什么技巧吗?‎ ‎(2)讨论:也有些小组的“热气球”飞的没那么高,也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做的?遇到了哪些问题?‎ ‎2.讨论分析,解释原因 ‎(1)展示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情况,讨论:加热前后,塑料袋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从袋子的体积,表面的温度,手拎的力度以及袋子的绷紧程度等方面来描述袋子的变化。再由袋子的变化思考空气加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讨论:塑料袋加热后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 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有逻辑性的解释塑料袋升空及落下的原因,在解释的细节中,尤其希望学生能形象地描述加热前后袋中空气的变化。如果学生能用前面学习到的微粒来表征,说明学生的解释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拓展:孔明灯飞行原理及危害的认识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教师课件出示孔明灯图片,提问:孔明灯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自由~飞行的“飞行灯,我国一些地区有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的习俗,谁来说说孔明灯飞行的原理? (预设: 它和热气球的原理-样,利用热空气膨胀会上升带动孔明灯飞行。)‎ 提问:为什么孔明灯飞行的时间会更长?(预设:孔明灯的火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 ‎2.教师课件播放视频--燃放孔明灯的危害,提问:谁再来说说你对孔明灯有什么新的认识? (预设: 孔明灯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弓|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 ‎3.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现象 ‎ ‎ 表面变热了  空气变热了 ‎ ‎ ‎“热气球”加热    “热气球”变得鼓起来     空气体积膨胀 ‎ ‎ 手要拎着→手要按住      空气会上升 ‎ ‎ ‎7.风的成因 ‎ 【教学目标】‎ ‎  1.能从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  2.能用简单易得的器材做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对比模拟实验,运用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归纳风的.成因。‎ ‎  3.运用知识迁移,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尝试探究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  【教学思路】‎ ‎  观察——质疑——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小结——运用 ‎  【教学准备】‎ ‎  1.课前收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  2.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线、羽毛、硬质透明塑料罐(风箱)、蜡烛、打火机、檀香、等。‎ ‎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引发孩子们对科学实验的向往。(略)‎ ‎  一、导入 ‎  (一)师出示纸风车 ‎  1.边拨动风车叶片边说,我可以这样让它转起来。‎ ‎  2.你们还可以怎样让它转动起来?(生上台演示)‎ ‎  3.谁能让它转动得更快一些呢? (生上台演示)‎ ‎  师质疑:没有接触到风车,怎么就让风车转动了呢?‎ ‎  生明确纸风车在有风的情况下就能转动起来。(师相机板书“风”)‎ ‎  风是怎样形成的?指名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明确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师板书“空气”)‎ ‎  (二)课件出示风筝图片 ‎  谈话:我们能用嘴把风筝给吹上飞上天吗?那怎样的风可以做到?(自然风) 自然界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是什么原因让空气流动起来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究自然风形成的奥秘。(PPT出示课题“风的形成”)‎ ‎  【设计意图】‎ ‎  摒弃了教材中的问题导入,改了用孩子们熟悉的“风车”作为本课切入点。易于调出学生之前学过的经验与知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易于学生对“人造风”“自然风”概念的构建。‎ ‎  二、探究 ‎  (一)设疑 ‎  过渡:要想知原因,仔细看视频(关于放飞孔明灯的一段视频)‎ ‎  1.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说明视频里的人干什么,大致说清孔明灯点火前后的状态)‎ ‎  2.看了这段视频,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  (二)猜测 ‎  谁能试着解释一下?(生尝试解释)‎ ‎  (三)演示 ‎  1.师出示铁架台,用细绳的一端系上一片羽毛,另一端绑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着蜡烛。‎ ‎  师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大胆猜测,如果把蜡烛点燃会发生什么现象?‎ ‎  2.点燃蜡烛,指导学生观察。‎ ‎  3.师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  过渡:想把答案找,赶紧动动脑 ‎  4.学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的“探究一”部分。‎ ‎  5.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  6.PPT出示科学在线:孔明灯小知识 ‎  相传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竹篾扎了一盏纸灯,在灯的下面燃着一团松脂,灯便浮升起来,悬在空中,用它来传递作战信息。后来人们称它为孔明灯。这可比热气球的出现早了近1500年。‎ ‎  7.现在你能解释孔明灯升空的原理吗?(生尝试说明理由)‎ ‎  【设计意图】‎ ‎  用质轻易得的羽毛代替教材中的纸螺旋圈,更能体现空气受热后“向上”运动的方向。边演示边详细地讲解,为之后的学生分组实验作出示范。“科学在线”的呈现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能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  (二)探究二(分组实验)‎ ‎  过渡:利用刚才的发现,让我们继续探究。‎ ‎  1.师:加热后的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产生流动吗?‎ ‎  2.引导学生科学地猜测是要有依据的。‎ ‎  3.联系生活去尝试理解。‎ ‎  【设计意图】‎ ‎  让学生经历结论得出的全过程,亲身参与到实验器材的选取与改进。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实验离我们并不遥远,实验器材的获取也是可以用身边的物品加以改造形成。‎ ‎  过渡:想要探究竟,动手来验证。可是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是能给空气“抹上颜色”就好了。从而引出檀香在实验中的作用。‎ ‎  4.出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提出使用打火机点燃檀香的方法及熄灭檀香借助湿纸巾)‎ ‎  5.分组实验,完成报告单。‎ ‎  6.汇报交流。‎ ‎  7.形成结论。‎ ‎  【设计意图】‎ ‎  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小的调整。如:实验箱用废弃透明的塑料瓶代替。虽然相比玻璃而言,熔点较低,但这对于具备一定实验操作能力的五年级孩子们来说问题不大。在老师之前演示实验的提醒和示范下,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湿毛巾改用湿纸巾,便捷的同时也方便檀香的熄灭。