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未来,中国进行着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21年7月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 ) A.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5.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6.“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和商业 7.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 ) A.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9.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D.自主权通富裕路,责任制架幸福桥 10.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画线处应该填( ) A.美好生活 不均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 C.美好生活 不充分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11.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 A.孙中山 B.胡锦涛 C.毛泽东 D.邓小平 12.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3.经济特区的创办使复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珠海 B.厦门 C.汕头 D.深圳 14.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18.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19.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已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20.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 ) ①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 ②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 ③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 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4.《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在战火中诞生和成长。这里的“战火”是指(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北伐战争 二、列举题(共9分) 26.(3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27.(4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请列举“四个全面”。 28.(2分)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三、材料解析题:(33分) 29.(9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 (2)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4)志愿军“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维持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1)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事务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资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3)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4)分别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各一个。 (5)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材料四: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发生改变的?它的改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4)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以从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面回答) 四、简答题(8分) 32.(8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讨论?该讨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未来,中国进行着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21年7月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 【解答】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1949年10月1日。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2.(2分)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 ) A.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本作答。 3.(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知识点。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4.(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 【解答】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是改革开放的本质,所以排除。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对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与影响及实质。建议学生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对比掌握。 5.(2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解答】“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是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6.(2分)“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和商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故选:A。 【点评】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考查其重点,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知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准确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此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为直接选择。 7.(2分)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点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解答】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歌颂的是改革开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成就;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歌颂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8.(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 ) A.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内部工作重心的转移决定了后面的一系列决策,因此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故A项正确。 B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结束后,农村改革才逐渐展开。因此,这次会议不可能做出从农村改革转向城市改革的决策。故B项错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而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 D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确立经济建设为新时期工作重心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略,不属于伟大转折。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9.(2分)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D.自主权通富裕路,责任制架幸福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准确识记。识记改革开放的成就。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D项“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中的“自主权”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责任制”则指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改革开放。重点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10.(2分)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画线处应该填( ) A.美好生活 不均衡 B.幸福生活 不平衡 C.美好生活 不充分 D.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答】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故选:D。 【点评】本题为选择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我国的主要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2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 ) A.孙中山 B.胡锦涛 C.毛泽东 D.邓小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站在前列的三位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邓小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对外开放和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史实。 12.(2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解答】在所给选项中A是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B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作用;D是三大改造的作用;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实,对新中国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要重点掌握。 13.(2分)经济特区的创办使复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珠海 B.厦门 C.汕头 D.深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特区深圳的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D。 【点评】注意深圳发展的知识的识记。 14.(2分)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答】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包产到户,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故①项错误。 ②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②项正确。 ③土地改革和包产到户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③项正确。 ④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故④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15.(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①、②项,美国出兵朝鲜是侵犯他国领土和主权的行为。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违背了和平共处原则。故①、②项正确。 ③、④项,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表现。故③、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6.(2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分析】本题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共同点。 【解答】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17.(2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五大。 【解答】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了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和召开的意义。 18.(2分)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 【解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在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实现了“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不正确,未在总体上改变所有制结构,C最高形式这一说法不正确,D则明显错误,农业的改革没有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比重。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 19.(2分)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已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知道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后,陆续开放内地。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0.(2分)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之处。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之处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见,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对比分析,寻找最重要的共同之处,注意“最”字。 21.(2分)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 ) ①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 ②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 ③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以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一带一路”的建设③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③④说法正确。①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和②当今和平的主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不能体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22.(2分)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 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答】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2分)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解答】中国政府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于20世纪80年代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故选:D。 【点评】知道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4.(2分)《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了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实现海峡两岸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25.(2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在战火中诞生和成长。这里的“战火”是指(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民空军。现代国防建设是一个以科技为龙头、以经济为骨干,通过总体性的战略运筹,谋求综合国防效益的有机系统。 【解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在战火中诞生和成长。这里的“战火”是指抗美援朝战争。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刚刚诞生空军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战绩。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制的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土的钢铁卫士。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刚刚诞生空军在抗美援朝中取得辉煌战绩。 二、列举题(共9分) 26.(3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分析】本题以列举题的形式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分析题干,注意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回答70年的外交成就即可。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等。 故答案为: 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27.(4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请列举“四个全面”。 【分析】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故答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形成的相关史实。 28.(2分)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 (1)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分析】(1)本题考查了屠呦呦。她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2)本题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为依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的评价。 【解答】(1)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答案为: (1)屠呦呦。 (2)邓小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邓小平和屠呦呦的主要贡献。 三、材料解析题:(33分) 29.(9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 (2)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 (3)根据材料分析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4)志愿军“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切入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解答】(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据所学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中华好儿女”,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们都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据所学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据所学知,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美援朝战争给予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故答案为: (1)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 (2)“最可爱的人”。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美援朝的目的、起止时间、结果等史实。 3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维持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积极作用。 (1)写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事务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资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3)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4)分别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各一个。 (5)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本题考查万隆会议. (3)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 (4)本题考查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是指,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资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可知,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性组织有2001年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等;参加的区域性组织有亚太经合组织.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围绕“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作答. 故答案为: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求同存异”. (3)中美关系正常化. (4)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5)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材料四: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发生改变的?它的改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4)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以从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面回答) 【分析】本题以四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旧中国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由材料二“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可知,这反映了国家实行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通过改造,土地由私有转化为集体所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确立起来。 (3)由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可知,这反映的是农村实行“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政策。在这种责任制下,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 (4)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农村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农村道路建设等。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实行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故答案为: (1)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土地由私有转化为集体所有。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农村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农村道路建设等。(任答两个即可) (5)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实行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以“三农”问题为主线,考查了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等知识。 四、简答题(8分) 32.(8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讨论?该讨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解答】(1)据题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2)据题干“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故答案为: (1)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2)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