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教案 (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教案 (6)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望天门山》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内容。‎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网络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 ‎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 教学思路:本班学生中等生偏多,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平时课堂表现力不够,本次上课我准备采用小组评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力,争取做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互助 教法、学法指导: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通过对文字、书法、音乐、绘画的赏析,达到诗书琴画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相交相融,不断锤炼学生的艺术通感,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在情境中反复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的神韵。‎ 课型:古诗欣赏课、讲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以旧引新教育免费资源, C1 u; [6 k: H$ O9 P 师:同学们,知道吗?古诗是我国文化长廊里一朵耀眼的奇葩,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画,猜一猜是哪首诗? : Y# U1 S! M! z/ J  e: P教育免费资源多媒体显示四幅画师:同学们猜诗很准确,背得也不错,再看看这一幅画,又是哪首诗呢? . K8 t5 p$ _4 i" R5 feduzy.5d6d.comeduzy.5d6d.comeduzy.5d6d.com生:《望天门山》教育免费资源1 [! i- - }" Q4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1 ?( S6 r8 H7 f1 |2 Feduzy.5d6d.comeduzy.5d6d.comeduzy.5d6d.com z师:看来你预习得很认真呀!是的,这幅画就是《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所配的画,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那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课题)‎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 ‎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了诗中内容。 师: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 关于李白,你们了解多少呢?师:真不简单,同学们竟然对李白了解得这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请同学们看屏幕吧!自然美图* V( E9 {' W1 @ (课件显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热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 )教育免费资源. j, c' ?/ 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9 P8 {& Q$ `; P, R9 J, s3 S- t自然美图师:好,对于李白,大家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他的《望天门山》这首诗吧!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遇到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                               1、' {4 V! K8 l. D教育免费资源多媒体显示学习要求(让一名学生朗读学习要求): ‎ ‎(1)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  4 % t: Z& a3 e) U) v师:根据要求开始学习吧!1 x3 g' s! W6 Y/ u5 C! h# i" _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Edu ‎3、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1 V( @; O0 R% |) L* E5 X4、展示学习成果。自然美图- Q1 F6 U' a9 X 5、学生质疑,教师通过点拨、提示、借助课件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 (1)诗句里写道“碧水东流至此回”里面的“回”字我不太理解,难道是长江水流到这里又回去了吗?‎ 师:你的理解真棒!这句诗中“回”字用得传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现在大家明白“回”字在诗句中的意思了吗?* d/ _9 ^3 K9 v ‎(2)诗里说“两岸青山相对出”,东西梁山是高大的山峰,怎么能用动词“出”呢?“出”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欣赏课件:诗人在茫茫长江之上,孤帆顺流而下,远处天门两山扑入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这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师总结: 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大家还有问题吗?‎ ‎6、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况。‎ ‎(1)师指图,学生快速地背出这句诗。‎ ‎(2)学习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重点分析乾隆皇帝对这首诗的高度评价:言尽意不意。‎ ‎(3)比较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意境。‎ 师:让我们来读两句李白另外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出示两首诗句。‎ 师:读完后,你似乎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师:是啊,望着远去的孤零零的朋友的小船,很感伤;只留下自己孤独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黄鹤楼上,想到再没有老友一起作诗喝酒,很感伤。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把这两句再读一遍)‎ 师:同样是“孤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里的“孤帆”,是否也是一种感伤的情绪呢?‎ 师:为什么在这里却没有呢?请大家看看主要是因为哪个“字”?‎ 三、情感朗读,升华主题。‎ 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有很多种读法。‎ ‎1、指导学生三种古诗读法。‎ ‎2、学生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大胆秀自己:‎ ‎(1)、韵律读。(双手配合)‎ ‎(2)、美 读。(有感情地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 ‎(3)、吟 唱。(用自己熟悉的歌谱来唱)‎ ‎3、反馈。‎ ‎4、师小结: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读法,让李白的诗继续名扬千古。‎ 四、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1、简介长江,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 ‎2、搜集歌颂长江的名句。‎ ‎3、师小结:这些诗都描写了长江水波浪滚滚、气势磅礴的雄奇之美。我们不由地赞叹:祖国的山水多美呀!‎ 五、课时小结,音乐渲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诗人李白,学习了他的《望天门山》一诗,大家的表现老师非常棒,其实李白只是古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搜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风景名胜,同学们也可以仿照李白的写法赞赞它们,多学、多写,说不定你们也能成为大诗人哟|!同学们,你们就是明日之星,让我们为成为大诗人而一起努力吧!最后,让我们在一曲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中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六、课外拓展 ‎1、欣赏、诵读、积累古诗名句。‎ ‎2、提笔赞赞我们周围的风景名胜。‎ 板书设计:‎ ‎ 楚江 开 (吞吐山河)‎ ‎ 望天门山 碧水 回 (急流回荡)     热爱、赞美 ‎ 青山 出 (雄山对峙)‎ ‎ 孤帆 来 (江水天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