具体详实的实验要求和温馨提醒保证了分组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过渡:实验室里,我们用小小的蜡烛制造出了风,自然界中谁来替代蜡烛呢?(太阳)‎ ‎  师出示一段微课视频讲解: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这就出现有的地方气温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过来补充,空气不停地流动,风便形成了。‎ ‎  三、知识运用 ‎  解释暖气片的安装位置。‎ ‎  【设计意图】‎ ‎  尝试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利于让孩子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  四、知识小结 ‎  畅谈收获 ‎  五、知识拓展 ‎  猜测风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导学生课外验证。‎ ‎  【板书设计】‎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交流研讨,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学生通过研讨活动,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尝试用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3.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回顾和反思整个单元内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补充完善班级记录表,能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整理信息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有分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大气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采取行动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难点: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第一节课画的气泡图等。‎ 教师准备:之前课时的班级记录表,ppt,微课,板贴,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预设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火星旅行,想不想去?‎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和火星吧。板贴地球和火星图片 地球和火星表面都有一层厚厚的空气,有没有同学知道叫什么?‎ 预设:大气层。板贴 ‎2.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什么,有什么作用?‎ 预设:生存,呼吸,呼吸需要氧气,二氧化碳。板贴 ‎3.再看看火星大气情况(ppt出示火星大气情况)。我们这样可以直接去火星么?你的理由?你有什么办法?根据生成进行板贴。‎ 预设1.需要宇航服,宇航服提供什么保护和支持?呼吸的氧气,温度,保护。‎ 预设2.要用火箭,燃烧。‎ ‎4.那我们就准备跟着探测器一起去火星了,去的路上,请解决这两个问题。‎ 1. 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设计意图:换一个陌生环境,让学生有新鲜感,利用宇航服完成大气层,呼吸等知识点的教学,缺乏氧气难以生存,可以说明空气是一种资源,在火星上属于稀缺资源。利用火箭,知道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 二、探索研讨:系列化微课,一一突破(预设25分钟)‎ ‎1.播放微课1(大致内容:火箭发射,燃烧。探测器进入大气层,燃烧。着落时缓冲,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 刚刚你看到了哪些利用了空气的现象。‎ 预设:降落伞,缓冲火箭,气囊,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外加实物板贴。‎ 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征或者作用?引导学生复习班级纪录表内容。‎ 预设:缓冲,有弹性。压缩,占据空间。‎ ‎2.探测器成功降落了,宇航员已经在工作了。播放微课2(大致内容:火星救援片段,宇航员遭遇风暴,撤退时主人公马克被击中,留在了火星,其余队员逃离火星。)‎ 出现了什么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出现了风暴,沙子被风吹起来了。‎ 其实地球上也有很多类型的风。ppt出示沙尘暴,台风,龙卷风图片。‎ 风带来的都是坏处么?有没有好处?‎ 预设:清凉,发电。复习前几课内容,板贴风力发电。‎ ‎3.马克还活着吗?播放微课3(大致内容:马克大难不死,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刚刚片段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马克在火星上种土豆等待救援。‎ 那植物需要空气么?‎ 预设:有需要和不需要空气的,分别说说理由。同学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植物怎么利用空气?‎ 预设:初级要求植物需要空气进行呼吸。部分同学会说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板贴,根据生成画箭头。‎ ‎4.马克很高兴的在火星上等待救援,真的这么顺利么?微课4(大致内容:马克的居住舱爆炸,土豆全部死亡,存活时间大打折扣。)‎ 马克遇到什么困难了?原因是什么?‎ 预设:居住舱爆炸,土豆死光了。‎ 爆炸,可能原因1:里面热,外面冷。蜡烛在里面,空气宝宝想往外流。(风的形成)‎ 可能原因2:里面空气多,外面空气少,空气宝宝会想方设法往外流。(压强差,学生前概念。)‎ 原因3:被风暴击中,出现破损。‎ ‎5.马克只能度日如年的继续等待救援,能救援成功么?同样,带着这两个问题哦。1.观察到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2.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么?‎ 播放微课5(大致内容:地球派救援来,但救援出了点问题,最后利用空气进行推进,完成救援。)‎ 刚刚观察到了哪些和空气有关的现象?你能解释么?‎ 预设: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推进,改变运动方向。‎ 解释:空气能被压缩,流动,占据空间。根据生成适时板贴。‎ ‎6.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地球。火星和地球,你更喜欢居住在哪里?你的理由?‎ 预设:说明理由都可以,复习本课内容。‎ ‎7.PPT出示大气污染图,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星际移民太不容易了,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爱护环境,绿色出行。‎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观看微课,发现微课中有哪些运用了空气的现象,结合学过的知识,尝试用科学用语解释本质特征,迁移应用。利用板画把每一个剧本的关键点贴出来,每一个关键点,解决一个教学目标,6个关键点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依次完成大气层,生物呼吸,燃烧,具有能量,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意识等本课目标和前七课已经掌握知识点的梳理。‎ 三、单元小结。(预设10分钟)‎ 先集体梳理班级纪录表,把本课内容完善到纪录表上,完成单元班级纪录表。用不同颜色的资料进行梳理,明确每一课的任务。‎ 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合适的半结构的图表进行总结。‎ 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从概括、 归纳、 整理的角度,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内容, 用多种形式总结提炼。‎ 四、 课外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总结。