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案2

‎ ‎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 【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结合教材的分析,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①讲述慕尼黑阴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 ‎②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事件,搜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 ‎① 引导学生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国家形势,讨论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战争性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简述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①分析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认识到英法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换取和平是手段只能助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恶果。‎ ‎②讲述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明确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突破策略:‎ ‎(1)图文声影法:通过历史图片、视频、图表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突破重点。‎ ‎(2)知识整合法:引导学生回顾第3课——第6课的知识,从凡尔赛——‎ 10‎ ‎ ‎ 华盛顿体系存在的弊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德日意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以及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二战爆发的原因。‎ ‎(3)论从史出法:通过图片、文字资料,把战争初期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波兰等欧洲国家的军事装备、德国的作战特点展示出来,通过史实说明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课时安排】‎ 新授1课时 ‎【课前准备】即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教师准备:‎ ‎1、通过百度搜索与本课有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理解,以便准确的把握教材。‎ ‎2、下载视频:《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们》、《慕尼黑协定》、《日本偷袭珍珠港》《让世界充满爱》等。‎ 学生准备:‎ ‎1、通过百度搜索奇怪战争、不列颠之战、莫斯科战役、珍珠港事件等历史图片,初步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状况。‎ ‎2、搜集并讲述张伯伦、丘吉尔、斯大林和珍珠港事件等相关的历史故事。‎ ‎3、自主预习,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演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趣味情境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教学法;讲故事;图表法等方法相结合。‎ ‎【知识整合】‎ 引导学生回顾第3课——第6课的知识,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的弊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德日意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以及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二战爆发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对法西斯暴行的认识和对二战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视频导入,激趣诱思】‎ 通过播放歌曲《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们》。让学生在欣赏歌曲后说出歌曲的名称,教师再进行设问,导入新课。“我们欣赏的这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哪次大战中?为什么会爆发这次世界大战 10‎ ‎ ‎ ‎?这次大战的战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探索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歌曲欣赏导入新课,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中来。)‎ ‎【展示目标,点明重难点】‎ 教师展示目标,由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重点知识,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表格引领,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的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学习的能力,初步把握基础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表 战争名称 起止时间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重要原因:‎ 过程 爆发:‎ 扩大:‎ 进一步扩大:‎ 转折:‎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欧洲结束:‎ 二战结束: ‎ 主要战场 交战集团 结果 性质 影响 10‎ ‎ ‎ 中国参战结果 国际机构 战后格局 反法西斯胜利原因 战争的启示 避战措施 ‎【情境探究,图文声影导学】‎ ‎ 探究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 让学生思考“1929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何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有什么特点?面对经济危机,各国是怎样寻找出路的?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小结:“当德日意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作为操纵国际联盟的英法两国对法西斯的侵略是什么态度呢?”顺势进入第一目的学习。‎ 探究二:身临其境——慕尼黑协定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历史知识“活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生历史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 教师播放视频《慕尼黑协定》,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说出从中捕捉到的历史信息。小组通过合作讨论,由一个小组进行问题的提出,另一个小组进行解答,共同汇集出与“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有关的知识。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点拨,然后通过知识框架的方式,解释“慕尼黑阴谋”,突破难点知识。‎ 探究三:寻根溯源——爆发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3课——第6课的知识,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的弊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德日意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以及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二战爆发的原因。‎ 生:便听讲,边思考,边归纳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催化剂。‎ ‎(设计意图:通过联想,培养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中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 学生思考:在众多的原因促使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何时爆发呢?‎ 10‎ ‎ ‎ 探究四:文析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文字资料,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1)德国入侵波兰是在何时?有什么标志性影响?‎ ‎(2)文中所说的三个“小孩”分别指的是哪三个国家?