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课件-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 教学资中小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 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 资源 中 教学资源 中 精 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品 教 资 源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 教中小学精品教学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资源 精品教学资源 第八章水平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社团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小明参加了武术 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 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 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 压力 B. 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 压力 C. 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 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C 2.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 拦河坝“下宽上窄” D 3. 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 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橡皮膜封闭的 圆孔,如图8-1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 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D 4. 如图8-2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 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 处的压强 D. 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 处的压强 A 5. 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 8-3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 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 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之比是 ( ) A. 4∶1 B. 8∶1 C. 4∶3 D. 1∶2 B 6. 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 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 水,如图8-4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 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 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 瓶内气体压强大 C. 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 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 低 D 7. 如图8-5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 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A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 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这是因为坐沙发时,沙 发表面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人受到的压强 __________(填“大”或“小”).载重汽车的轮 子比普通汽车的多,这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 ____________,达到减小__________的目的. 小 受力面积 压强 9. 如图8-6所示,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 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 的压强pa__________(填“>”“<”或“=”)pb. 当打开阀门时,液体__________(填“流动”或 “不流动”).关闭阀门时,A、B两容器及管子组 成的装置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 连通器. < 不流动 不是 10. 如图8-7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的托里 拆利实验,此处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__mm高水 银柱,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1个标准大气压,若换用内径更细的玻璃管 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40 小于 不变 11. 如图8-8所示是为病人输液的装置示意图,药 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__________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表面做 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 除了调节调节器外,还有一种简便的方 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压 减小摩擦力 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12. 汛期,上游的河水挟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 使得河水的密度__________,对堤坝的压强 __________,说河水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__________. 13. 将质量为2.7 kg的正方体实心铝块放在1 m2 水平桌面的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Pa;如果沿竖直 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强为__________Pa.(ρ铝=2.7×103 kg/m3,g取 10 N/kg) 变大 变大 河岸 27 2 700 2 700 14. 如图8-9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 kg,底面 积为3×10-3 m2,内装0.6 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 水深15 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 面中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容器中的水对 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N.(忽略容器厚度, g取10 N/kg) 1 500 3 000 4.5 三、作图题(7分) 15. (1)(2分)如图8-10所示,长方体铁块静止在 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桌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8-1所示. (2)(2分)如图8-11所示,圆柱体木材从斜面上加 速向下运动,请画出木材所受到的支持力、摩擦力 及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8-2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 16. (8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 8-12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绵的凹陷程度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 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8-12丁所示的木板上, 比较丙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丁图中木板受到 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__(填 “>”“<”或“=”)p丁. 滑雪板做得宽大可以减小人对雪地的压强(或书包 带做得宽大可以减小书包对人的压强,合理即可) = 17. (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8-13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___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 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 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填“有关” 或“无关”).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深度 无关 乙、丙 18. (6分)小明利用如图8-14所示的装置测量大 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 mL注射器的自重 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 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由于摩擦较大,测出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了测出 摩擦力大小,小明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 当绳端钩码数目加至某一量时,针筒恰由静止开 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 N,则活 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偏大 1.5 (2)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 继续加钩码,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6 N时,针筒 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 4 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约为__________ Pa.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 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2×105 偏小 (3)另一小组的小红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 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 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 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减小摩擦 防止漏气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19. (6分)电动汽车是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交通工 具,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8-15,是一辆 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电动汽车,质量为1.6× 103 kg,每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 m2, g取10 N/kg,求: (1)车对地面的压力. (2)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1.6×104 N (2)2×106 Pa 20. (7分)如图8-16所示,在一个密闭薄容器中装 满体积为1 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 质量为100 g,容器的下底面面积为100 cm2,高为 12 cm.求:(g取10 N/kg) (1)水所受的重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1)10 N (2)11 N 1.1×103 Pa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1. (6分)如图8-17所示,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 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图8-17甲). (1)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图乙),橡 皮膜距水面越深,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 说明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__________. (2)当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时,固定竖直插入的 玻璃管,然后缓慢地向管内注水,当管内水柱深度 小于h时,橡皮膜总是向上凸起,说明烧杯中的水对 橡皮膜向上的压力F杯__________(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管. 大 大于 (3)当管内水柱深度等于h时,橡皮膜的形状又变 为与玻璃管口平齐,如图丁所示,说明F杯 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F管. 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 F管=__________,在h深处水产生的压强 p=__________. (4)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的是另外的待测液体直 到薄膜变平为止,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 别如图戊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则 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___kg/m3. 等于 ρghS ρgh 1.2×103 22.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 “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 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 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 8-18所示的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 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 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 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 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 (76 cm)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 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 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 银柱 笛卡尔、帕 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 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 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 卡尔、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 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 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 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 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 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 m左右长、不同直 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 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 确的有__________(双选). A.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 “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 CD 23. (6分)如图8-19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 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4×10-2 m2,质 量为16 kg,乙的体积为1×10-3 m3. (g取 10 N/kg). (1)甲对地面的压强p为__________Pa. (2)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p1, 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p2,已 知p2=4p1,乙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当甲、乙分别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若分别沿水 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V,则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 量Δp甲与Δp乙的比值为__________. 4 000 4×103 1∶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