‎ 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如创作诗歌,打油诗,改编热门歌曲等。‎ ‎【板书设计】‎ 附件1‎ 班级记录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无 ‎【作业设计】‎ 课外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总结。‎ 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复习,如创作诗歌,打油诗,改编热门歌曲等。‎ 第三单元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  ⒈知识目标:‎ ‎  能说出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  ⒉过程与方法:‎ ‎  ⑴实地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  ⑵坚持观测天气和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 ‎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教师和学生观察天气,认识天气,预测天气。‎ ‎  难点:推测天气变化的经验和用物象预告天气的活动。‎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天气,你有没有关心天气的变化?你看过(听到)天气预报吗?‎ ‎  2.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关注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天气的一些问题(板书:我们关心天气)‎ ‎  回答。‎ ‎  教学导入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常识中体验天气变化现象。‎ ‎  二、不同的的天气 ‎  1.说说自己曾经遇到过哪些天气,在不同的天气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  2.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 ‎  3.‎ ‎ 同学们知道的生活常识可真不少!知道怎样保护自己。那么在好天气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当你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又该怎么办 ‎  4.看来天气的好坏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老师想每天都在日历上记录天气的情况,怎么记大家帮助我想一个既方便又形象的办法吗?‎ ‎  出示记录天气的表格。‎ ‎  5.谁愿意把你们设计的符号拿到前面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看看天气预报中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 ‎  6.鼓励学生坚持用简图记录一周的天气。(或者长期记录)‎ ‎  1.提示:今年10月广州有百年一遇的大暴雨,经历过的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  2. 为各种天气设计一种符号来记录。‎ ‎  3.用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 ‎  通过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讨论,引导出影响天气的各种因素,这样让学生更能准确的掌握影响天气的各种细节。‎ ‎  三、生物预报天气 ‎  1.在大自然中,生物也能预测天气,老师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蚂蚁搬家,必有雨下”。这是在说什么?‎ ‎  2.生物为什么能预告天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黄色方框中的资料。‎ ‎  3.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可以预告天气?‎ ‎  1.学生回答、阅读课本38页。 观察课本第4页插图,泥鳅、燕子、蚂蚁怎样预告天气?(泥鳅出水,燕子低飞,蚂蚁上树等都预示着快要下雨了)‎ ‎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把有关天气谚语等表达出来。‎ ‎  结合语文知识的学习,课前的学习,;了解气象规律。‎ ‎  四、预测未来的天气 ‎  1.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的。要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你有哪些办法?‎ ‎  2.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 ‎  1. 观察课本第39页下两幅插图。北京地区2001年9月22日的天气预报。‎ ‎  2.回答:火险等级,穿衣指数,晨练指数,晾晒指数,旅游指数……‎ ‎  利用课本资源,和学生身边接触到的信息为教学服务。‎ ‎  阅读和拓展 ‎  1.通过今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天气的话题,你有什么收获?‎ ‎  2.气象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呢?‎ ‎  3.课后同学们要设计一个全天测量的计划,它包括天气气温,风,云,雨等内容,把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我们要开一节科学讨论会,会上请同学展示测量成果。‎ ‎  讨论交流。‎ ‎  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 ‎2.认识气温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能说出气温计的基本构造。 2.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是“℃”,读作“摄氏度”,并会读会写。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特别是零下温度的读数。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对工具要爱护。 2.培养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探究各种各样温度计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感悟气温的测量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温计模型。 小组:一支气温计、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习单。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与学生之间谈话,聊聊身上穿的衣服,衣服是谁给你选的?为什么这样穿? 你自己选会根据什么来选择?夏天天气热,我们要穿薄的T恤、裙子,冬天天气冷,我们要穿棉袄、羽绒衣。引导学生依据环境的冷热程度来选择着装。 一、聚焦:认识多种多样的温度计(预设5分钟) ‎ ‎1.师: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水的冷热程度我们叫水温,人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体温。那么空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出示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温度计图片,请大家认一认。 2.提问:那么第一单元我们来测水温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哪个温度计?如果有个小朋友来跟我说感觉身体有些发烧,到底有没有发烧,我们用哪个温度计来测?今天这个单元我们要了解天气,测得是哪个?(气温),大家看,如果我要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大家选哪个温度计?那我们来看看气温计长什么样。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30分钟) (一)活动一:我会观察(1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支气温计、每人一张学习单] 1.