“狼群”指的是什么?‎ ‎(3)你认为这种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派代表展示答案。‎ 教师对德国进攻波兰时英法的“奇怪战争”进行补充解释。英法用“小孩”喂“狼群”的办法能否满足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请举例说明。‎ 学生继续阅读课本,找出德国得寸进尺、继续侵略北欧、西欧的表现。‎ 教师总结: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纵容德国的侵略最终还是遭到了德国的侵略,结果英法两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学生认识到面对恶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张伯伦在英国人民的愤怒声讨下下台,新上任的英国首相是谁?他是如何对付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的呢?‎ 探究五:政策转变——不列颠之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材料和图片,提出问题:‎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的演讲体现了怎样的决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英国人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坚决抵抗,打破了德国企图速战速决、打败英国的计划。德国进攻在西方受挫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东方的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又是如何抵抗的?‎ 探究六:打破神话——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德国入侵苏联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通过文字资料感悟苏联人民英勇奋战、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勇气。)‎ 教师展示图片,介绍德国侵略路线。‎ 10‎ ‎ ‎ 教师展示图片和文字,并提问:‎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苏联领导人红场阅兵讲话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的红场阅兵演讲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德国的侵略,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这是大战初期欧洲的战况。亚洲的战况又是如何呢?‎ 探究七:历史回眸——珍珠港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历史上的今天》,让学生了解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过程,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事件。)‎ 教师播放视频《历史上的今天》,提出问题:视频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和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日本侵华制造的事件及德国采用的战术,总结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特点。‎ 探究八:鉴古通今——历史启迪 10‎ ‎ ‎ ‎(设计意图:结合历史史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总结经验,以史为鉴,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师提出问题:二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有哪些?以史为鉴,本课的内容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完善答案,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知识梳理 建构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构建知识脉络,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 方法一:路线绘制法:结合历史地图,师生共同简述二战的过程,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 方法二:历史歌谣法:‎ 德国吞并奥地利,魔爪伸向捷克地。‎ 德意英法慕尼黑,牺牲捷克祸东引。‎ 德国四处来呈凶,进攻波兰挑战争。‎ 攻占法国又攻英,攻苏企图未得逞。‎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扩到太平洋。‎ ‎【学以致用 反馈矫正】‎ ‎(设计意图:针对知识重点和课程目标进行习题设计,在夯实基础知识、突出对学生的信息处理、知识概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们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 ‎(1)文中所说的“强大邻邦”和“小国”分别指的是哪个国家?‎ ‎(2)张伯伦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什么政策?什么事件将这一政策推向顶峰?‎ ‎(3)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10‎ ‎ ‎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材料三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共处。”‎ ‎1、“姑息纳粹”和“彻底投降”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英美的态度对二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真题链接 体验中考】‎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各地中考题,初步让学生触摸中考,了解中考的题型及考查点,以便将来适应中考。)‎ ‎1、(2008湖北宜昌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其中第6届(1916年)、第12届(1940年)、第13届(1944年)没有举行。1940年和1944年中断奥运会的原因是(     ) ‎ A世界经济危机   B意、德、日法西斯上台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 ‎2、(2011湖南衡阳)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3、(2013·山东淄博)13.“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法国战败投降 ‎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4、(2014湖北黄石)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 B.英国 C.奥地利 D.捷克斯洛伐克 ‎5、(2014山东济宁)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节选)‎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 10‎ ‎ ‎ ‎ 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1分)‎ 材料二 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1分)‎ ‎【课外拓展 体验践行】‎ ‎(设计意图:采用必做和选作的方式,注重布置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实践探究能力方面的作业。)‎ ‎1、必做题:‎ ‎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出本课的知识网络。‎ ‎2、选做题:‎ ‎(1)搜集有关资料,以“反对战争,共创和谐”为主题,办一期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看看谁的最精彩!‎ ‎(2)开展一次以“如果没有希特勒,世界大战还会爆发吗”为主题的讨论会,组织各小组展开辩论,并写出活动记录。‎ ‎【心灵呼唤 激情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在《让世界充满爱》一曲中进行情感教育,倡导学生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结束语:二战的硝烟早已逝去,但是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地区冲突、民族纷争、宗教斗争等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团结起来,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正如歌词所言: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板书设计 建构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以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10‎ ‎ ‎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