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短文二篇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短文二篇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第10课 短文二篇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卒谥贞白先生。曾任诸王侍读,后辞官隐居句曲山。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往咨询,月中常有数信,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诗词气势雄伟,语言酣畅,想象超群,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历来为后人称颂。作品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污浊的世情世态而隐居的。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集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译文】山川景色的秀美,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见溪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象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衫准备睡觉,月光照入门内,(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寻访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相伴着一起漫步在庭院中。庭院中地下好像积满了水,清澈透明,水中(好像)有水藻、荇菜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像我们两个(这样的)罢了。‎ ‎《答谢中书书》‎ ‎1.意境优美,语言凝练。‎ 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美景,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无趣,有水无山乏味。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 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2.结构缜密,条理清晰。‎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 3‎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如此泾渭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 ‎《记承天寺夜游》‎ ‎1.简约述事。‎ 文章开头如日记似的起笔,老老实实写出年月日时,扣住了“夜游”的“夜”字接下去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只用“至”“寻”“步”等词,清楚明了地交代了连贯性的过程。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了最省略、最经济的语言就表述出来了。‎ ‎2.巧妙绘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承前文的月色溶溶,这里描绘夜游的景色则着眼于水色一泓、清澈透明,相应的水中诸物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谓别具匠心,出奇制胜,都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和节奏,平添了相互映衬烘染的三分美景。竹子和松柏所以能投影庭下,借此可推见到月色是何样之明,何等之清。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3.精深蓄情。‎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访友的急切和同好相知的愉悦;赏月的欣欣然,漫步的悠悠然,以及思绪的恬然——种种微妙复杂的感受尽在其中,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黑白,终于稳定于平和容止的心境了,执着进取的作者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到精神的寄托。广袤的时空相对“吾两人”,以大衬小,情早已不待言而自见,情感深蓄在字里行间。‎ ‎“东坡居士”的由来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他刚到黄州时,因俸禄减少,家里人口又多,生活非常困难,不得不节衣缩食。老友马正卿替他请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苏轼便在东坡之上开荒种地、辛勤劳作,渐渐地他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求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成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搭建了一间书斋,命名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