明确观察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按顺序完成学习任务: ⑴连一连: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⑵填一填: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符号表示是什么? 2.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轻声讨论。说清楚要求后下发材料和学习单,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贴一贴温度计的构造,下面同学核对,如有问题提出来。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温度的单位,教师板书“摄氏度”请学生一起书空,强调符号小圈的位置扛在大C的肩上。提一提右侧的华氏度,强调我们要看左侧的刻度和数值。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20分钟)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习单] 1.认识了气温计的构造,我们来细细看看气温计的中间刻度部分,拿出气温计模型,强调看蓝色一面,左侧刻度和数值。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位置非常特别,也非常重要的数值?引导学生关注0。 2.教师把气温计模型的液柱拉到0℃,请学生说写作和读作,教师板书示范。 3.学习零上温度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10℃、23℃,学会看整十的刻度和数格数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梳理零上读数的方法——零上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结合抽拉气温计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来抽拉。小组每人一次抽拉的机会,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抽拉。 4.学习零下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5℃、-12℃,学会看5这条刻度线和零下数的方法,总结——零下温度,从零开始往下数。 5.完成学习单上的读数练习,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请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纠错,再次巩固方法。 6.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我们来看看气温计上显示的今天我们这个报告厅里的气温是多少?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天气日历表中示范下记录。以后我们可以每天利用气温计观测气温,并把它记录到学习单上。 7.学生思考并交流: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精准测量,可知冷暖,长此以往,发现规律。 提供小资料进行阅读,简单交流气温的测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三、比较: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5分钟)(机动环节) ‎ ‎1.PPT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示从构造、最高温度、一大格、一小格、用途这些方面去观察。 2.交流发现。 3.小结: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基本结构相同,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对应。‎ ‎3.测量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 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 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 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 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25分钟)‎ ‎(一)去室外测量气温 ‎ [材料准备:每组2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 ‎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 ‎5.PPT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 ‎·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特别强调:测量地点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计离地面高度1.1米,建议教师在课前事先选好地点,标上组号,并准备好挂钩,方便学生测量)‎ ‎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10.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 ‎(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材料准备:活动记录册、上节课的测量数据]‎ ‎1.提问: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3.提问: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 ‎4.PPT演示: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 ‎①找气温,点上点;‎ ‎②对应条,划横线;‎ ‎③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3.提问: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小资料]‎ ‎1.总结: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教师PPT展示。‎ ‎4.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 ‎【板书设计】‎ ‎3.测量气温 早晚低,午后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一、 课堂上需要教师自主设计一份活动记录单,并使用。‎ 测量气温记录单 日期________ 小组________‎ ‎1.当天气温记录 测量地点 测量时间 气温(℃)‎ ‎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日期:____ 地点:______‎ 测量时间 气温(℃)‎ 早晨(8:00)‎ 第二节课后(10:00)‎ 中午(12:00)‎ 第六节课后(14:00)‎ 傍晚(16:00)‎ ‎4.测量降水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测量。‎ ‎2.学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善天气日历的记录。‎ ‎3.对天气现象的观测产生浓厚兴趣。‎ ‎4.知道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会通过测量降水量指标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简易雨量器对降水量进行测量,熟记降水量的六个等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材料:直筒塑料杯或玻璃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和喷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好多种天气,其中下雨、下雪都是天气现象,那么下雨天时,我们怎么知道雨下的大小呢?`````````‎ ‎2.学生自由回答:雨滴的大小,下雨的时间长短等。‎ ‎3.教师介绍气象学家使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强调下雨下雪都是降水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种降水形式。`````````‎ ‎4.教师导入本课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降水量。‎ ‎5.