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荷花课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荷花课堂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荷 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挨挨挤挤、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增强对荷花的感情认识。‎ ‎2.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记忆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美丽的荷花时,体会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领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夏天。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学生交流)你们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更深入地了解美丽的荷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胀”,平舌音“姿、随”,翘舌音“势”和多音字“挨”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止”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5‎ 胀:小店新开张,诚信卖蚊帐。这天肚子胀,出货忘记账。‎ 仿:小芳把纱纺,作坊受采访。勤劳人效仿,志坚不彷徨。‎ 佛:开水要煮沸,贝雕费用贵。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风吹。‎ 瓣:言语来争辩,有点细分辨。种瓜花瓣香,丝线扎小辫。‎ 随:小隋进部队,父母紧跟随。一去二三年,抢险伤骨髓。‎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蓬”的“艹”要盖住“逢”。‎ ‎“胀”左窄右宽,“长”的撇捺相呼应。‎ ‎“裂”上下要写得紧凑。‎ ‎“资”上下均分,下面是个“贝”。‎ ‎“仿”左窄右宽,右边“方”要写得自然舒展。‎ ‎“佛”的“弓”要写得稍扁一些。‎ ‎“蹈”左上“口”小而方正,右部首笔是平撇。‎ ‎“止”长竖在竖中线上,底横长,托住上面。‎ 易错提示:‎ ‎“蓬”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列:裂(裂开)—烈(热烈)—冽(凛冽)‎ 次:姿(姿态)—瓷(陶瓷)—咨(咨询)—资(投资)‎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夏日的清晨去公园赏荷花。‎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写“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部分(2.3):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姿态。‎ 第三部分(4.5):写“我”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1自然段。‎ ‎(1)清晨的荷花是怎样的?从第1自然段中的什么地方能体会到?‎ 明确:从“一……就……”能体会到荷花的清香之浓郁。想象一下清晨公园的美景,荷花宛若明珠点缀在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2)清晨到公园玩的“我”心情怎样?‎ 5‎ 明确:高兴、惊喜、迫切……‎ ‎(3)从字里行间,可以了解到“我”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从“清早”“一……就……”“赶紧”“往……跑”等词句,不难看出,“我”是个爱花的人,非常善于观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4)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开端。不见花容,先闻其香,从侧面烘托了荷花之多、花香之浓。‎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作者未见荷花,先闻花香。既然花香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那么所见之荷花一定更加有魅力了。下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欣赏荷花。‎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瓣 莲蓬 饱胀 裂开 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4)第二句话中“挨挨挤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话中“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5‎ 明确:通过这个“冒”字,我们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极欲挣脱束缚的顽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明确: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开、全开、未开的三种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 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来加强语势效果的修辞手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传神。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2.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重读“一大幅”“了不起”等词语,突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每一朵花都有一种姿势,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明确:这里的“画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千姿百态的荷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确: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3)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师配乐朗诵第4自然段)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从“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开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小蜻蜓、小鱼……‎ ‎(4)“我”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确:因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明确:全文主要从闻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态、颜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动态这三个方面来写荷花的。尤其是对荷花半开、全开、还是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 5‎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确:示例: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卖力。‎ ‎(2)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明确: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总结。‎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