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列夫 托尔斯泰 (4)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列夫 托尔斯泰 (4)_鲁教版

你知道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谁的坟墓吗?那你猜猜世间最美的坟墓会是怎样的呢?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的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70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日趋剧烈。天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那个阶级的生活”。他在《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1886)等论文中都阐明了自己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观点。 心相约 由眼知人犀利: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丁•杜伽尔:“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富有感情:高尔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威力: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托尔斯泰的书房 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历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名人眼中的托尔斯泰充满矛盾的人(列宁):“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一个文艺家,除了诗意以外,应该十分确切地了解所描绘的现实,依我看,我们只有一位作家精于此道——列夫•托尔斯泰伯爵。托尔斯泰是艺术之神。” 海明威:“没有看到一位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战争场面写得如此绚丽、如此宏大的作家,对人内心的人性,各个角落他都揭示了。一个人除非疯掉了,才能设想自己和托尔斯泰比肩,去较量。” 扫除拦路虎Yǒu   zhì    dùn   gù    xī      rú黝黑滞留 愚钝禁锢犀利  侏儒gāngàlàn  gòu尴尬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hàn        huángàn         mào yín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sì     rán quán   jiá   zī酒肆长髯鬈发 两颊胡髭zèng zhòu càn锃亮  甲胄粲然 气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座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寻读文本描摹文豪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这个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第一部分是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真实刻画,这也说明了他是俄国大众的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为了反衬下文他灵魂的高贵,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阅读前五个段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有什么特点? 不可缺少的须发“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植被多于空地——多毛的脸庞皱似树皮——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眉毛泡沫——鬈发热带森林般茂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面部轮廓、结构四方脸中间,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粗制滥造的小屋—面部树柴——额头村舍粗糙的外墙—皮肤面部特征:外貌丑陋长相:普通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第二部分:眼睛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 犀利——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富含感情——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具有威力的双眼——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 语言品味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怎样理解?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的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很恰当的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也说明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丰富的情感。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如何里理解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艺术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的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直指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原因,无不给予了深刻的揭露。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恐慌,沙皇政府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没有这样做。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品味写法脸庞多毛——植被多于空地黝黑的脸膛——皱似树皮眉毛——纠缠不清的树根鬈发——泡沫须发——像热带森林般浓密大胡子——卷起的滔滔白浪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遐想。。 欲扬先抑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