板书:测量降水量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制作简易雨量器。‎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和方法。‎ ‎(2)教师提问:根据上面的步骤,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3)展示教学课件总结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注意事项。‎ ‎(4)学生参照教学课件用准备好的材料分组制作简易雨量器。‎ ‎(5)将各组制作的简易雨量器进行评比,谁做的最好、最标准。‎ ‎2.模拟降雨,练习使用简易雨量器。‎ ‎(1)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模拟测量降水量,并填入记录表格,知道气象学家测量降雨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情况。`````````‎ ‎(3)学生完成随堂学第4题,总结回顾测量降水量需要注意的事项。‎ ‎3.比较确定降水等级。‎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降雨量等级标准。‎ ‎(2)学生比较本小组测量降水量与等级表上的数值,判断本小组模拟的是哪个等级的降雨。‎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 ‎(2)学生根据经验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展示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如何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完善天气日历的记录,在下雨天进行降水量的测量;‎ ‎2.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板书设计】‎ 测量降水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容易将降水和降雨混淆,要强调降雨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制作雨量器时,器材的选择必须上下口径一致,学生一般没有这种玻璃杯,可以用近似圆柱的饮料瓶代替,下部如果不平整可以先加入适当的水使其平整,将“0”刻度线提高。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杯子的口径对降水量的测量没有影响。降雨量的六个等级学生一般很难记住,需要在课堂上反复提醒记忆,在课堂中也应强调毫米和毫升的区别,以免学生混淆。`````````‎ ‎5.观测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 ‎ 小组: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组风的照片] 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预设:是风引起的。) 2.提问: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预设:观察各种事物) 3.提问:你能描述今天的风吗?(生自由回答) 4.很多同学们说到了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和风速(风的大小)。提问:我 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风向和风速呢?(生自由回答) 5.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 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套制作小风旗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图片,这面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为了可以随时测量风速,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 2.学习教科书上自制小风旗的方法。 3.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小风旗的制作。 4.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0级、1级、2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 5.介绍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 房的操场中央,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测量并记录风向。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 0、1、2 来表示当天的风速。 7.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8.视频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 1.回顾观测活动,说说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 2.提问: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 (预设:相同,若出现不同,可能因为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改变。) 四、拓展:自制风向标(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套自制风向标材料] 1.出示自制风向标,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制风向标来判断风向,演示风向标的使用。提问:它是怎么判断风向的?(预设: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2.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 3.出示讲解风向标制作过程,布置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 ‎ ‎  【板书设计】   5.观测风 风向 :八个方位 风速 :三个等级(0级无风  1级微风  2级大风)‎ ‎6.观察云 ‎【教学目标】‎ ‎1.知道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构成。知道云的三种主要形态,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给云分类。‎ ‎2.学会画出云的基本形状,学会观察云的科学方法。‎ ‎3.对云的观察产生浓厚兴趣。‎ ‎4.知道云量的观察对人类的出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空气的各种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白纸板、分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展示课件,猜谜导入,提出课件上的谜语让学生猜答案。‎ ‎2.揭示谜底,并解释云的形成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构成。‎ ‎3.知道了云的构成,那我们今天来好好认识云这位新朋友,板书:观察云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室外观察云。‎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白纸板,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天上云的形状,画在纸板上。‎ ‎(2)教师回到教室展示图片云的三种主要形态,让学生拿出自己小组画的形状与图片对比,判断刚刚自己小组观察到的云属于哪种形态。‎ ‎2.填写天气日历。‎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三种记录分类。‎ ‎(2)学生参照记录分类,判断今天该如何记录,填在自己的天气日历上。‎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所画的云的样子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云的形态的呢?‎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根据云的形状和多少来记录。‎ ‎4.完成随堂学,巩固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将云量的记录填充在天气日历中,并坚持每天观察云量。‎ ‎【板书设计】‎ 观察云 ‎【教学反思】‎ 云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东西,但真正让学生能准确地用“晴、多云、阴”描述云量的多少,就有点困难。往往学生不能分清楚的是多云和阴这两种天气。利用书本上的三个圆圈认识云量是一个难点。本节课另一个难点是让学生对层云、积云、卷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个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过远,学生理解起来需要的时间较长,书面上的判断容易,但实际观察时又拿不定主意。在攻克这些教育难点时,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科学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敢猜、敢想、敢说、敢做的探究意识,并提高知识的应用率。‎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l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 科学探究目标 l 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 科学态度目标 l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 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 为学生准备: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气温统计表、降雨量统计表。‎ 教师准备:相关PPT、气象学家记录的天气日历。‎ ‎【教学过程】‎ ‎1. 展示天气日历 以小组展示或班级展览会的形式展示天气日历,同学相互学习。‎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讨论:与我们的天气日历比较,有哪些共同点?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展示、交流是重要的技能,也可以在展示自己的记录、观看其他同学的记录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同学的进步。‎ ‎2. 统计天气信息 各个小组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云量、风力、风向、气温柱状图、降雨量柱状图上的数据进行整理。‎ 统计云量:我们的天气日历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天?哪一种天气最多?哪一种天气最少?‎ 统计风向风速: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统计气温: 我们能从气温柱状图中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吗?‎ 统计降雨量:这一季节的降雨量有什么特点?‎ 各组交流统计的方法,教师对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里的一位成员按照日期的顺序,依次读出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情况,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则统计该类现象的天数。‎ 设计意图:分工协作统计天气信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分析天气信息 统计完成后,教师引导各组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各组的统计分析报告,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因为各组每天的观测时间、观测地点的不同,风的记录、气温的记录等有差异是正常的,学生使用的工具比较简陋,观测技能水平也较低,也会使观测的精确性受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交流,总结自己对这段时间天气情况的认识。‎ ‎ 4.了解气候 ‎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 补充《二十四节气歌》的来源。‎ ‎【板书设计】‎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云量 整理天气信息 气温 降雨量 风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课堂活动记录有两个内容,一是整理分析这段时间的天气日历。二是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四个记录表格要求学生从云量、气温、降雨量、风的情况这四个方面对近3周的天气日历进行简单统计与整理。风的统计表格中除了要找出风最大那天的风速和风向,也可以请学生分析这个月主要刮什么风向的风。在统计气温变化时可以用“低—高—低”等简单的趋势词语来表示,也可以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 第二个记录表是让学生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指向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趋势,在引导学生充分分析上面四个表格中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整体来说这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希望学生能从云量、气温、降雨量、风的情况这四个方面对近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作概括性的描述。‎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及其制作过程。‎ ‎2.通过视频或实地学习感受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3.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运用知识改善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天气日历,记录、统计和分析天气情况,那么未来的天气情况能够预测吗?‎ ‎2.学生回答。‎ ‎3.能,我们通过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最近几天甚至一周后的天气,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板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1)教师给学生展示天气预报视频,提问:同学们在这段天气预报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那这些信息与我们记录的天气日历有哪些不同呢?‎ ‎(2)学生根据天气预报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天气预报可以知道这么多信息,那这些信息是哪里得到 的呢?‎ ‎(4)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5)让学生质疑问难,说说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对哪些步骤、环节是不理解的?‎ ‎(6)引导学生完成随堂学第3题。‎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观看天气预报制作视频资料,思考天气预报在制作过程中,每个阶段主要解决什么 问题?‎ ‎2.学生分小组观看并讨论。‎ ‎3.尝试用思维导图画一画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学生分组讨论,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从生活、出行、学习等各个方面讨论。‎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收知识,但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集中,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平衡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另外在认识天气预报的意义上应多留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